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在外面閒磕牙回來,就憋了一肚子氣,心裡恨得不輕,但是又沒什麼辦法。
現在李家是的日子是一日千里,別看還住在稍顯寒酸的泥草房裡,但是人家財大氣粗,說蓋房子還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
呂氏看着還在炕上矇頭大睡的丈夫就來氣,上次讓他去說事兒,學那雪糕方子,方子沒學到不說,讓公公知道了還捱了一頓罵。
要不是婆婆攔着,估計都得挨頓鞋底子,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打着狐狸惹了一身騷。
可是呂氏不甘心啊,家裡面雖然一天也是精米白麪地吃着,穿的也都是細棉布,但是手裡的銀錢有限啊。
公公還偏疼大房,這要是分家了,指定是大房分大頭,到了自己手裡還剩下能有多少,那三瓜倆棗的,還沒有李家一個小手指頭粗呢。
呂氏一邊兒生悶氣一邊兒琢磨,咋把李家的銀子劃拉到自己手裡呢,琢磨來琢磨去,讓她想起來一句話。
還是那天貼着門縫聽見的,那李萬峰的意思,好像家裡是大妮兒那個小丫頭片子說了算,村裡也都傳,這雪糕的方子就是這個大妮兒研究出來的。
自家整好有兒子啊,這要是娶了李家的大妮兒,嫁妝不說,這可是個財神奶奶啊。
這要是做了自己兒媳婦兒,那還不是金子銀子要啥有啥了,呂氏越想越美。
呂氏的兒子小名叫二虎,大名叫王春來,今年九歲,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歲。
因着呂氏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讓呂氏慣得不像樣子,又貪嘴能吃的很,個子不高,倒是像個肉球,連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呂氏哼着小曲兒,去了婆婆屋裡,這個事兒,還得跟婆婆商量,由婆婆出面最好,也算是給李家面子了,整個杏花村,也就是自己家最能配的上李家了,也不算委屈了李家的姑娘。
呂氏進了婆婆屋裡,公公不在,出去撿糞了,公公就是個閒不住的人,有福都不會享,不過這個呂氏都不關係,只要不讓自己做粗活就行了。
呂氏跟婆婆一說,簡直是一拍即合,“還是你有頭腦,我可早就聽說了,這李家竟是那個大妮兒當家呢。”朱氏也是沒少打聽李家的事兒。
“不光是這樣呢,娘,聽說啊,這些方子啊什麼的都是這個大妮兒琢磨的。”
“娘,你想啊,這要是娶到咱們家來,這不是把財神請到家裡來了嗎,到時候,娘,你就等着享孫媳婦兒的福吧。”呂氏說的眉飛色舞的。
“呵呵呵,不過,咱家二虎還小呢,這事兒怕是不行吧?他家大妮兒過年可就十二了。”朱氏有些擔心。
“娘那怕啥啊,女大三抱金磚啊,正好正好的,再說了,女人年歲大些會疼人,還能早點兒生兒育女,娘,就等着抱重孫子吧。”呂氏淨撿着朱氏愛聽的說。
“嗯,你說的不錯,先定親,等十五了在成親,也就三年的功夫,咱家二虎還能再出息幾年,不怕李家不同意,咱家在杏花村都是頭一份兒的呢。”朱氏想想覺得二兒媳婦兒說的對。
“娘,那你看咱們挑個日子過去,跟李家透透口風兒。我可是聽說,這個大妮兒和那個衛家走的挺近的,不會是有意思結親吧?”呂氏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也是怕有人截胡。
“不能,衛家的衛珣都多大年紀了,不般配,李家大妮兒不是會點兒醫術嘛,爲那個衛老太太看病的,你想多了。”
朱氏壓根兒就沒往那方面想,畢竟衛珣的年紀放着呢,要是等李雁回及笄了,衛珣都二十出頭了。
呂氏想想也是,就把這事兒放到一邊兒了,就繼續和婆婆朱氏商量怎麼到李家說親這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