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扶冠

成康十六年六月二十三。

這一天,大日朗照,萬里無雲,當紅彤彤的太陽從東邊升起來的時候,所有欽天監的官員都長舒了一口氣。

這一天,是他們聯合推算出來的黃道吉日,如果下了雨,就代表“不吉”,到時候皇太后追究下來,這些欽天監官員統統都要受罰。

好在這天是萬里無雲的好天氣,等禮成之後,欽天監的官員多半都會受賞。

等第一抹太陽照到崇政殿的時候,時間剛剛好是卯時正,也就是一陽初生的時候,禮部尚書謝康命宦官開啓宮門,文武百官從東宮把趙壽迎進了崇政殿。

隨後就是程式化的三勸三拒,老臣陳靜之領頭,帶着文武百官進崇政殿勸進,趙壽三辭,百官再勸,最後由禮部尚書謝康手捧帝冠帝服,以及那枚大啓特有的,純白色的傳國玉璽,交到趙壽手裡。

大內官李懷伺候着小皇帝穿上龍袍之後,擡眼看向了謝康。

此時本該由謝康這個“執掌禮儀”的禮部尚書,遞上帝冠,也就是十二冕旒的平天冠,然後小皇帝自己給自己戴上,禮儀就算成了。

但是謝康手捧帝冠,駐足不前。

此時,我們的謝大尚書心裡正在天人交戰。

他本來是一個學究天人的大儒,對於古制自然背的極熟,主持登基大典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昨日半夜,一封來自肅王府的書信,讓他心驚膽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闔眼。

他瞥眼看向了站在右邊宗室第一位的趙顯,眼神中露出詢問。

趙顯恰好擡頭,看到了謝康的眼神,他對着謝康重重的點了點頭。

謝康深呼吸了一口氣,恨恨咬牙。

幹了!

由於謝康長時間駐足不前,一羣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他。

謝康深吸了一口氣,低眉說道:“天子年幼,本來不該戴冠,雖然事急從權,但是需要有一個長輩與天子受冠纔算正禮。”

他這句話說完,底下的一幫文臣已經臉色驟變。

“謝康,你放肆!”

“天子冕旒,豈是旁人碰得?謝康,你膽大包天!”

“我等也讀過周禮,怎麼沒聽說過長輩與天子受冠的道理?”

一時之間羣情激憤。

謝康冷眼看向這幫文人,冷聲道:“依周制,男子未及成年不得加冠,天子未滿十歲,年齒尚幼,若是無人幫扶,被帝冠壓了命格,是你們這些人擔責,還是本官這個司禮擔責?”

按照周禮,男子成年的確該由長輩替他“扶冠”,這個禮儀也有一些扶持之意,一般是由家中德高望重的長輩來行禮,但是這都是平常人家,從未聽說過天子登基,還要別人給他“加冕”的!

高坐珠簾後面的蕭太后,臉色陰晴不定,她讓李懷掀起簾子,起身走到了御階之前,冷眼看着手捧帝冠的謝康,語氣不善:“謝尚書的意思是?”

謝康額頭見汗,彎身道:“微臣的意思是,天子年幼,承冠不吉,還請太后娘娘在宗室之中擇出一名德高望重的長輩,來替天子扶冠。”

“你大膽!”

蕭太后怒喝道:“天子冠冕,豈是旁人碰得?”

謝康額頭汗水低落下來,心裡咒罵了一遍自己那個不靠譜的侄兒之後,勉強開口說道:“微臣的意思是無人扶冠不吉,至於要不要找人扶冠,或者找誰來扶冠,都是太后娘娘您一句話的事情,微臣絕不敢插口半句。”

蕭太后冷笑連連:“原來這事哀家還能說了算,哀家還以爲,你要讓…你那個親戚來給陛下加冠呢!”

她還是不敢與趙顯徹底撕破臉皮。

謝康膝蓋一軟,跪在地上再也不敢說話。

站在一羣宗室最前列的趙顯,三兩步走上前,看了看蕭太后,又看了看小皇帝,隨即緩緩跪倒在地:“太后娘娘,謝尚書也是好心提醒,採納與否全在太后一人,既然太后娘娘認爲不需要有人扶冠,那便讓陛下自行加冠吧。”

他這話說得聲音平淡,但是在蕭太后聽來,卻猶如驚雷!

果然是趙七授意謝康的,但是他安排這一出,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有不臣之心?

太后娘娘額頭滲出汗水,她完全摸不清楚趙顯到底要做什麼。

按理說,即便趙七他有不軌之心,也不該這般囂張,在如此重要的登基大典上公然表露出來,趙七不蠢,他這般行險,必然有他的意圖。

蕭太后愣在了原地,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陳靜之見狀,踏前一步,拱手低喝道:“太后娘娘,肅王他跟謝尚書如此行徑,分明是想替陛下加冠,意圖位居天子之上!如此公然褻瀆登基大典,褻瀆天子,臣請太后娘娘懿旨,派禁軍拿此獠下獄!”

陳靜之此言一出,跟在他身後的一衆文臣紛紛附和:“臣等附議,禮部謝尚書與肅王分明圖謀不軌,請太后娘娘懿旨!”

在場近百名文官,同聲同氣,整齊無比的聲音在崇政殿裡異常響亮。

正是這齊齊整整的聲音,把蕭太后嚇了一跳。

她擡眼一看,在場所有的文官,包括另一位輔臣楊吉,居然與陳靜之異口同聲,在這登基大典上這般脅迫自己!

她心裡猛然想起了方纔趙顯那句淡淡的話。

“如果太后娘娘認爲不需要有人扶冠,那便讓陛下自行加冕吧……”

是啊,這些文臣如此抱團,自己年僅九歲的兒子,又怎麼可能不需要有人“扶冠”呢。

蕭太后閉上眼睛,總算把這一切給想明白了。

自家這個七郎,不允許自己在中立位置左右平衡了,他在逼迫自己跟新君……站到他那一邊去!

所謂的“扶冠”禮,就是趙七跟自己要的投名狀。

意思很明顯,如果不讓他給小皇帝加冠,自己跟小皇帝以後就要獨力面對這羣如狼似虎的文臣了。

她睜開了眼睛,看向了面對文臣口誅筆伐,仍舊臉色淡然的趙顯。

短短几天時間,七郎他究竟怎麼了,這種賭博的行爲,他也乾的出來?

就在蕭太后猶豫不決的時候,右相李宴清再次奏道:“太后娘娘,陛下,肅王他明顯有了不臣之心,古往今來誰敢替天子加冠?!此獠猖狂已極,請太后娘娘下旨,喚禁軍入城!”

聽到諸多文臣對趙顯發難,太后娘娘一時之間慌了神,居然不知所措了。

其實這位年僅三多十歲的太后娘娘本來就沒有什麼主意,這段時間她所作所爲,多半都是趙睿生前安排好的,此時趙顯逼她突然做出選擇,蕭太后瞬間慌了神。

趙顯從地上起身,轉臉看向了這幫文臣,聲音冷漠:“諸公,方纔謝尚書可有隻言片語提及本王?我趙宗顯只略長陛下一輩,其餘趙家長輩何止千萬,諸公紅口白牙,張口便污衊本王,以爲本王手下的宗衛府,是善堂不成?”

上次趙顯在朝堂上吃了虧,狠狠告發了不少陳靜之一系的文官,雖然沒能要了這些人的性命,但是大多都被罷官削職,因此他這話一出,這些文官都有些畏懼,不敢再出聲了。

陳靜之與李宴清對視了一眼,知道這個機會已經奈何不得趙顯,於是紛紛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趙顯不屑一笑,轉頭對着蕭太后說道:“太后娘娘,禮儀略有爭議而已,既然現在爭議已除,登基大典當繼續開始。”

蕭太后仍舊有些發愣。

原本跪在地上的謝康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起身拱手道:“太后娘娘,沒什麼問題的話,還請陛下加帝冠,微臣要宣讀即位詔書了……”

蕭太后仍舊猶豫不決,她囁嚅了一會,最終還是下不了決心,於是失神的說道:“那讓陛下加冠吧……”

趙壽如同提線木偶一般,在謝康的指引下戴上了帝冠,只是十二冕旒的帝冠太重,他年紀尚小,於是帽子稍稍歪了一點,旁邊的謝康提醒了幾遍,仍舊不是特別端正,謝康見他頗爲狼狽,於是只好跳過了這個環節,開始宣讀即位詔書。

他從禮部官員手裡,接過了隆武皇帝的一道詔書,面朝百官,大聲宣讀。

“詔曰:奉天承運皇帝詔日

先皇驟崩,歸於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遺命,屬以倫序,入奉宗祧。內外文武羣臣及耆老軍民,合詞勸進,至於再三,辭拒弗獲,謹於今時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託之重,實切兢業之懷,惟我皇侄大行皇帝,運撫盈成,業承熙洽。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涼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其以明年爲隆武元年,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條列於後,欽此!”

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言而決宰輔生死第九十二章 聖壽節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第一百零三章 攀親戚第二十一章 手段第二十八章 新生趙壽第四章 借錢第四十八章 取名第二百一十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一世安寧第三十二章 寫詩贈佳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怠惰的肅王爺第一百章 夜涼如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下江南第七十七章 偷香第一百七十一章 敬佩第一百一十一章 夔州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談判 (第三更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章 老夥計第四十一章 趙家婦第一百七十一章 爪牙第四章 借錢第九章 兄妹第三十八章 王妃去哪兒第六十章 同牀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二百六十三章 與新皇賀!第六十一章 衆星拱月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史之上第九十七章 跟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誘人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三章 四大罪第二章 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願爲我齊王否?第五章 禮部右侍郎嚴靖第六十一章 高園第二百二十章 北齊的用心第三百一十章 兩頭難做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向北一片坦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逞第一百六十一章 除夕第七章 看望第九十八章 兇態第八十二章 征服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百萬兩賣不賣?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十二章 朝局第五十七章 抱一抱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水鬼第二百六十七章 炮轟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五十三章 陳希夷第三百零一章 隆隆炮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膽的想法第九十七章 姐弟倆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戚第一百三十一章 國舅爺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二十九章 略顯尷尬的課堂第七十三章 燕都定局第十四章 琴大家第八十九章 崇政殿裡第三十六章 衝突的理念第四章 借錢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二百零四章 老太太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戚第六十九章 曾經埋下的棋第一百三十九章 廟堂決定戰場第二章 蔘茸丸第八十四章 姐夫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門第九章 做文抄公?先買書!第九十四章 煞星第八章 米粥第一百三十七章 假節鉞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一章 五年後第十七章 寫信第六十一章 高園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八十八章 坦誠的趙睿第四十五章 被綁架了!第二十七章 白家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一百零八章 廷推昨天實在是太困了,最後一章都是錯字,已經改了……第三十九章 波雲詭譎第二百零八章 霸氣第六十八章 胃口第六十章 同牀第八十二章 可信麼?第二百四十六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五章 通州
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言而決宰輔生死第九十二章 聖壽節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第一百零三章 攀親戚第二十一章 手段第二十八章 新生趙壽第四章 借錢第四十八章 取名第二百一十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一世安寧第三十二章 寫詩贈佳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怠惰的肅王爺第一百章 夜涼如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下江南第七十七章 偷香第一百七十一章 敬佩第一百一十一章 夔州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談判 (第三更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章 老夥計第四十一章 趙家婦第一百七十一章 爪牙第四章 借錢第九章 兄妹第三十八章 王妃去哪兒第六十章 同牀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二百六十三章 與新皇賀!第六十一章 衆星拱月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史之上第九十七章 跟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誘人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三章 四大罪第二章 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願爲我齊王否?第五章 禮部右侍郎嚴靖第六十一章 高園第二百二十章 北齊的用心第三百一十章 兩頭難做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向北一片坦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逞第一百六十一章 除夕第七章 看望第九十八章 兇態第八十二章 征服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百萬兩賣不賣?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十二章 朝局第五十七章 抱一抱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水鬼第二百六十七章 炮轟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五十三章 陳希夷第三百零一章 隆隆炮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膽的想法第九十七章 姐弟倆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戚第一百三十一章 國舅爺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二十九章 略顯尷尬的課堂第七十三章 燕都定局第十四章 琴大家第八十九章 崇政殿裡第三十六章 衝突的理念第四章 借錢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二百零四章 老太太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戚第六十九章 曾經埋下的棋第一百三十九章 廟堂決定戰場第二章 蔘茸丸第八十四章 姐夫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門第九章 做文抄公?先買書!第九十四章 煞星第八章 米粥第一百三十七章 假節鉞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一章 五年後第十七章 寫信第六十一章 高園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八十八章 坦誠的趙睿第四十五章 被綁架了!第二十七章 白家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一百零八章 廷推昨天實在是太困了,最後一章都是錯字,已經改了……第三十九章 波雲詭譎第二百零八章 霸氣第六十八章 胃口第六十章 同牀第八十二章 可信麼?第二百四十六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五章 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