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淳淳教誨

一通跪拜下來,入門的儀式也宣告了結束,裴行儉再領着劉逸出了側房,回到書房中。

此時兩人身份已經不一樣了,裴行儉變成了劉逸的師父,自然一些講話的語氣上也不一樣了,裴行儉眼中也多了份慈愛,在坐定後,看着劉逸道:“易安,看如今朝中,各軍衛的大將軍、將軍,爲師覺得,包括天資等各方面比你強的,還真的沒有,自身秉性上,更是沒有人能及你一半,你身上的許多東西,連爲師也是不明白…”

裴行儉阻止了劉逸準備的解釋,繼續說道:“世間的事,總是不可能全部讓人洞悉,世間的人也不可能一一全部洞察,以你的天資,還有如今皇帝和皇后對你的寵信,他日成就定是不在爲師之下,出將入相,這是爲師一輩子的願望,但不一定能實現,唉…”裴行儉說着嘆了口氣,搖搖頭,再說道,“希望你能幫爲師圓了這個夢…”

李靖和李世勣是出將入相最典型的代表。只是李靖雖然說當了尚書右僕射,這個在貞觀時候理所當然的宰相職,但卻並沒有太多的建樹,明哲保身,在朝堂上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讓裴行儉有些爲自己的師祖感嘆;而作爲李靖記名弟子的李世勣卻是在朝堂上混得風聲水起,權傾一時,這個是裴行儉最仰慕的人物,他一直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如此。裴行儉的師尊蘇定芳對朝事更是外行,最高職位纔是左衛大將軍,並因與李義府、許敬宗等過往較密而被人詬病,相對於自己的師祖與恩師,甚至李世勣,裴行儉自覺自己在各方面的才能更出色,並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成就不在這些先人之下,但卻因爲私議武則天的原因,而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及獲得渴望的職位,如今看來,要想晉相位,還真的不太有可能,特別是這次出征歸來後,在當日朝堂上經歷的事,還有得到的封賞,都說明了這種情況,沒有武則天的首肯,是不可能被冠以“同中書門下三品”這頭銜的。

裴行儉自覺自己年紀也不小了,身體也日漸差了,他也期望新收的弟子劉逸能做到。

“恩師的重託,逸只是不敢忘,但逸對朝事也是個門外漢,一些是非曲折不甚明瞭,還真的沒有信心能做到那一步,”出將倒行,入相,去大唐的朝堂上當宰相,劉逸自覺這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都能,雖然說自己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千多年知識積累的成果享受,但對現在這個世道的治理,卻感覺還是不如朝堂上的這些大臣的,特別是在爲臣之道上,劉逸這樣一個年輕的“外來人”,怎麼可以和那些在朝堂上混了多年的老狐狸比呢,何況劉逸還知道裴行儉有一個兒子在後來曾經當過宰相,很想說讓裴行儉對他的兒子說這樣的寄託,但又不敢說。

“易安,你還年輕,如今又在千牛衛中任職,朝堂上的爭鬥你都會看在眼裡,你也要用心分析,結交一些品性相投的大臣,增加自己的影響力,讓一些大臣聽服於你!”裴行儉看着劉逸說道,“此次出征的一些編在你軍中的低級軍官,有幾人是爲師親自安排進來的,桓彥範和敬暉,此兩人日後也定非泛泛之輩,你要將他們調教成忠於你的人,還有張虔勖,有爲師在,以後你定有機會再立戰功,想必他也會聽服於你的,具體如何鎮服他們,這個要你自己做…還有這次以白身從軍的李景嘉和花大智,俱是不一般的人…”

“是,恩師,逸明白!”劉逸忙點頭應承。裴行儉說的這麼仔細,他如何會不明白。

“你在武事上的才能已經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包括陛下和娘娘,以後肯定會有更多出徵的機會,希望你能把握好每一次機會,再立新功!”裴行儉笑笑道,“若爲師能再次領軍出征,一定還會將你要去,而且還會給予你更大的重用,希望還有這樣的機會!”

“恩師,看如今我大唐朝中,能統帥大軍出征的將領鳳毛麟角,除了您,還能有何人?想必下次出征吐蕃,定是會讓你掛帥的!”劉逸帶着奉承的口氣說道。

領兵駐於青海的黑齒常之這段時間雖然優秀,但經驗上還是有欠缺,其職位也是這兩年飛快提升上來的,資歷尚淺,如果要讓他統領大軍,不說有沒有能力勝任,就是資歷上上能不能服衆,還是個大問題,爲將爲帥也完全不一樣,黑齒常之能領一兩萬人打勝仗,但不一定能領十幾、幾十萬人打勝仗,將到帥的成長曆程是非常漫長的。

還有程務挺,這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聲的將領現在只領中郎將的職,離能統領大軍的位置差的是一點點的,除了這兩名劉逸在後世有所耳聞的名將日後可以成爲大軍的統帥外,劉逸還真的想不出來還有什麼人能統領大軍出征。

其他那些在朝的高級將領,無論能力、號召力上都還是有欠缺,即使李多祚、丘神勣這樣領大將軍職的人也是一樣,更不要說那些領將軍職的,如武三思、李知十、曹懷舜、崔獻屯之流的,這些人只能領一路兵馬出戰還差不多。

這是大唐朝廷的悲哀,將帥屈指可數,有戰事都找不到合適的領軍人員。

“是啊,這是爲師最不願意看到的!”裴行儉也是認同劉逸的說法,點點頭道,“一些天資不錯的將領資歷尚淺,經驗不足,還需要實戰的煅煉…爲師啊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領大軍出征的人會是你!”

“恩帥,徒兒一定會往這個目標努力的!”劉逸很有豪氣。

“相信會有這一天的!”裴行儉點點頭,“這武的一方面爲師不太擔心,你肯定大有作爲,文的一方面,你還沒有太多的表現,不過從你所提的一些關於對國政的建議上來看,爲師覺得你所想的一些,對於大唐來說都是非常有益處的,你和爲師說過的一些事,包括對突厥部落的處置方案,對新佔之地的治理方法,都是沒有人想到過的,你要找個機會對陛下和娘娘說,若他們認同你的說法,那自是大好…注意,要找準機會,明白嗎?”

“徒兒明白!”劉逸如何不明白,他心中還有許多從後世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治國方案,準備向李治和武則天提出來呢。

“這樣就好,想必這些想法終會得到二聖認可的,還有,”裴行儉示意劉逸靠近他身邊,放低聲音說道:“關於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在慶功宴會上的那一番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裡,看陛下和娘娘的表現,並沒有嚴厲阻擊公主的這番行爲,看來是有些默許了,爲師也是知道,陛下在一年前就已經同意讓你成爲太平公主的駙馬的,還曾問詢爲師的意見,只是娘娘一直不同意,如今看來,娘娘也不太反對了,想必太平公主這樣的堅持,再過不久,娘娘應該會同意將太平公主下嫁與你,這是個絕好得到重用的機會,你一定要把握…”

“可是,恩師…”劉逸很想把上官婉兒和他的私情講出來,卻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講,他知道,裴行儉這是從功利的角度來考慮一樁婚姻的可行程度,自己成爲太平公主的駙馬,那是得到李治與武則天認可和信任的最好體現,但他卻還是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情況,骨子裡那種後世自由戀愛的想法還在作怪。

“我知道你是鐘意於上官司薄,但這事…你要從大處考慮…”裴行儉似乎讀出了劉逸心中所想的,臉上大有深意地說道,“若你真的想讓上官司薄也爲你所用,甚至將她也收入房中,可以在太平公主下嫁了之後考慮的,你可以動用太平公主的影響力…”

“徒兒明白了!”劉逸心內涌上異樣的感覺,裴行儉還真的爲他考慮周全。

裴行儉似乎也感覺到劉逸心中的矛盾心理,沒再說這事,而是轉回到兵事上的事說了,和劉逸討論起這次戰事的經過來,還有大概地講述了新贈劉逸的兵法《韜鈐總要》上的一些用兵謀略。

劉逸也是用心聽着裴行儉的講解,並不時地插嘴發表一些自己的意見,直到天快黑了,才帶着裴行儉相贈的那些兵法還有新寫的這次戰役的總結,回到自己的府上。

回到府上,劉逸也是在油燈下仔細地看了起來,當然是先看有裴行儉所寫的這次作戰的總結。

劉逸還真的佩服裴行儉那一手字體,不是一般的手,作爲唐初書法名家的裴行儉,留存後世的作品幾乎沒有,劉逸也是歪歪地想着,若是把裴行儉的這一大份書法作品保存保存下去,留在後世那個時代,說不定拍賣的價值就是上億的。

裴行儉對這次用兵的過程寫的也是非常的詳細,許多東西,比如對各部將領的要求,各部兵力行進的距離的保證,如何發動戰事,攻營的要求,追殲殘敵都有非常詳細的講述,當然那些糧草的配置,輜重的補給等等情況也都在上面有很詳細的說明,還有對後續戰事的佈署,也就是派出各部將領進入漠北,及各部將領抵達後的進一步行動的安排都有,只可惜後面的行動因爲朝廷的命令也嘎然而止了。

還真是可惜,錯失了一次在安北一帶重塑大唐威嚴的時候。

劉逸也是希望,自己有能力有機會在以後將一切改變回來…

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52章 馬球比賽(二)第68章 捲起千刀血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111章 劉逸的建議第23章 妖女的本性第83章 相似的情況再次發生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161章 再度攻營第86章 自然而然第80章 西北起風雲第69章 你陪我去祭奠第57章 元日大朝會第14章 淳淳教誨第97章 不太簡單第6章 出城去第97章 你會站在哪一邊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92章 原來是太平公主所爲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171章 凱旋儀式第6章 該怎麼辦?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41章 耿直之臣第7章 灞河邊第43章 青海的事要如何處斷第67章 吐蕃贊普卒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81章 劉逸請戰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7章 相邀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5章 意外的訪客第67章 遭遇戰第28章 抵達洛陽第77章 事情複雜了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58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68章 理解就好第29章 馬上對戰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139章 出征第57章 元日大朝會第15章 李敬玄的奏報第10章 如何救父親?第94章 結婚了,就是不一樣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96章 郎情妾意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138章 舉大軍討伐突厥的叛亂第111章 劉逸的建議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嚇第15章 朝會第1章 西市奇遇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12章 這不是好事第35章 瘋狂夜,婉兒的淺吟低唱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8章 誰征服誰第87章 婉兒的憂傷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32章 易安兄弟,明日得空否?第18章 誰征服誰第70章 勢不可擋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淳淳教誨第135章 武則天何意第115章 萬分懊喪第25章 詠 柳第42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戲?第49章 自己的宅子第30章 沒有看錯人第6章 相互試探第5章 武舉?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3章 揚刀立威第111章 回到長安第53章 戰事的準備第110章 狄仁傑和駱賓王來訪第14章 淳淳教誨第75章 此人只是一個會騙人的無賴第121章 這是武則天的手段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106章 婉兒的生辰
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52章 馬球比賽(二)第68章 捲起千刀血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111章 劉逸的建議第23章 妖女的本性第83章 相似的情況再次發生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161章 再度攻營第86章 自然而然第80章 西北起風雲第69章 你陪我去祭奠第57章 元日大朝會第14章 淳淳教誨第97章 不太簡單第6章 出城去第97章 你會站在哪一邊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92章 原來是太平公主所爲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171章 凱旋儀式第6章 該怎麼辦?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41章 耿直之臣第7章 灞河邊第43章 青海的事要如何處斷第67章 吐蕃贊普卒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81章 劉逸請戰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7章 相邀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5章 意外的訪客第67章 遭遇戰第28章 抵達洛陽第77章 事情複雜了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58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68章 理解就好第29章 馬上對戰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139章 出征第57章 元日大朝會第15章 李敬玄的奏報第10章 如何救父親?第94章 結婚了,就是不一樣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96章 郎情妾意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138章 舉大軍討伐突厥的叛亂第111章 劉逸的建議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嚇第15章 朝會第1章 西市奇遇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12章 這不是好事第35章 瘋狂夜,婉兒的淺吟低唱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8章 誰征服誰第87章 婉兒的憂傷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32章 易安兄弟,明日得空否?第18章 誰征服誰第70章 勢不可擋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淳淳教誨第135章 武則天何意第115章 萬分懊喪第25章 詠 柳第42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戲?第49章 自己的宅子第30章 沒有看錯人第6章 相互試探第5章 武舉?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3章 揚刀立威第111章 回到長安第53章 戰事的準備第110章 狄仁傑和駱賓王來訪第14章 淳淳教誨第75章 此人只是一個會騙人的無賴第121章 這是武則天的手段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106章 婉兒的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