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四章 收穫不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張天元見別人不識貨,而且那東西價格又低,還是真貨,怎麼可能不下手呢?

雖然銅墨盒這東西不算大衆藏品,但對他而言,卻也是非常不錯的收藏。

更何況這可是王士禛的墨盒啊。

王士禛,爲清代順治十二年進士,從揚城推判起,累官至刑部尚書。

諒是王公這方刻銅墨盒久已無人理睬,不然是不會弄成如今這般模樣的。

爲一睹其本來面目,攜其回家,旋即找來小刷,稀釋些許“廁潔精”,刷洗過後又尋來極細紙沙擦拭,刻制精美而神韻古舊的銅墨盒一展真容。

原來墨盒爲黃銅製作,圓形,直徑達10.5釐米,右側刻一叢天然笑竹,左側刻“餘至武陵,客於丁氏三清軒,識竹溪兄茂之。

八月爲尊甫熙伯先生八秩壽,作此奉祝。

壬午七月朔日濟南王士禛”計44字行書,果然一手好字,清拔而絕少俗氣。

衡陽書評家馬宗霍著《霋嶽樓筆談》,說王士禛“行書奕奕有雅緻,詩人之書也”,同宋葷所說“高秀似晉人”相比,尤爲看重王士禛行書中的文氣和詩味。

而清人王宏撰《砥齋題跋》,竟提到王士禛字刻勒上石最有神韻。

這便難怪,刻銅墨盒上的44字,字字俊逸而不少古雅之氣,如同石刻,神采逼人。

無疑,銅墨盒是王士禛在常德爲新結識的朋友之父祝壽的禮物;從書和畫的構圖佈局上看,是特爲刻銅墨盒設計的畫稿。

而刻銅工藝似乎與晚清和民國期間銅墨盒的刻制工藝不同,藝人顯然使用了一種粉狀物,填充在刻痕之中,形成灰白色的與刻面齊平的線條,稀釋的“廁潔精”洗去部分漆黑墨鏽和污垢,刻痕之中的粉狀物卻幾乎絲毫未去。

這種工藝在張天元所見到的數百刻銅墨盒爲僅見。

盒底爲紫銅鑲接,墨鏽斑斑,熟舊的氧化包漿層溫潤渾厚。

盒內殘留有墨垢,堅固且泛藍光。

這些都表明,這方刻銅墨盒的年歲,應當是與王士禛生活的年代同步的。

巧遇王士禛刻銅墨盒,是張天元收藏生涯中的一件幸事。

沒想到今天,在這蠱真人租住的房子裡,居然又見到了同樣的東西。

而且做工之精妙,雕琢之精巧,一看便知道是宮廷之物。

雖然這銅墨盒只是普通古董,並非法器,但張天元卻非常喜歡,將其收了起來。

隨即,他又看向了第三樣東西。

這第三樣與其說是一樣,倒不如說是一套。

他也跟銅墨盒一樣,是文房之中的輔助用品,喚作筆擱。

作爲文房用品之一的筆擱,是文人墨客書寫作畫時的必備之物,不僅形制繁多,而且材質甚廣,特別是一些自然天成的筆擱,往往充滿着大自然饋贈給文人的情趣。

筆擱,又稱筆架,是繼文房四寶後又一文房用品。

據記載,筆擱歷史由來已久,不過,從宋代文人蘇易簡撰寫的《文房四譜》,到南宋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羅列的文房用品種類,筆擱始終沒有名列其中。

但隨着歷史的演繹,歷代文人墨客出於書寫和作畫的需求,這纔出現了筆擱。

明代屠隆在《考槃餘事》一書中,收集了文房用具達45種之多,其中就有筆擱一詞。

但當時文人墨客所使用的筆擱較爲簡單,遠不及現代文人書齋所備筆擱那樣精緻和美觀。

綜觀明代以來的筆擱製作史,幾乎所有材質均可用來製作,如金銀銅鐵錫、竹木牙角石等。

其形狀也豐富多彩,但多以山形筆擱爲基本造型,或動物,或魚類,或龍蛇。

而一些天然自成的石質山形筆擱,則多取自天然石料,或磬石,或太湖石,因此最受文人的青睞。

這不僅僅因爲此種“山形筆擱“奇拙古樸,還因爲它融入了大自然的某種天然元素,置於文房書齋,如同移景換位,給人一種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感覺,頗符合文人墨客的雅趣。

此外,山形筆擱還具有民間傳說中“鎮宅(石)之寶”的吉祥含義。

可惜此類純自然的“山形筆擱“極少。

高嶺土(瓷土)製作的筆擱,在歷代能工巧匠的手中,也能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用影青工藝製作的筆擱,用瓷雕工藝製作的仿石質筆擱等。

張天元曾見到一種瓷雕仿山形筆擱,外表呈灰白色,長度僅20釐米,在瓷工的精心雕琢下,猶如一件渾然天成、層巒疊嶂的羣峰,峰與峰之間的溝壑自然逼真。

有趣的是,峰巒上竟有酷似天然形成的溶洞,佈滿了整件筆擱,既形似又神似,極爲迎合文人墨客的雅趣。

而這蠱真人租住的房間裡,就有三款不同材質的筆擱,每一件都是那麼精妙絕倫。

第一件爲青瓷瓷雕魚形筆擱。

此筆擱包漿潤澤,長20釐米,高8.5釐米,呈扁圓狀,只是魚形略顯抽象,魚頭、魚眼、魚嘴和魚尾一應俱全,特別是魚的闊嘴張開,顯得相當鮮活靈動,惹人喜愛。

而魚背上七座高低不等的“峰“(俗稱“七指“筆擱),其實是藝匠巧用魚鰭所組成的,這充分顯示了製作者極爲巧妙的構圖才能。

在民俗文化中,魚暗喻“年年有餘“、“年富有餘“等吉祥語,因此將其置於文房書齋,正是文人墨客的情趣所在。

第二件爲銅鎏金龍形筆擱。

該筆擱爲明代遺存,雖有部分鎏金磨損,但器形完整,包漿厚潤。

筆擱長21.5釐米,高11釐米,由兩條幼龍和一老龍組成,中間的老龍顯然是長者,鬚髮飄逸,雙眼正視前方,而兩條幼龍均龍首向上,似在調皮地親吻老龍的臉頰,而老龍露出慈祥可親的模樣。

幼龍身體呈弓狀,自然形成高低不等的筆擱,龍爪和龍尾也呈彎曲狀,且點綴幾朵雲紋,整件筆擱蘊含“金龍騰天“之意,疑似皇室所用,彌足珍貴。

第三件爲小葉紫檀雕山形筆擱。

這個爲仿碧玉筆擱,呈長條狀,長12.5釐米,高5.8釐米。

由於藏者撫摸得當,且有了相當年份,筆擱已略顯舊氣,但極爲高雅。

此物俗稱“三指“筆擱,峰與峰之間的溝壑,無論是橫面還是豎面,抑或是斜切面,幾乎都呈直線狀,只有少許部分刻有弧形線條。

第三五零二章 古董通靈 2第一八零七章 專家組到場第三零四一章 風水文字第二零一五章 好東西也不能亂放第三六六五章 成化稀有薄胎器第四六零章 土包子坐遊輪第九一零章 博採衆長第三九一八章 蟾之妙第二零六二章 不比較不知道厲害第三五一四章 酆都第一五六九章 “老師”這頂帽子不好戴第二三五二章 擔子太重不想背第四三七二章 九龍玉帶(二)第一一九八章 大盜第二四零八章 翡翠鐲子上刻字?第三三一六章 買珠寶找對地方了第三五六一章 敗家子偶像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喚第二五四六章 黃金卷軸第二二九九章 賭石行裡的神第六二一章 有貴客第三八五零章 陳遼之死第九八八章 印女第二一五九章 決定前往美國第四二四一章 熊第一四二九章 非人第三十二章 賭石第一六八五章 說好不惹麻煩的第二五五三章 海底世界第九二二章 那鎮那石那些事兒第一七七三章 倒黴的該撒第三七三九章 被熟人坑的蘭特第六四一章 截胡第四五三四章 神廟寶藏第四七五零章 石不可貌相第二七一九章 黃金指套第四七二四章 我不是賭石圈的人?第一四八章 有貓膩的玉雕第二六四九章 古玩鑑賞第一四六三章 擒賊先擒王第六九零章 一場珠寶界的風暴第四零五八章 借運、偷運第九四八章 建國後不許成精第三九七二章 通緝第二六九九章 古戰場真相第二八八五章 該狠的時候就狠點第一三三四章 比鑽石更昂貴第二九六九章 風水先生第四七五一章 張天元看走眼了?第六十九章 悟道村第二七九九章 小村有墓第四一七七章 走暗功第三三零五章 柳憐的銀器情結第四三二七章 大老闆來了第一六四三章 神醫妙手第二七三五章 三連奪寶第二十五章 鑑寶開始第四一七三章 筆仙附體(二)第四八三七章 流沙還是魔鬼?第二九二零章 破財局第二二零二章 刺客與王第一六二六章 “重量級”的家常飯第三四五八章 褪色了第四八零章 瓷中女神第三六五四章 破煙盒也有人收藏第二五八零章 丈母孃犯二第二三六六章 危機四伏的帕敢第一零六章 造假坑人第二五八章 體如凝脂,精光內蘊第七七二章 被批的富二代第三一八五章 請“喝咖啡”第六九一章 機場搶包客第六零六章 新廠玉第四五四五章 黑狐第三八二一章 這世界真小第三九八一章 死訊第二一九七章 爲什麼沒人信實話?第四五七零章 勾魂(一)第四二八六章 銀幣:飄逸長髮第四七九九章 天師伏魔第三二九六章 拆房發現的古董第三零七九章 發黃的地契第三三九四章 武則天的書法第一零五四章 倫敦古董市場第三四三章 喪心病狂第四七五九章 張天元的理想第三七八七章 偷葬第三一一九章 最富有的幕後組織第五二七章 大生意第二一七八章 找熟人幫忙第一二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六九章 新礦第三三一六章 買珠寶找對地方了第一八五章 驚魂難定第三四一三章 也被坑過第三三六三章 天珠第三八七二章 遷墳(三)第二八五九章 老實人的狠徒弟第一零四四章 霧都第二五二六章 上門找麻煩
第三五零二章 古董通靈 2第一八零七章 專家組到場第三零四一章 風水文字第二零一五章 好東西也不能亂放第三六六五章 成化稀有薄胎器第四六零章 土包子坐遊輪第九一零章 博採衆長第三九一八章 蟾之妙第二零六二章 不比較不知道厲害第三五一四章 酆都第一五六九章 “老師”這頂帽子不好戴第二三五二章 擔子太重不想背第四三七二章 九龍玉帶(二)第一一九八章 大盜第二四零八章 翡翠鐲子上刻字?第三三一六章 買珠寶找對地方了第三五六一章 敗家子偶像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喚第二五四六章 黃金卷軸第二二九九章 賭石行裡的神第六二一章 有貴客第三八五零章 陳遼之死第九八八章 印女第二一五九章 決定前往美國第四二四一章 熊第一四二九章 非人第三十二章 賭石第一六八五章 說好不惹麻煩的第二五五三章 海底世界第九二二章 那鎮那石那些事兒第一七七三章 倒黴的該撒第三七三九章 被熟人坑的蘭特第六四一章 截胡第四五三四章 神廟寶藏第四七五零章 石不可貌相第二七一九章 黃金指套第四七二四章 我不是賭石圈的人?第一四八章 有貓膩的玉雕第二六四九章 古玩鑑賞第一四六三章 擒賊先擒王第六九零章 一場珠寶界的風暴第四零五八章 借運、偷運第九四八章 建國後不許成精第三九七二章 通緝第二六九九章 古戰場真相第二八八五章 該狠的時候就狠點第一三三四章 比鑽石更昂貴第二九六九章 風水先生第四七五一章 張天元看走眼了?第六十九章 悟道村第二七九九章 小村有墓第四一七七章 走暗功第三三零五章 柳憐的銀器情結第四三二七章 大老闆來了第一六四三章 神醫妙手第二七三五章 三連奪寶第二十五章 鑑寶開始第四一七三章 筆仙附體(二)第四八三七章 流沙還是魔鬼?第二九二零章 破財局第二二零二章 刺客與王第一六二六章 “重量級”的家常飯第三四五八章 褪色了第四八零章 瓷中女神第三六五四章 破煙盒也有人收藏第二五八零章 丈母孃犯二第二三六六章 危機四伏的帕敢第一零六章 造假坑人第二五八章 體如凝脂,精光內蘊第七七二章 被批的富二代第三一八五章 請“喝咖啡”第六九一章 機場搶包客第六零六章 新廠玉第四五四五章 黑狐第三八二一章 這世界真小第三九八一章 死訊第二一九七章 爲什麼沒人信實話?第四五七零章 勾魂(一)第四二八六章 銀幣:飄逸長髮第四七九九章 天師伏魔第三二九六章 拆房發現的古董第三零七九章 發黃的地契第三三九四章 武則天的書法第一零五四章 倫敦古董市場第三四三章 喪心病狂第四七五九章 張天元的理想第三七八七章 偷葬第三一一九章 最富有的幕後組織第五二七章 大生意第二一七八章 找熟人幫忙第一二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六九章 新礦第三三一六章 買珠寶找對地方了第一八五章 驚魂難定第三四一三章 也被坑過第三三六三章 天珠第三八七二章 遷墳(三)第二八五九章 老實人的狠徒弟第一零四四章 霧都第二五二六章 上門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