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

翌日朝會,雲定興主動站出來,請求免除民夫購買工具的款項,他粗略合計了一下,大概是六十多萬貫,也許更多。

民部侍郎韋津站出來道:“別人說說嘴,民部斷條腿,六十多萬貫,說免就免,雲少卿是不是覺得,國庫的錢是你們家的啊?”

雲定興道:“幾番大索貌閱,國庫的錢如今有很大結餘,北方連年用工,百姓疲敝,些許惠民之策,韋公應當支持的。”

“民部管着國庫,一筆筆的開支進項,毫釐不敢有差,”韋津道:“我們撥動算盤的時候,每一粒子,都要斟酌權衡,反覆思量,雲少卿一張嘴就是六十萬,口氣挺大的嗎?”

大隋在開皇初期,計算工具叫做算籌,就是以一根根小木棍擺成某種形狀來計算,就是這樣:〣、〦、〨、〨.

楊銘覺得太粗糙了,於是在很小時候,就在自己的老師國子監博士蕭該面前,用一堆小石子,展示過算盤的樣子及進位法,故意讓蕭該給看到。

結果蕭該聯合秘書省的太史令張胄玄、博士劉焯、王孝通、甄族等人,真就把算盤給發明出來了。

剛出來的算盤,背後有底板,而且進位方式非常落後,於是楊銘就在底板背後偷偷寫下來珠算加減法的口訣,這下好了,這幾個人開始爭搶,都說是口訣是自己寫的,後來鬧得太大,因此劉焯還被免了官。

所以算盤在大隋,已經存在了十五年之久,民間也已經開始普及。

韋津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看向了民部的另外兩位大佬,尚書崔仲方,御史大夫兼侍郎的裴蘊。

崔仲方眼觀鼻鼻觀心,裴蘊面無表情。

昨晚雲定興被太子單獨留下,崔仲方是知道的,結果今天朝會上,雲定興就出了這麼一個主意,不用說,肯定是太子授意的,那我還摻和什麼?

至於裴蘊,則是比較謹慎,眼下還看不明白到底怎麼回事,還是不要說話的好。

韋津覺得有點不對勁了,特麼的民部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你們倆裝聾作啞,什麼意思?

這時候,雲定興繼續道:

“修路一事,工具損耗,是一個極大的數字,一鎬一鍬對朝廷來說不算什麼,卻是百姓賴以謀生之物,臣以爲,減免此項,可示陛下、太子仁德愛民之心。”

這話說完,韋津看向楊銘,打量着楊銘的表情變化。

而楊銘這時候也朝韋津看來,問道:“國庫當下結餘,有多少?”

韋津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卻被崔仲方搶先一步道:

“稟太子,國庫當下存錢,三千一百二十五萬貫,拋去今年已經報上來的所有預算開支,應有結餘一千四百五十萬貫,按制,七百萬爲國庫應急儲備,不能動,那麼可用餘額爲七百四十五萬貫。”

楊銘點頭道:“那麼撥出六十萬給太府寺補這個虧空,合適否?”

“當然合適,”崔仲方道:“太子體恤百姓,這個錢該花。”

韋津恨不得過去一腳把他踹翻,老東西,你是不是提前已經收到什麼風聲了?特麼的也不跟我打個招呼,使個眼色也行啊?

於是他也趕忙轉舵,站出來道:“太子仁德,實爲百姓之福。”

“那就這麼定了,”楊銘看向雲定興道:“具體事宜,伱跟民部商量,凡事以減輕百姓壓力爲重,河北世家尚知百姓艱難,減免債務,有些人似乎並不體察民間疾苦。”

一捧一貶。

韋津心裡咯噔一下,心知楊銘這是在罵他呢。

崔仲方藉着機會,趕忙又爲家族說了一些好話,大概也就是那兩句,什麼爲君解憂啊,愛惜百姓啊之類的。

散朝之後,民部三位大佬聯袂離開,於路上商量撥款事宜。

崔仲方返京不久,於是向身旁兩人詢問道:

“我觀太子雖弱冠之齡,卻是處事嚴謹,老成幹練,多謀而善斷,儲君至此,國之幸也。”

人家心狠手辣那一面,你還沒見識過呢,你剛回來,慢慢長見識吧,裴蘊點頭道:

“卻非尋常人也,太子入朝參會,好像是十五歲吧?”

韋津搖頭道:“不對,十五歲只是零星參與朝會,正式參會,是在十七歲,太子剛成年便去了荊州擔任總管,差不多兩年後,回來擔任門下省納言,兼任右領軍大將軍,如今二十三了,六年時間,太子可是幹了不少大事啊。”

“老夫對太子不甚瞭解,今後還要仰仗兩位,緊要時候,切記多多提醒,”崔仲方笑道。

提醒泥馬個頭,今天朝會你提醒老子了嗎?韋津笑道:“那是自然。”

這時候,有內侍過來,將裴蘊給叫走了,說是太子有請。

崔仲方連忙拉了拉裴蘊袖子,小聲道:“太子若是對民部有要緊吩咐,裴大夫務要及時告知。”

裴蘊微笑點頭,然後跟着內侍走了。

“我說,你寫,”殿內,除了楊銘之外,還有新任的內史侍郎王胄。

虞世基老是掣肘盧楚,使得後者的在內史省舉步維艱,所以楊銘奏請老爹,把虞世基給踢出去了,補上了琅琊王氏出身的王胄。

裴蘊進來之後,沒有打擾,而是在一旁靜靜聆聽。

“軍械爲國之重器,歷年損耗頗重,太府寺閃轉騰挪不至應需有虧,然煉窯老舊,工藝瓶頸難越,兒臣曉國庫艱難,奏請私募煉窯於聞喜,開鑿礦山於中條,以補庫存之缺,以備將來之需”

裴蘊在一旁聽着,大概也聽明白了。

私募、聞喜、中條,這應該就是太子召他前來的目的了。

王胄書寫完畢之後,交給楊銘閱覽,隨後封好,派人送往洛陽。

“坐坐坐,不要站着了,”楊銘招呼裴蘊坐下,然後讓內侍奉茶,笑道:

“裴公不在,有些事情,需要與你商量。”

裴蘊點頭道:“可是殿下方纔所言的私募煉窯一事?”

“不錯,”楊銘笑道:“總是需要跟你們打聲招呼的。”

裴蘊連忙擺手:“殿下太見外了,裴家對您一片赤膽,您在聞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裴家必然是全力支持。”

家主的閨女都嫁給你了,你可是我們裴家的女婿,我們不支持你,支持誰?

楊銘知道對方說的不過都是場面話,利益這玩意還是要說清楚的,再說了,裴蘊在裴家的地位,根本不行,他甚至還不如裴熙載在族內的地位,更不如裴仁基。

事關家族利益,裴矩都得好好考慮一下。

楊銘笑道:“有些事情還是要講清楚的,我修造礦山煉窯,本來就是私募,所以有意讓裴家也參與進來,我聽阿雲說,你們在聞喜有很多礦山?”

裴蘊點頭道:“不瞞殿下,有,但具體多少,臣也不清楚。”

楊銘道:“這樣吧,你跟族裡的人商量一下,你們籌五十萬貫,剩下的我來籌備,算上獨孤懷恩,咱們三家合作。”

怎麼還算他?他算哪根蔥啊?裴蘊好奇道:“獨孤將軍也有此意?”

“事情就是他提出來的,我也有意讓他參與,當然了,他身居要職,也去不了河東,”楊銘笑道:“這種事情還是要交給行家裡手來做,我們不過是出資而已。”

裴蘊點頭道:“行,我會盡早與族內人商量,儘快給殿下一個答覆。”

“好,那你忙去吧,”楊銘擡了擡手。

河東地區的中條山,是距離京師最近,也是最大的礦脈分佈所在,沿着整個中條山,太府寺至少都開設有十餘座礦山,但就是聞喜沒有。

爲什麼?老裴家阻撓唄。

朝廷想要在地方做什麼事情,當地大族不同意也是白搭。

人家這種阻擾,不是明面上,而是背地裡玩陰的,比如一座礦山剛剛建成,土匪三天兩頭來找麻煩,動不動就燒你營房,殺你工匠,你派官兵抓,誒~~~還抓不到。

時間久了,那地方的礦場也就廢了,裴家一接手,保準一個土匪都沒有。

這就是地方勢力。

歷來去往河東上任的官員,無論你官大官小,在裴、柳、薛沒有熟人,你這個官當的連個屁都不如,除非你是像楊銘這樣的皇室嫡出。

就連竇慶這樣的外戚,做太守的第一年,首先就得去拜訪三家的族內大佬,跟人家打好關係。

就這,如果讓人家稍不順心,竇慶這個太守也不好做。

不過楊銘是沒有問題的,裴淑英做爲裴矩之女,又是正兒八經出生在聞喜,是純純的正統嫡系,分量足夠。

而楊銘眼下又完全控制了河東軍府,三家誰特麼敢找麻煩,絕對屬於皮癢癢了。

又處理了一些政務之後,楊銘返回東宮,去探視陳淑儀。

這丫頭和楊茵絳、裴淑英,是楊銘心頭最重的三個女人,如今就她沒有子嗣,所以楊銘對她懷孕一事,是非常開心的。

生個女兒吧,我真的不想再要兒子了,眼下看來,多一個兒子,就多一個麻煩。

陳淑儀的嫡親祖母,柳敬言也來了,這個老婦人,出身河東柳氏東眷房,她這一支的祖上,是整個南北朝時期,柳家最牛逼的一波人,別說是出將入相了,三公三師都有好多。

柳述他們那一支,是西眷房。

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九四章 河間王六九章 舉薦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九八章 洗白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三章 做妾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二六章 進士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689章 巨馬河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579章 弔唁長孫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一一章 妾妃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543章 諡號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09章 大昏招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26章 不差錢二十二章 撩妹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22章 監門將軍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637章 救荒法九六章 頂包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17章 嚴防死守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
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九四章 河間王六九章 舉薦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九八章 洗白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三章 做妾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53章 江淮羣賊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726章 五座大橋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二六章 進士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689章 巨馬河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579章 弔唁長孫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二一一章 妾妃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543章 諡號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09章 大昏招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26章 不差錢二十二章 撩妹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22章 監門將軍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637章 救荒法九六章 頂包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17章 嚴防死守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