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隱流

在無鋒率領全軍上路時,司徒明志率領的二十多萬的主力部隊已經與羅卑人的徵東大將軍屠答帶領的部隊的先鋒部隊接上了火。東騰格里大草原東南角與唐河帝國交界處,這裡已經成了羅卑徵東大將軍屠答的主營,這裡軍營連綿,旌旗飄揚,到處是一片人喊馬嘶的熱鬧景象,在軍營正中的一頂最大的帳蓬內,一個滿臉金黃色大鬍子的魁梧漢子正伏在一張產自唐河帝國金州府的精製檀木茶几上仔細的查看地圖,帳篷外,三十多名剽悍的羅卑衛兵手持羅卑戰士慣用的狼牙棒守衛在帳篷周圍,另外還有兩名腰掛斬馬刀的衛士站在帳篷口。

“報告!”

“進來”,正在看地圖的大漢頭也不擡的回答。

一名個子不高但精神十足的將領從帳篷門口鑽了進來,“報告大將軍,屬下率領的先頭部隊在離主營東南一百二十里地的敵國境內與敵先頭部隊交鋒,屬下利用對方反應不及的空子,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擊潰了敵人一個輕步兵聯隊,斬敵一千餘人,由於敵人後續部隊馬上跟了上來,爲免暴露,屬下利用速度已經甩開了他們。”

“很好,幹得漂亮,你的偵察兵回來了沒有?”

“報告大人,暫時還沒有回來。”

“坐吧,看來敵人這次想要真的與我們打一仗了。來人!去將庫爾多、哈先二位將軍通知到我帳裡。”

隨着兩聲洪亮的“報告”聲,又進來了兩名青年將軍,這兩個與早些進來的格亞號稱羅卑人的“東征三勇士”,是徵東大將軍屠答手下最著名的戰將,曾經爲打敗莫特人立下汗馬功勞,也是近幾年入侵西域諸國和唐河帝國的急先鋒。待三人坐定後,屠答,也就是看地圖的中年魁梧漢子,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根據我們的內線報告,敵人這次抽調了二十二萬人,其中重裝騎兵三萬多人,輕騎兵四萬人,輕步兵十萬人,還有五萬多重裝步兵,來勢洶洶啊。”認真傾聽的三人都有些震驚,敵人居然出動了這麼多,兵力多都還在其次,問題是敵人居然有五萬多重裝步兵,三人都是久經沙場的猛將,當然知道重裝步兵是騎兵的天敵,敵人出動了這麼多重步兵,意圖很明顯,是要和己方打防禦戰,打持久戰,這對自己這一方是相當不利的。

“在座都知道,我們羅卑人是騎在馬背上長大的,騎兵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主力,它的衝擊力和機動性是步兵不可比擬的,以前每次我們都是利用它的機動性贏得最後的勝利,但這一次不一樣,敵人兵力比我們佔優,而且zhan有地利,如果他們下決心要和我們打防禦戰、打持久戰的話,就很難對付。”

“大將軍分析得對,敵人佔據地利,軍力又佔優勢,後勤保障也沒了後顧之憂,如果與我們打消耗戰,恐怕我們消耗不起啊。”黑臉的哈先道。

“就算我們消耗得起兵力,我們也消耗不起時間,我們自己的領地裡還急等着糧食牲畜呢。”格亞補充道。

“不知敵人這次領軍的指揮官是誰?”一直沒有開腔的庫爾多問道。屠答眼中露出讚賞的神色,一語中的,不愧是三勇士中的老大。

“如果敵人這次的指揮官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傢伙的話,我早就下令掉頭去與莫特人和圖布人匯合攻打西斯羅人去了,敵人這次出動瞭如此多的兵力,而且有地利優勢,而我們的領地內面臨饑荒,時間又不等人,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敵人都佔盡了,如果再來一個優秀的指揮官,我們可以說沒有一點機會,但上天不絕我們,這次敵人的指揮官是唐河帝國皇帝司徒明月的親弟弟,叫司徒明志,根據情報顯示,這個人性格急躁,好大喜功,又缺乏大戰經驗,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貴人,所以我們纔有機會。呆一會兒,我們好生計劃計劃,力爭打一個漂亮仗。另外根據情報反映,銀川府孫元亮這個老傢伙好像也有些按耐不住了,他的一個警備師團好像也出動了,爲了避免旁生枝節,庫爾多,一會兒你派一個人去見孫元亮,把我的這封信交給他,告訴他,只要他的部隊按兵不動,我保證三年內,我的部隊不進攻他的地盤,如果他是個聰明人,是會考慮明白的。如果這次我們獲勝,我估計在這一帶敵人恐怕再也組織不起大一點的隊伍了,這裡將是我們羅卑人的樂土,只希望大汗能及早佈置,我們已經耽誤了太多的機會和時間了。”

司徒明志率領的帝國大軍駐紮在離屠答主營約一百八十里地的一塊平原上,帝國各部的指揮官正在主帥帳中開作戰會議,大帥帳篷邊上警衛森嚴,參加會議的人員是各部師團長以上的軍官,這次作戰的副總指揮官陸軍第三軍團軍團長辛格正在作作戰部署,“敵人的情況就介紹完了,現在我宣佈作戰方案︰第三軍團第二重步兵師團與第二軍團第一重步兵師團在土奇平原的中部駐紮,城衛軍團第三、第五師團在上述兩個師團後方駐防。第三軍團第一重騎兵師團、第三、第四輕步兵師團在他們左翼駐防,第二軍團第二混成騎兵師團、第三輕步兵師團在他們右翼駐防,此次戰役以防禦爲主,戰鬥開始後各部指揮官可靈活掌握,但各部不得隨意出擊追擊,以防埋伏。現在請鎮國公大人講話。”

“各位,擺在面前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的兵力大大的超過了敵人,我們zhan有地利的優勢,我們的後勤無須擔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戰勝敵人呢?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擋住敵人的前進,敵人不敢與我們消耗時間,而我們有的是時間,所以這場戰爭的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當然,如果我們有機會能更多更好的消滅敵人,機會也不要放過,但必須報指揮部的批准。在這次戰役中如有臨陣脫逃者,違抗命令者,立即軍法處置,如作出重大成績者,我將請皇上親自爲他頒獎,希望諸位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我在這裡恭候各位的捷報。”

就在唐河帝國與羅卑人的戰爭密雲欲雨時,大陸其它國家卻反映不一。西斯羅帝國國都棱斯克。帝國皇宮---土侖宮內,上座的菲力五世正嚴肅的與首相帕爾曼交談。

“陛下,卡曼的戈麥斯宰相已經向我們派來了特使,希望我們能提供軍隊與他們配合向南進擊,據說他還向普爾和多頓也提出了同樣的請求。”

“哼,難道他不知道莫特人和圖布人已經聯合起來在我們的西部邊境蠢蠢欲動嗎?這個老滑頭,就知道利用別人,從不爲別人考慮考慮,我們現在根本沒有多餘的軍力,你想辦法打發那個特使走人。”菲力五世一臉不滿。

“陛下,我們可以將駐防南邊邊疆的部隊進行例行演練,擺出進攻的架勢,反正那裡的部隊也不可能抽走,對卡曼就說我們已經在配合進攻了,至於能有多大效果,那就不是我們的責任了。如果卡曼真的能有所收穫,我們再行動也不遲。”帕爾曼首相面帶微笑的建議。

菲力五世眼睛一亮,“好,這個主意好,既不得罪卡曼,我們也沒有損失,還可以坐享其成。”

普爾王國首都海森城。王宮---玫瑰宮,金髮碧眼的塞澤裡夫九世正主持召開國務會議,大將軍昆博正在向年輕的國王報告軍隊準備情況,“陸軍第二兵團、第三兵團共計十四萬大軍,均已秘密南行至南部與唐河人接壤處待命,但估計這麼大的軍事調動肯定瞞不過唐河人和捷洛克人,各種後勤軍需物資都準備齊備,陸軍第一兵團依然駐紮冰河城監視柏因人,其它城市在駐軍離開後,都已徵集了預備役部隊,以防範不測。”

緊接着是外交大臣塔林報告︰“唐河帝國和捷洛克公國駐我國公使都已向我遞交國書,抗議我國在邊境的大規模軍事調動,認爲這種舉動不利於改善兩國關係。”

在聽完各部的匯後,塞澤裡九世作了最後講話,“目前卡曼和西斯羅都已作好了準備,唐河人爲了對付羅卑人,在他們的北部抽走了三個師團,我們將與卡曼同時向南發起攻擊,至於最後的目的,卡曼肯定是想佔領捷洛克,我們一是練兵,我們的部隊已有很長時間沒有真刀真槍的鍛鍊了,這對部隊的成長很不利,二是看能不能趁這次機會揀點便宜,卡曼已經答應我,無論結果如何,都將支付5000000金幣,如果有好的結果,還要另計。大家都知道我國目前財政困難,去年水災後,許多國內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急需修復,所以卡曼的條件也算是正合我意吧。戈麥斯這個老狐狸也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會這麼做。不過好在我們也沒什麼損失,看在友鄰的份上就支持一下吧。至於他的目的能不能達到,就不關我們的事了。”

馬其汗國國都桑林城。大汗宮統一殿,精神飽滿的畢希利大汗正聚精會神的傾聽國家情報署的負責人自己的心腹圖魯的報告,“由於唐河人抽調的都是北部軍區、西部軍區以及城衛軍的兵力,所以他們南部軍區的部隊並無變化,相反倒還加強了戒備,我們的內線反映,他們的外交特使還秘密訪問了我們的東鄰米蘭,估計也是針對我們的。另外情報顯示,他們內部的三江林家、天南郎家都沒有大的異動,只是好像林家在對三江郡各府的地方警備部隊進行整編,但無論如何是趕不上這次機會了。北部的卡曼、西斯羅、普爾都正在作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多頓暫時還沒有反映,估計肯定會有戰爭爆發。還有就是我們南邊的南洋聯盟各城邦的部分商人好像對我們前一段時間的關稅調整十分不滿,在四處遊說,要求我們將提高的部分恢復至原來的水平。”

“看來這次機會又沒有我們的戲了,司徒明月這個老東西,把我們倒是防範得挺嚴密的。”滿臉失望的畢希利大汗咬牙切齒的說道。

“難道他不知道北方三國就要對他動手了嗎?爲什麼不從駐紮南部的部隊抽調呢?”畢希利仍然有些不甘心。

周圍殿下的羣臣都有些好笑,大汗是想北上想瘋了,連爲唐河帝國皇帝應付北方戰爭的調兵安排都考慮好了,只可惜對方沒有接受,說穿了,還是想佔對方的便宜。

“大汗,唐河人很狡猾,我們近幾年來軍事力量的迅速增長瞞不過他們,而北方三國,西斯羅人正面臨莫特人和圖布人的聯合進攻自顧不暇,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南下,頂多配合配合做做架子,卡曼倒有些分量,只不過中間夾着一個捷洛克,而與唐河帝國真正接壤處,卻又有太玄府這個天險,所以最多是捷洛克受些損失,至於普爾嘛,去年才遭受了百年難遇的大水災,元氣還未復,除開留下要控制他們自己北方的蠻族的軍力,剩下的要想南下中原恐怕是癡人說夢吧,這些情況,唐河人肯定也清楚,他們朝廷中何知秋、陸文夫等幾個人都是老奸巨滑的傢伙。”出列的中年人有條不紊的分析着目前情況,在提及何、陸二人時雖是處於敵對雙方,中年人的語氣依然流露出敬佩的味道。

這個氣勢平平、樸實無華的中年男子便是畢希利的第一臂膀兼心腹雷覺天,他本是唐河帝國江南郡人,由於出身平民,帝國大學畢業後求職屢遭歧視,好不容易謀得一職位後,任憑他表現如何出色,仍然連續幾年晉升無望,他憤怒之下質問上司,上司答曰你出身不好,他一怒之下便離職隱居,然而命運作弄人,他又喜歡上一富家女子,但對方以他功不成名不就而拒絕,倍受打擊後,十年前,他來到馬其汗國,毛遂自薦,被正雄心勃勃力圖擴張的大汗畢希利相中,委以重任,通過十年的苦心經營,馬其汗國國力蒸蒸日上,軍事力量也得以迅速增長,三年前南邊的南洋聯盟諸城邦和米蘭王國以馬其汗國關稅過高爲由聯合起來向馬其汗國施壓,畢希利一面派大將牙寧領兵出征,一方面派雷覺天出使米蘭,通過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他們的聯盟,大將牙寧也大敗南洋聯盟諸城邦聯合軍,由此奠定了東大陸南方第一強國的地位。

雷覺天的這一番話贏得了在座各位大臣的頻頻點頭,畢希利也十分清楚箇中原委,但總覺如此好的一個機會就此失去太覺可惜,心裡有些不平衡罷了。

“大汗,我倒是覺得目前的形勢對我們很有利,我覺得我們應該改變一下目前的政策。”

“哦?你趕快說來聽聽應該怎樣?”畢希利大感興趣。

“這個我還需要仔細覈計覈計,到時候有了完整的計劃,我再呈送給您。”

“好,有什麼困難,直接來找我。”

“謝大汗。只是目前的情況,我們採取何種對策,還要大汗您決定。”畢希利考慮了一下,“嗯,目前這種情況,我們還是不動聲色,坐山觀虎鬥吧。國家情報署要盡一切力量收集周邊各勢力的情報,不要吝惜錢財,這種錢花得值。至於南洋聯盟的那些商人嘛,暫時不予理睬,看他們究竟能怎樣做通我的思想工作。哈哈哈哈!”

多頓王國國都力伯城。城中心王宮---巴維宮。“諸位,剛纔杜門公爵已將卡曼帝國和唐河帝國的特使的來意講清楚了,希望大家各自發表意見,供陛下參考。”說話的是王國首相有“政壇不倒翁”之稱的馬林斯基公爵,他已在首相這個位置上穩坐了二十年之久。

“陛下,臣等認爲,應該同意卡曼的請求,畢竟卡曼帝國皇帝德利卡二世是陛下的表弟,更重要的是,目前唐河帝國的北部軍力空虛,尤其是靠近我們邊界那一帶,只有兩個師團的兵力,可以一舉拿下,這樣我們的國土可以增加近二十萬平方公里,而且那一帶的老百姓有很多與我國的居民有姻親關係,可以很快融入我國,我們也可以獲得如此大的一塊肥沃土地。目前唐河帝國國力一日不如一日,現在馬上又要與羅卑人、卡曼、普爾、西斯羅打仗,它的南邊、東邊還有馬其汗、夷人等敵人在一旁虎視眈眈,內部還有藩鎮內亂的隱患,所以,臣認爲這次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絕不能失去。”發言的是列邁將軍,他是一個典型的戰爭狂熱分子,一心想南征北戰,擴張王國,曾多次建議與卡曼、西斯羅、普爾結成軍事同盟,共同南下,瓜分唐河帝國。他的這一席話,立即贏得了軍隊中強硬派將軍的大力支持,連有些平時保持中立的大臣也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

“陛下,萬萬不可,臣以爲應該保持中立,這樣最有利於我國。”出列反對的是內政大臣斯特勞斯。

“說說你的理由。”一直默不作聲的安德遜一世開腔了。

“陛下,我國與唐河帝國並無實質性的厲害衝突,關係一直良好,這是其一;我國曆來與唐河帝國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一旦發生戰爭,經濟貿易往來將會中斷,對我國的經濟將是沉重的打擊,這是其二;外部情況也並非完全如列邁將軍所說的一樣,西斯羅人目前主要精力在對付他們西邊的遊牧民族,卡曼的主要目標是捷洛克,並不是唐河帝國,至於普爾人嗎,去年大災,目前北方還未穩定,要想南下,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絕不會有好的結果,列邁將軍所說的其它情況,遠不濟急,對目前的戰爭起不了多大作用,這是其三;我國的北部也並不穩固,柏因人還未完全臣服,而東邊和南邊,夷人不斷的向我們的東部和東南沿海襲擊,我們的這些地區老百姓損失很大,地方上的反映也十分強烈,而且有情報反映,夷人內部已經有開始聯合的跡象,如果他們聯合起來,那將會對我們東部和南部的領土完整,尤其是庫克羣島造成很大的威脅,臣認爲這纔是當務之急,這是其四;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我們現在能拿下唐河人的東北邊境地區的地盤,以後能否守住還是一個問題,更談不上將那塊地區融入我國這些後事了,否則將會吃羊肉不成反惹一身騷。臣的意見完了,請陛下明鑑。”斯特勞斯的見解分析得頭頭是道,而且切合實際,立即引起了在座的絕大部分大臣的共鳴,連安德遜一世也不爲人注意的微微點了點頭,甚至一些本已支持列邁意見的將軍們也有些猶豫起來了,那些中立派也都紛紛點頭支持斯特勞斯,只有列邁將軍和另外兩名軍隊強硬派的將軍怒目瞪着斯特勞斯,但又找不出更有力的言辭來反駁,後者禮貌的對他們微笑點頭示意。

“馬林斯基公爵,談一談你的看法和意見。”看見國王陛下點了自己的名,肥胖的馬林斯基首相不慌不忙的發言︰“剛纔列邁將軍和斯特勞斯侯爵都已經將他們的觀點和理由闡述了,列邁將軍一心爲國效力,想拓展王國的疆域,他的一番忠心,我想在座各位包括我在內都十分感動,國王陛下也不會忘記,但斯特勞斯侯爵的看法也很有道理,目前各國都在蠢蠢欲動,我們該怎麼辦?是否也要效仿我們的西鄰?我們的北部柏因人至今尚未臣服,牽制着我們相當一部分兵力,而東南方的夷人又不甘寂寞,不斷襲擊我們的沿海地帶,而且還有擴大的趨勢,海防更需要整頓,我們的經濟也還不足以支撐與唐河帝國進行大規模的、曠日持久的戰爭,幻想他國的支持或是其自身內部出現問題,未免有些天真,歷史上從未有過依靠外部力量就能換取自己的勝利的事例。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全面綜合的考慮這件事,不要孤立的只看到眼前利益,只有我們自己強大了,纔會有更多的機會,而目前更需要解決一些急需解決的事情。相信國王陛下已有了決斷,我們就請陛下聖裁吧!”

安德遜一世的話語一錘定音︰“諸位的意見我都瞭解了,各位爲我們多頓王國殫精竭慮以求發展的忠心令我十分感動,根據目前的形勢綜合考慮,我認爲我們還是採取兩不相幫的態度最爲妥當。倒是對夷人,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希望軍部立即拿出應對的方案,必要時可以與唐河帝國連手,我聽說他們的沿海地區也被夷人騷擾得很厲害,我們和他們可以在情報上互通有無,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相信他們也會感興趣的。外交部門要立即與唐河帝國聯繫,爭取早日取得一致意見。”

三江郡首府江川府,軍政節度使府。大廳中坐着五個人,四男一女,當中一男子兩鬢已有些斑白了,但精神依然十分健旺,他便是威名赫赫的林家家主林國雄,他左手二人相貌與他有些相像,年齡要年輕得多,那是他的長子和次子林雲飛、林雲翔,右手是一個年方二八的佳人,眉若春山,眼底流波,吹彈得破的粉頰,一副氣定神閒的味道。

“小妹,妳對帝國這次的軍事行動到底看法如何?”

“是啊,妳就別賣關子了,講給兩個哥哥聽聽嘛。”左首兩個年輕男子都有些忍不住了,開始埋怨起來了。

“月心,爲父也想聽聽妳的看法,也好決定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林國雄也發話了。

這個年輕女子便是這幾年聲譽鵲起有“玉狐”之稱的林月心。

“我對帝國這次的軍事行動並不看好。”林月心對自己的看法直言不諱。

林國雄點點頭,“理由是什麼呢?”

看見旁邊兩位兄長有些困惑,她輕輕嘆了口氣,“帝國兵力雖然zhan有優勢,但是由幾部組成,缺乏協調,司徒明志志大才疏,急躁驕狂,而對手羅卑人的徵東大將軍屠答深謀遠慮,乃不可多得的將才,其麾下兵強馬壯,頗有人才,聽說有三人號稱“東征三勇士”,也頗有軍事才能。兩相比較,帝國軍隊的命運堪憂啊。”

雖然與帝國不在一條戰線,但想到二十萬同胞的命運有可能遭遇不測,她心中不禁也泛起了同情之心。

“如果結果真不出我們所料,我們就得加緊對部隊的整編,估計帝國戰敗後,帝國軍隊的士氣將會大受打擊,對我們的軍事壓力將會大大減輕,西進的時機也將逐漸成熟,看來與郎家的談判也可以着手準備了。”林國雄胸有成竹的總結道。

天南郡首府南豐府,軍政節度使府。府內東北角的書房內,一個身材瘦削的中年人正在給另一名中年人交待任務︰“加強對三江郡的情況收集,搞清楚他們部隊整編的目的和進度。另外對馬其汗國的軍隊調動也要密切注意,一有變化,立即報告。與帝國朝中的聯繫不要疏忽,要盡一切可能爭取朝中那些有實力的大臣對我們的支持。好了,就這些了,下去好好安排一下。”

“是,大人。”在中年下屬離開後,這個身材瘦削的中年人站起身來,望着西北方向自語道︰“司徒明志怎麼能鬥得過屠答這個老狐狸呢?也不知司徒明月是怎麼想的。”

第110節 第二日(2)第68節 帝國反擊第1節 醞釀第79節 海匪第16節 奔襲第70節 委婉表達第23節 天機第17節 毒手第53節 全殲第28節 分配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58節 易策第9節 交友第93節 馬革裹屍第68節 入主第36節 明志(2)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40節 九黃大戰(5)第31節 連環殺(4)第1節 醞釀第26節 陰雲第12節 敵友第80節 攻守自如第24節 解圍第3節 反水第138節 標靶第44節 雙雄競第42節 三陽真力第65節 排行榜(2)第66節 精神蹂躪第56節 逆行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13節 得助第115節 妃爭第49節 試比高(5)第105節 瘟疫第33節 立儲第85節 交鋒(2)第94節 情報秘書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50節 歸途第110節 圍點(1)第13節 毒計第1節 風起第15節 條件第84節 同盟軍第24節 說客第71節 新大陸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86節 勁吹第42節 對車第41節 分割(2)第1節 危如累卵(1)第58節 發展大計第19節 莫測第88節 故國第1節 人算第39節 奇謀第92節 安第斯之戰(5)第91節 安第斯之戰(4)第108節 巧遇第29節 爭議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116節 挑戰第9節 慧心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49節 特種部隊第11節 情報第82節 瓜分?(3)第81節 大合縱第67節 亂中亂第45節 遠第11節 情報第54節 辯論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50節 歸途第62節 內應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99節 分化第76節 戰起第56節 攤牌(1)第71節 摯情第115節 格局第109節 水雲間(1)第8節 情動第31節 慾望之冬第83節 風浪第85節 交鋒(2)第16節 窮寇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66節 誰拳頭硬第68節 帝國反擊第30節 決裂第6節 大暴亂第44節 一線希望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79節 葬禮
第110節 第二日(2)第68節 帝國反擊第1節 醞釀第79節 海匪第16節 奔襲第70節 委婉表達第23節 天機第17節 毒手第53節 全殲第28節 分配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58節 易策第9節 交友第93節 馬革裹屍第68節 入主第36節 明志(2)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40節 九黃大戰(5)第31節 連環殺(4)第1節 醞釀第26節 陰雲第12節 敵友第80節 攻守自如第24節 解圍第3節 反水第138節 標靶第44節 雙雄競第42節 三陽真力第65節 排行榜(2)第66節 精神蹂躪第56節 逆行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13節 得助第115節 妃爭第49節 試比高(5)第105節 瘟疫第33節 立儲第85節 交鋒(2)第94節 情報秘書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50節 歸途第110節 圍點(1)第13節 毒計第1節 風起第15節 條件第84節 同盟軍第24節 說客第71節 新大陸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86節 勁吹第42節 對車第41節 分割(2)第1節 危如累卵(1)第58節 發展大計第19節 莫測第88節 故國第1節 人算第39節 奇謀第92節 安第斯之戰(5)第91節 安第斯之戰(4)第108節 巧遇第29節 爭議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116節 挑戰第9節 慧心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49節 特種部隊第11節 情報第82節 瓜分?(3)第81節 大合縱第67節 亂中亂第45節 遠第11節 情報第54節 辯論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50節 歸途第62節 內應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99節 分化第76節 戰起第56節 攤牌(1)第71節 摯情第115節 格局第109節 水雲間(1)第8節 情動第31節 慾望之冬第83節 風浪第85節 交鋒(2)第16節 窮寇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66節 誰拳頭硬第68節 帝國反擊第30節 決裂第6節 大暴亂第44節 一線希望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79節 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