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禮部韻略》

何婉奕把家裡的情況,簡單地說了一遍:“其實,這些年我爸也想過要去找您,但一來擔心打擾您的生活,另外也是因爲當初留的線索太少,我們想要找您不太容易,要不是我這位朋友幫忙,很可能直到現在都沒有您的消息。”

何婉奕頓了頓,接着問道:“不知道您想不想和我父親見一面呢?”

孫美娟猶豫了片刻,和丈夫對視了一眼,問道:“你們怎麼肯定我的身份呢?”

舒澤接過話,說出了孫美娟的養父母名字,問她對不對?

孫美娟點了點頭,其實以羅詩怡和何婉奕的長相判斷,兩家之間的關係就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但世間的事情誰又說得一定呢?她是從小就被抱養的,對親生父母可是根本沒有任何印象,也正是因爲這樣,她對認親這事很猶豫。

孫美娟說道:“這件事情我們想要商量一下,有了結果我再聯繫你,行嗎?”

“這當時是沒問題的,我給您寫一下我的手機號碼。”

何婉奕拿出筆和紙,寫了自己和父親的手機號,遞給了孫美娟。

出於禮貌,孫美娟也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寫給了何婉奕。

接下來,雙方客氣了幾句,因爲沒什麼共同語言,隨即就相互告辭了。

“我覺得她對你們家的成見好像有些深啊。”司馬月瀾對着何婉奕說道。

何婉奕說:“這也正常啊,換誰從小被親生父母送出去,都會有成見吧。”

司馬月瀾點了點頭:“對了,你要小心那個羅詩怡,她看子濤的眼神有些不懷好意哦。”

“說我什麼?”孟子濤正跟舒澤說着話,隱約聽見提到了自己,回過頭問了一句。

司馬月瀾咯咯笑道:“我說你別見色起異。”

“我對婉奕的心,天地可鑑!”孟子濤連忙舉起了右手。

“萬一你犯糊塗認錯了人呢?”舒澤也跟着笑道。

“那怎麼可能?”

孟子濤知道小倆口說的是什麼:“你們一個兩個真當我傻啊,就算眼睛沒看清,鼻子總聞的出來的吧,婉奕的味道我再熟悉不過了,肯定不可能會認錯。”

“說什麼呢!”何婉奕扭了孟子濤胳膊一下,她總覺得這話怪怪的,容易讓人誤會,臉頰不禁有些羞紅。

大家相互開了幾句玩笑,孟子濤問道:“阿澤,你們準備什麼時候回去?”

舒澤說:“我有些急事,明天早上我們就得回金陵了。你們呢?”

孟子濤說:“有位長輩託我辦點事情,我還要過兩天才回去,而且回去之前還得去一趟西京,先前在那邊接了幾位病人。”

舒澤道:“我看你以後還是別接病人了,別的不說,你忙得過來嗎?”

孟子濤笑道:“我也是偶爾爲之,而且遇見了見死不救也不是我的風格。”

舒澤說:“隨你吧,反正我建議你量力而行比較好。”

“我心裡有數的……”

在大軍這邊吃了晚飯,孟子濤一行人準備返回市裡的酒店,大軍夫婦倆送他們上車。

上車之前,孟子濤對大軍說:“這段時間你好好渡個蜜月,其它事情等回了陵市再說。”

譚桂花有些不虞地說:“還渡什麼蜜月啊,他死活不同意。”

司馬月瀾聞言對大軍道:“大軍,這事我可得說你了,你要是沒假期,不渡蜜月也就算了,子濤明明給你放了長假,還不去渡蜜月,你也太不尊重桂花了吧。”

大軍有些尷尬地說:“我就是覺得這只是一種形式,感覺沒這個必要。”

“別感覺了,聽我的,給你一個月假,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孟子濤見大軍還有些猶豫,直接幫他做了決定:“好了,這事就這麼定了,如果你敢早回,那就等着扣獎金吧。”

舒澤也接過話道:“就是,別讓我們看不起你啊,另外,我們的安全有保證,你就不用擔心了。”

見大家都這麼說,大軍只得同意下來。

第二天,原本孟子濤以爲彭老會打電話讓他去博物館,但意外的是,電話確實打了,但行動被安排在明天了。

沒辦法,孟子濤只得改變行程,準備帶着何婉奕在郢都遊玩。

只是剛從酒店出來,坐出租車準備前往景區的時候,他接到了龐大海的來電,說是名下的回收站搞來了一件寶貝,問他有沒有興趣去看看。

何婉奕也聽到了電話中的聲音,小聲說道:“去吧,旅遊總有時間的。”

孟子濤對着何婉奕歉意一笑,在電話裡答應了龐大海,並問清了地址。

跟出租車司機說了地址,四十多分鐘後,出租車在一處老舊的大院前停了下來。

下車之後,孟子濤給龐大海打了電話,片刻後,龐大海就面帶笑容的出現在了兩人的眼前。

龐大海馬上道歉道:“真是抱歉,昨天我有眼不識泰山,沒認出孟老師您,還請您見諒啊。”

他昨天回去想想,總覺得孟子濤的相貌有些熟悉,於是上網查了一下,這才知道孟子濤的真實身份。當時他相當的懊惱,早知道的話,他肯定不會那麼早就離開,怎麼着也得跟孟子濤混個臉熟才行啊。

好在他知道的也不晚,於是想了一些辦法,正好這個時候,手下的員工說收了一件老東西,讓他去看看,於是就有了先前的電話。

孟子濤笑道:“就我這歲數,想不被人認錯都難。”

龐大海呵呵一笑,隨即邀請倆人走進院子。

孟子濤邊走邊問道:“龐老闆,這回收到的是什麼好東西啊?”

“青銅器。”龐大海神神秘秘地說道。

“這玩意你也敢收啊。”孟子濤沒想到居然是青銅器。

龐大海說:“咱一不偷二不搶的,有什麼不敢收的?至於說這青銅器範忌諱,一來我不收青銅鼎這樣的重器,二來我也不賣給老外,只要守着這兩點,不被抓到現形,我覺得就沒關係了。”

說到這,龐大海開玩笑似地說道:“孟老師,你不會舉報我吧。”

孟子濤笑着擺了擺手,心道:“只要你來源正當,我幹嘛舉報你呢?”

一路閒聊着,龐大海帶着孟子濤來一個房間,房間有些大,裡面堆了不少東西,不過都是泡沫、硬板紙之類不值錢的玩意。

龐大海走到一個角落,從一堆泡沫裡面,翻找出了一件高近五十釐米的青銅器。

孟子濤一眼看出這是一件青銅鉦。

鉦是古代一種樂器,形體似鐃,但較鐃狹長,而比鐃高大和厚重,考古界俗稱爲大鐃。鉦爲軍中發佈信號約束步伐之用。《詩經小雅·採豈》曰:“鉦以靜之,鼓以動之。”故與鐃的功用相同。後來亦出現編鉦可以演奏音樂或發出比較明確的信號當與近代軍號的意義近似,但也可用於祭祀和宴樂。

鉦一般形體鼓部短闊,體部爲兩瓦相複合狀,口部呈凹弧,兩側尖銳,底部正中有一管狀甬,甬與鉦體內腔相通甬近舞部上,或有一寬凸棱。使用時,口部向上,柄插入木柄座中。

鉦的主紋常由變形的大獸面或對稱的卷體龍紋組成。主紋四周有邊框,框邊飾有半浮雕的魚紋、虎紋、象紋、火紋。口沿中部常飾有虎紋、象紋或雙尾龍紋。

等龐大海把青銅器拿到面前時,孟子濤仔細觀察,此青銅鉦以尺寸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紋飾主要爲虎紋,做工相當的精湛,以常人眼光來看,這是一件相當精美的青銅器,不過孟子濤馬上就發現了問題。

從遇到龐大海開始,兩件古董都是贗品,孟子濤心裡都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孟老師,覺得還滿意嗎?”龐大海笑吟吟地問道。

孟子濤說道:“龐老闆,只能說聲抱歉了,這不是我喜歡的。”

龐大海眼睛張得老大:“孟老師,這可是西周青銅鉦,平時很少見的?”

孟子濤擺擺手:“這個無關。”

龐大海嘴巴一哆嗦:“難道有問題?應該不會呀,你看這鏽色,多豐富啊,而且層次感很強,怎麼可能有問題呢?”

孟子濤反問一句:“不知道你對青銅器做鏽色有多少了解?”

龐大海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大部分我都聽說過,如果做舊的話,它不是會有化學味道嗎?在這上面,我只能聞到土香啊!”

“那我跟你詳細說一下吧。”

孟子濤說道:“以前那種做舊方法已經淘汰了,現在都是在高科技的幫助下做的鏽色,比如你這件青銅器上的鏽片,其實是移植上去的。製作者一般是將鏽色豐富、層次感強的古代銅器上的鏽片,用超聲波震動使其脫離銅胎,再把這些鏽片移植在復仿品的不同部位。”

“然後製作者會用高標號白水泥加入礦石色,調和出不同的鏽色,根據古代銅器的鏽色層次及形狀,在復仿品鑲嵌片接口處或鏽色欠缺處做出層次感豐富、色調逼真的各種鏽色。用溼布把處理好的銅器包好,放入蒸鍋內蒸3~5小時,取出晾乾。”

“關鍵的來了,因爲是化學做鏽,所以銅器聞起來沒有土香味,而是稍有酸味,需取適量新鮮墓土用水調成糊狀,把復仿品放入其中10天左右,取出清理乾淨。新仿青銅器便有了土香味,似古代銅器一般。通過以上方法制作的高檔復仿品,不切開銅胎看銅質,很難辨別真僞。”

聽到這裡,龐大海回過神來,問了一句:“那您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孟子濤說道:“其實很簡單,這麼做出來的銅胎不是土紅色,是灰白色,而且疏鬆不堅硬。而原古銅器被鏽蝕掉的銅胎是堅硬緻密的土紅色。當然,除了這一點之外,這件青銅器的製作方法也露出了破綻。”

“在過去,防制青銅器用的是石膏翻制模具,由於石膏凝固以後,質脆、疏鬆,所以做出模具的紋飾,立體感不強、線條不夠流暢、利用率不高,往往修整後,紋飾變形、失去原古物的韻味。”

“現在模具翻制,一般採用溫室硫化硅橡膠,不僅方法簡單,而且製作的模具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原古物上翻制的模具,可以把原古物的外形、花紋、神韻,毫不走形地翻製出來,但是……”

聽了孟子濤詳細的解釋,龐大海不由鬱悶起來,搞了半天,自認爲撿了大漏,最後反而是自己打了眼,而且自己還大張旗鼓的邀請了孟子濤過來,實在太丟臉了。

看到龐大海尷尬的模樣,孟子濤微笑着說:“咱們這行打眼是常有的事情,沒必要太在意,不知你這還有沒有其它好東西啊?”

“這個還真沒有了。”龐大海突然拍了拍腦袋:“對了,我這還有一堆舊書,你要不要看看?”

反正也是閒着,孟子濤就答應了,說不定能淘到什麼絕版書籍呢?

跟隨龐大海來到另一個房間,孟子濤發現這裡堆滿了各類老書,舊書,這令他來了興趣,跟龐大海打了招呼後,就開始翻找起自己中意的東西來,沒一會,他就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了一套《禮部韻略》。

公元960年正月,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一夜之間黃袍加身,建立了趙宋王朝。

趙匡胤深明之所以輕獲政.權,是因爲兵權在握,衆將才折服擁戴,後周才順利禪讓皇位。若是不削弱兵權,黃袍有朝一日還會加在別人身上,趙宋王朝仍然擺脫不了樑、唐、晉、漢、周頻繁更迭的短命下場,於是採取種種措施,大大削弱兵權,實施“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

在一系列崇文政策中,有一條就是廣開科舉之路,使人人皆有進取之心。爲避免科考落第,懷才不遇,心存不滿,甚至發生動亂,開寶二年(969)三月,宋太祖趙匡胤詔禮部檢閱貢士中凡“十五舉以上曾經終場者,具名以聞”。

宋初科考,不但試經,且試詩賦。舉子科場寫詩作賦,既要牢記字韻,又不能犯諱,這就催生了韻書的纂修。三十多年後,就誕生了這部《禮部韻略》。

從北宋至南宋期間,士人作詩用韻,特別是科舉考試,就是以《禮部韻略》作爲依據的。不過,《禮部韻略》原書今已不存,現在所能見到的,是《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

孟子濤原本以爲它是民刻本,但打開一看內容,內心之中頓時大爲震驚……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鳴驚人(五)(21/62)第六百二十五章 開懷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得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陰謀?(24/60)第兩百二十五章 楠木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協會交流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希望之鄉(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遇汪慶彬(11/62)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價翡翠(上)(30/60)第六百一十五章 交個朋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賭場(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真假三羊尊第五百一十一章 比賽的目的第五百二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兩百九十四章 格致餘論第七百零五章 雙鷹圖第七百二十七章 調查情況第五十三章 賠了夫人第一千三十二章 真正的供春壺第四百一十九章 原來是這個第六十四章 《熹平石經》拓本第兩百一十七章 波折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氣硯第八百六十七章 印香第四百四十一章 葛青雲的遭遇(下)第兩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東西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順心(24/62)第五百一十八章 決賽(中)第四百九十章 中二青年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希望之鄉(十六)第九百一十三章 跟蹤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青泥第四百五十章 黃雀銜籤第四百八十三章 看情況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希望之鄉(十三)第三百三十章 幫忙解決(續)第九百七十五章 甲骨殘片第兩百一十七章 波折第七百二十三章 補償第六百八十四章 鑑寶活動(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拍賣會的消息第七百八十八章 鬼打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淺絳彩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隱藏內容第四十七章 偶遇第兩百八十六章 電梯故障第四十三章 風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又生變化(16/62)第三十九章 剔紅印盒第六百六十一章 隋侯之珠第五百五十七章 胡鐵侖其人(5/62)第四百七十七章 木葉盞第八百二十二章 賭青皮第四百七十一章 崔氏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八卦陣圖第三百二十章 極品金絲楠木第一百八十五章 賭瓷片 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利用第三百零五章 出現第一百零一章 有問題的磚硯第四百五十一章 雕軸第四百二十一章 孟宏昌出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碰瓷就要付出代價第四百八十二章 雞血石惹的禍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希望之鄉(十四)第九百章 撬牆角第五百零二章 比書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殺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騙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隱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鄭仲鋒的家事第一千九十四章 品茶(祝大家狗年大吉!)第一千七十章 黃金龍紋鏡第四百九十九章 宋代圍棋第三十五章 墨竹圖第八百六十七章 印香第一千四十二章 情理之中第八百八十章 接觸(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葛青雲的遭遇(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光頭男的來電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的爭奪第六百零三章 前往瓷都(7/62)第六百五十二章 木牘第五十七章 忍不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羅詩怡一家第七百零四章 家事第三百九十章 部門守則第兩百三十七章 巧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緊急救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枚錢幣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足轉心杯 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湖底探寶第八百五十五章 鐵皮的消息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莫名的報復(續第兩百五十九章 願賭服輸?第八百三十六章 劫持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鳴驚人(五)(21/62)第六百二十五章 開懷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得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陰謀?(24/60)第兩百二十五章 楠木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協會交流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希望之鄉(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遇汪慶彬(11/62)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價翡翠(上)(30/60)第六百一十五章 交個朋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賭場(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真假三羊尊第五百一十一章 比賽的目的第五百二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兩百九十四章 格致餘論第七百零五章 雙鷹圖第七百二十七章 調查情況第五十三章 賠了夫人第一千三十二章 真正的供春壺第四百一十九章 原來是這個第六十四章 《熹平石經》拓本第兩百一十七章 波折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氣硯第八百六十七章 印香第四百四十一章 葛青雲的遭遇(下)第兩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東西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順心(24/62)第五百一十八章 決賽(中)第四百九十章 中二青年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希望之鄉(十六)第九百一十三章 跟蹤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青泥第四百五十章 黃雀銜籤第四百八十三章 看情況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希望之鄉(十三)第三百三十章 幫忙解決(續)第九百七十五章 甲骨殘片第兩百一十七章 波折第七百二十三章 補償第六百八十四章 鑑寶活動(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拍賣會的消息第七百八十八章 鬼打牆第一百四十八章 淺絳彩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隱藏內容第四十七章 偶遇第兩百八十六章 電梯故障第四十三章 風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又生變化(16/62)第三十九章 剔紅印盒第六百六十一章 隋侯之珠第五百五十七章 胡鐵侖其人(5/62)第四百七十七章 木葉盞第八百二十二章 賭青皮第四百七十一章 崔氏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八卦陣圖第三百二十章 極品金絲楠木第一百八十五章 賭瓷片 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利用第三百零五章 出現第一百零一章 有問題的磚硯第四百五十一章 雕軸第四百二十一章 孟宏昌出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碰瓷就要付出代價第四百八十二章 雞血石惹的禍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希望之鄉(十四)第九百章 撬牆角第五百零二章 比書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殺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騙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隱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鄭仲鋒的家事第一千九十四章 品茶(祝大家狗年大吉!)第一千七十章 黃金龍紋鏡第四百九十九章 宋代圍棋第三十五章 墨竹圖第八百六十七章 印香第一千四十二章 情理之中第八百八十章 接觸(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葛青雲的遭遇(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光頭男的來電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的爭奪第六百零三章 前往瓷都(7/62)第六百五十二章 木牘第五十七章 忍不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羅詩怡一家第七百零四章 家事第三百九十章 部門守則第兩百三十七章 巧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緊急救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枚錢幣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足轉心杯 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湖底探寶第八百五十五章 鐵皮的消息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莫名的報復(續第兩百五十九章 願賭服輸?第八百三十六章 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