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茶藝

當然,張天元的話,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如果聶青嵐真得想要,他也不會拒絕的,畢竟只有幾百萬港元而已,他還是買得起的。

再說了,就算他要白送給聶青嵐,聶青嵐還未必會白要呢。

上次送的那一套翡翠首飾,最後都通過聶震給付了錢的,畢竟聶家地位特殊,禮物太昂貴了,他們也不敢輕易接受,除非是花錢買。

聶青嵐當然知道張天元在開玩笑,所有也沒有太在意,和張天元說了幾句玩笑話,車已經駛抵了張天元的別墅了。

沒有來這裡之前,田宇心中有很多的猜測,他知道張天元有錢,這還是從劉景林口中得知的,但是卻還是沒想到張天元的別墅會如此的豪華奢侈。

琢玉是指對玉的雕琢。

唐太宗說過:“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意思是說石中的玉雖然有美的本質,但是沒有精細的雕琢,與破瓦亂石一樣。觀賞手中把玩的玉器,皆爲人琢之物。故古人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材”琢磨璞玉,美玉出焉。

翡翠在我國被稱作硬玉,不管是光身件還是雕花件,都要琢磨一番方纔能成型。

要想成爲一個出色的琢玉師傅,那絕對不簡單。首先你要了解玉石,瞭解翡翠,其次你還得懂諸如雕刻、繪畫、調色、鑑賞甚至設計等各項技藝,懂得越多,你的作品也就越豐富。越好。

田宇在這裡面算是比較出色的,他不僅是一個琢玉師傅。更是一個珠寶設計師,對於美學的造詣。那是相當之高的,可是即便如此,看了張天元的這個別墅,他還是忍不住由衷讚歎起來。

越是懂得審美的人,就越能欣賞到張天元這個別墅的好,儘管纔剛完工沒多久,但是不管是從設計還是造型上,都非常的具有欣賞的價值。

將實用與美學完美結合,就是這個別墅的總體評價。

田宇還在忙着欣賞別墅。卻聽張天元說道:“田設計師,這一次你來我這裡,大概要待上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會不會耽擱你的正常生活?”

“我無所謂,單身一個,卡里面還有點存款,所以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按時給父母打電話說一下,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年也不成問題。”田宇笑道。

“這麼着吧,我聽說你們這些人設計一件珠寶都要設計費的,咱們這一次不需要設計,主要就是做一些既定的翡翠光身件。這費用該怎麼算?”張天元問道。

作爲一個生意人,錢上面不能糊塗,必須得在這之前說清楚了。否則到了做完了再計較不清,那不僅會損害兩人之間的感情。而且還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田宇搖了搖頭道:“這一次是張老闆你幫我的忙,不要我的錢已經很好了。我怎麼敢要您的錢啊。”

儘管田宇這麼說了,可是張天元卻不是貪小便宜的人,如果真這麼幹了,或許的確能夠節省一些錢,但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了,對他的名聲沒有任何好處。

爲了一點微末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利益,那是蠢貨纔會盤算的事兒。

他不會。

“不不不,這個錢肯定是要給的,我幫忙不假,但田設計師你給我幹活這也是事實,你要是不要錢,那咱們這生意就不要做了。”張天元態度很堅決。

田宇想了想道:“這樣吧,既然你這麼堅持,咱們就折中一下,我先做,如果做出來的東西你足夠滿意,那麼你就按照目前的市場水平給我手工費,而如果不滿意的話,那就不用給錢了,這樣子總可以了吧?”

“這個主意不錯。”張天元欣然答應了,田宇這麼說,看起來是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信的,這樣的人,張天元也願意相信。

“我說你們兩個,都別在外面站着了,雖然這會兒沒太陽了,可這也不是個事兒啊,到裡面一邊喝茶一邊聊吧。”聶青嵐笑着說道。

“是是是,你看我這糊塗的,怎麼能讓田設計師站在外面呢,走走走,咱們進去再聊,我那兒有上好的西湖龍井,聽劉師傅說你喜歡喝。”張天元笑着請田宇進了客廳,然後就要親自泡茶,卻被聶青嵐給攔住了。

“行了,你們兩個聊吧,這茶我來泡,我以前上學的時候閒得無聊,學過茶藝,今天就給你們露一手。”

說起茶藝,如今很多人一提起都會說日本,但其實茶藝發展到興盛,都是在我國的。

茶藝,萌芽於唐,發揚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

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爲分享茶的儀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鹽添味,世稱姜鹽茶,詩人薛能《茶詩》雲:“鹽損添常戒,姜宜煮更黃。”宋初流行點茶法,把茶葉碾成細末,衝出來的茶湯要色白如乳,《觀林詩話》載,北宋蘇軾喜歡鳳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兩瓶攜回烹茶。蘇軾有《和蔣夔寄茶》一詩:“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蘇軾本人很注重茶的養生效果,吃完飯後用濃茶漱口,可解除煩膩。

明代起開始流行泡茶。

我國的民族性,自然謙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經,宋代的大觀論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談僅是通論,一般人民將飲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沒有什麼儀式,沒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興怎麼喝,就怎麼喝。飲茶所講究的是情趣。如披詠疲倦、夜深共語、小橋畫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環境和時機。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賓主之間的和諧歡愉。而且蘊蓄着一種高雅的情致。

有我國人落腳的地方,就帶去飲茶的習慣;漢族人最先發現茶葉,是飲茶的古老民族。當你來到寶島臺灣,可能在一條老街中的寺廟內,看見叄叄兩兩的老者,悠閒地圍坐在一個拳頭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壺旁,人手一杯,邊談邊飲,那就是我國傳統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臺北大都會繁忙的街道上。看見掛有茶字招牌的茶藝館,迎面一陣天然的茶香撲鼻而來,如果你有興致駐足品一番,還會有專人爲你示範如何泡一壺簡單易學的功夫茶。

如今在很多小城市,都可以看到一種叫茶秀的地方,茶藝在我國現在也算是慢慢的恢復並且再度繁榮起來了,像聶青嵐這樣的女孩子懂得茶藝,實在是令人很驚訝的事情。

“你還懂得茶藝?”張天元認識聶青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真心第一次聽說她會茶藝。

“小瞧我了吧。以前在家裡的時候,經常給老爺子泡茶喝呢,這也算是我的一個小小愛好吧,從茶藝之中。我也能感受到許多東西。這跟我喜歡畫畫一樣。”聶青嵐解釋道。

“好,那我可要見識見識了。”張天元以前在茶秀裡面也欣賞過功夫茶,不過聶青嵐這樣的大美女泡茶。還是頭一回,他必須得好好欣賞一番。

聶青嵐笑了笑。問道:“你家裡有香嗎?”

“有,我這別墅建成之後就設了個宗祠。裡面有我們家能找到的祖宗牌位,所以這香是不能斷的,你要香乾什麼?”張天元納悶問道。

“我倒是聽說過,這綠茶茶藝第一道工序就是‘點火焚香除妄念’,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田宇解釋道。

張天元讓負責照看宗祠的人去取香,在這間隙就問道:“這個焚香除妄念到底是個什麼來由?”

聶青嵐笑道:“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

“哦,是這樣啊。漲見識了!”

沒多久,香來了,聶青嵐熟練地點了香,而後纔開始泡茶。

接下來,聶青嵐開始小心翼翼地清洗杯子,一邊洗,一邊解釋道:“這個叫‘洗杯冰心去塵凡’,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乾淨的茶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真夠講究的,我以前喝茶那都是和涼茶,直接牛飲呢。”張天元這說的自然是沒錢以前的事兒了,他有了錢之後,也是挺享受品茶的感覺的,畢竟沒錢的時候是爲了生存,而有錢了就是爲了生活了,這意義是不一樣的。

看到聶青嵐將熱水放在那裡,卻不動手泡茶,張天元就納悶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麼?泡茶不應該用滾燙的熱水嗎?我記得我爺爺以前喝茶甚至還把茶壺放在爐子上煮呢。”

聶青嵐搖了搖頭道:“這叫‘涼湯玉壺養太和’,綠茶屬於芽茶類,因爲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c的開水。‘玉壺養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中養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c左右。”

“這麼說我爺爺以前喝茶都是胡搞啊?”張天元苦笑道。

“那也未必,我這只是泡綠茶的時候所做的事兒。”聶青嵐解釋道。

“哦,原來如此啊。咦,你這又是做什麼?”

“這個叫‘投茶清宮迎佳人’,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茶杯之中。”

“茶藝不愧是茶藝啊,這搞得文鄒鄒的,不過倒是有些意思啊,有錢人的喝茶消遣方式啊,說普通老百姓,可沒這麼搞得。”張天元感嘆道。

接下來只見聶青嵐往茶杯裡面注入了一些熱水,但是卻沒有放茶,張天元剛想發問,就聽聶青嵐說道:“‘潤茶甘露潤蓮心’,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爲‘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再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注意了張老闆,接下來就是重點了!”田宇的眼神陡然變得亮了起來。(未完待續。。)

第四二七九章 有錢就買地第六八六章 誰是標王?第二四四零章 幫點小忙,賺點小費第三六七零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四六五九章 圖個刺激第二二三四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二三四六章 一塊翠激起千層浪第一八六七章 蚯蚓走泥紋第五九七章 好運寶寶第四六七二章 緬甸花梨木第二四八三章 九龍玉杯第四八零七章 相墓第四一九八章 抽屜裡的機關第四十一章 考古學大獎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二一零七章 古董店的求助第一九一五章 三疊斬第四五四四章 追擊第一五五八章 不是裝,是真牛第三七七八章 全是套路(二)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一七二三章 迷失海域第二五四七章 藍眼怪魚第四一一八章 奇怪的氣場第四七四八章 騙子專家 2第三六六零章 誰是白癡?(一)第三九五章 贗品也值錢第二六零三章 羅馬一天建成第八五四章 淡然生死第三一二二章 全副“武裝”第二九九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五五零章 建國第三九八八章 魑魅魍魎作祟,真龍也要生病第三九九八章 神鳥第九一四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二二零三章 奇怪的賭法第一四八七章 想家的孩子第二三零九章 千萬別以貌取人第三八二五章 石雕廠老鄉第八八七章 賓至如歸第一二零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八章 全副武裝第二三四二章 都搶着吃石頭?第四二一零章 秘聞(四)第一五六二章 雖有理,但沒用第二六五四章 大量購買第三三零章 以誠待人第五九二章 地圖和文字第二四七零章 古玩高端交流會第六八九章 毛料走私第四七七五章 道士王乙第四零五章 高高在上第一五六七章 傲慢與偏見第四七四二章 自殺的億萬富翁第二零零四章 血光之災第九四零章 超級牛人第二三九零章 開始籌謀第四六八六章 報應第二九六五章 張神棍算卦第三二零章 年輕專家的鑑定活兒第一七一三章 心繫一人第二九四章 充滿神秘色彩的潘家園第五八四章 象牙雕刻第四二五零章 被刪除的王室特權第二六四四章 失魂引第三九一零章 被抹去的大師痕跡第四二零零章 可怕的魯班術第三八二章 二鬼子第四七一四章 認輸第二六九九章 古戰場真相第一六二六章 “重量級”的家常飯第一四四九章 寵物大師?第四四二零章 一代硯師第三六二四章 鏟地皮的都非“好人”第一二三章 無禮狂生第四二一二章 鬥法鬥智:最後的陷阱第一一二九章 整死人不償命第七四五章 殺狼第四三七零章 珠光寶氣玉生輝第四零八八章 過路陰陽姚開山第三二七三章 油畫之父作品第二四四三章 自作自受第二四一零章 掏鐲子第二六四一章 古賢會第三四二九章 唐伯虎的油紙傘?第二零八六章 山中妖洞?第四五三三章 盜獵者第二二六章 飛石第四八五四章 地洞第一七五二章 甬道壁畫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喚第一八二八章 各懷心思的來客們第一五二零章 女兒是個香餑餑第二二七三章 神秘買家第一三零章 半賭與全賭第一一八章 夜明珠第二三五章 衆徒弟奪嫡第四三八三章 索爾斯堵門第三一六五章 大宮女第三一二九章 大客戶
第四二七九章 有錢就買地第六八六章 誰是標王?第二四四零章 幫點小忙,賺點小費第三六七零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四六五九章 圖個刺激第二二三四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二三四六章 一塊翠激起千層浪第一八六七章 蚯蚓走泥紋第五九七章 好運寶寶第四六七二章 緬甸花梨木第二四八三章 九龍玉杯第四八零七章 相墓第四一九八章 抽屜裡的機關第四十一章 考古學大獎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二一零七章 古董店的求助第一九一五章 三疊斬第四五四四章 追擊第一五五八章 不是裝,是真牛第三七七八章 全是套路(二)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一七二三章 迷失海域第二五四七章 藍眼怪魚第四一一八章 奇怪的氣場第四七四八章 騙子專家 2第三六六零章 誰是白癡?(一)第三九五章 贗品也值錢第二六零三章 羅馬一天建成第八五四章 淡然生死第三一二二章 全副“武裝”第二九九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五五零章 建國第三九八八章 魑魅魍魎作祟,真龍也要生病第三九九八章 神鳥第九一四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二二零三章 奇怪的賭法第一四八七章 想家的孩子第二三零九章 千萬別以貌取人第三八二五章 石雕廠老鄉第八八七章 賓至如歸第一二零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八章 全副武裝第二三四二章 都搶着吃石頭?第四二一零章 秘聞(四)第一五六二章 雖有理,但沒用第二六五四章 大量購買第三三零章 以誠待人第五九二章 地圖和文字第二四七零章 古玩高端交流會第六八九章 毛料走私第四七七五章 道士王乙第四零五章 高高在上第一五六七章 傲慢與偏見第四七四二章 自殺的億萬富翁第二零零四章 血光之災第九四零章 超級牛人第二三九零章 開始籌謀第四六八六章 報應第二九六五章 張神棍算卦第三二零章 年輕專家的鑑定活兒第一七一三章 心繫一人第二九四章 充滿神秘色彩的潘家園第五八四章 象牙雕刻第四二五零章 被刪除的王室特權第二六四四章 失魂引第三九一零章 被抹去的大師痕跡第四二零零章 可怕的魯班術第三八二章 二鬼子第四七一四章 認輸第二六九九章 古戰場真相第一六二六章 “重量級”的家常飯第一四四九章 寵物大師?第四四二零章 一代硯師第三六二四章 鏟地皮的都非“好人”第一二三章 無禮狂生第四二一二章 鬥法鬥智:最後的陷阱第一一二九章 整死人不償命第七四五章 殺狼第四三七零章 珠光寶氣玉生輝第四零八八章 過路陰陽姚開山第三二七三章 油畫之父作品第二四四三章 自作自受第二四一零章 掏鐲子第二六四一章 古賢會第三四二九章 唐伯虎的油紙傘?第二零八六章 山中妖洞?第四五三三章 盜獵者第二二六章 飛石第四八五四章 地洞第一七五二章 甬道壁畫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喚第一八二八章 各懷心思的來客們第一五二零章 女兒是個香餑餑第二二七三章 神秘買家第一三零章 半賭與全賭第一一八章 夜明珠第二三五章 衆徒弟奪嫡第四三八三章 索爾斯堵門第三一六五章 大宮女第三一二九章 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