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2003年第三財季高光表現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的已經來到了2002年10月,深秋時節。

整個2002年第三財季,財團下屬各企業集體爆發,呈現出喜人的局面。

除去企業自留部分之外,單個財季貢獻高達256億美金淨利潤,創下了財團單一財季的記錄。

財團因爲併購三星半導體和液晶事業部的鉅額支出,原本枯竭的現金池,重新又充盈了起來,達到320億美金規模。

源自於電子半導體業漲價狂潮,大西洋晶科,海力士和臺積電三箭齊發,第三財季共取得89.8億美金淨利潤,呈現出錢景滾滾的爆發性增長。

展望第四財季,美好錢景簡直令人神往。

這其中

世界DRAM芯片市場貢獻了63.2%的利潤額,合計56.75億美金,展現出堪比毒品的暴利,這還僅僅是8~9兩個月的純利潤,真是賺錢到手軟吶。

展望2003年,僅這一領域就有可能貢獻兩百億美金以上的壟斷利潤,真是暴利呀!

芯片代工市場隨之水漲船高,大西洋晶科和臺積電兩者合計,貢獻了33.05億美金純利潤,在這一片新開拓的藍海取得豐厚收益,引起了業者廣泛關注。

電子半導體業三巨頭的出色表現,將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擠下現金大奶牛的寶座,以單財季貢獻47.71億美金屈居第二位。

爲何將半導體業三巨頭合併報表計算呢?

這不是欺負人嗎?

這因爲,在2003年第三財季

大西洋晶科,海力士和臺積電這三巨頭經歷了眼花繚亂的併購重組,互相間資產交易極爲頻繁,想要一一釐清可是個大工程。

大西洋晶科一口吞下了臺資芯片廠商聯電與世界半導體,三條八英寸晶圓產線拆遷到馬來西亞海力士工業園重組,並且接手了馬來西亞海力士工業園應用芯片類資產。

臺積電重組了同在新竹科學園的中華微晶,海力士一口吞下了價值400億美金的三星半導體事業部,轉手又讓出了馬來西亞海力士工業園基地,相互間的資產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互相間的收益負債真正要算清楚,涉及大量繁瑣的會計審覈工作。

其中不乏很多扯皮的地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將財團會計審覈處主任陳實弄得一個頭兩個大,叫苦不迭,這項工作最起碼要到年底纔有眉目。

財團主席王耀城決策起來很簡單,安排完了拍拍手不管了。

丟給下面人做的工作簡直是一場災難,例如;

聯電與世界半導體三條八英寸晶圓產線,拆遷到馬來西亞海力士工業園,其間牽扯到大量的費用,這部分是算在海力士頭上還是算在大西洋晶科頭上?

互相間怎麼分擔,如何計算,內部資產劃轉前後人員費用等等,全都是扯不清的糊塗賬。

作爲各自企業的總裁,張汝鯨與阪本幸雄兩位原來關係極好的搭檔,現在也是吵得面紅耳赤,官司一直打到王耀城那裡,塑料友情也算是徹底破裂了。

在2002年6月

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推出了V3手機改進版V4,手機內置鏡頭像素從30萬升級到120萬,外置OLCD液晶顯示屏更大,更清晰,功能更多。

V4手機內置貪吃蛇、連連看遊戲,並且隨機附帶高音質耳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遊戲樂趣。

悅耳的鈴聲由24和絃擴展到32和絃鈴聲,音質表現層次更豐富,效果更佳。

內存大幅度擴展,從原來300個號碼的記錄空間,擴展到兩千個,而且支持短視頻拍攝。

V4手機採用開放式的安卓系統,對APP開發者特別友好,無線上網流暢而不卡頓,是市場上無線網絡表現最好的手機。

OPPO品牌V4手機外觀設計,借鑑了大衆公司的套娃策略,在保留V3外觀造型精髓的基礎上,進行了小幅度的改進。

設計中添加了時尚元素,造型更新穎,看起來更酷,添加功能更多。

特別是外置顯示屏採用世界首款小尺寸OLCD液晶顯示屏,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爲此喊出了“領先時代的科技進步”,宣傳噱頭十足。

在V3手機兩年狂銷1.4億部的基礎上,V4手機接過前者的接力棒,繼續展現後勁十足的旺銷局面。

僅2002年第三財季

V4手機出貨高達1650萬件,世界各地的訂單雪片一樣的飛來,牢牢的佔據世界手機高端市場。

狂熱的OPPO品牌手機粉們,在新品發售之前徹夜排隊搶購,形成了蔚爲壯觀的現象級新聞熱點。

經過新聞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再次推高了OPPO品牌高端形象。

唯一令人詬病的是;

V4手機起售價定在580美金,商務版和尊貴版分別達到780美金和880美金,被怨氣十足的輿論媒體形容爲“搶錢”。

即便如此,也無法擋住OPPO品牌手機狂熱粉絲的喜愛,以擁有一部V4手機爲榮。

事實證明了套娃策略的成功,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這下,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摸準了市場的脈門。

後續準備在2004年夏季,推出V5手機,採用雙QVGA(分辨率爲240×320像素)屏幕是它最大的賣點之一,內外屏都採用了26萬色的TFT材質。

這兩塊屏幕實際上是一塊雙面的OLCD,所以儘管可視面積相當大,但並不是那麼費電。

由此帶來的手機續航能力相當強勁,屏幕分辨率更高,色彩更豐富,表現力更強,差不多相當於原來歷史同期的摩托羅拉V8手機。

套娃策略非常簡單;

外觀造型小幅改進,屏幕更大,造型更新穎符合時代潮流,內置功能更多,內存更大,音樂表現更豐富……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依然是超薄型翻蓋手機。

財團排位第三的是黃河科技集團,在液晶顯示屏大幅漲價的基礎上,黃河科技集團終於展現了自己強勁的營收能力。

2002年第三財季

黃河科技集團旗下

液晶事業部貢獻21.02億美金利潤。

太平洋連鎖電器商城兩千多家門店,貢獻9.66億美金純利潤。

熊貓電子貢獻3.71億美金利潤。

花花公子品牌手機貢獻2.79億美金,花花公子品牌服裝和箱包收入貢獻1.17億美金利潤。

合計38.35億美金。

細究起來

液晶事業部在8月2日液晶面板價格暴漲之後,截止到九月底這段時間,不到兩個月時間共獲得11.79億美金利潤,比前七個月總和還要多。

到底是世界技術最領先、產能第一的廠商,佔據世界份額的一半還要多。

黃河科技集團在計提二條五代產線鉅額設備投資基礎上,還能獲得如此豐厚利潤,可以說是盈利能力相當驚人。

兩條五代線總投資額超過百億美金,設備折舊需要在18個月內計提完畢,除去人工、水電和稅收等固定成本,設備折舊每個月差不多要6億美金,這些費用去掉之後才能談到利潤。

在液晶面板生產領域

黃河科技集團現在的價格構成按照百分比計算,原材料、人工、水電、稅收等費用,加起來大約佔據15%弱一些,設備折舊計提佔據58%,剩下的28%都是純利潤。

企業保留一部分再生產費用,多餘的上繳財團。

日韓檯面板企業生產成本要稍高一些,差不多翻番,因此,在價格瘋狂上漲44%以後不但可以收回設備投資,而且全面盈利,度過了生死大劫。

那麼,設備折舊計提在18個月之後完成,所得不就是純利潤了嗎?

錯了。

因爲每隔18個月到24個月,液晶面板就會經歷一次大幅度的價格下調,原本售價幾千美金的32英寸面板,價格會迅速降到幾百美金,從而走入千家萬戶帶動市場銷量迅猛增長。

現在這個時期

世界電子市場更新速度極快,頭啖湯才能拿到最大的利潤,維持企業良性增長。

緩過一口氣之後,韓日檯面板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發展計劃,大舉投資五代、六代線增加先進產能,保持自己不被黃河科技集團甩下。

黃河科技集團同樣如此。

如今的6.5代線技術已經成熟,收回的利潤手還沒有焐熱轉手又投出去了,下面還有7代線,8代線,8.5代線,9代線,10代線……

你想稍微停下來喘口氣,馬上就被競爭對手超越,必須不停地向前奔跑,投資、投資再投資。

世界市場需求決定了面板產業迭代速度,一臺42英寸電視最高的時候賣到5500美金,相當於4萬多人民幣。

到了十多年後,同樣一臺42英寸LCD液晶電視價值不足千元,面板只有四五百塊人民幣。

差距如此之大,可見一斑。

落後產線設備折舊計提之後,除去原材料和人工稅收土地成本,全部都是淨賺的,當然有巨大的降價空間。

這個降價的權利掌握在頭部企業手裡,若想維持多一段時間的高額利潤,就遲一些降價。

想打壓競爭對手,在設備折舊計提沒有結束之前就降價,這種情況就是黃河科技集團在之前兩年採取的策略,給競爭對手造成慘重損失,逼死了一大片企業。

所以說

“內地面板採購團”帶給臺資面板廠商的喘息之機就是時間,在黃河科技集團扼住他們喉嚨時候,呼吸到了寶貴的新鮮空氣。

再想弄死他們,要花費更多力氣。

第93章 蔚藍海灣公司第60章 小樹林第412章 市場血腥洗禮第524章 微軟的大公司病第218章 麻麻第593章 僱傭兵第317章 踩着時間點兒第274章 勝利屬於誰?第178章 表面秀第4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565章 密會(三)第145章 折磨人的路演第106章 硅谷嶄露頭角第181章 精英加盟第7章 死黨第331章 雪上加霜第431章 完美落幕第187章 熱情招待第323章 重現盛世的古典建築第75章 美味的臭豆腐乾第389章 雞蛋人第543章 謝爾蓋與佩奇第441章 晴天霹靂第10章 損友第29章 衝突第39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95章 兩個好消息第452章 第三財季總裁例會第406章 宿命之敵第119章 上當了第268章 不歡而散第430章 臺積電的取捨第353章 憶往昔第605章 回國第146章 大股東第147章 山谷射擊場第182章 夢工廠第575章 2005年第231章 凌霄閣第339章 碰瓷第553章 國泰航空的企望第642章 回家過年第180章 理髮店第442章 液晶面板佈局失敗第241章 聯動效應第489章 爲難第417章 市井生活第22章 劫胡第17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79章 氪金風彩第28章 穩住,小哥第462章 坦誠以對第593章 僱傭兵第317章 踩着時間點兒第210章 契合的太古股份第355章 新世紀第99章 戀愛的感覺第264章 獨一無二第581章 父子談心第242章 尬演第278章 兩個拳頭產品第476章 敲打第412章 市場血腥洗禮第280章 盤點家底第460章 馬球比賽第350章 人事安排第616章 差異化競爭第344章 收縮銀根第619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3第546章 女王第412章 市場血腥洗禮第24章 進錯了廟門拜錯了佛第251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一)第321章 榮譽感第43章 家庭瑣事第625章 收購三星第497章 平穩發展的臺積電第234章 寶藏老男人第114章 被跟蹤了第295章 金融危機先兆第587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14章 灌木叢中第217章 家常話第567章 第二輪會談第41章 老媽發飆第217章 家常話第547章 一場噩夢第391章 交涉第78章 股份之爭第297章 思科公司爆發第559章 至關重要的信越化工第445章 打擊不輕第168章 複雜的股權之爭第575章 2005年第418章 太平洋警察第53章 太平洋電器商城第16章 傷情第263章 順風車第58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38章 蓮花湖農場
第93章 蔚藍海灣公司第60章 小樹林第412章 市場血腥洗禮第524章 微軟的大公司病第218章 麻麻第593章 僱傭兵第317章 踩着時間點兒第274章 勝利屬於誰?第178章 表面秀第4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565章 密會(三)第145章 折磨人的路演第106章 硅谷嶄露頭角第181章 精英加盟第7章 死黨第331章 雪上加霜第431章 完美落幕第187章 熱情招待第323章 重現盛世的古典建築第75章 美味的臭豆腐乾第389章 雞蛋人第543章 謝爾蓋與佩奇第441章 晴天霹靂第10章 損友第29章 衝突第39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95章 兩個好消息第452章 第三財季總裁例會第406章 宿命之敵第119章 上當了第268章 不歡而散第430章 臺積電的取捨第353章 憶往昔第605章 回國第146章 大股東第147章 山谷射擊場第182章 夢工廠第575章 2005年第231章 凌霄閣第339章 碰瓷第553章 國泰航空的企望第642章 回家過年第180章 理髮店第442章 液晶面板佈局失敗第241章 聯動效應第489章 爲難第417章 市井生活第22章 劫胡第17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79章 氪金風彩第28章 穩住,小哥第462章 坦誠以對第593章 僱傭兵第317章 踩着時間點兒第210章 契合的太古股份第355章 新世紀第99章 戀愛的感覺第264章 獨一無二第581章 父子談心第242章 尬演第278章 兩個拳頭產品第476章 敲打第412章 市場血腥洗禮第280章 盤點家底第460章 馬球比賽第350章 人事安排第616章 差異化競爭第344章 收縮銀根第619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3第546章 女王第412章 市場血腥洗禮第24章 進錯了廟門拜錯了佛第251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一)第321章 榮譽感第43章 家庭瑣事第625章 收購三星第497章 平穩發展的臺積電第234章 寶藏老男人第114章 被跟蹤了第295章 金融危機先兆第587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14章 灌木叢中第217章 家常話第567章 第二輪會談第41章 老媽發飆第217章 家常話第547章 一場噩夢第391章 交涉第78章 股份之爭第297章 思科公司爆發第559章 至關重要的信越化工第445章 打擊不輕第168章 複雜的股權之爭第575章 2005年第418章 太平洋警察第53章 太平洋電器商城第16章 傷情第263章 順風車第58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38章 蓮花湖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