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李思訓作品(續)

一般來說,唐畫能夠流傳到當代,是及其困難的事情,基本上寥寥無幾,而能夠傳下來的名家作品,也都是國寶級別,至於李思訓的傳世作品據說是一副都沒有。

現在藏於寶島故宮的《江帆樓閣圖》,其實並非是李思訓的真跡,而是宋代的摹本。當然,《江帆樓閣圖》無論從題材內容到技法的呈現方式,都是屬於李思訓流派,是一幅研究李派山水重要的作品。

因此,能夠發現一幅李思訓的真跡,孟子濤內心之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免得被龐小桃看出來,孟子濤接着裝模作樣地把整幅畫又鑑賞了一遍。

放下手中的工具,孟子濤裝作猶豫地說:“這幅國看着還行,但這落款不知道給誰破壞了,這對作者的判斷有着很大的影響。”

“我覺得吧,這幅國應該不是名家之作。”老牛馬上一唱一和起來。

“你這話說的太武斷了吧。”龐小桃站在自己的立場,當然不同意這個說法。

老牛呵呵一笑:“換作是你,如果手上有一幅名家畫作,你會故意把落款給去了嗎?一般也只有不知名的小畫家偶然有一幅佳作可以勉強和名家媲美,於是奸商會把畫作的落款去掉,以當作名家之作售賣,這種情況比較大吧。”

孟子濤也點了點頭,認可這個說法。

龐小桃其實也認可這種說法,打個比方,明明是唐伯虎的真跡,沒人無聊到會把真跡的落款去掉,增加辨別作者的難度吧。

但同樣的,站在龐小桃的立場肯定不能這麼說:“按常理來說你說的有可能,但話又說回來了,宋朝到現在幾百年的時間,又有無數戰亂,再加上這世界上還有一些精神病,誰也說不準這幅畫的落款被去除到底是怎麼回事。在我眼裡,這就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宋代畫作。”

“但沒有落款肯定是要影響價值的,這一點龐女士你應該明白。”

孟子濤說道:“當然,咱們多餘的話也不說了,麻煩你開個價吧。”

“一百萬!”龐小桃回道。

孟子濤呵呵一笑:“龐女士,你這個價格我也不好說什麼了,這幅畫麻煩你收回去吧。”

龐小桃見孟子濤還價的意思都沒有,微微一怔,隨即說道:“這可是一幅宋畫!一百萬不貴吧。”

孟子濤淡淡地說:“是不是宋畫,大家在心裡都有判斷,咱們單以這幅畫來說,要題跋題跋沒有,要落款落款沒有,要鑑藏印也沒有,你說這樣的畫作要價一百萬,恕我不認可。”

“那你能給多少?”

“三十萬。”

“不可能,宋代的傳世作品,怎麼可能只要三十萬。”龐小桃連連搖頭。

“你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幅畫是宋代的作品嗎?”老牛反問一句。

龐小桃愣了愣,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直接說道:“最少七十萬,如果你們還覺得貴了,那就算了,畫我收起來。”

孟子濤沉默了片刻,裝作爲難地說:“不能再便宜了?”

龐小桃態度十分堅決:“不行,一分錢都不能少。”

又等了片刻,孟子濤這才裝作勉強同意了。

“不知道龐女士你還有什麼藏品要拿轉讓嗎?”孟子濤問道。

“沒有了。”龐小桃說道。

孟子濤說:“那好,我是生意人,做買賣有簽訂合同的習慣,咱們籤一份轉讓協議吧。”

“古玩這一行,可不興這個。”龐小桃不樂意,擔心出了問題找上自己。

老牛當即說道:“不瞞你說,錢少以前買古玩有過麻煩,他跟人買了一件東西,沒想到東西是賣家父親的,賣家父親不同意售賣,結果又找錢少想把東西要回去,但錢卻不願意如實給,鬧了很長時間纔算了結。”

孟子濤點頭道:“是的,所以我現在買東西寧可不買,也一定要籤協議,而且協議上只需要寫簡單一些就行了,就算打眼也是我的事情,除非你的東西是髒物,不然我不知道有什麼好擔心的。”

既然孟子濤都這麼說了,龐小桃哪怕心裡不太樂意,最終還是同意了。

簽訂了協議,準備詢問怎麼付錢的時候,龐小桃拿出了刷卡機,正好省去了孟子濤轉帳的麻煩。

離開龐小桃家,孟子濤先讓司機把老牛老婆的遠房表妹給送回去,當然,紅包肯定是要給的,這不但是出於規矩,而且老話說的好,人以羣分,能和龐小桃成爲朋友的,會是什麼性格。

期間兩人一直聊着一些無關痛癢的瑣事,等人下了車,老牛就迫不及待地問了起來:“那幅畫是不是有什麼說道?”

對於老牛,孟子濤也沒有怎麼隱瞞:“這幅畫確實很不錯,但到底怎麼樣,還需要仔細研究纔是,現在只能說,它的畫風有李思訓之風。”

“李思訓?”老牛琢磨了一會,瞪大了眼睛:“唐代那位李思訓?!”

孟子濤笑道:“還不能確定它的真僞呢?”

老牛說:“得了吧,就憑你的眼力,難道還能無的放矢?”

孟子濤笑道:“我又不是神仙,哪能說什麼就是什麼啊。”

老牛咂吧了一下嘴:“反正今天你得請客。”

孟子濤哈哈笑道:“這是小意思,只要你的肚子能裝的下,隨便你吃。”

“不行,如果只是這樣,那就太便宜你了。”說實在的,老牛心裡沒有一點嫉妒那是不可能的,好在他有開闊的心胸,而且也有一些自知之明,這事到也沒怎麼往心理去。

“哈哈,只要我能辦的到,你儘管提。”

“容我想想,想好了再告訴你。”

正在這個時候,老牛的手機響了,他拿起手機一接:“誰呀?”

“是劉老闆嗎,我是龐小桃啊,你們現在到哪裡了啊?”

老牛正準備回答,見孟子濤給自己使眼色,當即換了話:“我和錢少在回滬市的路上了。”

“啊,怎麼這麼急啊。”

“錢少有急事要回去處理,你有什麼事?”

“是這麼回事,我剛纔琢磨了一下,現在手頭上的錢還缺了一些,我準備把一件宣德青花瓷轉讓了,不知道兩位有沒有興趣啊?”

“唔……”老牛笑嘻嘻地看向孟子濤,嘴上說道:“龐女士,真的很抱歉,錢少的事情比較急,實在趕不回去了,要不這樣,後天我們再來一趟,你看可不可以?”

“後天就來不及了啊,要不你們等一下,我馬上帶着東西過來?”

孟子濤在旁邊聽的差點笑了,這龐小桃顯然是不知什麼原因,察覺到畫作賣虧了,不然哪會這麼急不可待。

“龐女士,不必這麼麻煩了。”

“這有什麼麻煩的,你們說下在哪,我馬上過來。”

“真得不用這麼麻煩……哎呀呀,手機沒電了,龐女士,咱們下回再見啊!”

“喂……你……”老牛掛斷電話的時候,還聽到龐小桃氣急敗壞的聲音。

“哈哈,我看那個肥婆肯定氣得半死,這段時間估計連覺都睡不好了。”

老牛直接關機,把自己的手機卡換了上去,因爲平時有需求,他手上有好幾張不同的手機卡,這回也是換了一張平時不用的,現在看來確實有先見之明,不然今後有的麻煩。

“她不會去找你老婆那位遠房表妹的麻煩吧?”孟子濤說道。

“這年頭,誰怕誰呀。”老牛不屑地笑笑。

“行,有事的話就打電話給我,我來幫你解決。”孟子濤說。

“這種小事毛毛雨了。”老牛揮揮手,並不在意。

回到古玩街,因爲老牛有些事情要處理,請客就改在下回。

孟子濤驅車返回別墅,拿着畫作前往師傅那邊,發現還有客人在。

來客孟子濤也認識,是當初京城比賽的評委之一,國內著名書畫鑑定家童維科。

“童老您好。”孟子濤恭敬地問候了一句。

童維科表示不用客氣,看着孟子濤手上的書畫錦盒,笑道:“喲,多寶童子又得了什麼寶貝了?”

孟子濤笑了笑:“剛得了一幅畫,拿過來請師傅品鑑一下。”

童維科哈哈笑道:“哦,那我來的正是時候,又能一飽眼福了。”

鄭安志向孟子濤招了招手:“子濤,你看這幅畫是唐畫還是宋畫?”

孟子濤放下手中的錦盒,上前仔細鑑賞,這是一幅仕女圖,他看了一會,心裡就有了數。

“這最多是宋畫,線裝書是在宋代纔開始出現,唐代都是手卷,這幅畫裡的美人手持線裝書一本,所以肯定不是唐畫。”

鄭安志和童維科都笑着點了點頭,就聽孟子濤接着說道:“而且我覺得這也不是宋畫,應該是一幅明畫。”

“何以見得?”童維科馬上問道。

孟子濤侃侃而談:“因爲絹料,明代早中期的絹料較爲粗糙、稀薄,由於絹的經緯密度太低不易落墨,所以書畫家往往先將其託上紙,然後再進行書畫創作。裝裱後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由於潮溼等原因,託紙與絹極易起層脫開,絹的本身也因陳舊而呈現黑色,到了清康熙期間就基本上銷聲匿跡了。這幅畫的絹料就符合這樣的特點,而且從自然氧化等方面來看,應該不是清畫。”

“哈哈,說的好。”童維科笑着鼓起掌來。

孟子濤連忙謙虛了一番。

鄭安志對孟子濤的表現很滿意,笑道:“子濤,來看你這幅畫吧。”

孟子濤說:“那咱們換個地方吧,這裡有些展不開。”

二老都沒意見,而且心裡也更加好奇,孟子濤拿來是什麼畫,這麼鄭重其事。

孟子濤戴上手套,把畫卷小心地從錦盒中拿出,再慢慢展開。

隨着畫卷內容的展現,二老臉上表情都有些凝固了,直接往畫卷上湊過去。

“呯!”

“哎喲!”

兩位老人由於注意力太集中,沒有注意,腦袋碰到了一起。

童維科擡起頭看着鄭安志:“鄭老,來者是客,應該我先欣賞吧?”

鄭安志說:“這是我徒弟拿來給欣賞的,當然我先了,再說了,主人都沒看過,哪有客人先看的道理?”

“既然是你徒弟給你欣賞,那就更應該我先了。”

“憑什麼?”

“你今後能一直欣賞,我難道能天天待在你家啊?”

“你想住就住,想要先看,沒門!”

“哎……”

見二老爭的面紅耳赤,孟子濤在旁邊偷偷直樂,不過這麼爭下去也爭不出個所以然來,他提議猜拳決定。

二老也同意了,最後還是鄭安志獲得了勝利。

童維科很是不樂意:“不行,這麼重要的事情得三局兩勝。”

“是不是一會你又輸了,還要來個五局三勝啊?”鄭安志嗤笑一聲,把童維科推到一旁,拿着放大鏡仔細觀察起來。

好在這不是什麼小幅作品,童維科在旁邊也能欣賞,只是不能用放大鏡看到一些細節,他心裡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直催促鄭安志看快一點。

鄭安志也不理他,以自己的速度從頭到尾把畫作欣賞完,童維科迫不及待地接過了位置。

鄭安志問道:“子濤,這幅畫你是從哪得來的?”

等孟子濤把下午的事情講了一遍,他笑着又問道:“那你覺得這幅作品的作者可能是誰?”

“我認爲應該是李思訓的作品。”

“說說看呢。”

孟子濤斟酌了一下言語,這才說道:“大家都知道,李思訓之畫受展子虔的影響,展子虔畫鬆不畫松針,只用綠色點染,畫法古樸。而這幅作品則先用石綠點染,而後又用石青加上兩筆交叉的線,以示松針。”

“這種繪畫方式,與北宋李成開創的描繪松針的‘攢針’法相比較,自然會顯得比較古拙,符合李思訓承上啓下的特點。”

“另外,這幅畫作中的樹木描寫已注重交叉取勢,顯得繁茂厚重,但枝、幹、葉,仍用工整的雙勾填色法;山石用中鋒硬線勾描,無明顯的皴筆,設色以石青、石綠爲主,墨線轉折處用金粉提醒,具有交相輝映的強烈效果。而畫中的人物,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如此種種,我認爲都符合李思訓的畫風。”

“而且,這幅畫作無論是畫風還是意境,比起寶島故宮《江帆樓閣圖》都只強不弱,除了李思訓本人所作還能是誰呢?”

第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錫壺第一千九十五章 找到人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鑑寶活動第一百九十章 都是演員第六百九十一章 鑑寶活動(九)第七百九十七章 改名換姓第一千四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零六章 驚人的變化第一千七十三章 進展(中)第八百零二章 怪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終得線索第六百八十六章 鑑寶活動(四)第兩百四十八章 照片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車禍隱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衝撞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漲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展示書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昌華榮遇到的騙局第兩百六十九章 晚節不保第七百八十九章 殺蛇第七百七十六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一章 返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蟬翼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質第一千六十四章 厄運第兩百七十五章 難以置信的結果第八百五十章 一本古醫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利用第一千五十章 石龜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希望之鄉(大結局)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郎第四十九章 有人送錢第三百一十六章 恬不知恥第兩百八十九章 有槍第八百三十二章 品石會第九百八十五章 風水大師?第一百五十七章 助學第九百二十三章 畫中秘密第兩百三十章 過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依老賣老第五百六十章 擺上一道(8/62)第九百三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一十五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三十章 假沉香第一百五十章 賣櫝送珠第四百六十五章 世事無常第四百二十八章 可笑的小偷第八百零三章 翡翠西瓜第四百八十六章 又打眼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謀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冒牌貨(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風水問題第一千五十八章 小小的爭執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重新選擇第八百九十六章 將來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委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上門邀請第六百七十五章 救援(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問題鑽戒第六百七十五章 救援(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闖禍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奇怪的玉器(9/62)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文官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中二青年(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國費昂斯蜻蜓眼第七百三十三章 繼續第四百六十章 鋯石第六百九十二章 鑑寶活動(十)第兩百二十三章 茶盤第四百二十六章 狻猊像第四百九十七章 騙賠償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軍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博物館開業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核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孟宏昌出事第兩百九十二章 洶涌的靈氣第一千一十五章 意外的淘宅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惡貫滿盈第兩百章 《戲魚堂帖》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去郢都第四百四十章 葛青雲的遭遇(中)第兩百五十四章 不起眼的玉佩第七百一十章 早年的遭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新瓷片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震第七百一十八章 打了幾下第一千三十七章 停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利用第八百三十章 老照片中的信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揭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雕軸第四百四十六章 碰瓷就要付出代價第兩百四十四章 人跑了第兩百七十四章 關聖帝君畫像第八百六十八章 莫名的衝突
第十四章 故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錫壺第一千九十五章 找到人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鑑寶活動第一百九十章 都是演員第六百九十一章 鑑寶活動(九)第七百九十七章 改名換姓第一千四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零六章 驚人的變化第一千七十三章 進展(中)第八百零二章 怪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終得線索第六百八十六章 鑑寶活動(四)第兩百四十八章 照片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質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車禍隱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衝撞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漲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展示書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昌華榮遇到的騙局第兩百六十九章 晚節不保第七百八十九章 殺蛇第七百七十六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一章 返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蟬翼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質第一千六十四章 厄運第兩百七十五章 難以置信的結果第八百五十章 一本古醫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利用第一千五十章 石龜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希望之鄉(大結局)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郎第四十九章 有人送錢第三百一十六章 恬不知恥第兩百八十九章 有槍第八百三十二章 品石會第九百八十五章 風水大師?第一百五十七章 助學第九百二十三章 畫中秘密第兩百三十章 過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依老賣老第五百六十章 擺上一道(8/62)第九百三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六百一十五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三十章 假沉香第一百五十章 賣櫝送珠第四百六十五章 世事無常第四百二十八章 可笑的小偷第八百零三章 翡翠西瓜第四百八十六章 又打眼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謀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冒牌貨(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風水問題第一千五十八章 小小的爭執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重新選擇第八百九十六章 將來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委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上門邀請第六百七十五章 救援(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問題鑽戒第六百七十五章 救援(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闖禍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奇怪的玉器(9/62)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文官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中二青年(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國費昂斯蜻蜓眼第七百三十三章 繼續第四百六十章 鋯石第六百九十二章 鑑寶活動(十)第兩百二十三章 茶盤第四百二十六章 狻猊像第四百九十七章 騙賠償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軍的消息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博物館開業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核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孟宏昌出事第兩百九十二章 洶涌的靈氣第一千一十五章 意外的淘宅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惡貫滿盈第兩百章 《戲魚堂帖》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去郢都第四百四十章 葛青雲的遭遇(中)第兩百五十四章 不起眼的玉佩第七百一十章 早年的遭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新瓷片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震第七百一十八章 打了幾下第一千三十七章 停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利用第八百三十章 老照片中的信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揭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雕軸第四百四十六章 碰瓷就要付出代價第兩百四十四章 人跑了第兩百七十四章 關聖帝君畫像第八百六十八章 莫名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