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弱國的悲哀

在濟水邊,舟車一晚後,魏王的車馬經過兩日行程,終於在第三天清晨開始進入了衛國國都濮陽。

在快到達濮陽衛都時,王后衛姬自然也拿出隨行的梳妝用品,在兩個宮女的服侍下,把自己重新打扮了一番了,畢竟要回自己母家嘛,怎麼能失了面子呢?

這時衛君果然也是恭敬的帶領衛宮儀仗,親自來到南門處,開始迎接起了魏王魏嗣和魏後衛姬。

魏嗣遵照陳軫的到達衛都後,也沒有下車,而是讓着衛君親自走在前面替自己牽着車馬往衛宮方向走去。

道路兩旁有無數衛國臣民在此圍觀,衛君牽馬儼然是對這些衛國民衆已經習以爲常之事了,民衆們想看的自然是這新任魏王的樣貌,還有本國嫁入魏國的王后衛姬回來時的絕美姿容了。

而坐在魏嗣身旁的衛姬這時有些坐不住了,便小聲對魏嗣說着:

“夫君,我們現在這樣讓我兄長一個一國君主給我們牽馬,這樣有些不妥吧?”

魏嗣回着:

“這些都是陳軫先生照以前先王惠王來到衛都時的禮儀安排的,寡人也只得順從,畢竟這衛君牽馬禮,得記錄後,回報給我們魏國史官的!”

衛姬不禁又說道:

“我以前小,不知道何爲屈辱,沒想到今天總算士體會到了我兄長今日的屈辱了!”

魏嗣無奈的說着:

“畢竟在這弱肉強食的年代,這樣還算好的了,想想鄭、曹那些諸侯,現在不是連國都沒有了嗎?所以我們得引以爲戒,必須要強大自己國家,才能做到不受人屈辱。”

衛姬點了點頭:

“小君我現在明白夫君您這一年爲何一直想要重振我們魏國霸業了!”

魏嗣說道:

“夫人,你您體諒寡人的強魏之心,就是最好的了,以後寡人也答應你,再來衛國時,我定然不會再讓衛君行這牽馬禮了!”

正在這時車馬已經到了衛國王宮之外了。

衛君把馬繩交給本國牽馬官後,便親自走到魏嗣車鑾旁,作起了一個恭敬的請魏王和王后下車的手勢。

魏嗣起身後,便在張孝摻扶下、衛君在其下的接應下,落了車,王后衛姬自然也是同樣禮儀了。

魏嗣與衛姬落車後,衛君便在前親自引路,帶着魏王和王后往自己宮中而去。

這一路上,衛姬看着自己兄長衛君這般屈辱景象,不禁心酸的眼淚不停往下掉,魏嗣自然也發現到了,便不停的安慰着衛姬,提醒其要像一個大國王后一樣,表現的端莊一些。

宮中兩旁沿路相迎的衛國臣子們,看到魏國王后這般眼淚直落的樣子,皆以爲王后衛姬是因爲懷念母國纔會這般呢,絲毫也沒覺得自己國家(衛國)現今有任何屈辱的感覺。

到達衛國王宮內大殿,衛君此時也是親自讓出了自己的御座給魏王和王后,自己倒是如臣子一般與衛國諸臣同坐在了兩側。

待酒菜到來之後,衛君便命人給自己倒了兩杯酒分別來敬魏王和魏後。

結果敬酒敬到魏後衛姬時,衛姬由於一時激動,手中的酒杯沒拿穩,直接掉落了下去,把酒水全灑在了身上,衛君見裝趕緊拂袖過來給妹妹衛姬擦拭,但是明顯可以看出此時衛君看自己妹妹衛姬的眼神有些不對,不過魏嗣等人自然沒有注意到了。

擦拭了一番後,衛君對着妹妹衛姬說道:

“王后,要不衛君我帶您去後宮重新換身衣裙如何?”

衛姬點了點頭,然後與魏嗣打了個招呼後,便隨衛君去其後宮了,魏嗣也正好方便與衛國諸臣還有陳軫一起飲酒,談論起了衛國這幾年國情。

只聽陳軫對着一名叫如耳臣子說道:

“聽說如耳大夫您乃大才之士,爲何甘居於小小的衛國呢?”

如耳看了眼魏王,發現魏王此時似乎也正盯着自己,便很是從容的回着陳軫:

“如耳我遊說諸國,結果識我如耳者,唯衛君也,我如耳得衛君如此看重,自當忠心爲衛君了!”

這時旁邊一個叫薄疑大臣似乎對如耳有些成見,故意譏諷了一句:

“如耳大夫學富五車,肩負治國安邦之大才,在我們衛國本來就是有些大材小用的!”

如耳便質問這薄疑:

“不知薄疑大夫您這話是從何出?我如耳不過區區一庸才,能幸得衛君賞識、勉用,就已經很滿足了!”

薄疑對着如耳輕輕一笑:

“如耳大夫,這話可並非出自我薄疑之口,我薄疑也是從我們君上口中所聽的!”

如耳這時聽到是衛君所言,心裡自然如五味瓶一般難受了,只得忍住,不再與薄疑爭論了。

陳軫面帶笑意與魏嗣對視一眼後,便再次向如耳詢問:

“如耳大夫,不知道您可有曾聽聞最近趙國慾伐衛國之事?”

如耳趕緊回過神,不可思議說着:

“莫非趙國現在這麼着急就想滅了我們衛國了嗎?”

陳軫嘆了口氣:

“唉,可不是嗎?我們魏王也正是聽說到了趙國想要伐衛之事,所以纔不辭艱辛的趕往你們這衛都濮陽來,想救你們衛國的!”

如耳這時趕緊轉身問起了薄疑:

“陳軫先生剛說的,趙將要伐我衛國是真有其事嗎?”

薄疑回着:

“當然是真的了,我們衛王還給趙君寫過信,可惜趙君根本不理睬!”

如耳一驚,有些氣憤的對着薄疑說道:

“薄疑大夫,你是主管禮儀和外事的官員,這種事情你居然不通知我如耳,你還當我是衛國的上大夫嗎?”

薄疑一陣輕笑:

“這時君上的命令,君上說了,我們衛國國內的事就已經很讓如耳您操勞的了,這邦交之事就不必如耳大夫您涉足了!”

如耳此時內心不禁有些心寒了,畢竟自己來衛國時,衛君可是許諾把國事全部託付給自己的,結果現在不禁猜忌自己,居然趙國要伐自己所在衛國這樣的大事,衛君居然一直瞞着自己。

這時正好見到衛君一個人回來了,如耳便把薄疑剛纔與自己所說的事,當面詢問了一番衛君,結果衛君點頭回着:

“薄疑大夫所言確實是真的!”

如耳這時氣的正準備拂袖而去,而魏嗣趕緊示意陳軫走過來攔住了其去路。

只聽陳軫勸說着:

“如耳大夫,您不必如此生氣,比較國君都會有自己的爲難之處,您得多多理解!”

如耳回着:

“可是我記得古人有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現在外面君上已經猜忌我如耳了,那我如耳還留在此地做甚?”

魏嗣這時見到衛君似乎想派人把如耳抓起來,便勸說了其一句:

“衛君,看在寡人面子上,放了這如耳吧!”

衛君馬上說道:

“可是如耳它在這大殿中對魏王您和我這個君上都這麼不敬,若放了它,將來後果難料啊!”

魏嗣面帶笑容看了一眼在不遠處還憤憤不已的如耳,和在自己身旁似乎已經露出了殺氣的衛君,說了句:

“那本王就替如耳做個保證吧,若如耳大夫做任何對不起衛國和國君您之事,我魏王願爲其承擔一切!”

衛君見魏王都這麼保證了,只得說道:

“好吧,那下君我願意放如耳離開我們衛國!”

魏嗣此時很是欣慰的對着陳軫說道:

“陳軫先生,那麻煩您幫本王一個忙,看如耳先生想去何方,親自送送它吧!”

陳軫帶着喜悅之情回着:

“好的,我王!”

然後與如耳一同離開了衛宮。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週交戰 天子求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於魏第一百五十章 秦伐商於 孟宛遇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耳邀楚盟 魏嗣得和氏璧第十一章 齊宋圍觀澤第一百一十三章 贏蕩得和氏璧 卻不知是計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初見郭隗 拜訪東郭第二百四十六章 初見郭隗 拜訪東郭第六十六章 蘇秦首遇張儀第四十九章 季漣偷從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一百七十九章 張儀爲魏策 魏移師滅宋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蘇秦攜姬靈私奔第二百零四章 彭城水患 張儀染疾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四十六章 被誤的龐涓第一百零六章 引敵入濮水 大敗衛趙聯軍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四章 厚顏的張儀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軍破姑蘇 王登姑蘇臺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一百二十六章 齊王裝死 朝議伐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王議伐楚 魏嗣得喜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九十章 魏嗣戲陳軫 韓束兵指函谷關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齊追越至東海 越背水一戰第七十九章 樂毅現 言祖樂羊舊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韓倉見鄭復 魏嗣廣封君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楚王來遲 魏嗣尊天子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七十一章 屈原鄭袖合好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三十二章 韓對秦宣戰第一百一十章 會盟臺完畢 司馬由使齊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十二章 遇孟子陳軫第二百四十一章 蘇秦薦田文 楚王現上黨第六十章 途中遇險阻第八十五章 東周公聯韓逼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魏趙聯軍破新鄭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之危難 蘇玉要弒侄第四十三章 去觀澤會盟第二百五十章 魏嗣返武陽 會面燕王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一百五十五章 賞女予衆卿 蘇秦思姬靈第二十六章 樗裡疾乏韓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一百七十一章 蘇秦勸韓王 魏嗣嘆九鼎第二百四十一章 蘇秦薦田文 楚王現上黨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一百章 陳軫報三喜 太子遫歸魏第二百零三章 廉頗做義士 秦開辱公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八十三章 魏嗣救聶顯 嬋兒吐真言第九十一章 韓下戰書 張儀來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事連連 得兵又獲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相見蛇尊 宋事近尾聲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週交戰 天子求援第四十章 魏宮選妃嬪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六十三章 燕昭王姬職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四十一章 美善女梓漣第二十四章 弱國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週之爭 東周公遇險第九十七章 求賢淳于髡 趙兵發上黨第八章 韓女嚴嬋兒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週交戰 天子求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於魏第一百五十章 秦伐商於 孟宛遇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耳邀楚盟 魏嗣得和氏璧第十一章 齊宋圍觀澤第一百一十三章 贏蕩得和氏璧 卻不知是計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初見郭隗 拜訪東郭第二百四十六章 初見郭隗 拜訪東郭第六十六章 蘇秦首遇張儀第四十九章 季漣偷從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一百七十九章 張儀爲魏策 魏移師滅宋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蘇秦攜姬靈私奔第二百零四章 彭城水患 張儀染疾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四十六章 被誤的龐涓第一百零六章 引敵入濮水 大敗衛趙聯軍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四章 厚顏的張儀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軍破姑蘇 王登姑蘇臺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一百二十六章 齊王裝死 朝議伐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王議伐楚 魏嗣得喜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九十章 魏嗣戲陳軫 韓束兵指函谷關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一百八十七章 齊追越至東海 越背水一戰第七十九章 樂毅現 言祖樂羊舊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韓倉見鄭復 魏嗣廣封君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楚王來遲 魏嗣尊天子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七十一章 屈原鄭袖合好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三十二章 韓對秦宣戰第一百一十章 會盟臺完畢 司馬由使齊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十二章 遇孟子陳軫第二百四十一章 蘇秦薦田文 楚王現上黨第六十章 途中遇險阻第八十五章 東周公聯韓逼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魏趙聯軍破新鄭第二百零七章 大婚之危難 蘇玉要弒侄第四十三章 去觀澤會盟第二百五十章 魏嗣返武陽 會面燕王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一百五十五章 賞女予衆卿 蘇秦思姬靈第二十六章 樗裡疾乏韓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一百七十一章 蘇秦勸韓王 魏嗣嘆九鼎第二百四十一章 蘇秦薦田文 楚王現上黨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一百章 陳軫報三喜 太子遫歸魏第二百零三章 廉頗做義士 秦開辱公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八十三章 魏嗣救聶顯 嬋兒吐真言第九十一章 韓下戰書 張儀來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事連連 得兵又獲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相見蛇尊 宋事近尾聲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週交戰 天子求援第四十章 魏宮選妃嬪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六十三章 燕昭王姬職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四十一章 美善女梓漣第二十四章 弱國的悲哀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週之爭 東周公遇險第九十七章 求賢淳于髡 趙兵發上黨第八章 韓女嚴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