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孫氏也是想去作坊做活兒掙點現錢的,但是秦老太太也知道,家裡就這個三兒媳婦兒能做活兒,要是她出去了,這活兒誰還幹啊,所以一直阻止着。
“謝謝嫂子還有大哥了。”孫氏哽咽的不知道說什麼好。
“娘,你別哭了,這樣的日子也就是暫時的,咱們明年好好幹,都會好的,只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就好了。”小草兒和幾個孩子都圍了過來。
“妹子,你看這幾個孩子,都這麼聽話懂事兒,你還有什麼不寬心的。”
戴氏又和孫氏說了半晌的話,帶着三個閨女幫着收拾,這屋子好幾年都沒人住了,灰塵大,造訪也要好好收拾,要不可是做不了飯的。
還有不少知道了消息的村裡人也都過來幫忙,人多力量大,一個白天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咕嚕嚕,咕嚕嚕。”不知道誰的肚子叫了。
李秭歸臉一紅,“大姐,是我。”
“哎呦,幹了這麼長時間的活兒,都沒吃飯了,是嬸子該打,這就做飯,幸好這竈臺和鍋都收拾出來了,一會兒嚐嚐嬸子的手藝。”孫氏這時候已經恢復了往日利落的模樣了。
“東家夫人,姑娘,奴婢送飯過來了。”門口是米氏的聲音。
“是米嬸子,米嬸子我們在這呢,快來。”李秭歸放下抹布說。
“夫人,姑娘好,奴婢想着樑家今天新搬家,做飯可能不及時,就自作主張送飯來了,有饅頭和熱湯,還有幾樣菜。”
米氏身後跟着的是武家兩口子,如今做掛麪的週期更長了,所以武家兩口子也有時間幫着做些別的,知道米氏來送飯,就跟着來了。
擡着幾個大大的食盒,還有不少的碗筷器具。
“那可不錯,還是你想的周到,那就把飯擺在西屋吧。”戴氏說。
孫氏在一邊兒又紅了眼圈,平日和李家的關係也說不上好,自家兩個人沒日沒夜的幹活兒,也顧不上這麼許多。
沒想到在這個關鍵時候,竟是讓李家幫了這麼大的忙,連着請人吃飯的事,人家家裡的下人都幫着自己解圍了,要不還真拿那分來的陳年粗米待客不成,不過這情算是越欠越大了,債多不壓身,慢慢還吧。
“嫂子,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總之,以後嫂子但凡有用到我家的地方,我家裡所有人粉身碎骨來報嫂子今日援手之恩。”
“妹子說得哪裡話,誰家還沒個落難的時候,不用放在心上,招呼大夥吃飯吧。”戴氏拍了拍孫氏的手。
大家圍在一塊木板跟前吃喝,米氏帶來的是新蒸出來的雜麪饅頭,還有肉菜湯,燉的豬頭土豆,炒的白菜蘑菇,還有涼拌的蘿蔔乾兒。
大家也是吃的暢快之極,樑家的幾個孩子吃的更是狼吞虎嚥的。
不是孩子們少教養,而是從他們出生開始就沒吃過這般好的飯菜,平日裡在家吃的都是缺油少鹽的,今天又是肉又是菜的,簡直比過年吃的好多了。
吃過飯戴氏領着孩子們就走了,走的時候小草兒和幾個弟弟妹妹都依依不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