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攜陳軫入衛

隨着魏嗣車馬離開大梁,不一會就渡過了黃河。

這時魏嗣與王后衛姬一起下了車,來到濟水邊歇腳。

只見衛姬指了指眼前河牀已然高過對面不遠處大梁城的濟水說道:

“大王您看這濟水,要是哪天漫過了大梁城邊的河牀,那我們整個大梁城不得被這濟水淹沒啊?”

魏嗣也感慨着:

“是啊,這濟水不僅是我們大梁城的守護之神,也同樣是我們大梁城的一大隱患啊!”

衛姬又問:

“那先王當年爲何要把國都遷來這大梁呢?殊不知大梁城隨時有被濟水淹沒的危險嗎?”

魏嗣解釋着:

“我聽說先王時候的濟水河牀可沒現在這麼高,而且當時大梁可是佔據了中原最繁華的地方,所以先王纔會遷都來此,不過這世界之事畢竟是有利也有弊的了。”

衛姬點了點頭:

“夫君,還是您懂得多!”

然後又問:

“那爲什麼大王您這次去衛國一個大夫都不帶,還要在這濟水邊歇腳呢?”

魏嗣輕輕一笑:

“夫人,待會你就知道了!”

這時突然衛姬見到了濟水有艘小船朝自己與魏嗣這邊劃了過來,便看了眼身旁魏嗣:

“夫君,莫非那船上之人就是您這次要帶往衛國去的大夫嗎?”

魏嗣點了下頭:

“夫人,看來你也不笨嘛!”

衛姬又問了句:

“夫君,您這次帶的大夫,不會是那個齊國名士陳軫吧?”

魏嗣回着:

“對,沒想到夫人你居然這都能猜中!”

不一會船靠岸後,果然從中走下來了一個身穿布衣的男子,正是陳軫了。

魏嗣親自走過去與陳軫打招呼:

“陳先生,您可算來了!”

陳軫與魏嗣行了個禮:

“大王,陳軫讓您在這久等了吧?”

魏嗣回着:

“哪有,都怪寡人無能,不能堂堂正正的帶着陳先生您去往衛國,搞的您只能這般模樣來陪本王,本王真是汗顏啊!”

陳軫輕輕一笑:

“大王,您別說這樣話,既然大王看的起陳軫我,我陳軫自當爲大王您出生入死,這點小委屈,算不了什麼,算不了什麼!”

魏嗣很是欣慰說道:

“寡人就是欣賞陳先生您這般的不拘小節的作風!”

陳軫這時便轉移話題問魏嗣:

“大王您這次要帶陳軫去衛國應該不僅僅是讓我陪您這麼簡單吧?”

魏嗣露出了笑意:

“陳先生,寡人倒想聽聽您有何解?”

陳軫說道:

“大王您這次帶陳軫去魏國,如今又在這濟水邊停留,濟水此地離公孫相國駐守的修魚不足兩百里,恐怕大王是有爲修魚魏軍造勢之意吧?”

魏嗣點了點頭:

“陳先生,您分析的沒錯,而且寡人今晚還要在這裡宿營!”

陳軫又問:

“莫非大王您今晚是要在這燈蘇代先生的回信?”

魏嗣走過來拍了拍陳軫肩膀:

“沒想到寡人什麼都瞞不過陳先生您啊,寡人正是要在這等蘇代大夫的回信,畢竟依時間來算,蘇代先生的回信今晚也應該要到了。”

陳軫問着:

“大王您又如何知道蘇代先生今晚一晚會派人送信回來呢?”

魏嗣說着:

“寡人其實也是猜的,不過這濟水風景這般好,剛好寡人是出來散散心的,也不想車馬太過勞頓,就算沒等到信,在這濟水邊歇息一晚也不錯的嘛!”

然後又說了句:

“陳軫先生不知道您現在可否幫寡人去辦一件事呢?”

陳軫點了點頭:

“陳軫任憑大王差遣!”

魏嗣指了指北方:

“陳軫先生您可否幫本王寫封書信送往那邊去呢?”

陳軫回着:

“好的,那陳軫現在就去辦!”

待陳軫走後,衛姬便說道:

“大王,這陳軫居然能洞察大王您之意,看來真是一個奇才啊!”

魏嗣笑着說道:

“當然了,不然寡人何必因這陳軫而與那些百官作對呢?”

衛姬又問:

“可是大王您最後指向北方,讓陳軫寫封書信送過去又是何意呢?小君我實在看不懂!”

魏嗣輕輕一笑:

“夫人你覺得我們現在的北方會是哪個國家呢?”

衛姬回着:

“代國?”

魏嗣搖了下頭。

衛姬又猜:

“那就是中山國了?”

魏嗣嘆了口氣:

“唉,夫人,那寡人還是告訴你吧,那便是趙國!”

衛姬好奇的問着:

“夫君,您現在給趙國寫信是爲何?”

魏嗣回着:

“我們馬上不是要去往衛國嘛,到時候萬一趙國這時想出兵攻打衛國呢?那我們夫妻不得成爲趙軍階下之囚了啊?”

衛姬有些明白了:

“原來夫君是想告知趙國您要去往衛國之事啊?”

魏嗣一笑:

“是啊,而且寡人其實出行前,有收到在趙國的探子回報,說趙國現在正在徵集兵馬,打算滅了衛國,所以我纔要帶夫人你去往衛國一趟的!”

衛姬瞬間感動了起來,直接抱緊了魏嗣:

“夫君,我就知道您不會真的拋棄衛國的,原來您這次帶我去衛國探親是爲了保護衛國啊!”

魏嗣點了點頭:

“是的,夫人,畢竟上次寡人拋棄衛國惹的你不開心了那麼久,也是不得已的,這次正好幫一下衛國,當做補償夫人你吧!”

魏嗣自然也不能眼睜睜看着衛國被趙國吞併了,這次衛國之行不僅可以提醒趙國,衛國雖然不是魏國的保護國了,但是衛國與魏國之間依然是姻親之國。

衛姬突然又問:

“那趙軍不是與韓軍一起跟秦軍打仗去了嗎?可是又能徵多少兵去打衛國呢?”

魏嗣解釋着:

“夫人你還是太天真了,趙國派去和韓國一起迎戰秦國的兵馬,只有趙國全部兵馬的一成,趙國現在只要再徵集另外的三成兵馬,就足以踏平整個衛國了!”

衛姬也嘆了口氣:

“難怪上次五國伐秦無功的,原來是趙國不願意出盡全力啊!”

魏嗣說道:

“其實都一樣,我們魏國當時也同樣也沒出盡全力,畢竟我們魏國乃四戰之地,任何地方兵馬動搖了,可能都會導致有亡國之危,就像那次不也有齊宋兩國趁機偷襲我們魏國觀澤重地嗎?”

衛姬聽着自然理解不了這麼多了,便看了看天色:

“夫君,現在都夕陽西下了,我們回去吃點東西,順便看看我們倆的營帳是什麼樣的了,畢竟小君我還是第一次住營帳呢!”

魏嗣回着:

“好!”

然後牽着王后衛姬的手,一同往宿營之地走回去了。

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九十六章 病入鬼谷 初見小范睢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一百零二章 觀尉繚子書 擬寫求賢令第四十二章 魏莽卒出世第二百零六章 蘇秦大婚 燕王問策第十四章 與王后糾葛第一百零一章 後宮遇戚嬪 爲後求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氏璧入趙 唐昧代景屈伐越第七十四章 歷下會盟 九國伐燕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於魏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遷蜀 崤函道遇伏第二百四十四章 竹屋秘密 與妻論天下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陽被破 韓王驕縱第四十一章 美善女梓漣第三十六章 秦夫人贏姘第二十章 孟子來相魏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九章 秦國的挑釁第一百八十七章 齊追越至東海 越背水一戰第六十三章 燕昭王姬職第二十五章 王后的背叛第八十五章 東周公聯韓逼天子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事連連 得兵又獲將第六章 兩王會諸使第二百零六章 蘇秦大婚 燕王問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二十九章 張儀復秦相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二百一十章 索要趙地 埋伏秦軍第一百零一章 後宮遇戚嬪 爲後求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東撤入函谷 斬守將韓休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昭魚被迫使齊 途中遇刺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災民做主 與後言及婦好事第十九章 卑微周天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楚剜秦使 秦議伐韓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一百六十七章 魏嗣會兩相 韓王脅天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楚得韓器 齊越廣陵交戰第八章 韓女嚴嬋兒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十章 首敗現內亂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蘇秦薦田文 楚王現上黨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起放哨 交鋒司馬錯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一百四十六章 邯鄲遇危機 楚趁機伐韓第六章 兩王會諸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一百四十章 得隨侯珠 嘗治國之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二十六章 樗裡疾乏韓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楚得韓器 齊越廣陵交戰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魏趙聯軍破新鄭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七十九章 樂毅現 言祖樂羊舊事第五十四章 韓軍援河西第一百六十六章 秦國都告危 魏齊終言和第一百章 陳軫報三喜 太子遫歸魏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遷蜀 崤函道遇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楚剜秦使 秦議伐韓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十八章 秦王問九鼎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八十章 魏國舊事 蘇秦被救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一百九十九章 蘇秦攜姬靈私奔第一百八十七章 齊追越至東海 越背水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一百零三章 學宮選賢 相中出子孟宛第一百零九章 梓漣大義 救得榮城百姓第七十九章 樂毅現 言祖樂羊舊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兵駐華陽 未雨綢繆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齊假魏伐趙 魏議援趙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魏危急重重 張儀歸魏第四十六章 被誤的龐涓
第七十五章 楚國和氏璧出現第九十六章 病入鬼谷 初見小范睢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一百零二章 觀尉繚子書 擬寫求賢令第四十二章 魏莽卒出世第二百零六章 蘇秦大婚 燕王問策第十四章 與王后糾葛第一百零一章 後宮遇戚嬪 爲後求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氏璧入趙 唐昧代景屈伐越第七十四章 歷下會盟 九國伐燕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於魏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遷蜀 崤函道遇伏第二百四十四章 竹屋秘密 與妻論天下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陽被破 韓王驕縱第四十一章 美善女梓漣第三十六章 秦夫人贏姘第二十章 孟子來相魏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九章 秦國的挑釁第一百八十七章 齊追越至東海 越背水一戰第六十三章 燕昭王姬職第二十五章 王后的背叛第八十五章 東周公聯韓逼天子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一百五十三章 喜事連連 得兵又獲將第六章 兩王會諸使第二百零六章 蘇秦大婚 燕王問策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二十九章 張儀復秦相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二百一十章 索要趙地 埋伏秦軍第一百零一章 後宮遇戚嬪 爲後求情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東撤入函谷 斬守將韓休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昭魚被迫使齊 途中遇刺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災民做主 與後言及婦好事第十九章 卑微周天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楚剜秦使 秦議伐韓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一百六十七章 魏嗣會兩相 韓王脅天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楚得韓器 齊越廣陵交戰第八章 韓女嚴嬋兒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十章 首敗現內亂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蘇秦薦田文 楚王現上黨第九十二章 秦追韓於岸門 再敗韓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起放哨 交鋒司馬錯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一百四十六章 邯鄲遇危機 楚趁機伐韓第六章 兩王會諸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楚王舉婦孺兵 魏嗣援秦第一百四十章 得隨侯珠 嘗治國之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二十六章 樗裡疾乏韓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楚得韓器 齊越廣陵交戰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魏趙聯軍破新鄭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七十九章 樂毅現 言祖樂羊舊事第五十四章 韓軍援河西第一百六十六章 秦國都告危 魏齊終言和第一百章 陳軫報三喜 太子遫歸魏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遷蜀 崤函道遇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楚剜秦使 秦議伐韓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十八章 秦王問九鼎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八十章 魏國舊事 蘇秦被救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一百九十九章 蘇秦攜姬靈私奔第一百八十七章 齊追越至東海 越背水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一百零三章 學宮選賢 相中出子孟宛第一百零九章 梓漣大義 救得榮城百姓第七十九章 樂毅現 言祖樂羊舊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兵駐華陽 未雨綢繆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齊假魏伐趙 魏議援趙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魏危急重重 張儀歸魏第四十六章 被誤的龐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