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近逼田納西

南線的明軍全面出擊的時候,另外一支由近五十個師組成的強大攻擊集羣也從加州北部地區向着美國內陸發起了兇猛攻勢。這支規模龐大的軍團從加州中北部地區出擊之後首先就是攻入了內華達州。

內華達州境內環境複雜,到處都是山地和丘陵以及茫茫沙漠。好在明軍擁有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和全機械化的軍隊。他們能夠在各種複雜的地形之下保持着自己強大的作戰能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掃蕩了內華達州。

實際上此時位於內華達州境內的美軍主力部隊基本上都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之中被消耗殆盡。真正擔任作戰任務的是當地的國民警衛隊。這些國民警衛隊的數量很多,裝備和訓練也不算差。但是他們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屬於民兵部隊而已。

再強的民兵也只是民兵。與真正在血與火之中備受考驗了數年之久的大明軍隊比起來,他們在精神和技戰術上面的差距是足以致命的。

而且和其它地方的國民警衛隊一樣,內華達州的國民警衛隊也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的類型。哪怕是整個州的國民警衛隊都無法被凝聚起來集中力量與大明作戰。多達數十萬的國民警衛隊被分散部署在了各處大小城市之中。

這種部署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爲國民警衛隊的官兵們基本上都是當地人。而且美國是聯邦國家,平時的時候還好說,可是現在這種糟糕的情況下各地的國民警衛隊官兵們想的都是去保衛自己的家,而不是去別的地方爲了保衛其他人的家園而作戰。

毫無疑問的,分散在各處的國民警衛隊根本就無法抵抗強大的明軍攻擊集羣。相比於美軍的抵抗,對於明軍威脅更大的反倒是內華達當地的沙漠和惡劣的氣候。

此刻這裡已經是初春時節,這裡的氣候嚴寒乾燥,因爲到處都是沙漠和山谷導致其風沙情況也非常嚴重。明軍有許多車輛都因爲風沙而不得不進行維修甚至是直接報廢。其數量遠超過守軍抵抗所造成的損失。

攻入內華達州的明軍非常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從內華達皺中部地區出擊,目標是橫穿過整個內華達州之後攻入同樣地形複雜的猶他州和科羅拉多州,從而直接突破整個落基山脈的阻擋殺入美國中部平原地帶。

另外一路的目標則是內華達州南部的拉斯維加斯地區,在這附近有着一座巨大的水壩,胡佛大壩。明軍並非一定要攻佔這裡,不過這座以美國前總統命名的巨型大壩對於明軍來說有着精神上的意義,所以他們的攻擊路線就選擇在了這處位於內華達和亞利桑那州交界處,攔斷了科羅拉多河的大壩。

對於大壩的攻擊非常順利,明軍首先是攻佔了距離大壩不過五十公里遠的拉斯維加斯,隨後派出了特戰部隊直接乘坐在大壩水庫內進行水面降落。配合着地面部隊向着大壩發起了猛烈攻擊。在數個小時之後就攻佔了這處重要的大壩。

之所以說他重要,那是因爲大壩下游就是明軍預定的行軍路線。一旦守軍決心開閘放水,那會給明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實際上大壩的守軍已經接到了來自上級的命令,要求他們引爆之前就已經安放好的**摧毀大壩,從而切斷明軍的攻擊路線。可是守軍拒絕執行這個命令。原因倒是不復雜,駐守在這裡的守軍基本上都是當地人。一旦炸掉了大壩那也就意味着他們自己的家就將被淹沒。這種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家園和家人們被淹沒的時候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去做。

實際上隨着明軍的不斷勝利以及向着內陸方向推進,華盛頓已經漸漸失去了對各地的各州的控制能力。許多當地人都不認爲美國還能夠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作爲一個移民國家,這個國家實際上並沒有太過強烈的凝聚力。一帆風順的時候還好說,可是等到大難來臨的時候個人的心思自然就會有所不同。許多當地人都開始準備迎接明軍的到來。畢竟既然無力抵抗,那就只能是選擇接受。

明軍有驚無險的攻佔了胡佛大壩之後很快就從這裡出發掃蕩了內華達州南部地區和亞利桑那州北部地區。隨後這支明軍部隊從新墨西哥北部地區與攻入猶他州的明軍一同殺入了科羅拉多州。並且與駐守在這裡的守軍在落基山脈出口處的位置進行了一連串的激烈交戰。

爲了將明軍擋在落基山脈複雜的地形之中,美軍從附近地區調集來了大量的部隊在落基山脈通向中部平原的地區進行了激烈抵抗。尤其是在丹佛一帶,雙方之間的搏殺簡直堪稱慘烈。甚至出現過明軍的攻擊部隊被密集的炮火摧毀,導致大量各式車輛的殘骸毀壞之後將出山的通道給堵死的情況。

不過雖然美軍的抵抗非常激烈,但是明軍在實力上明顯強過了美軍。他們在各處山口附近的抵抗最終還是被一一擊破。實際上明軍只需要攻陷一處出口就能夠迫使整條防線的守軍全面撤退。因爲失去一處出口就意味着整條防線的潰散。

大約有七個師的明軍部隊將科羅拉多州重鎮丹佛給包圍了起來。大約有近六萬名守軍被包圍在了這座城市之中。

一開始的時候附近的美軍還試圖前來增援解救,例如從北方懷俄明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等地南下的美軍部隊通過科林斯堡與拉夫蘭地區南下試圖解救被圍困在了丹佛的美軍部隊。可是他們卻在拉夫蘭與丹佛之間的廣闊地帶被明軍的裝甲集羣給衝散。

此時美軍已經損失掉了大量的部隊和各種重型武器。而且因爲大片國土和交通運輸線路的丟失使得美軍的補充變的開始困難起來。而且美軍最後的精銳主力部隊實際上大都部署在了東海岸地區,這就使得中部地區的美軍並沒有太過強大的力量去抵抗明軍的攻勢。

缺乏坦克和火炮,而且空中力量也不佔優勢的美軍在野外幾乎不可能打贏明軍的裝甲部隊。雙方之間的戰鬥力差距非常大,甚至大到了一個明軍裝甲師可以對付兩個美軍裝甲師的地步。此時的美軍已經逐漸陷入了全線崩潰的節奏之中。

與聯邦軍隊的戰鬥力開始下降不同,駐守在各處大小城鎮內的美軍守軍們因爲是在當地作戰,其作戰意志反倒是要強過美軍的野戰部隊。丹佛的守軍就是如此。

駐守在丹佛的守軍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國民警衛隊,只有少量是聯邦軍隊。他們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是有不少人就是丹佛當地人,對於這座城市的環境異常熟悉。他們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在各個街區和衆多的建築之中抵抗明軍的攻擊,並且給明軍帶去了不小的傷亡。

實際上守軍的數量遠遠不止是五萬人而已。丹佛可是一座大型城市,市區內擁有大量的人口存在。有許多當地人在明軍攻入城內之後選擇了加入守軍之中進行抵抗。

在這個信息傳播並不通暢的年代裡,許多當地人實際上幾乎是一輩子都生活在各自的城鎮內,對於整個世界的局勢並不是很清楚。他們只是知道要保衛自己的家園,因此很是自然的就拿起了武器進行抵抗。

明軍對丹佛的攻擊受到了挫折,而且還遭遇了不小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明軍很快就調集了大批增援部隊加入攻擊之中。其中就包括了許多自行火炮。尤其是那種裝備有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火炮,專門用來攻擊堅固建築的拆城機器。

衆多的援軍和重型武器加入作戰之後很快就取得了進展。許多守軍固守的堅固建築被一一摧毀,明軍花費了近十天的時間之後終於攻佔了這處被炸成了一片廢墟的城市。消滅了大量的敵軍。

在攻佔了丹佛之後,明軍兵分多路很快就掃蕩了整個科羅拉多州。並且隨後就攻入了堪薩斯州,在這片平緩的土地上肆意縱橫,如入無人之境。

在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以及俄克拉荷馬州北部地區已經沒有了大規模成建制的守軍。那些駐守在各處的國民警衛隊們也無力抵抗明軍的強大攻勢,只能是在明軍的炮火之中一一被消滅。

在這段時間之中,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成建制投降的事情。許多城鎮的守軍認爲自己無力抵抗明軍的攻擊,所以在明軍逼近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抵抗用來換取明軍不攻城,從而保護自己的家園不被破壞。

面對這種情況,明軍當然是笑納,絕對不會故意去給自己增加麻煩。

前線部隊橫掃各處的時候後方的明軍也沒有停歇的意思。數以千計的各式運輸船隻將衆多的武器裝備,軍用物資還有大批的兵員源源不斷的送上了美國本土。到了五月初的時候登陸的明軍數量已經超過了七百萬之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加之中。

在五月中旬的時候,從南北兩線共同出擊的明軍部隊幾乎同時攻入了田納西州,即將對張誠指出的攻擊目標發起總攻。。

第13章 未來的路第105章 黃金戰爭 拉開序幕第33章 裝甲突擊第235章 鋼鐵的碰撞(八)第601章 沙漠奇兵第514章 鐵血德意志(十)第479章 封鎖與突圍(十)第553章 英倫玫瑰(三)第345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二)第569章 登陸美洲第113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六)第596章 空襲與橫掃加勒比第471章 封鎖與突圍(二)第187章 德國人的目標第112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五)第337章 血戰太平洋(十四)第620章 合圍戰(二)第134章 虎豹出擊(下)第195章 激戰馬耳他第382章 鏖戰亞平寧(二)第225章 烈火(三)第420章 被伏擊的德國人第396章 鏖戰亞平寧(十六)第208章 帝都風雲(七)第370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七)第139章 激戰巴庫(五)第210章 帝都風雲(九)第253章 琉球第42章 名揚天下(八)第11章 大生意第255章 叛徒的末日(下)第259章 落日(二)第47章 未來的路由自己掌握第233章 鋼鐵的碰撞(六)第358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五)第164章 海空大戰(一)第420章 被伏擊的德國人第593章 席捲加州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457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七)第601章 沙漠奇兵第568章 登陸美洲(十)第287章 突尼斯之戰(三)第626章 合圍戰(八)第32章 無處不在的爭鬥第24章 海軍的威力第121章 新政(下)第134章 虎豹出擊(下)第490章 俄國崩潰(中)第117章 裝甲部隊的擴編第476章 封鎖與突圍(七)第209章 帝都風雲(八)第183章 突破哈勒法亞隘口第482章 封鎖與突圍第503章 力量第351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八)第261章 落日(四)第416章 鏖戰亞平寧第166章 海空大戰(三)第445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五)第125章 戰爭的腳步(四)第582章 爭奪戰(三)第546章 決戰大西洋(九)第458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八)第164章 海空大戰(一)第602章 突圍與反突圍第447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七)第599章 菲尼克斯(下)第508章 鐵血德意志(四)第96章 危機顯現第633章 逃亡第125章 戰爭的腳步(四)第23章 在路上第598章 菲尼克斯(上)第572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三)第135章 激戰巴庫(一)第10章 輝瑞製藥公司第259章 落日(二)第446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六)第568章 登陸美洲(十)第304章 突尼斯之戰(二十)第75章 回家的旅途第59章 全新的戰術第632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472章 封鎖與突圍(三)第316章 治安戰(二)第598章 菲尼克斯(上)第459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九)第340章 血戰太平洋(十七)第416章 鏖戰亞平寧第360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七)第501章 波蘭覆滅第349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六)第464章 燃燒的莫斯科(三十四)第240章 琉球(一)第634章 掃蕩南方第414章 鏖戰亞平寧(三十四)第315章 治安戰(一)第22章 進入戰場第355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二)
第13章 未來的路第105章 黃金戰爭 拉開序幕第33章 裝甲突擊第235章 鋼鐵的碰撞(八)第601章 沙漠奇兵第514章 鐵血德意志(十)第479章 封鎖與突圍(十)第553章 英倫玫瑰(三)第345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二)第569章 登陸美洲第113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六)第596章 空襲與橫掃加勒比第471章 封鎖與突圍(二)第187章 德國人的目標第112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五)第337章 血戰太平洋(十四)第620章 合圍戰(二)第134章 虎豹出擊(下)第195章 激戰馬耳他第382章 鏖戰亞平寧(二)第225章 烈火(三)第420章 被伏擊的德國人第396章 鏖戰亞平寧(十六)第208章 帝都風雲(七)第370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七)第139章 激戰巴庫(五)第210章 帝都風雲(九)第253章 琉球第42章 名揚天下(八)第11章 大生意第255章 叛徒的末日(下)第259章 落日(二)第47章 未來的路由自己掌握第233章 鋼鐵的碰撞(六)第358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五)第164章 海空大戰(一)第420章 被伏擊的德國人第593章 席捲加州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457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七)第601章 沙漠奇兵第568章 登陸美洲(十)第287章 突尼斯之戰(三)第626章 合圍戰(八)第32章 無處不在的爭鬥第24章 海軍的威力第121章 新政(下)第134章 虎豹出擊(下)第490章 俄國崩潰(中)第117章 裝甲部隊的擴編第476章 封鎖與突圍(七)第209章 帝都風雲(八)第183章 突破哈勒法亞隘口第482章 封鎖與突圍第503章 力量第351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八)第261章 落日(四)第416章 鏖戰亞平寧第166章 海空大戰(三)第445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五)第125章 戰爭的腳步(四)第582章 爭奪戰(三)第546章 決戰大西洋(九)第458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八)第164章 海空大戰(一)第602章 突圍與反突圍第447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七)第599章 菲尼克斯(下)第508章 鐵血德意志(四)第96章 危機顯現第633章 逃亡第125章 戰爭的腳步(四)第23章 在路上第598章 菲尼克斯(上)第572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三)第135章 激戰巴庫(一)第10章 輝瑞製藥公司第259章 落日(二)第446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六)第568章 登陸美洲(十)第304章 突尼斯之戰(二十)第75章 回家的旅途第59章 全新的戰術第632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472章 封鎖與突圍(三)第316章 治安戰(二)第598章 菲尼克斯(上)第459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九)第340章 血戰太平洋(十七)第416章 鏖戰亞平寧第360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七)第501章 波蘭覆滅第349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六)第464章 燃燒的莫斯科(三十四)第240章 琉球(一)第634章 掃蕩南方第414章 鏖戰亞平寧(三十四)第315章 治安戰(一)第22章 進入戰場第355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