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三章 琳琅滿目

“這幅畫……”

“對不起張先生,這幅畫是不賣的。”拿破崙七世面露歉意地說道:“這是祖上留下的唯一的印象了,不能把它也賣了,就算我真得傾家蕩產,也不能那麼做,不然就真得是不孝了。”

“那就算了,我理解拿破崙先生的想法。”張天元笑了笑,雖說有些遺憾,但他很明白對方的想法,換了自己,大概也是不會賣的。

放棄了大衛的畫之後,張天元看向了別的東西,別看只有一層,但這裡放置的東西真得是相當不少的,而且種類也非常多。除了金銀器具之外,還有一些在戰場上才能見到的鎧甲和武器。

除了這種西式的指揮用的長劍之外,牆角的武器架上還方盒幾把來自中國的青銅劍,造型很奇特,保護也非常好,只是估計歷史不算太悠久,也就是明清時期有人仿照古人的方法制作出來的,品相只能算是一般,或許對於很多收藏寶劍的人來說,這是好東西,可是卻還達不到張天元的收藏標準。

所以他也只是隨便看了一眼,就將目光移到了別的地方。

在一個牆壁之下,擺放的古董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古埃及和古希臘的東西。有王冠、有雕刻,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巧妙地彎刀。張天元以前沒見過這種東西,不過倒是覺得有點像波斯王子裡面的那種彎刀。

還有一個權杖。行面鑲嵌着紅色的寶石,看起來非常威武,權杖雖然是木製的,不過材料應該非常好,因爲一點裂紋都看不出來,反而是包裹在外面的金屬皮,有一點生鏽的感覺,不過很少,好像後來經過特殊的處理。已經不再繼續蔓延了。

毫無疑問,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是整個歐洲最強大的帝國,這些古董,肯定是從別的國家或者別人手中搶掠來的。

對於此,張天元不想多做評價,因爲跟他關係不大,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中國的古董。如果可以的話,他想將中國古董全部買回去,比起兄弟會不要錢只要交換的交易,跟拿破崙七世的交易顯然要更容易一些。最起碼拿破崙七世是要錢的。

能用錢解決的事兒,那就不算事兒。

“張先生,你應該更喜歡中國的古董吧。那邊全部都是中國的古董,主要是瓷器。畢竟這種東西比較好保存,只要不經歷劇烈的震盪。都不太容易壞。其餘的還有一些書畫、青銅器、玉器之類的東西,我也不是很清楚,您可以先去看看。”拿破崙七世指了指白塔第二層更遠處的一個空間說道。

別以爲這白塔的一層很小,其實一點也不小的,這一層算起來少說也有三四百平米左右的,可不是那種一層只有幾十平米,甚至十幾平米的高塔。

所以儘管只是其中一層,也被安排了許多不同的空間,用來放置不同的古董,基本上是按照現實的區域來劃分的。

歐洲的、埃及的、希臘的、中國的,倒也是井井有條,只有進入門口的時候,一些兵器的擺放有點凌亂,看得出來是後來被經常動過的,比如那些青銅劍,應該之前就擺在中國館裡頭。

說是中國館,其實就是一個大房間而已,一百平米左右,暫且這麼叫吧。

一百平米的空間裡頭,擺放着上萬件中國古董,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瓷器,各種類型的都有,簡直是琳琅滿目,看得人眼花繚亂。

各種形態、各種顏色、各個朝代,這裡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瓷器陳列館。真不知道如果白塔其餘層上的古董如果還在的話,這裡面該是如何的壯觀啊。

“我的天啊,這些都是從中國弄來的古董?這得有上萬件之多了吧?”藍鳳凰忍不住驚訝地說道。

張天元的心情,其實跟藍鳳凰是一樣的,只不過他沒有喊出聲來罷了,他這一次來歐洲,去了一次大英帝國博物館,又來了一次拿破崙七世的古堡,還看過兄弟會的古董清單,這讓他心中真得是猶如大海之上起了颶風一般,震驚得簡直無以復加。

多少好東西啊,都在國外!

雖然以前時常聽圈子裡到過國外的人提起,說中國的好東西其實都在國外,以前張天元對這個是沒有直觀的印象的,只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不過當他這一圈子逛下來之後,對這個話真得是深信不疑了,內心的波盪,自然是難以平復的。

瓷器的歷史非常悠久,後來因爲玻璃、金屬加工技術的成熟,才漸漸淡出了主流市場。現在的瓷器製品,基本上都是用來觀賞用的,畢竟瓷器有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太容易碎了。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出色的陶瓷器可不少,然而或者因爲戰爭,或者因爲不小心導致大量的瓷器被毀,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即便是到了現代,在搬運過程中被打碎的瓷器也不少。

而瓷器裡面衆所周知最值錢的就是官窯瓷器了。

官窯起自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貢器,一是指官廠。自唐代至元代,官窯多有貢器,少有官廠。採取的形式是“官監民燒”,燒出的瓷器,“千中選十、百中選一”,進貢給統治階級。這種瓷器就叫做貢瓷和官窯。

到了宋代之後,官窯基本上可以說就是御窯了,就是皇家瓷廠。

明代採取“官辦民窯”的形式,開始有官廠,專燒進貢的瓷器。如在景德鎮設御器廠,特派廠官,經費出自地方,編役人夫,設窯達五十幾座,專門燒造御器即貢器。清代與明代不同,採取的是“官搭民燒”的折中形式。其產品分“欽限”和“部限”兩類,前者是專給皇帝用的,後者是給朝廷和外交禮賓用的。

但不管有什麼不同,官窯瓷器,基本上那都是上流人士用的東西,不僅更加精美,而且質量也大多都比較上乘。而民間使用的瓷器,也就是民窯,實用更多一些,欣賞價值不夠,所以收藏價值也比較低。

因此精品基本上都是給皇室貴胄來把玩的,民間很少有人能夠弄到官窯的精品,保存下來就更難了。

雍正也還罷了,不過康熙和乾隆這爺孫兩個那都是收藏瘋子,什麼好東西都要往自己的皇家寶庫裡面放,這些東西自然而然就傳給了他們的後代,然後一直到圓明園開園,大量的瓷器被放置到了圓明園之中。

可惜不管是康熙還是乾隆大概都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傾一國之力收藏的東西,卻是爲他人作嫁衣裳,最終成了帝國主人的藏寶庫了,大量的東西被運到了歐洲。

然後其中也有不少流入到了拿破崙的後代手中,被放置在古堡的白塔裡頭。

到底有多少文物被搶了,現在誰也說不出個準確的數字來,只知道個大概反正不會低於百萬之數。

要知道,當時圓明園裡頭有多少東西,雖然都列入了冊子之中,可是大量的名錄都被焚燒了,只留下部分,算起來也有上百萬件了,也就是說,這個數字是非常保守的,事實上的數字肯定要比這個大得多。

我國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已不是新鮮事。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

圓明園被法國大文豪雨果比作東方藝術的代表,稱之爲“彙集了一個民族的幾乎是超人類想象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然而,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劫掠、焚燒。此後,圓明園大量瑰寶流落國外。

有美國媒體稱,找中國古董的最佳地點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這未必準確,但卻一語道破天機。

只不過美國這個詞兒,完全可以換成英國、法國、荷蘭,甚至乾脆可以直接說成西方!

當然,美國弄走的東西也是不少的。

美國與中國藝術品的聯繫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抵達新大陸的英國和荷蘭商人及殖民者常常帶來是他們從中國得來的青花瓷器,而不是更貴的錫盤子等。

紐約經銷商斯賓塞思羅克莫頓說,在19世紀,前往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常常把手掌大小的玉器和雕像作爲紀念品帶回國內。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中國館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后建立的,興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爲了存放搶自圓明園的文物。這裡收藏的中國曆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也有3萬多件。

而事實上,拿破崙將更多的精品古董都放進了自己的古堡之中,只可惜現在就剩下張天元眼前的這些東西了。(未完待續……)

...

第六三七章 投石問路第一八一四章 “真”不同第一二六七章 將軍府第一六一五章 秘密行動第十七章 清朝的連環畫第二八六七章 又見風水法器第一三三章 以假亂真的雕刻第二一五九章 決定前往美國第四二九七章 金蟬脫殼,改頭換面第四八一三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二三三一章 放水?第一六九章 損友第二九三二章 喬老闆鑑寶第三四三一章 小聰明小計較第三四六三章 報應第四一八五章 神奇師父(二)第一八四六章 撿漏比賽第二二九二章 警覺第十九章 切磋技藝第三四六七章 天國寶石第三四一九章 將軍的佩刀第一六二二章 要問陶瓷哪家強?第二四二九章 風險大,賺得也多第七九三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四七九四章 報應第六三八章 隱形敵人第二五九六章 被毀的古城第四七三五章 專家都對他畢恭畢敬!第二二五二章 忠誠第一三六章 一刀天堂,一刀地獄第二九八零章 八卦化煞葫蘆第二六零章 有錢一起賺第二九五四章 任性的收藏家第二章 六字真訣第二五七零章 小葉紫檀木雕第七二七章 孤注一擲第四一二二章 一氣破萬法第一七一九章 找個山洞當家第三三一一章 拉米熱大師的作品第三五三九章 同治粉彩的故事第八一三章 簡直就是魔鬼第一一二五章 被遺忘的歷史第二一二章 給未來岳丈的禮物第二五零四章 互惠互利第六一零章 不一樣的明標競拍第四四四三章 跟斯特拉家族搶生意第一二四八章 生意人腦筋轉得快第三二零六章 互相利用第二九五四章 任性的收藏家第二一二三章 被破壞的風水寶地第四六三二章 風水死局 1第三六二五章 差點撞了人第二二零三章 奇怪的賭法第三六三六章 看人下菜第二二七四章 王者大亂鬥第七二一章 魔鬼的藏寶之地第二八八九章 美國遍地都是寶啊第三五一章 茶藝第九一三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一六三三章 國際圈套第四四二四章 巨人之硯(二)第一九六七章 招財局第二四四九章 玉壺春瓶第四三八五章 越王八劍之掩日 2第四三二一章 瘋狂狠毒的普蘭迪第四一二九章 騙子的把戲 1第一七五七章 浮力板第二六七七章 收藏生意不好做第二四二八章 買房子還是買古董?第四一九二章 倒黴的林倩第一三九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八八章 十億豪賭第三七三五章 洋瓷第四三三二章 與託託一起面見老闆第二八七七章 賣古董第三一八章 鑑寶現場第四九三章 五指第一六三三章 國際圈套第一二五五章 三羊尊第八零六章 有權也不能任性第一二七六章 收網第二九零零章 毫不留情啊第二零八五章 巨型法器第二二七二章 避水玉第四三二零章 相貌清奇的南宋瓷器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四零五六章 被古董外行小瞧了第二九五四章 任性的收藏家第四七五三章 賭局之王第四八九章 一條龍第四七一八章 浪子歸家第二八九二章 又是寶貝第一二七章 惡人自有惡人治第七零一章 廢料與寶料第二四九九章 秘辛第三七四九章 喪風第二零八三章 地下暗河第一二一四章 金盆洗手第二六二五章 國寶級的翡翠精品第一三一七章 帝都的大喜事兒
第六三七章 投石問路第一八一四章 “真”不同第一二六七章 將軍府第一六一五章 秘密行動第十七章 清朝的連環畫第二八六七章 又見風水法器第一三三章 以假亂真的雕刻第二一五九章 決定前往美國第四二九七章 金蟬脫殼,改頭換面第四八一三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二三三一章 放水?第一六九章 損友第二九三二章 喬老闆鑑寶第三四三一章 小聰明小計較第三四六三章 報應第四一八五章 神奇師父(二)第一八四六章 撿漏比賽第二二九二章 警覺第十九章 切磋技藝第三四六七章 天國寶石第三四一九章 將軍的佩刀第一六二二章 要問陶瓷哪家強?第二四二九章 風險大,賺得也多第七九三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四七九四章 報應第六三八章 隱形敵人第二五九六章 被毀的古城第四七三五章 專家都對他畢恭畢敬!第二二五二章 忠誠第一三六章 一刀天堂,一刀地獄第二九八零章 八卦化煞葫蘆第二六零章 有錢一起賺第二九五四章 任性的收藏家第二章 六字真訣第二五七零章 小葉紫檀木雕第七二七章 孤注一擲第四一二二章 一氣破萬法第一七一九章 找個山洞當家第三三一一章 拉米熱大師的作品第三五三九章 同治粉彩的故事第八一三章 簡直就是魔鬼第一一二五章 被遺忘的歷史第二一二章 給未來岳丈的禮物第二五零四章 互惠互利第六一零章 不一樣的明標競拍第四四四三章 跟斯特拉家族搶生意第一二四八章 生意人腦筋轉得快第三二零六章 互相利用第二九五四章 任性的收藏家第二一二三章 被破壞的風水寶地第四六三二章 風水死局 1第三六二五章 差點撞了人第二二零三章 奇怪的賭法第三六三六章 看人下菜第二二七四章 王者大亂鬥第七二一章 魔鬼的藏寶之地第二八八九章 美國遍地都是寶啊第三五一章 茶藝第九一三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一六三三章 國際圈套第四四二四章 巨人之硯(二)第一九六七章 招財局第二四四九章 玉壺春瓶第四三八五章 越王八劍之掩日 2第四三二一章 瘋狂狠毒的普蘭迪第四一二九章 騙子的把戲 1第一七五七章 浮力板第二六七七章 收藏生意不好做第二四二八章 買房子還是買古董?第四一九二章 倒黴的林倩第一三九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八八章 十億豪賭第三七三五章 洋瓷第四三三二章 與託託一起面見老闆第二八七七章 賣古董第三一八章 鑑寶現場第四九三章 五指第一六三三章 國際圈套第一二五五章 三羊尊第八零六章 有權也不能任性第一二七六章 收網第二九零零章 毫不留情啊第二零八五章 巨型法器第二二七二章 避水玉第四三二零章 相貌清奇的南宋瓷器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四零五六章 被古董外行小瞧了第二九五四章 任性的收藏家第四七五三章 賭局之王第四八九章 一條龍第四七一八章 浪子歸家第二八九二章 又是寶貝第一二七章 惡人自有惡人治第七零一章 廢料與寶料第二四九九章 秘辛第三七四九章 喪風第二零八三章 地下暗河第一二一四章 金盆洗手第二六二五章 國寶級的翡翠精品第一三一七章 帝都的大喜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