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攔河大壩

楊廣對叛軍,是零容忍的,二話不說,直接下令全部吊死,然後屍首被打散發髻,用牛車拖着,拖往遼西走廊。

名義上,楊廣對外宣稱,終是大隋將士,其罪已罰,不忍他們魂埋它鄉,令拖回涿郡掩埋。

實際上,拖出二十里的時候,這些屍體便已經是殘破不堪,骨肉分離了,根本就不可能拖回涿郡。

於是那些碎骨碎肉,散落一地,被行軍在傍海道上的士卒民夫所目睹,讓人膽戰心驚。

楊廣順利進駐遼東城,開始了他的微操。

“一個碼頭都打不下來,傳令麥鐵杖,不得延誤大軍南下,速速攻佔愛河碼頭,搭設浮橋,”遼東城臨時小朝會上,楊廣對朱龍升之敗,大動肝火。

在他看來,這樣的小敗,都不準有。

門下省韋貞趕忙勸諫道:“前線探報,碼頭並未有敵軍大軍駐紮,恐爲疑陣,若是強攻,麥總管實難兼顧。”

連他這樣的文臣,也看出來了,前線怎麼打,人家各路總管心裡都有數,你就不要指揮了,畢竟前方到底狀況如何,你不如人家清楚。

但是楊廣不同意:

“我大隋將士乃威武之師,所向披靡,遼東城便是明證,不能控制河道,何談渡河?”

韋貞一臉無奈,不再吭聲。

楊約皺眉看向明雅和斛斯政,道:“愛河上游、鴨淥水上游是何情況,李靖、麥鐵杖可有呈報?”

斛斯政搖了搖頭:“暫無呈報。”

明雅疑惑道:“楊公的疑慮,是否在擔心敵軍築壩蓄水?”

楊約點頭道:“可能性不小啊,鴨淥水不好蓄水,但是愛河是可以的,若是敵軍趁我渡河之際,開閘放水,我大軍危矣,應令麥鐵杖立即查探清楚,愛河水位究竟幾何,若是水淺,便趕緊探明敵軍水壩所在,一舉摧毀。”

愛河與鴨淥水,這是連通的,你在愛河上游蓄水,對鴨淥水也有很大的衝擊性。

渡河大軍,最怕的就是水淹,不單單能沖垮你搭建的浮橋,還能將岸邊的大軍帶入水中,因爲被刻意積蓄的河水,一旦開閘,那跟洪水沒什麼兩樣。

而宇文述大軍的渡河點,就在愛河與鴨淥水的交匯處。

楊廣心知楊約說的也有道理,便點頭道:

“立即給麥鐵杖發文,令他火速查探清楚,但是”

楊廣頓了頓,道:“碼頭還需拿下,渡河需要船。”

楊約言不由衷的賠笑道:“陛下聖明,只要敵軍沒有築壩蓄水,碼頭確實還是要佔的。”

這是給楊廣一個臺階,但是他聲明瞭一點,先看有沒有水壩在蓄水,有的話,就不要管什麼碼頭了,因爲一旦有蓄水,開閘的時候碼頭也會被淹,要它何用呢?

楊約雖然陰險狡詐,極爲逢迎楊廣,但是他半輩子跟着自己大哥楊素東征西討,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但凡行軍打仗,就不想輸。

尤其是這次遠征高句麗,舉國之力,實在是輸不起啊。

楊廣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眼下的遼東城周邊,囤積了近三十萬大軍,可是這些大軍,已經無力南下幫忙了。

因爲糧草跟不上,不是沒有,是還在路上沒有運過來,而遼東城繳獲的糧食,一大半都被宇文述他們給帶走了。

正如歷史記載的那樣,宇文述的主力,人人攜帶三石軍糧,一百零五斤,楊廣怕他們餓着,但沒有想過他們會不會累着。

這仗打的太富裕了,富裕到宇文述和於仲文一路南下,屁股後頭的道路上,田野間,遍佈被遺棄的麥粟。

蘇威提過意見,大概是說,可以令吐萬緒部分出幾萬人,專門負責給宇文述運糧。

但是楊約反對,因爲高建武和仲室韋都在外面飄着,一旦劫擊運糧隊伍,宇文述他們就得餓肚子。

各有各的道理,但最後還是楊廣拿主意。

楊約的擔憂,變成了現實,愛河沒有蓄水,但是鴨淥水上游七十里的地方,一座臨時的攔河大水壩,就矗立在那裡,而且有重兵把守。

來奴帶領的小隊在四天後,親眼見到了那座大壩,他躲藏在遠處的一座半山腰上,居高遠眺,觸目驚心。

像這種臨時蓄水的大水壩,先以漁網攔河,再打下層層木樁,以繩索捆綁在一起,填充巨石壓腳,以攔阻河水。

眼下的大壩後方,在兩側山脈的助力下,已經積蓄出一方漫過山腰的堰塞湖,這要是一開閘,下游全都得淹。

“速報來將軍,飛雁嶺以北二十里,有攔河大壩,我繼續在這裡守着,你們速去,”來奴趕忙分出三名遊騎,分三個方向稟報軍情。

三人分開返回,是怕被敵軍的斥候抓到,人少目標小。

來奴望着遠方幽靜的湖面,心驚膽戰,這麼大的水量,中間再混雜一些衝壩圓木,一旦開閘,其衝擊力便如山崩海嘯一般,非人力所能抵擋。

好險啊,幸虧發現了這裡,若是大軍倉促渡河,讓人家來個水淹大軍,主力就全完了。

而眼下,宇文述的主力已經路過辛世雄的佈防區域。

於仲文是先鋒軍,本部三萬六千人,麾下是來護兒右翊衛的精銳,他和宇文述的兵力,是對半的,但是大總管是宇文述。

而他,其實是楊廣用來制衡宇文述的。

因爲攜帶輜重過多,他們的行軍速度並不理想,於仲文也犯愁,雖然他偷偷揹着慰撫使劉士龍,下令士卒們可以適當遺棄軍糧,以減輕負重,但是騾馬牛等牲畜的糧草,你總不能遺棄吧,況且他麾下的步卒清一色的全甲精銳,甲冑兵械得靠戎車運輸,速度實在是提不起來。

“這個劉士龍,實在讓人厭惡,他竟然訓斥起我來了?”錄事參軍鄭德通發牢騷道。

於仲文笑了笑:“太子的眼光還是準的,這個人確實得提防着點,得陛下寵幸,混了一個尚書右丞,就敢幹預我軍國大事,人家昨天還來我這裡,埋怨我行軍緩慢。”

“總管不能給他好臉,否則此人會越發放肆,”副總管田世師冷哼道。

鄭德通和田世師,這都不是一般人,鄭德通出生滎陽鄭氏,本官是北平郡太守,他在歷史上不出名,但是他有個兒子叫鄭仁泰,很有可能是跟着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將領之一。

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有兩種說法,分別來自於《舊唐書太宗本紀上》和《舊唐書長孫無忌傳》,這兩種記載區別很大,除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之外,其他人員都有出入。

但實際上,還是應該遵照《舊唐書太宗本紀上》的說法,要是按照這個說法,那鄭仁泰就不是參與者。

但鄭仁泰是李世民早期追隨者之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副總管田世師,人家是觀國公,他有一個弟弟叫田德懋,曾經是楊勇的千牛備身,跟楊銘還打過交道。

於仲文對於下屬的抱怨,置之一笑,人家劉士龍是陛下派在我身邊的監軍,我能把人家怎麼樣呢?

難道真按照太子的建議,實在不行就殺了?

我可沒那個膽子,太子要是在遼東,這事我還敢幹,但是你在大興可救不了我。

他們這邊行軍雖慢,但卻非常安全,因爲東西兩翼,衛玄東路軍的崔弘升部,以及西路軍的辛世雄部,正在玩命的給他們提供保障。

楊萬石已經三天沒拉屎了。

不知道從哪竄出來的敵軍,正在瘋狂的衝擊他的防線,負責給他策應的郭嗣本也是焦頭爛額。

他們手裡雖然有遼東太守鄧暠提供的地圖,但那也是粗略的地圖,千山地勢複雜,峽谷遍佈,他們完全是陌生的。

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的楊萬石,抹了一把鍋底一樣黑的臉龐,大罵道:

“特麼的,幸好老子早早便將山上的樹砍了個差不多,要不然這一次就被烤成人肉了。”

山腳下,有敵軍放火,濃濃的煙霧把駐守在山城的楊萬石薰了一個夠嗆。

“山城裡還有老弱婦孺,這幫人是打算連他們一塊燒死啊,”一押官道。

楊萬石冷哼道:“婦人之仁,自古用兵只求結果,平民傷亡不在考慮範圍,要不是留着城裡的這幫蠻夷還有用,我早就殺光了。”

押官點了點頭:“咱們這裡只要頂得住,辛總管後方就會很輕鬆,熬吧,只要大軍順利南下,咱們就會西進,直擊卑奢老巢。”

這時候,一名斥候回來了:“水源沒有丟,敵軍被打退了,但是發現一些蠻夷雜種往水裡面撒尿。”

楊萬石嘴角一抽:“無妨,咱們吃的是上游水,下游那是辛總管他們飲用,幾泡尿而已,流到他們那裡的時候,早就沖刷乾淨了,不過是惹怒我等的小伎倆,不要在意。”

他們這邊的防線,等於是斷了半島敵軍與烏骨城的聯繫,而卑奢與烏骨,一直以來都是各爲呼應的。

所以卑奢城的大模達晏滿已經率領主力,朝他們這個方向來了,打不通與烏骨的聯繫,卑奢就是孤城。

所以楊萬石這輩子最險惡的關頭,即將到來。

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55章 敗局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714章 寄人籬下一零七章 檢校衛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736章 徐景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六十章 兩難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二十八章 收藏家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八五章 手起刀落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零六章 上嫁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766章 體面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484章 僧籍道戶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565章 嶺南之疾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60章 大封宗室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703章 如嫡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476章 項籍虞姬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四九章 有求於人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
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55章 敗局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714章 寄人籬下一零七章 檢校衛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736章 徐景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六十章 兩難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二十八章 收藏家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八五章 手起刀落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零六章 上嫁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766章 體面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484章 僧籍道戶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565章 嶺南之疾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60章 大封宗室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703章 如嫡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476章 項籍虞姬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四九章 有求於人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