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吾不忘矣

江南的戰局,有一個地方是重中之重,拿下這裡,局面基本上就穩了。

來護兒兩個月前拿下了,當時所有人都認爲,局面已經被控制住了,只不過沒人想到,嶺南反了,楊暕又昏招頻出,葬送了主力大軍。

這個地方就是江寧,江寧城的西北方向,有一片佔地面積極廣的廢墟,到處是殘垣斷壁,不過你能從這處廢墟當中,看出這裡曾經是如何繁華。

開皇九年,楊堅下旨摧毀這裡。

是的,江寧城西北三十里,就是舊陳首都建康城,吳國首都建業城,後世的南京城。

隋滅陳之戰,就是以攻進建康而宣告結束,因爲當時陳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長江邊上,皇帝陳叔寶又在都城,拿下這裡,就等於平了江南。

而如今,杜伏威就在這裡,他深知這個地方的重要性,麾下最精銳的五萬人,就囤積在江夏城。

而楊銘從同安郡渡江之後,會進入宣城郡,宣城郡北上就是丹陽郡,也就是江夏城所在。

那麼南方到底會落在誰的手裡,就看丹陽和宣城最後的大戰了。

渡江不利,馮盎轉向往南,朝着楊銘所在的方向摸了過來,他跟自己的這位女婿,會來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大戰。

楊銘麾下的五萬大軍,將迎戰杜伏威、馮盎的十萬聯軍。

“將軍,不要再猶豫了,現在唯有你能左右整個戰局,若建此功,史書以待,”蕭世廉在收到消息後,勸說林士弘道。

林士弘皺眉道:“操帥在我北方虎視眈眈,我若有變,恐怕他會在我背後攻我,趕緊派人聯絡來護兒,讓他離開常熟北上,幫我拖着操師乞,我自出兵,去救太子。”

以前叫楊銘,現在打算投降了,改口叫太子了。

蕭世廉大喜:“派我的隨從去,太子認識他,必知將軍誠意。”

林士弘深吸一口:“成王敗寇,就在今朝了。”

說罷,林士弘召集諸將,然後添油加醋的描述當前形勢有多麼不利,弟兄們想要活下去,唯有與我投降太子,其中管崇實在是怕了,他已經當過一次叛徒了,不敢了。

不過蕭世廉站出來安慰他道:“管將軍放心,我會在太子面前全力保你,若違此言,天地不容。”

等於是發誓了,這種時候,就算蕭世廉再不喜歡對方,也得先把人穩住了,大家必須統一意見,纔能有效的幫助太子解除危機。

而他是大名鼎鼎蕭摩訶的兒子,他的誓言,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一天後,林士弘五萬多大軍開拔,奔赴宣城郡,加入了這場江南最大規模的決戰。

嶺南趕來的六萬援軍也到了,整個宣城郡北部,擠滿了人。

圍繞在這裡的大戰,整整持續了二十四天,楊銘因爲有來自長江的支援補給,加上麾下都是精兵猛將,撐住了,撐到了李世民、來護兒和張須陀抵達的那一刻。

至此,發生在歷陽郡南部,宣城郡北部的這場決定江南歸屬、曠日持久的大戰,畫上了句號,因爲決戰之地在青弋水下游,所以也叫青弋水之戰。

杜伏威全軍覆沒,馮盎戰敗被俘,楊銘進入江夏城。

隨着林士弘進入大堂,楊銘起身走下臺階,快步上前在林士弘跪地之前將人托住,笑道:

“若無士弘,孤危矣,請上座!”

說罷,楊銘親自拉着對方的手,讓林士弘坐在了比來護兒更高的位置上。

林士弘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極爲有眼光的投機者,他選擇投靠朝廷的時間,堪稱妙到巔毫。

楊銘五萬對十萬,本來就處在劣勢,結果嶺南的六萬新生力大軍也上來了,要不是林士弘,他真的非常夠嗆。

因爲林士弘這一動,把來護兒給解放了出來,操師乞的大軍大部分過了江,剩下的已經不是來護兒對手,被來護兒非常輕鬆的擊潰,然後便趕緊南下支援楊銘。

這一次,楊銘確實太冒險了,但這個險是值得的,如果沒有林士弘,他有能力拖到李世民趕來,但也絕對會損失慘重,林士弘的出現,避免了這個損失,讓勝利果實最大化,這份功勞,絕對很大。

但是距離封王,肯定是不夠的,蕭世廉有些過度忽悠林士弘了。

好在林士弘別的沒有,自知之明絕對有。

來護兒此時也是笑看着對方,道:“鄱陽人傑地靈,有士弘這樣的人物,並不意外,老夫還要感謝你手下留情啊。”

楊銘一愣:“這是怎麼說?”

來護兒笑了笑,纔將林士弘傳密信給他的事情講了出來,長子來楷瞬間恍然:“怪不得父親不肯離開,原來是有人給留了後路,您把我也瞞了啊?”

衆人頓時鬨堂大笑。

“士弘早已心向朝廷,這一點孤一定會奏報陛下,爲你請功,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事要託付給你,”楊銘道。其實他心裡也清楚,林士弘的選擇,背後蕭世廉一定是出了大力,但事情就是這樣,有些人只能是在暗中默默無聞的奉獻着,論功不能給他論。

給蕭世廉論功,就委屈了林士弘,眼下不能這麼幹,沒關係的,蕭世廉是自己人,將來總會彌補。

林士弘正色道:“請太子吩咐。”

楊銘道:“冊封你爲江南東道行軍大總管,蕭世廉爲總管長史,繼續南下平叛,招撫各路叛軍,功成之日,孤在京師等你。”

林士弘一臉恭敬的起身道:“末將遵命。”

他要是把這事給辦漂亮了,就符合封王的條件。

“李世民!”楊銘道。

李世民起身道:“臣在。”

楊銘道:“馮家已經完了,冊封爲你江南西道行軍大總管監嶺南鎮撫使,即刻平定地方。”

等於李世民和林士弘一東一西南下用兵,搞定南方,而李世民還有任務,那就是把嶺南徹底鎮壓。

李靖問道:“歸降的叛軍應該怎麼處置?杜伏威部有兩萬三千人,馮盎部足足六萬人。”

來護兒建議道:“臣以爲,嶺南之瘡,剜掉就在今日,世民想要鎮撫嶺南,這些叛軍就不能放過,至於杜伏威麾下的降軍,可以就地打散。”

他的意思,嶺南降軍,全數誅殺。

殺這麼多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歷史上白起坑殺趙軍三十萬,那也是殺了很久的。

只能活埋,用兵器的話,兵器能全廢了。

楊銘是不想這麼殺的,可是正如來護兒所言,這幫人不殺,嶺南的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就像白起沒有坑殺趙軍的話,秦國後面幹趙國哪有那麼容易。

那時候的趙國,有廉頗、李牧兩大名將,如果兵力足夠,趙王不亂來,秦國真不好對付。

長痛不如短痛,李世民也贊成全數誅殺。

沉默半晌後,楊銘點了點頭:“這件事交給朱粲去做。”

江都那邊,仍然是打的熱火朝天,但是江面上突然出現了一艘五牙大艦,大艦的桅杆上,綁着披頭散髮的馮盎。

看到這一景象的馮暄部大軍,頓時崩潰了,紛紛朝着五牙跪下,哭喊着馮盎。

馮暄投降了,他知道自己已經完蛋了,再不投降,手下的嶺南子弟會被盡數誅殺。

事實上,他投降不投降,結果都是一樣,不過他的投降,也導致了其它過江叛軍陣腳大亂,降的降,敗的敗。

至此,楊銘抵達江南不足兩個月,杜伏威、馮盎、操師乞三路叛軍,全軍覆沒。

十一月末,楊銘進入江都城。

病塌前,宇文述似乎是迴光返照,臉上出現了一抹久違的紅暈,握着楊銘的手,淚眼滂沱道:

“江南大定,臣死亦瞑目了。”

其實楊銘一直以來,對宇文述這個人,都是佩服的,厭惡的只是他那三個兒子罷了。

但是如今,他對化及也恨不起來了,因爲他突然覺得,歷史上的化及弒君,多少還沾了點正義。

就算化及不殺楊廣,也會有另外的人殺,因爲那時候的楊廣真的是人神共憤了。

楊銘拍着宇文述的手背,道:“許公要好生保重,孤希望你我,還有坐下暢飲的機會,您不是最喜歡與我席地而坐,一盞孤燈,一壺熱酒,論天下英雄嗎?”

宇文述強顏一笑:“袁天綱還是厲害的,臣私下找他看過,他曾說老夫運起於水,必降於水,七十之後不入江,老夫今年正好七十一,此子算中矣。”

說罷,宇文述召來自己的三個兒子,握緊楊銘的手道:

“臣惟此三子,望殿下哀憐之”宇文述眼眶之中,老淚縱橫。

楊銘想起了自己過世的師父史萬歲,神情悲痛,借用了歷史上楊廣的那四個字,回答道:

“吾不忘矣。”

吊着一口氣,硬撐着想要能見到楊銘,託付後事的宇文述,最後心願得了,兩滴淚珠滑下,張着嘴巴,脖子一歪,倒在了化及懷中。

三兄弟頓時崩潰,嚎啕大哭。

楊銘雙手捂面

大業年間,唯二身負滅國之功的軍方第一人,就此離世,來護兒得知消息的一瞬間,如遭雷擊,呆愣片刻之後,昏倒在地。

第742章 日月二門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563章 有失遠迎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九二章 建成小兒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480章 太師李穆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32章 一觸即潰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92章 四大關係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六章 女賊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六一章 寡婦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596章 關稅二六七章 教坊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一一九章 撮合第768章 值這個價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十四章 太子妃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770章 大步前行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九八章 洗白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七三章 挖牆腳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714章 寄人籬下六九章 舉薦第595章 嘔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761章 勸酒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760章 右僕射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596章 關稅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98章 一鍋飯第552章 弒君者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80章 家規六條第559章 條件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六四章 再闖東宮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第655章 敗局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三二章 以後再說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
第742章 日月二門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563章 有失遠迎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九二章 建成小兒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480章 太師李穆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32章 一觸即潰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92章 四大關係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六章 女賊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六一章 寡婦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596章 關稅二六七章 教坊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一一九章 撮合第768章 值這個價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十四章 太子妃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770章 大步前行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九八章 洗白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七三章 挖牆腳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714章 寄人籬下六九章 舉薦第595章 嘔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761章 勸酒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760章 右僕射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596章 關稅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98章 一鍋飯第552章 弒君者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80章 家規六條第559章 條件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六四章 再闖東宮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第655章 敗局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三二章 以後再說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