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世間真有鬼谷子?

一連好幾日贏姘都來到了新任燕王姬職的住處,與姬職數番纏綿過後,倆人感情也愈加深厚了。

而這時趙君也會完韓王,商定妥當了伐燕之事後,組成了齊、趙、魏、韓、宋、中山、魯、衛的八國伐燕同盟,而盟主自然是給了新任燕王姬職了。

於是八國也商定好了兩個月後在齊國曆下會盟共討篡權奪位的燕國子之。

多年前發生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皆沒有遭到這麼多國家的討伐,無外乎原因之一,就是當時晉國和齊國實力太過強大,周邊諸侯不敢窺探,而如今的燕國實力弱小,其篡位者子之還得罪了齊國和趙國,自然會招致諸國共伐了。

這日魏嗣心情也不錯,繼那日因爲王后,出行未成後,又再次叫上蘇秦和梓漣,一起便裝來到大梁北面的濟水處,開始泛舟遊河了。

三人一起坐在船頭,望着不遠處的濟水與黃河的分岔處,魏嗣不禁說道:

“山河就算再過險固,還是比不上國家的強大啊!”

蘇秦也說道:

“當然了,大王可記得當年你的祖父武侯與吳起將軍遊西河時候倆人所談話語嗎?”

魏嗣一笑:

“這寡人當然記得了,當年我祖父武侯可是說過,魏國險峻山河纔是國家長久安全的保障,不過吳起將軍卻提醒了武侯,山河險峻固然重要,但是建立強大的大魏,纔是最基本的保障!”

梓漣也說了句:

“可能武侯說這番話時,是因爲趙襄子當年正是靠着險要的晉陽堅守到最後才保存了趙氏一脈,造就了現在的趙國吧!”

魏嗣對着梓漣露出了笑意:

“沒想到梓漣你居然還懂得這些啊?”

梓漣回着:

“我從小就喜歡聽我們家附近的一個老爺爺講故事,它經常愛講三家分晉和魏國成就霸業之事,我聽也聽得耳朵出繭了啊!”

魏嗣點了下頭:

“原來這樣,看來你們家附近那老爺爺也是一位博學多才之人啊?”

梓漣說道: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聽說那老爺爺乃孔門之後,好像是什麼子……子什麼的徒弟!”

蘇秦這時在旁邊說道:

“梓漣你說的莫非是卜子夏先生的徒弟?”

梓漣點了點頭:

“對……對,好像就是它了!”

蘇秦馬上驚喜的過來扯住了梓漣衣袖說道:

“梓漣,那位先生現在還在你們家附近嗎?”

梓漣看着蘇秦這番激動的樣子,有些不解搖了搖頭:

“那我就不知道了,畢竟都七、八年過去了!”

馬上反問蘇秦一句:

”季子,你這麼激動幹什麼?”

蘇秦便說道:

“梓漣,你或許不知道這卜子夏乃何人?我告訴你吧,它正是當年李悝、吳起兩位大才的先師!”

梓漣也是一驚:

“什麼?那照你這麼說,那老爺爺跟吳起將軍是師兄弟了?”

魏嗣便也驚喜說道:

”是啊,所以你趕緊告訴寡人和季子,你家在何處,我們好去拜訪拜訪那位老前輩!”

梓漣回着:

“我家當然是在燕國了,那裡是易水河畔一個十分美麗的小村落。”

魏嗣便對蘇秦說道:

“季子,看來這次寡人也必須要去一趟燕國了,怎麼也得去拜訪一下梓漣說的這位老前輩!”

蘇秦也興奮的點了點頭:

“好的,季子我也正求沒有人能求教,若能遇上這位老前輩我一定要拜它爲師。”

魏嗣拍了拍蘇秦肩膀:

“好,反正季子你還年輕,是該找個名師好好**一番了,依你這般,日後一定前途無量的。”

突然這時對面不遠處有艘漁船行了過來,魏嗣定眼一看,原來是陳軫也來了。

待陳軫船隻靠近後,魏嗣便詢問了一句:

“陳卿,您怎麼也來這濟水了?”

由於之前由於河西大勝,魏嗣便論功行賞,已經把陳軫封了中卿,蘇代、如耳皆提爲了下卿,所以便稱陳軫爲陳卿了。

陳軫面帶笑意回着:

“大王,您忘了當初您去衛國時,因爲當時朝中衆卿排斥於我陳軫,大王您爲了帶我去衛國,不就是讓陳軫我一人乘船過這濟水的嗎?所以我今日也想來故地重遊一番,結果碰到大王您等了!”

魏嗣一笑:

“原來這樣啊!”

兩船銜接住後,陳軫也上了魏嗣這條船,與魏嗣幾人坐到了一起。

待船掉頭往回走後,幾人面對的正是不遠處的魏國國都大梁城,而這時河道明顯是高於魏都大梁的。

只聽梓漣有些不解說道:

“我們魏國這大梁城地勢也太過低矮了吧,坐在這船上望大梁城就像坐在山上看山下一般了。”

陳軫解釋着:

“因爲這濟水與黃河本乃一體,而黃河每年帶來無數河沙,導致河牀上漲,再加上此地在春秋時候一直是鄭、宋兩諸侯國爭奪的重要地盤,鄭國當時就想引黃河水來淹宋國,而宋國爲了保護大梁子民,就只得不斷加高堤壩了,所以才形成了如今這般濟水在天,而大梁城卻身居下方了。”

梓漣又問道:

“這樣的話,那如果有一天這濟水決堤了,那整個大梁城不就會有被淹沒的危險嗎?”

魏嗣不禁嘆了口氣:

“我們大梁雖然城牆堅固,但是唯一最怕的就是這黃河與濟水了,所以在不遠處的兩河之地修魚,我們大魏也不得不駐兵十萬以上才能保證大梁的安危了。”

蘇秦也說道:

“這大梁有利也有弊,利就是身居中原腹地,如今的繁華富足也是令周邊諸侯垂漣三尺的,弊端是,若大魏哪一天真的衰弱了,恐怕這大梁將會徹底被淹沒在濟水之下了。

魏嗣笑了一下:

“所以寡人現在這般勵精圖治,就是爲了讓大梁造就的這番大魏繁榮之氣,永遠持續下去。”

陳軫便又問了一句:

“大王,您這次伐燕難道只是爲了扶持那姬職嗎?可是我們魏國與那燕國實在相隔甚遠,而且燕國地貧人稀,不經歷秦國那般徹底變革,是很難強大起來的。”

魏嗣回着:

“寡人可沒打算讓燕國強大,寡人只是想讓燕國以後作爲牽制齊國和趙國的棋子而已!”

陳軫又問:

“那看來大王下一個目標莫非是宋或衛兩國了?”

魏嗣回着:

“是的,衛君我遲早會收拾它的,不過到時候再看吧,畢竟現在時局多變,誰也不敢輕言以後。”

魏嗣突然又想起了梓漣說的那個老前輩,便想問問陳軫是否認識此人,畢竟陳軫可是見識廣闊的,便對陳軫說道:

“陳卿,您聽聞過卜子夏先生可有什麼出名的弟子嗎?”

陳軫微微一笑:

“天下人,誰不知道卜子夏有兩名高足,一名曰;李悝,一名曰;吳起啊?”

魏嗣又問:

“那其它的呢?”

陳軫猶豫了一下,說道:

“我好像聽聞卜子夏先生,似乎還收過一個叫做鬼谷先生的,聽說這人還教過當年的名將龐涓,但這也只是聽說,畢竟沒人知道是否是真實的!”

魏嗣點了點頭:

“原來這樣啊,那回國我得去問問龐援將軍了!”

魏嗣也聽過說鬼谷子,而且自己書上所學的司馬遷上面描述的是鬼谷子既是孫臏、龐涓的師傅,又是商鞅、張儀、蘇秦的恩師,這在魏嗣看來定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孫臏、商鞅已經被魏嗣排斥在外了,不可能與鬼谷子有關係了,蘇秦也根本不認識鬼谷子,就這龐涓、張儀了,所以魏嗣正好回宮去問龐涓之子龐援了。

魏嗣回到大梁後,第二天便召來了龐涓之子龐援,詢問其父先師之事,結果龐援也是毫不知情,便把其父龐涓生前的幾百卷書籍都拿來供魏嗣翻閱了。

魏嗣翻看了幾十卷後,發現也盡是龐涓撰寫的一些兵法謀略之類的,根本就沒有任何其師承的消息。

這時梓漣端着湯進來給魏嗣喝,見魏嗣滿頭大汗正在翻閱書籍,便詢問:

“大王,您在找什麼呢?”

魏嗣回着:

“我想查查那鬼谷子的資料,所以把龐涓將軍生前的書籍都搬來了!”

梓漣見魏嗣這般心急,便也想幫幫魏嗣了:

“大王,要不我幫你找找吧!”

魏嗣便看了眼梓漣:

“你識字嗎?“

梓漣拿過一卷書,打開練了起來:

“兵着者,成敗取決於於勇,若攻伐,當得用謀爲先……!”

魏嗣也是第一次見到梓漣背書,驚訝的說道:

“梓漣,你居然還會讀書啊?”

梓漣停了下來,突然摸了摸後腦勺:

“大王,您也太小看梓漣我了吧,這讀書我從小跟那位老爺爺可學了不少呢,尤其是這冊上所著兵書,我好像小時候還讀過呢!”

魏嗣一驚:

“什麼?你小時候讀過?這兵書可是我們龐涓將軍以前親自著寫出來的,而且從沒傳出外面去過,你怎麼可能讀過呢?”

梓漣這時很是確定的說道:

“大王,這兵書我確實小時候就讀過,而且就是那個老爺爺教我的,對了,是它,就是它教我的!”

魏嗣不可思議的眼神望着梓漣:

“莫非你說的那個老爺爺它真的是鬼谷子前輩,也就是龐涓將軍的師傅,是嗎?”

魏嗣這時腦子突然想到了一些串不可思議的事,莫非這鬼谷子還真有其人,而且還是孔門高足卜子夏的門徒,這……這……這看來也只得去燕國見到其人才能真正證實其身份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起被誣陷 魏嗣替出氣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陽被破 韓王驕縱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四十章 魏宮選妃嬪第一百七十章 韓王運九鼎 魏來堵截第一百零二章 觀尉繚子書 擬寫求賢令第十八章 秦王問九鼎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十章 首敗現內亂第四十四章 再遇到梓漣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災民做主 與後言及婦好事第二百三十章 大刀改革 暴鳶敗亡第二十三章 與王后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九十四章 樂毅聶顯奔魏 韓國來索人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一百零一章 後宮遇戚嬪 爲後求情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獻策 警告衛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二百零九章 張儀病故 趙雍至樑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軍對壘 齊軍辱罵叫陣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相見蛇尊 宋事近尾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七十一章 屈原鄭袖合好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三十一章 秦公主入樑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雪封路 梓漣染瘟疫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一百一十三章 贏蕩得和氏璧 卻不知是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四十五章 觀澤盟諸侯第三十九章 蘇秦面魏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秦王駕崩 魏平定叛軍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軍對壘 齊軍辱罵叫陣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見楚使莊僑 威脅楚國第十八章 秦王問九鼎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八十章 魏國舊事 蘇秦被救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事連連 得兵又獲將第六十四章 爭奪燕公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一百六十四章 楚圍咸陽 秦國求援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二百二十三章 韓拔雍烹巨 列國震驚第二百四十三章 越國求援 魏嗣至河東第四章 厚顏的張儀第二十二章 攜陳軫入衛第八十三章 魏嗣救聶顯 嬋兒吐真言第四十八章 嚴嬋兒出現第六十七章 張儀大梁辯諸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嗣救蜀軍 秦斬楚于丹陽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初見郭隗 拜訪東郭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六十七章 張儀大梁辯諸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薦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二百章 楚國參戰 魏嗣憂蘇秦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淹宋國 宋君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議納諫 謀改耕地第一百四十章 得隨侯珠 嘗治國之難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雍複稱王 重逢幼弟浣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一百六十四章 楚圍咸陽 秦國求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二百三十七章 諸侯論救楚王 齊襲越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王議伐楚 魏嗣得喜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二百零四章 彭城水患 張儀染疾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四十七章.夢紫色祥雲 促齊趙和談第一百一十章 會盟臺完畢 司馬由使齊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兵駐華陽 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三章 楚太子質齊 屈原勸齊伐魏第二十八章 韓趙遭慘敗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一百八十章 隨侯珠失竊 遍尋無果第四十五章 觀澤盟諸侯
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起被誣陷 魏嗣替出氣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陽被破 韓王驕縱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四十章 魏宮選妃嬪第一百七十章 韓王運九鼎 魏來堵截第一百零二章 觀尉繚子書 擬寫求賢令第十八章 秦王問九鼎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十章 首敗現內亂第四十四章 再遇到梓漣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災民做主 與後言及婦好事第二百三十章 大刀改革 暴鳶敗亡第二十三章 與王后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九十四章 樂毅聶顯奔魏 韓國來索人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一百零一章 後宮遇戚嬪 爲後求情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獻策 警告衛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二百零九章 張儀病故 趙雍至樑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軍對壘 齊軍辱罵叫陣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相見蛇尊 宋事近尾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七十一章 屈原鄭袖合好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三十一章 秦公主入樑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雪封路 梓漣染瘟疫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一百一十三章 贏蕩得和氏璧 卻不知是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四十五章 觀澤盟諸侯第三十九章 蘇秦面魏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秦王駕崩 魏平定叛軍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軍對壘 齊軍辱罵叫陣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見楚使莊僑 威脅楚國第十八章 秦王問九鼎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八十章 魏國舊事 蘇秦被救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事連連 得兵又獲將第六十四章 爭奪燕公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一百六十四章 楚圍咸陽 秦國求援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二百二十三章 韓拔雍烹巨 列國震驚第二百四十三章 越國求援 魏嗣至河東第四章 厚顏的張儀第二十二章 攜陳軫入衛第八十三章 魏嗣救聶顯 嬋兒吐真言第四十八章 嚴嬋兒出現第六十七章 張儀大梁辯諸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嗣救蜀軍 秦斬楚于丹陽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初見郭隗 拜訪東郭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六十七章 張儀大梁辯諸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薦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二百章 楚國參戰 魏嗣憂蘇秦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淹宋國 宋君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議納諫 謀改耕地第一百四十章 得隨侯珠 嘗治國之難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雍複稱王 重逢幼弟浣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一百六十四章 楚圍咸陽 秦國求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二百三十七章 諸侯論救楚王 齊襲越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王議伐楚 魏嗣得喜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二百零四章 彭城水患 張儀染疾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四十七章.夢紫色祥雲 促齊趙和談第一百一十章 會盟臺完畢 司馬由使齊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兵駐華陽 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三章 楚太子質齊 屈原勸齊伐魏第二十八章 韓趙遭慘敗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一百八十章 隨侯珠失竊 遍尋無果第四十五章 觀澤盟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