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二章 民窯精品

“小張,你這個董事長就說句話吧,我也不爲難你,這大過年的,就圖個吉利吧,你要八萬,我剛給了四萬,那現在給66666總可以了吧,這個價格不低了,而且也吉利。”

聽到李明光對自己說話,張天元無奈笑了搖了搖頭,這個事情啊,說起來真是怪他自己,剛剛沒事兒幹嘛非要把收購價說出來了。

其實那會兒他覺得李教授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之後就不會買了吧,然後他自己把這東西收了,雖然這東西不值錢,跟他私人博物館裡的其餘東西相差很遠,可是卻是對家鄉的一種懷念,對童年的一種懷念啊,這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老師,我這麼說吧,這東西您要喜歡,我直接送給您都行,但是我現在不好干涉掌櫃的……”

張天元在有些事情上還真得有點倔,這一點他公司裡的人都清楚,在公司裡頭,講關係那是沒用的,如果你沒有能力,就算關係再硬,他哪怕是拿錢去救濟,也不會讓這個人待在公司裡頭。

好在他的同學、親人和朋友都沒有讓他失望,一個個不僅乾得很好,而且還都用於學習,學歷最低的徐剛、張雪和林楓現在都開始在大學裡學習了,不僅僅是爲了那一張學歷證明,也是爲了自己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掌櫃的一聽張天元這話,在心裡頭盤算了一下,知道張天元跟李明光關係不淺,再加上六萬多這個價。其實也算合適了,雖說少賺一點。但本來這買東西就是可以商量的。

你漫天要價,我坐地還錢。就算是有些地方不能講價,也會給你打折,其實跟講價是一個道理的。

他剛準備說話,張天元卻先說了:“老師,我有個問題啊,您明知道這東西是民窯的東西,而且價格不高,收藏價值不大,爲什麼還要買呢?難道僅僅是因爲被掌櫃的所講的故事給吸引了嗎?”

李明光哈哈笑道:“你好像又忘了我是幹什麼的了啊。我除了是個地質學家之外,還是個考古學家,對我來說,這八隻大老碗可是有着深厚的歷史意義的東西,收藏價值不高又如何?我也沒打算拿來轉手賣錢啊。”

“明白了。”張天元點了點頭,現在他好像能理解李明光的這種感受,畢竟收藏東西,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搞收藏也是一種投資,就是爲了賺錢。還有一些人純粹是爲了提升自己的逼格,另外一些人則是可以在收藏之中找到樂趣,找到不一般的意義。

“其實李教授,董事長。如今這民窯的瓷器,也是價格年年上漲啊,收藏也未必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李教授能夠花六萬塊多一點買回去,以後肯定能夠升值的。”那掌櫃的似乎已經認可了六萬多這個價格。準備成交了,所以他也不怕把這東西好好誇一誇。讓李明光可以心甘情願的買走。

“清代民窯瓷器價格,它在近期各大拍賣現場的交易情況,我想大家肯定不會感到陌生。對於廣大陶瓷收藏愛好者來說,元青花和明清官窯價格昂貴,動輒上千萬,可望不可及。而明代民窯精緻大件的藏品流產下來的也較少,多的是較普的民窯粗瓷。所以清代民窯就成了最受矚目的投資收藏對象。以至於清代民窯瓷器價格不斷上漲,那麼爲什麼清代民窯瓷器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是什麼呢?”

“從欣賞價值來看,清代民窯器型多樣、畫風活潑、題材廣泛、筆法傳神,比官窯更有欣賞趣味。而且由於存世量相對較大,標準器物也較多,入門學習較快。目前的價格相當低廉,未來的增值空間就更大了,有望成爲大衆收藏的最佳投資對象。”

“相對於書畫、郵票、竹木牙角等藏品更利於保存,更便於流通。以康熙‘樹葉款’青花開光娃娃罐爲例,90年代中期年國內拍賣成交價在人民幣3000元之間,但在古玩市場上,可以遠低於拍賣價的1500元買到手。而現在價位至少是20000元左右。再如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的直徑28釐米左右的龍紋盤,90年代中期的拍賣成交價是500元,而現在品相、紋飾俱佳者至少要8000元才能到手。”

“近十年來,清代民窯瓷器價格不斷上漲,收藏熱的持續升溫,收藏隊伍逐年增加。但由於多種原因,清代民窯瓷的價格相對很低,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間。”

“哦,你來說說是什麼原因呢?”聽這掌櫃的講得不錯,張天元也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繼續問道。

“第一個原因是清代民窯瓷器比官窯器存世量多,價格低,易購買。未來的稀缺性尚未被多數人認識,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損壞一隻,存世就少一隻。從目前市場觀察,這兩年從農村鄉鎮收集起來進入城市古玩市場的明清民窯青花瓷器,在數量上已大大減少。想必過不多久,明清民窯青花瓷中的上品,將成爲城市古玩店中待價而沽的熱門商品。這還只是明清民窯瓷器,像這八隻大老碗作爲宋代瓷器,那就更是難能可貴了。”

“第二個原因是民間收藏隊伍中相當多的初學者的鑑定和欣賞水平較低,致使相當多的收藏投資資金被購買仿品贗品所佔用。不少人不辯真僞又貪圖便宜,眼力不足又愛自作主張,大把大把地向販假售僞者扔錢。一旦這一大批古瓷愛好者知識和眼力得到提高,清代民窯青花瓷價格雖然在不斷升高,但必然成爲投資熱點。現在各種鑑寶類的節目非常火熱,相信這一天不久之後就會到來的。”

“嘿嘿,董事長。您覺得我說的在理吧?”掌櫃的畢竟是掌櫃的,說實在的。如果沒有這些文化積澱和涉獵面的話,還真坐不到這個位置上來。

張天元笑着點了點頭道:“沒錯。明清民窯瓷器尚且如此,宋代的民窯瓷器就更不必說了,或許真如故事裡那個人所說的,這八隻大老碗,將來搞不好真得會成爲價值連城的古董呢。”

“我也不奢求那樣,我買這東西,爲的只是其文化積澱和歷史意義,說實在的。”李明光笑道,但若說他真得一點都不在意這東西的價值。那是不可能的,不然的話,他怎麼肯用六萬多來買呢?

“不不不,老師你可不能妄自菲薄啊,不瞞您說,如果您不肯買的話,這東西我就要了,這可絕對不是來做託啊,我說的是實話反正我是很看好這八隻大老碗的。”

“影響民窯瓷器價格的因素很多。”

“質量因素。分爲三個檔次,即精品、上品和普品。民窯精品的價格永遠比低級大路貨高出幾十倍。而很明顯,這八隻大老碗就屬於民窯精品,這一點我自然可以擔保。”

“器形因素。也分爲三個檔次,第一即陳設器和文房用品;第二,佛像雕塑。茶壺,鼻菸壺等立件;第三。碗、罐、盤等日用器物。這個稍微差一點,屬於第三個檔次。不過其餘方面卻又彌補了。”

“紋飾因素,分爲四個檔次,即人物畫第一,山水畫第二,鳥獸花卉畫第三,圖案畫第四。而你們看,這八隻大老碗畫的正好都是人物,這也屬於是第一個檔次的啊。”

“品相因素,表現爲器物的新舊程度、完美程度和工藝水平等。這幾個方面來說,這八隻大老碗歷史悠久,將近一千年啊,其完美程度和工藝水平也是相當精良,不敢說最好吧,但絕對算得上是民窯裡面難得的精品了。”

“文化效應,分爲三個檔次,第一爲文化名人用過的器物,第二爲陶瓷名家制作的器物,第三爲有畫有字的器物,一般瓷器上的字比畫更值得投資。你們可以注意到,這八隻大老碗上不僅有人物畫,更配有故事,雖然寥寥幾筆,但是講得很是清楚,這就大大提升了這東西的價值。”

“說到底,‘真、善、美、少、精、奇’永遠都是人們選藏古瓷的共性標準,這八隻大老碗在某些方面還不夠好,但是相信歷史會給出我們一個更準確的答案的,反正我覺得它肯定能有很大的收藏潛力的。”

張天元這番話一說,那掌櫃的頓時目瞪口呆,他以爲就他自己很會推銷自己的商品了,沒想到自己這個董事長更能說,這一番話說出來,估計客人都不好意思出低價來買了。

其實誰都清楚,民間的瓷器,價格一向都不是很高,即使是明清之中的民窯精品,其價格和同期的官窯比起來,那都是天差地遠,相差了幾百甚至上千倍,這當然跟收藏習慣有關,不過目前現實就是如此。

當然了,民窯也有民窯的優勢,很多方面不是官窯比得上的。

歷代瓷窯絕大多數都屬民窯。五代時期出現官辦瓷器,宋代有汴京官窯相修內司官窯的命名。如宋代著名民窯有磁州窯、哥窯、龍泉窯、耀州窯等。

明清兩代在景德鎮設御窯廠,但民窯仍大量存在。

民窯生產的瓷器也稱‘客貨‘,造型紋飾不受官府拘束風格與官窯瓷器迎然不同,題材豐富,畫筆自由奔放。

清康熙時青花、五彩瓷器上的歷史故事畫大量出現,有伍子胥舉鼎、周處斬蛟、空城計、西廂記等。藍彩、黑彩、金彩的使用,使彩瓷更加輝煌燦爛,五彩品種由此得到新的發展。

而且民窯也未必都是便宜的代名詞,比如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那就是民窯。

哥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獻中記載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歷來受到收藏家、鑑賞家、考古學家等專家學者的重視和關注,對哥窯的課題研究從未間斷且方興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確切窯址。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

第二一一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二三三章 比古董更值錢的東西第二七三八章 懂行的和不懂行的第二三五四章 大白菜第三零二六章 古仿金裝第二四五八章 接連撿漏第三四五三章 大意失寶 2第三四一八章 小人物馬傑克第一八二四章 打造黑水城展館第二二八三章 大巧若拙第一二二五章 陳虎第四六二六章 續命之法 3第二五三八章 老宅古塔第四八二八章 太陽村第四四二九章 玉香鐲(一)第七八六章 精湛工藝第一零九七章 瘋狂的交易第三零七七章 完成委託第三二五六章 歐陽上當了第四七三五章 專家都對他畢恭畢敬!第二三三八章 真正的賭石大師第二一二七章 可怕的蚊子第二九四八章 前倨後恭的狄克第四一九七章 扎紙人(三)第三七六二章 有理有據第二八八三章 半仙鑑寶第二三二四章 要輸了?第四三五五章 救人太多,記不住了第四六一三章 一件雕花古牀第三七九九章 賊喊捉賊第八三四章 宋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第三四三四章 罪人(一)第一三三章 以假亂真的雕刻第二八六八章 大明玉工第二五五七章 尋寶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三九二六章 墓事兒(三)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五零二章 炸彈第四零二五章 付出總是會有收穫第一四三九章 露宿雪山第四四四零章 地下城堡第一三五一章 鷹戲人第二七零六章 好玉別錯過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四六七三章 此紫檀非彼紫檀第二七三四章 天價食物(二)第二八六五章 歷史紋和金錢紋第三四六五章 大名鼎鼎的客人們第九七四章 薄皮紅包子第三二四章 瞞天仿品第二六六八章 金髮碧眼戴維斯第二八三九章 激烈競價第三八一七章 寶地第九六五章 拿得穩,放得下第四六零一章 奇門第二七四章 椅子的玄機第四二五一章 王族與商人的交易第三一零七章 凌晨鬼市見聞(一)第一二三九章 連環套第三七九二章 自以爲是,自作聰明第四零七零章 諸葛又皮癢了第一二三八章 清倉大甩賣第一九三六章 製造歷史的人第三四九六章 皮城女警第三一一一章 乾隆皇帝的至寶第四一六八章 小法術第三四五一章 意外收穫第二一一二章 東漢末年的大墓第二三六四章 盛名之下,壓力山大第四零四三章 騙術 2第四五四九章 野象屍骨“博物館”第二一五四章 金湯第三七四六章 揉手核桃第四十二章 南都之意外收穫第四一八二章 火冢的情況第二二三零章 懷疑第二三九零章 開始籌謀第二三九一章 買山第一一一七章 好戲開鑼第一九五五章 飛來的瓷器砸頭第二六八五章 古代銅炮第三四六章 五福臨門第二十一章 玉龍髓第一八二九章 寶物登場第二八三九章 激烈競價第二一八三章 惡魔賭廳第三三三九章 春日至寶第一五一二章 小廟容不下大佛第一七九三章 關於新材料的密談第六二八章 重千斤的切石機第五五七章 緬甸翡翠公盤的消息第四七二二章 剮蹭了豪車,您賠不起第二五二四章 自以爲得計第一八七章 大喜過望第二三一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零九五章 不合理的佈局第八八二章 婚禮第五六八章 不坑爹不坑爺第三三一三章 算是老太太的遺言吧
第二一一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二三三章 比古董更值錢的東西第二七三八章 懂行的和不懂行的第二三五四章 大白菜第三零二六章 古仿金裝第二四五八章 接連撿漏第三四五三章 大意失寶 2第三四一八章 小人物馬傑克第一八二四章 打造黑水城展館第二二八三章 大巧若拙第一二二五章 陳虎第四六二六章 續命之法 3第二五三八章 老宅古塔第四八二八章 太陽村第四四二九章 玉香鐲(一)第七八六章 精湛工藝第一零九七章 瘋狂的交易第三零七七章 完成委託第三二五六章 歐陽上當了第四七三五章 專家都對他畢恭畢敬!第二三三八章 真正的賭石大師第二一二七章 可怕的蚊子第二九四八章 前倨後恭的狄克第四一九七章 扎紙人(三)第三七六二章 有理有據第二八八三章 半仙鑑寶第二三二四章 要輸了?第四三五五章 救人太多,記不住了第四六一三章 一件雕花古牀第三七九九章 賊喊捉賊第八三四章 宋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第三四三四章 罪人(一)第一三三章 以假亂真的雕刻第二八六八章 大明玉工第二五五七章 尋寶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三九二六章 墓事兒(三)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五零二章 炸彈第四零二五章 付出總是會有收穫第一四三九章 露宿雪山第四四四零章 地下城堡第一三五一章 鷹戲人第二七零六章 好玉別錯過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四六七三章 此紫檀非彼紫檀第二七三四章 天價食物(二)第二八六五章 歷史紋和金錢紋第三四六五章 大名鼎鼎的客人們第九七四章 薄皮紅包子第三二四章 瞞天仿品第二六六八章 金髮碧眼戴維斯第二八三九章 激烈競價第三八一七章 寶地第九六五章 拿得穩,放得下第四六零一章 奇門第二七四章 椅子的玄機第四二五一章 王族與商人的交易第三一零七章 凌晨鬼市見聞(一)第一二三九章 連環套第三七九二章 自以爲是,自作聰明第四零七零章 諸葛又皮癢了第一二三八章 清倉大甩賣第一九三六章 製造歷史的人第三四九六章 皮城女警第三一一一章 乾隆皇帝的至寶第四一六八章 小法術第三四五一章 意外收穫第二一一二章 東漢末年的大墓第二三六四章 盛名之下,壓力山大第四零四三章 騙術 2第四五四九章 野象屍骨“博物館”第二一五四章 金湯第三七四六章 揉手核桃第四十二章 南都之意外收穫第四一八二章 火冢的情況第二二三零章 懷疑第二三九零章 開始籌謀第二三九一章 買山第一一一七章 好戲開鑼第一九五五章 飛來的瓷器砸頭第二六八五章 古代銅炮第三四六章 五福臨門第二十一章 玉龍髓第一八二九章 寶物登場第二八三九章 激烈競價第二一八三章 惡魔賭廳第三三三九章 春日至寶第一五一二章 小廟容不下大佛第一七九三章 關於新材料的密談第六二八章 重千斤的切石機第五五七章 緬甸翡翠公盤的消息第四七二二章 剮蹭了豪車,您賠不起第二五二四章 自以爲得計第一八七章 大喜過望第二三一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零九五章 不合理的佈局第八八二章 婚禮第五六八章 不坑爹不坑爺第三三一三章 算是老太太的遺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