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腌臢

525 腌臢

別人家的媳婦兒,謹小慎微殫精竭慮都不一定能過好呢,總怕自己一離家,再回頭連家門都進不去了。只有陳家的媳婦們一個個的清閒的很,心思沒地兒琢磨,就琢磨着往外走。

陳大太太其實也樂意如此:一家人和和樂樂的,就算有些小兒女一時半會兒不在身邊,但感情都是真的沒有假的……她這一輩子夫妻恩愛兒孫滿堂的,餘下的日子裡只想着更加寬和慈愛,別的,就都不去折騰了。

沈柔凝回去後,就將這個消息說給陳厚蘊聽。

陳厚蘊道:“邊城已經算是穩當了,而且來往行商很多,已經繁榮起來了。只是還需要軍隊巡視,防止有流寇鋌而走險。明嘉若是想去,也是可行的。”

沈柔凝道:“她再一走,家中就不剩什麼人了。”

陳厚蘊擁了一下她的肩,安慰道:“蘇州很近,寶寶出生的時候我爭取能請假趕回來,待到滿月了,將你們娘幾個都接過去。到時候,咱們這個小家又能待在一起了。”

沈柔凝點了點頭。

陳厚蘊遲疑了一下,又道:“阿凝,祖父和父親多半已經決定將半山書院搬到南方去了。祖父這一次出門,就是要親自去福建那邊看地方,爲學院選址。”老人家臨走之前,他還給出了幾個具體的參考所在。

沈柔凝從未聽說過這個,不禁轉過臉,十分疑惑。

陳厚蘊在她白嫩微腴的面頰上親了親。低聲道:“早在幾年前,祖父就動過這個心思,只是一直都沒有決定下來。祖父辦書院,一來是爲了著書立說,二來更是爲了傳道解惑。而江南的書院足夠多了,多一個半山書院不多,少一個半山書院也不少。而如今南方漸漸富庶起來,讀書人增多,但那邊書院少,大儒也少……他們更需要書院。如此。半山書院開到那裡。比在京城更有意義。”

“另外,厚績此次立功,皇上親口說了待他凱旋班師之日,便爲他封爵。多半就是侯爵。月盈則虧。我們陳氏一門兩爵。並不是值得慶賀之事。所以。祖父計劃,第一步是將書院搬去,第二步就是將嫁人也搬過去。讓陳氏在南方生根。京城這裡,在京爲官的當然得留下……另外,有厚績和明嘉留下來,就足夠的。”

“也就是說,將來我若是不做官了,就會回南方去。”

陳厚績是後起之秀。陳厚蘊三元及第的風頭也過去了許多年,如今官位還低,也不算太打眼。陳家如今最打眼的,還是先帝御封的顯文公、曾佇立百官之前列朝幾十載根深地故的、如今又開辦書院俊才頻出門下的陳老爺子!

所以,陳老爺子和半山書院遠離的京城的視線,餘下的陳府,就是有兩個爵位,也不算如何打眼了。

沈柔凝聞言恍然,不知道該表達些什麼,便道:“南方多陽光多雨水,是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陳厚蘊又擁了一下她,輕笑道:“是啊,將來我們年紀大了,就去南方養老。就是到了冬天,也不用穿笨重的大衣裳了……”

另外有一點,陳厚蘊沒有說——

他的阿凝若是離京了,沈家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再也影響不到她了。

想想他纔得到的消息,陳厚蘊眼中就閃出一抹冷光。

算了,那些人願意作,且由着她們。阿凝現在懷着孩子呢,聽不得這種腌臢消息!

不過,事關整個沈家,陳厚蘊也不能就這麼瞞下去。

沒幾日沈端榕的“商隊”滿載着一路上的各地特產回京,很快將那些特產送的送賣的賣,只兩天就處理完了,與南洋商行交割清楚了賬目,方纔能安穩地坐進了碧心院,向沈柔凝說着一路上的見聞,洋洋得意,口沫橫飛。

沈柔凝看過了一眼他的賬目。

輾轉走這一趟,一共費時近兩個月,他差不多淨賺了近三千兩的銀子!他拉到草原的物資,一斤糧食能換十斤凍肉,一件大棉襖棉褲能換一頭牛,一簍黑炭恨不能能換十頭羊!

蜀中人都要涮鍋子,對牛羊肉的需求量本來就大。加上沈端榕算趕在第一批的末尾到了那邊的,肉價還沒有降下來,他想當然地大賺了!臨走之時,爲了不空車,他按照陳厚蘊的指點,在那邊收購了冬筍、又自己發現了柑橘柚子這些當地大量的幾乎要爛在山上沒有摘,能夠儲藏,且而在京城價格卻居高不下的水果,運回京後又小賺了一筆!

腰裡有了這一大筆銀子,他總算能得能昂首挺胸了!更關鍵的是,這些都是他自己賺的,用起來感覺都不一樣!

“行了,別嘚瑟了。”沈柔凝將他的賬本還給他,順便批一句,道:“賬做的真粗糙。若是被旁人看到,肯定丟死人了。”

沈端榕大賺了心情特好,纔不會因爲自己姐姐這句話而生氣,寶貝地將賬本揣起來,道:“這是我頭一個賬本,是要好好保管的。”

沈柔凝又笑話了他一陣,沈端榕只管得意傻笑。

“姐,我去向商行交接的時候,聽幾個掌櫃的意思,是不是接下來往草原走就不賺了?”沈端榕問道。

“怎麼,你還想再跑一趟?”沈柔湲瞪了他一眼,道:“難道你真的打算這輩子從商了?”

“沒。”沈端榕忙道:“我就是問問。”

沈柔凝緩下來神色,道:“希望你沒有被幾千兩銀子就糊住了心眼……”她支持沈端榕走這一趟,是因爲這是他的頭一趟,從一路艱辛到最後收穫,能讓他體會到許多的東西。而不是要培養他賺錢的興趣,連讀書都不讀了。

也不是她一定覺得讀書出仕就好。只是。沈端榕根本不是做生意的那塊料。

爲了從根本上打消沈端榕的想法,沈柔凝細細想了想,道:“不管什麼時候,行商南北,只要不是遇上天災碰上劫道的丟了貨物,又不是蠢到真買錯了東西,幾乎就都是賺的。只是賺多賺少而已。往草原上走的商隊,從前也有不少,也沒幾家賠錢的。”

“但像去年冬天這樣的機會,今後怕都不會再有了。”沈柔凝擡眼見到陳厚蘊走了進來。微笑道:“開春了。草原人熬過了寒冬不再需要物資救命是一個大因素……另外還有其他的原因,關於朝廷對草原政策的,我不是特別清楚,還是讓表哥與你說說吧。”

陳厚蘊點頭示意沈端榕不必多禮。自然而然地將妻子的話題接過來。玩笑道:“你姐姐人在家裡坐着。對於朝廷上的事情也是門兒清的……”

沈柔凝嗔了他一眼,起身道:“你們聊着,我到小花園轉轉。”

“小心些。”陳厚蘊關切地道。

沈柔凝點點頭。含笑在紅纓和碧冬的陪伴下走了出去。

她離開之後,陳厚蘊也就給沈端榕解釋起來:“歷史上,兩國關係敵對之時,禁止通商的情況下,膽子大的商人鋌而走險,運茶鐵之物往草原,只要順利,就是一本萬利,比現在賺的要多;若是如同從前,兩國關係一般,邊境貿易控制的不太嚴格,行商少了幾分風險,相應賺的也少不少;如今朝廷打算完全開放邊境貿易,以糧食布匹茶葉與草原交易皮革駿馬,欲要控制草原徹底成爲大慶的畜牧區……”他頓了頓,道:“也就是說,三五年或是十來年之後,這項政策順利的話,再去草原行商,無非就是同去東北收參,如同你從蜀中收橘,從沿海收海產從山區收乾貨一般,就是太平凡不過的一條商道了。”

各地的特產運出去,當然有賺的。但絕不會再向去年冬天那樣的暴利。

沈端榕恍然,道:“原來是這樣。”

他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怕表哥笑話,之前與南洋商行交割的時候,我這心頭還有點兒捨不得呢。”經過沈柔凝和陳厚蘊的解釋,他也就徹底不再惦記行商了。

陳厚蘊點頭道:“那樣的暴利,是人就會產生捨不得放手的想法。”他抿了一口水,看向外面,估摸着沈柔凝沒這麼快回來,收斂笑容,對沈端榕道:“端榕,我這裡有個情況,不好同阿凝說……你聽一聽,心中好有個數。”

沈端榕見陳厚蘊嚴肅,也立即正襟危坐,道:“姐夫請講。”

陳厚蘊還是遲疑了一下,才輕聲開口道:“是關於公主府的兩位娘娘……據可靠消息,皇上這個月三次出宮微服遊明珠湖,都會召見兩位娘娘於畫舫私會……”

沈端榕一時沒能聽明白。

陳厚蘊道:“據說,她們是扮作了兩個歌舞伎,出入都是輕紗遮面。”

沈端榕又眨了一下眼睛,想了片刻,才猛然間站起來,俊臉漲紅緊握拳頭道:“表哥您說什麼!怎麼可能!”

陳厚蘊擡手按了按,示意沈端榕坐下,皺眉道:“這種事情,我怎麼胡說八道。實不相瞞,我聽人說起後也不肯信……後來親眼所見。”又道:“沈三老爺才升做了四品官,調令已經下達,喜宴就設在後天。阿凝沒告訴你?”

“姐姐還沒來得及講這個。”沈柔凝又是羞愧又是憤怒又是無力,俊臉一時間變幻不定,卻是漸漸冷靜下來,道:“表哥,那現在……”

這種腌臢事,的確不能與姐姐說!

但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啊……他算是什麼人,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半大小子!

沈端榕突然見覺得自己無力至極。更是太過無用!

陳厚蘊輕嘆一聲,道:“許久前,太皇太后尚在,還沒有公主府的時候,皇上喜好刺激,曾與一位太嬪有染,且與從前的朝陽宮也有了些苗頭。你姐姐警醒,向太皇太后求了恩典,才提前設了公主府,特許兩位娘娘出宮居住。這安生了這麼多年,本以爲都過去了,沒想到……還是發生了。”

皇上住在宮中,已經有了環肥燕瘦數位美人;那兩位住在宮外,且年紀也不小了……時隔多年,居然還是發生了!

“表哥,那該怎麼辦?”沈端榕苦澀着臉,低頭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也就沒有太好的法子了。”陳厚蘊道:“皇上那邊沒有了約束……而這樁醜聞若是被揭開,皇上沒臉,惱羞成怒會嚴懲泄密之人什麼的且不說,皇上依舊是皇上,不會有什麼實質損傷,傷的只能是沈氏!”

“我的建議,是現在什麼動作都不能有……”陳厚蘊道:“你身爲沈家男兒,心中要能有個擔當纔是。”

沈端榕突然覺得肩膀有千斤重。

他低頭想了許久,才問道:“那我能與父親說說麼?”

陳厚蘊就看着他。

沈端榕沉默片刻,道:“姐夫,我知道了。”

沈三老爺本來也不是什麼大智大勇之人。而且他遠在北地,就是知道了這些,也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那姐夫你覺得,三伯父和三伯母他們知道內情麼?”沈端榕紅着眼睛道:“難道他沒有覺得自己這次升官太突然太奇怪了?”

陳厚蘊謹慎地道:“你三伯父三伯母都不是蠢人。他們就算是不知內情,怕也是能猜到了。你兩位堂姐那邊,總不會什麼表示都沒有。”

她們兩人,無論是被迫無奈覺得忍辱受屈,還是主動相求自覺功勞甚大的,既然爲沈三老爺求到了官……都絕不會甘心讓受益人不知她們的功勞!

所以,或名言或暗示,沈三夫妻多半是有所知的。而他們選擇了大擺宴席慶祝高升……其態度從中也就可窺一二了。

………

一場災難,林家被下了大獄。

林氏出嫁女也跟着倒了黴,低頭做人之下,也免不了被送進佛堂別院,得到一紙休書也是稀鬆平常。

林宜佳悲愴之下心底又有一些慶幸,因爲她的丈夫更加體貼她了。只是,在喝過夫君親自送上手的安神湯之後,再醒來時,突然回到了十二歲那年,母親開始爲她精心挑選夫君的時候。(。)

302 閒談460 中秋412 嫁妝510 解釋152 紀童200 齊煥之525 腌臢011 在路上083 飯後414 呵斥448 無心211 大哭173 聚首217 回京504 西夏385 危機268 棋局467 明月樓495 華妃362 烈日096 山子385 危機314 十年春468 挑夫123 明嘉206 縱火241 舅甥050 春雪145 祈福408 生恨331 念頭018 意科舉388 分析230 出事了458 早晚164 姑侄141 探問076 教導185 南洋189 暫留193 一本書237 困境476 聰明139 相勸239 舅公422 宮喪207065 陳家舊事158 踐諾455 妯娌531 爲什麼325 刻薄498 聖意458 早晚491 入宮097 不難過402255 動靜497 認出114 鬆哥020 人情往來046 秦敘127 離京526 瑰寶232 病牀269 美人心466 花廳201 明目白菊498 聖意503 期盼019 欲出遊240 見面117 君臣067 舊聞147 盛況343 遲疑109 回陳府392 主人272 應王爺030 被咬了481 送信111 勸留199 慶隆七年095 那一日三338 煥然175 錯估486 畫458 早晚323 比試233 推遲006 意如何298 不該308 偏廳299057 醉酒325 刻薄362 烈日421 齊六130 風雨097 不難過
302 閒談460 中秋412 嫁妝510 解釋152 紀童200 齊煥之525 腌臢011 在路上083 飯後414 呵斥448 無心211 大哭173 聚首217 回京504 西夏385 危機268 棋局467 明月樓495 華妃362 烈日096 山子385 危機314 十年春468 挑夫123 明嘉206 縱火241 舅甥050 春雪145 祈福408 生恨331 念頭018 意科舉388 分析230 出事了458 早晚164 姑侄141 探問076 教導185 南洋189 暫留193 一本書237 困境476 聰明139 相勸239 舅公422 宮喪207065 陳家舊事158 踐諾455 妯娌531 爲什麼325 刻薄498 聖意458 早晚491 入宮097 不難過402255 動靜497 認出114 鬆哥020 人情往來046 秦敘127 離京526 瑰寶232 病牀269 美人心466 花廳201 明目白菊498 聖意503 期盼019 欲出遊240 見面117 君臣067 舊聞147 盛況343 遲疑109 回陳府392 主人272 應王爺030 被咬了481 送信111 勸留199 慶隆七年095 那一日三338 煥然175 錯估486 畫458 早晚323 比試233 推遲006 意如何298 不該308 偏廳299057 醉酒325 刻薄362 烈日421 齊六130 風雨097 不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