第25章 劍名淵虹

李恪看着兩人離去的身影,心中激動之情難以言表,他終於把兩個名將拉到了自己的身邊。

這時,一個年紀在五十開的老者走進了大殿,見到坐在正殿中的李恪,趕緊施禮道:“老奴,楊恩,叩見殿下。”

楊恩?李恪看着眼前的青衣老者,直覺告訴他,這位老者和劉溫一樣,顯然不是尋常人物。

老者在李恪看他的時候也在觀察着李恪,他看李恪鎮定自如,氣息勻暢,就知道李恪習過內家功法。而就他所知,在楊妃的身邊,能有如此功夫者非劉溫莫屬。所以,他斷定李恪定是跟劉溫學的,再看李恪手上的老繭,就知道他跟劉溫在練劍。看到李恪如此吃苦好學,他心裡微感欣慰。

李恪見楊恩也在望着自己,內心激動,試探道:“李恪今天還能坐在這裡,是楊老拼死相救的緣故吧?”

楊恩恭敬道:“正是老奴,楊妃娘娘囑託老奴要平安贏回殿下,是老奴讓娘娘失望,讓殿下受傷。”

李恪在確定了楊恩的身份之後,立馬起身,對楊恩施禮道:“恪,見過楊老,多謝楊老的救命之恩。”

楊恩沒料到李恪對他如此大禮,忙道:“殿下折殺老奴,老奴不敢當,殿下以後直呼老奴名字即可。”

李恪知道楊恩非等閒之人,豈能如他所願,執意不肯,最後楊恩無奈,不再堅持,但心裡對李恪卻讚賞不已。

看着一個年長他幾十歲的老人在自己面前站着,李恪心有不忍,連忙請楊恩坐下。楊恩落座後,不說自己如何救的李恪,而是先給李恪介紹了秦王府當前的情況。

自從李世民登基爲帝,住在皇宮之後,只帶走了個別的心腹隨從,還有娘娘們身邊信任的丫鬟,王府裡其他人都被遣散回家。楊恩和他手下的幾個僕役有幸被李世民和楊妃留了下來,負責看護王府,打掃庭園。另外,除了一些文獻資料被清理,府庫中的銀錢被運走之外,書房中的書籍,甲冑庫的兵器,還有馬廄的馬屁都留在府中。

李恪聽完,心裡頗爲高興,神情掩飾不住的激動。他沒想到李世民還真夠大方的,不但給了自己這麼大的一個府邸,就連府中的書籍,以及他收藏多年的兵器和最爲看重的馬匹都給了自己。

其實,也難怪李恪看重這些東西。在唐朝,活字印發術還沒有發明,書籍的印發成本很高。所以,除了一些諸子百家的經典書籍刊印量比較大,存書比較多之外,其他的書籍存世甚少。李世民酷愛讀書,這是李恪知道的。

所以,他書房中的書籍除了諸子百家,名家典籍之外,一定全是民間少有的孤本、珍本。還有就是李世民一生武略出衆,平生酷愛收集神兵利器,對於好馬名馬也是愛之極深。他留在秦王府甲冑庫的兵器和馬廄的馬匹,也必定不是平常的兵器和馬匹所能比擬的,都是有錢買不到的東西。

楊恩介紹完王府情況之後,看李恪興奮的樣子,知道他很看重這些,就低聲示意道:“殿下,現在是去書房、馬廄還是甲冑庫?”他這麼說,是想讓李恪提前清點下李世民留下的東西,心裡有個數。畢竟,以後王府的官員到齊了,很多東西他想顧都顧不過來。

李恪立即領悟,順水推舟道:“那就去甲冑庫看看吧!”他確實想看看李世民在甲冑庫收集了什麼樣的神兵利器,自己也正想選一兩件趁手的兵刃。按着楊恩的指引,少頃,李恪來到了王府的甲冑庫,存放兵器鎧甲的地方。庫門打開,庫內沒有點燈,走進府庫的李恪,眼前呈現出一列列兵器架,像一隊隊鎧甲武士,在射進的淡淡光線下,每一件兵器都閃爍着一股鋒利的殺氣。看着眼前目不暇接的兵器,李恪一時不知道自己該選那件好。

就在這時,一把擱在角落,不怎麼起眼的長劍吸引了李恪的目光。他幾步走過去,劍未出鞘,陣陣寒意已從劍鞘之中散發出來,李恪不禁打了個寒顫。他輕輕用手擦去落在劍鞘上的灰塵,拿起長劍,右手握住劍柄,隨着一聲清嘯,長劍被他拔了出來。手握長劍,竟有絲絲寒氣沁入右臂,李恪一時不曾適應寶劍所散發出來的寒氣。當即他呼吸一轉,劉溫傳授的呼吸之法自然而然在他的引導下流動起來,不多時,長劍的寒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個身體的一陣舒暢。再細看長劍,薄刃冷光,如映月之雪,劍長:111釐米,刃長:80.5釐米,柄長:16.5釐米,劍寬:4.2釐米。

李恪知道這是一把寶劍,他將長劍入鞘,低聲道:“今後我就是你的主人,你不會再被埋沒在這無人知曉的角落裡,你將會隨着我一起名揚天下。”長劍似乎略帶人意,發出若有若無的爭鳴聲。

得到了一把寶劍,李恪心中滿意,隨即又在衆多長兵器中選了一把長槍,這纔出了甲冑庫。楊恩見李恪拿了一杆長槍和一把長劍,初時不曾注意,等李恪走到他眼前,看到李恪手中的長劍時,表情頓然一驚。

李恪看到楊恩的表情,再看手中的長劍,猜想楊恩肯定知道這把劍來歷,於是將長劍舉到楊恩面前問道:“楊老爲何見到這把長劍會露出驚訝的表情?”

楊恩對李恪說道:“此事待會我再跟殿下詳細說,殿下現在要去哪?老奴給你帶路。”

李恪看看天色不早,便對楊恩道:“去書房吧!”

來到李世民以前的書房,李恪推門而入,立刻感覺到一陣書香之氣,書房很大,靠窗一張紅木桌案,案上除了筆墨紙硯,還擺着些古玩物件,案前一把紅木座椅,不難看出,曾經坐在這裡看書的主人,身份的尊貴。在距桌案十尺左右的地方,林立着一排排古色楠木雕刻書架,書架上分門別類的擺滿了諸子百家,經史子集。他在椅子上坐下來,對楊恩道:“楊老,現在可以說說這把劍的來歷了吧。”

楊恩知道一個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問清楚不會罷休,便對李恪道:“相傳,此劍名爲淵虹,它的前身就是殘虹,荊軻刺秦失敗後,殘虹爲秦皇所得。淵虹是在殘虹之上,由秦國最好的鑄劍師糅合五金重新鍛造而成,從而增加了它的威力,消除了它的殺氣。此後,淵虹爲蓋聶所得,成爲江湖上聞名喪膽的一杯利器。”

李恪心中唏噓不已。忙拿起淵虹寶劍撫摸着,他自語道:“想到這把淵虹寶劍還有如此來歷,難怪會寒氣凜冽,鋒藏殺氣,原來真的是一把寶物啊。”

楊恩見李恪全神貫注在淵虹身上,便躬身行禮,輕身退了出來。

李恪欣賞了一會淵虹,細心的把它擺放在書房牆壁的案几上,然後翻看起李世民留在書房中的古籍。書房甚是寬大,藏書涉及很廣,還沒有將整個書房的藏書查看一遍,就聽見楊恩在門外的聲音:“殿下,晚膳已經準備好了,請殿下進餐。”

李恪放下手中的書,走出書房,來到聚義殿的前廳,蘭兒和衆侍女已經將飯菜端在了桌子上。看着滿桌子的山珍海味,李恪震驚不已。他沒有想到進封親王,不但官階提高、俸祿增加,就連飯菜規格也隨之提高了不少。

難怪很多人封了郡王還想着封親王,封了親王還想着當皇帝,原來還有這一層意思。見桌子上飯菜很多,自己一個人吃不完,李恪就吩咐下人將劉仁軌和蘇定方叫了進來。

兩人見李恪在用膳時間找自己,心裡嘀咕不已,不知道他要做什麼。當聽到李恪叫兩人一起用餐時,顯然嚇了一跳,忙連聲推辭。李恪無奈,只有擺出王爺的架子,震住兩人陪他吃飯。

席間,李恪和氣隨便,兩人漸漸的也就沒有了顧慮,一頓飯三人吃的賓主盡歡,連帶着三人之間的感情也增進了不少。甚至李恪開始成熟蘇定方爲定方,劉仁軌爲正則時,兩人都是含笑答應。

用罷晚膳,目送劉仁軌和蘇定方離開,李恪嚴肅的對蘭兒道:“以後晚膳不用如此補償浪費,該減則減,不要按照規格置辦。”

蘭兒知道李恪不喜比張浪費,生性節儉,便一一答應。隨後,李恪在蘭兒的服侍下沐浴之後,來到自己的寢室,運氣打坐。只是,讓我疑惑的是今天整天都不曾見到他的老師劉溫,讓他對他有點思念,不知道他今天一天究竟在哪裡呢?李恪,對這個老師始終保持着一份好奇之心。

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342章 鬼面騎的意志(下)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85章 渭水相會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52章 升遷部署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86章 慘戰(三)第302章 大戰(一)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137章 殺回大漠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7章 英雄救美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364章 鷹衛和親衛的對峙第524章 那就這樣吧!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642章 亞澤的戰爭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26章 校場訓話第655章 命運之戰(上)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426章 洞房花燭夜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81章 不已勝利而喜悅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166章 探監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18章 皇帝和老臣們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第18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92章 扶持衛王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193章 回家!第147章 感動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47章 感動第514章 高陽的心事第521章 房遺愛大婚第79章 朝堂爭論第501章 留下手臂,你就可以走了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628章 內奸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181章 組建鬼面騎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88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69章 百步穿楊第79章 朝堂爭論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566章 第一戰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
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342章 鬼面騎的意志(下)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85章 渭水相會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52章 升遷部署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322章 狼騎營的任務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86章 慘戰(三)第302章 大戰(一)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137章 殺回大漠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7章 英雄救美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430章 李恪發狠了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364章 鷹衛和親衛的對峙第524章 那就這樣吧!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642章 亞澤的戰爭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26章 校場訓話第655章 命運之戰(上)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426章 洞房花燭夜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81章 不已勝利而喜悅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166章 探監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18章 皇帝和老臣們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第18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92章 扶持衛王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193章 回家!第147章 感動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47章 感動第514章 高陽的心事第521章 房遺愛大婚第79章 朝堂爭論第501章 留下手臂,你就可以走了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628章 內奸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181章 組建鬼面騎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88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69章 百步穿楊第79章 朝堂爭論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566章 第一戰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