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新帝視朝

成康十六年六月初十。

照慣例,今天是十日一次的大朝會,與平時的大朝會不同的是,今日是新君第一次臨朝,接見文武百官。

更爲特殊的是,這個新君尚未“登基”。

趙壽在趙睿棺槨之前即皇帝位,便已經是大啓的新任皇帝了,只是欽天監掐算的“吉日”未到,不曾舉行登基大典而已。

登基大典,只是一個極爲重要儀式。

這天清晨,熱氣還未上涌之時,文武百官早早的聚攏在崇政殿門口,等待着新君視朝。

政事堂的五位宰輔只來了四位,老宰輔高明玉告病,不曾參加這次大朝會。

終於,等到了辰時初刻,崇政殿正門大開,百官分文武位列兩旁,魚貫而入。

小皇帝趙壽頭戴十二珠冕旒冠,端端正正的坐在相對他而言頗爲高大的龍椅之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在他的後方掛着一串珠簾,面容模糊的蕭太后坐在珠簾後面,垂簾聽政。

不過她這個“聽政”是正兒八經的“聽”,先帝趙睿並沒有給她任何參與政事的權力,此時的蕭太后,只是作爲新君的“監護人”以及“發言人”的身份,來參與朝局的。

百官入朝之後,隨着大內官的一句“百官見禮”,文武百官悉數拜倒在地上,山呼之聲響起:“臣等拜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壽伸出小手,脆生生的聲音顯然還是略微有些緊張:“衆卿平身。”

“謝陛下——”

行禮之後,大內官李懷侍立在趙壽身側,高聲道:“百官有事早奏——”

他話音剛落,從文官裡頭走出一位四十餘歲的文官,此人留了兩縷長鬚,出班躬身道:“微臣李進,有本參奏。”

李懷在朝多年,自然認得這人,他用宦官特有的尖細聲音,高聲迴應。

“李侍郎請講。”

李懷躬身:“啓奏陛下,微臣先前奉幾位輔臣之命,前去西陲夔州城,召徵西大將軍林青回京面聖,以陳西陲戰事,臣持政事堂印信以及兵部文書前去,奈何那林青跋扈無比,不僅對臣無禮,還拒不回京,言行無狀,臣參奏徵西大將軍林青擁兵自重,圖謀不軌!”

李進這話剛說完,突然覺得後背傳來一股寒意,他轉頭一看,只見站在武官第一排的那位少年親王,正目不轉睛的看着自己,眼神駭人。

李進心中一凜,連忙低下了頭,不敢與趙顯對視。

過了片刻,有小太監從他的手裡接過奏章,卻不遞在趙壽手裡,而是捧到了珠簾後面的太后娘娘手裡,蕭太后翻開奏章看了看,隨即讓李懷傳話:“如今朝中四位輔臣主事,李侍郎爲何不將奏章呈報給幾位輔臣,卻要在大朝會上,呈給陛下?”

李進用餘光瞥了一眼趙顯,隨即出班咬牙說道:“回陛下,回太后,正是因爲輔臣之中有那林青的靠山,林青纔會這般肆無忌憚,藐視朝廷,懇請陛下下旨,召回徵西大將軍林青,屆時無論林青有無反意,三法司一審便知!”

他話音剛落,陳靜之與楊吉紛紛出班,手捧奏書說道:“啓奏陛下,徵西大將軍言行無狀,違逆上官命令,且在西陲擁兵自重,臣等派人細查過,夔州城的大啓將士多有人只認林家旗幟,不認皇趙聖旨!臣與楊相李相等人,均認爲林青大有謀逆之嫌,肯定陛下頒發詔諭,拿罪臣林青回京,交三法司審查!”

說罷,陳靜之從袖子裡取出奏章,交給了一旁的小太監。

小太監一溜小跑,把奏章交在了太后娘娘手裡。

陳靜之執掌政事堂十餘年,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百官之首,他一說話,位列崇政殿左側的文官們頓時沸騰了起來,一些投機之人對視一眼,紛紛出班說話。

“臣等附議!”

“早年臣在兵部之時,那林青進京述職便多有桀驁之色,當時臣見此人鷹視狼顧,便知他有不臣之心了!”

“臣等附議,請陛下下詔,捉拿罪臣林青回京!”

一時之間,崇政殿裡沸沸揚揚。

趙顯冷眼看了看這些供着脖子叫囂的文官,轉頭對着站在自己身邊的大都統王象輕聲道:“如今本王總算知道,當年那個名聲頗好的大將軍司空雷,爲何在一夜之間變得臭名昭著,最終死於朝堂了!”

王象聽到司空雷這個名字,臉皮子抽了抽,隨即嘆了口氣:“如今政事堂已經對王爺下手,王爺準備如何破局?”

趙顯冷眼看了一眼珠簾後面,嗬嗬冷笑:“且看那垂簾之人作何反應。”

蕭太后此時正在翻閱陳靜之的奏章,她看完之後緊緊皺眉,隨即讓李懷代爲傳話:“政事堂召大將軍林青的文書,是幾位輔臣的意思嗎?”

陳靜之跟楊吉同時出列,躬身道:“回太后,此事是我等的意思。”

趙顯再也忍耐不住,憤然踏前一步,低聲喝道:“本王同爲輔臣,這封召回林青的文書,本王怎麼半點也不知道?”

大都統王象搖頭嘆氣,不得不跟着出班,低聲道:“此事,臣事先也不知道。”

蕭太后舒了口氣,本來她還百思不得其解,趙顯爲什麼會同意把林青召回來,在某一瞬間,蕭太后甚至懷疑趙顯已經與政事堂結盟了,如今看來,只是政事堂的兩個老頭擅自行事!

只要他們兩邊還在鬥就好,只要他們還在爭鬥,自己與小皇帝纔會有生存的空間。

想到這裡,她的語氣輕快的不少,微笑道:“這林青的徵西大將軍職位是先帝親自定下來的,就算兩位宰輔想要把他召回京城,也要四位輔臣一起點頭纔是…陳相因爲此時便參奏林青謀反,未免…有些輕率。”

陳靜之高聲道:“即便是先帝在朝之時,各地調令也大多是由我政事堂擬製,先帝朱披,如今陛下年幼,這朱披之權由我等四人代行,可肅王殿下整日纏綿於宗衛府,王大都統也住在禁軍大營,朝中政事都由本相與楊相二人處理,若如太后所說,所有政令都要肅王殿下與王大都統點頭才能生效,那麼一個月以來,政事堂發行的文書,無一有用!”

楊吉跟着說道:“正是,朝中大小事務,全部壓在政事堂身上,既然先前的政令無礙,那麼召回林青的文書也該生效纔是,否則朝廷法度何在?”

蕭太后皺了皺眉,看向趙顯,開口道:“肅王以爲?”

趙顯面若寒霜,上前一步行禮之後,轉臉對着陳靜之說道:“且陛下把朝事分爲文武,由陳相與楊相掌文,本王與大都統掌武。這麼長時間裡,政事堂所有的政事本王都算作文事,與大都統沒有過問半點!本王想問一問陳相,這徵西大將軍一事,是算文事還是武事?”

陳靜之毫不畏懼。

“先帝遺旨是讓輔臣共事,何來文武之分?”

“好,且不說文武之分,本王再問一問陳相,爲何調林青回京?”

陳靜之輕哼一聲:“林青在外日久,自然要進京述職,再說新君嗣承大統,於理於法,他林青難道不該進京面聖麼?”

“林青駐紮在長公主城已近半年,期間與西楚爭鬥不下十餘次,幾乎次次都是險勝,他一旦離開西陲,那麼西楚必然趁勢反撲,倒是長公主城由誰來守?”

說到這裡,趙顯指了指兵部右侍郎李進,臉上露出毫不掩飾的嘲諷之色。

“難道陳相以爲,這位李侍郎當年任知府之時剿匪得力,現在面對凌厲的西楚甲兵,也可以如同當年那般大殺四方?”

趙顯目光冷峻。

“陳相,打仗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不是你們這些讀書人在政事堂裡頭,咬着筆桿子想一想就能夠想象的出來的……”

“比如說這位李侍郎,本王現在把他丟到西陲去,不出三個月,他就至少會害死兩萬大啓將士,你信是不信?”

明天可能要出去玩,不一定有更新,如果不更會請假通知!提前打個招呼~

第一百八十章 霸氣第六十二章 身後就是臨安!第六章 肅王宗祠裡有女鬼?第五十二章 又一對叔侄第一百零一章 兩個老頭第六十三章 帝崩於凌虛閣第三十六章 鬧事第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第九十八章 夜空中一聲驚雷第四十四章 夜樓春?第六十五章 定案第七十七章 全局皆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欽第二百六十六章 塵埃落定分果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的好看麼?第四章 解釋第六十五章 晉陽公主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五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五十一章 五年第十四章 姻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國舅爺第一百一十六章 猖狂第二十七章 太子壽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玩心眼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許降!第九十八章 楚蠻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功高是否震主第五十五章 殺氣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鳴第五十七章 一世安寧第四十八章 成康罷朝第一百七十七章 臨安半月事第三十八章 詔獄第十八章 血緣第十四章 姻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姐弟第二百零七章 我殺人第六十章 猜測第一百零一章 中人之姿(元旦快樂!)第四十五章 傲嬌的靈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在飛第一百二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援第五十九章 陳門三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可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國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王何不遜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相暗殺第六十一章 放人第十五章 燕京劇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添磚補瓦第八十七章 不信任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一章 肅王府的窮小子第三章 親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第八十八章 饋贈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三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五章 肝腦塗地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五章 晉陽公主第四十九章 久違的雷震子第二十章 甥舅第八十五章 孽緣第十六章 動手吧第十三章 聘請第二十三章 風波惡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六十四章 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份第一百五十二章 孔家小姐第五十一章 兩個趙長恭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司馬第四十五章 被綁架了!第八十五章 趙成器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去皇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吃虧第七十七章 整頓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會淡第四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十八章 救人第五十四章 去皇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孔家問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舊怨”第二十六章 結果第八十二章 入宿第九十七章 殺個乾淨!第七十七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史之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來的是孫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位第六十五章 晉陽公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雪夜驚雷第二百九十章 老將軍與新將軍
第一百八十章 霸氣第六十二章 身後就是臨安!第六章 肅王宗祠裡有女鬼?第五十二章 又一對叔侄第一百零一章 兩個老頭第六十三章 帝崩於凌虛閣第三十六章 鬧事第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第九十八章 夜空中一聲驚雷第四十四章 夜樓春?第六十五章 定案第七十七章 全局皆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欽第二百六十六章 塵埃落定分果果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的好看麼?第四章 解釋第六十五章 晉陽公主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五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五十一章 五年第十四章 姻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國舅爺第一百一十六章 猖狂第二十七章 太子壽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玩心眼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許降!第九十八章 楚蠻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功高是否震主第五十五章 殺氣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鳴第五十七章 一世安寧第四十八章 成康罷朝第一百七十七章 臨安半月事第三十八章 詔獄第十八章 血緣第十四章 姻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姐弟第二百零七章 我殺人第六十章 猜測第一百零一章 中人之姿(元旦快樂!)第四十五章 傲嬌的靈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在飛第一百二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援第五十九章 陳門三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可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國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王何不遜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相暗殺第六十一章 放人第十五章 燕京劇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添磚補瓦第八十七章 不信任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一章 肅王府的窮小子第三章 親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第八十八章 饋贈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三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五章 肝腦塗地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五章 晉陽公主第四十九章 久違的雷震子第二十章 甥舅第八十五章 孽緣第十六章 動手吧第十三章 聘請第二十三章 風波惡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六十四章 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份第一百五十二章 孔家小姐第五十一章 兩個趙長恭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波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司馬第四十五章 被綁架了!第八十五章 趙成器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去皇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吃虧第七十七章 整頓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會淡第四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十八章 救人第五十四章 去皇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孔家問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舊怨”第二十六章 結果第八十二章 入宿第九十七章 殺個乾淨!第七十七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史之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來的是孫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位第六十五章 晉陽公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雪夜驚雷第二百九十章 老將軍與新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