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張天元笑了笑,繼續道:“另外還有一個事兒,倒也不錯。
娜娜是我大學同學,後來和我一個朋友結了婚。
娜娜是黑省綏城人,前年秋天和我朋友結的婚。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到他們,去年我還在帝都的時候,有一天他們來看我,大家不聊起了這方面的事,結果我哥就給我說了一件狐仙的事。
結婚後,06年的春節,我朋友便和娜娜一起回東北老家。
娜娜的爺爺家在哈爾城效區的一個村子裡。
那天下很大的雪,他們剛走到村口,忽然就看到一隻狗竄到了他們的面前。
我朋友說當時他就以爲是一條狗。
這條疑似是狗的動物把我朋友嚇了一跳,但我朋友是非常喜歡狗的,所以見到這隻全身雪白的狗就想上去摸,但是他剛往前走了一步,這隻狗就往後退,忽然前肢擡起,後腳站在地上,雙手做出像人作揖的樣子,朝他們拜了三拜就跑了。
我朋友和娜娜當時就覺得這狗好可愛,也並沒有多想。
結果到了娜娜爺爺家,就說起了在村口遇到的這件事,結果娜娜奶奶當時就說,這不是狗,是他們家的狐仙,知道你們新婚,是來恭喜你們的。
並且把我朋友帶到一間房子裡,只見屋裡的桌上供着一個牌位,還上着香,上面寫着某某狐仙。
當時我朋友並沒有太相信,他覺得北方農村就愛說什麼狐仙不狐仙的。
大年初四,正好遇到娜娜爺爺全家搬家,他們在離城比較近的一個地方新修了一幢三層小樓,我朋友也幫着搬了家。
一切弄好以後都是當天晚上了。
大家吃完飯便睡了。
第二天還在下雪,我朋友起牀就去開門想出去走走,因爲他是南方人,很少見到這麼大的雪。
結果剛開門,就見一隻白狐狸趴在門口。
一見我朋友出來了,便又雙手做作揖的樣子。
我朋友一見就喊娜娜奶奶出來,結果等娜娜奶奶出來的時候,那隻狐狸居然沒有跑,又對着娜娜奶奶做了三個揖才轉身跑掉了。
娜娜奶奶說這是家裡的狐仙知道他們搬家了,也跟着來了。
當時我朋友就覺得很神奇。
可是奇怪的事情還在後面,因爲樓上房間不夠,狐仙的牌位但被放在了一間小閣樓裡。
小閣樓沒有窗戶,而且空間也很小,每天晚上就聽到屋子裡有東西啪啪響,上去一看,原來是狐仙的牌位倒了,扶好以後,第二天去看,又倒了。
這樣折騰了幾天,娜娜奶奶說:狐仙是不滿意新房子,嫌太小了,於是大家又騰出一間大屋子把狐仙供了進去,說也奇怪,就這樣,狐仙的牌位再也沒倒過了。
我朋友是過完十五離開的,走的那天早上,我朋友又看到了那隻狐狸。
朋友說,以前從來沒見過真狐狸,可是這次見的這隻樣子機靈極了,非常可愛。
他說他情願相信真的有一隻狐仙在保佑着娜娜全家。
這個呢,也是不錯。
但普通人遇到狐仙、筆仙、黃大仙之類的還是要小心處之,因爲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張天元說這些,純粹是因爲酒桌上無聊,活躍一下氣氛。
畢竟他跟主人家也不認識,沒有多少話題可以講,而古董的事兒平時工作的時候說說也就是了,在酒桌上說多了也沒意思。
主人家聽得還挺入迷。
這頓飯吃得也很高興。
吃過飯,柳若寒便開車送張天元回之前租住的那個村子了。
接下來估計要發掘古墓,住在小江南實在不方便。
更何況關於這個古玩店的事兒,張天元也要給李明光說說,不然李明光整日胡思亂想,那也不好。
這古玩店裡的瓷器,應該本古墓沒有關係,他已經問清楚了,那是託了筆仙的福,從別處搞來的。
當時張天元還笑着調侃說那筆仙被趕走了,後不後悔啊。
古玩店老闆連連搖頭說不後悔。
這輩子,錢哪裡賺得夠啊,要是爲了賺錢直接把小命搭上了,那才悔恨呢。
張天元笑了笑,心想這才應該是正常人的想法。
錢賺得再多,那也得有命花不是。
因爲喝了點酒,張天元乾脆在路上就睡了。
剛閉眼,場景還是車子裡面,沒有變化,耳朵裡突然聽見一種聲音,似遠又近,低沉渾厚的聲音,念着一首詩。
張天元不知道這是什麼,不過似乎在某些書裡看到過,應該是道教的典籍。
聽到這個偈後,張天元心跳開始慢起來,人好像從車上下來,進了一間古怪的屋子。
一恍惚,就看着從門外來了個人,這人穿的跟古代那種公差一樣,按年代應該是唐宋前的服飾,寬袖大領,衣紋流暢。
這人來了一轉眼就到了張天元跟前,手裡拿着一個東西,好像聖旨樣的物件,展開就跟張天元讀了一遍,大概是說請張天元去參加什麼會。
張天元心裡當時雜念很少,大概是因爲他有地氣的緣故吧,就算有什麼雜念,也瞬間清除了。
他接着聖旨看了下,心裡好像對此事很清楚似的。
也是一恍惚就跟那公差出了門了,沒開門不知怎麼出來的,一眨眼就在門外幾百米外了,腳沒沾地,高度在樹梢上邊一點。
一直往東飛,看着腳下的馬路和行人,心裡的感覺十分奇妙,路上的景物跟現實裡是一樣的,但已經到了早上。
早上行人很少,早點攤子剛支起鍋,冒着嫋嫋的煙,打煎包的剛開始包第一鍋,張天元在樹梢上向下看,下邊的人好像看不到他。
公差在前張天元在後,越來越快,實際距離現實裡是挺遠的,飛得很快,約莫10分鐘就到了。
這個地方在現實裡是有的,叫朱霞臺,也是很有來歷的地方,古時是樑孝王的封地,這個臺子是封地的邊界,有句話叫梁園雖好,非是久戀之家,就是樑王站在這個臺子上發的感慨。
這個地方是個土臺子,上邊有個廟,供養着玉皇大帝,可以確認的是,這個地方張天元並未來過,只是在書中見到過而已。
到地方後,進了一個很高大門的很大屋子裡,進去一看,哎呀!
太大太高了,人物很多,密密麻麻都是人,並且不是平站的,而是豎着摞着,一層一層查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