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拉閘

西疆遊騎兵的到來的確激發起了雙方的鬥志,一方是要誓死保住西門,讓西疆騎兵得以順利入城,而另一方卻是要拿下西門將西疆騎兵死死關在城門外,西城門似乎一下子成爲了雙方戰場上的一個膠着點,但是西疆遊騎兵可不比尋常輕騎兵,長時間在草原上的遊牧生活練就了他們的騎射功夫,他們在城牆下雖然一時間無法入城,但很快就在軍官們的組織下集結成了密集的弓弩陣,自由發揮的騎射功夫雖然不像箭陣那樣整齊劃一,但是這種漫射卻對擁擠在城牆上的城衛軍造成了極大傷害。

帶着一定角度的漫射幾乎是傾瀉到了一層層擁擠在城牆上的城衛軍士兵,企圖用強力將禁衛軍擠壓下去的慾望在城牆下的遊騎兵們殺傷下和城牆上拼死抵抗的禁衛軍雙重製約下似乎漸漸熄滅了,尤其是城牆下的遊騎兵們的射擊角度幾乎是恰到好處,一波波,一浪浪,在空中滑過一道道漂亮的弧線,毫無阻礙的覆蓋着整個城牆上,城衛軍的士兵們不得不在奮勇發起進攻的同時還得高舉盾牌防護着來自城牆下的箭雨洗禮,這樣的進攻梯次嚴重受到了制約和影響,以致於讓本來已經有些支撐不住的禁衛軍終於能夠喘上一口氣了,而西城門的千斤閘也就在這種似乎膠着狀態下一步步的被打開。

雖然竭盡了全力,但是仍然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千斤閘被一寸一寸的提升起來。早已在城外等待得不耐煩的西疆騎兵們更是早已蓄勢待發,只等千斤閘升起那一刻,那就是他們入城一展身手的時候。

巴音卓並沒有像手底下的那些兒郎們那麼樂觀。城市內作戰並不像野戰那麼順手,騎兵的優勢在於戰馬帶來的衝擊力和機動速度,而進了城,這種優勢就會蕩然無存,面對密集的步兵陣型,遊騎兵的優勢並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弄不好還會給自己部隊帶來相當的損失。但是在兵團長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一定時間的巴音卓已經不是當初在草原上以拼殺爲豪的遊牧漢子了,他已經懂得有些時候作出一定犧牲也是必要的,帝都的重要性不問可知。崔帥在臨行前雖然沒有明確提及帝都這一場意外,但是對於帝都局勢的重視程度卻是清楚可見的,這也是巴音卓之所以冒險放棄自己任務趕赴帝都一線的原因,現在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不可能因爲懼怕犧牲而退縮,這不但是對一個遊牧勇士的侮辱,也是西疆軍中決不容許出現的。

既然進城是必然的,那隻能儘量避開騎兵劣勢。儘量選擇主要幹道街道發起攻擊,只要敵人不是集結陣密集步兵方陣,這一戰還是勉強可以一打,巴音卓並不認爲自己就能力挽狂瀾,但是自己這三萬騎兵的投入至少能夠爲禁衛軍一方增添一份夠份量的助力,巴音卓希望自己能夠爲禁衛軍一方贏得時間,晉中和魯陽的西疆軍不會坐視,只是他們來的速度肯定不及自己。當晉中和魯陽的軍隊趕到時,也就是宣佈了城衛軍的最後末日到了。

當千斤閘終於被絞起的時候,呼嘯着的騎兵幾乎是一擁而入,早已經收起弓弩高舉斬馬刀的遊牧騎兵一下子就完成了角色的轉換,從弓弩手變成了突擊騎兵。

西疆遊騎兵的入城對於城衛軍無疑是一記重擊。把已經看到勝利曙光的尤素夫打得眼冒金星,西疆人來的如此之快幾乎讓尤素夫感到絕望,但在瞭解到只有騎兵並沒有其他輔助步兵入城時,尤素夫似乎又看到了最後一絲希望。騎兵在帝都這種大都市中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寬闊的街道並不多,何況只要佈置成密集方陣,騎兵的作用就會受到很大限制,只要能夠控制四門,這些騎兵就算進了城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只不過尤素夫打的算盤雖然夠好,許多事情卻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就像李無鋒沒有想到鐵龍平在這種情況下會放城衛軍入帝都城一樣,尤素夫同樣沒有想到城衛軍在進了城之後已經變成了一支失去控制的狂犬,見人就咬,即便是自己的主人也無法讓它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了。

就像一股股從涌動的火山口中流淌出來的熔岩一般,整個城衛軍幾乎已經沒有一個完整的指揮系統了,各個師團按照各自的意圖向着不同方向發動了進攻,尤素夫在這個時候才發現這支軍隊這個時候已經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只是慣性的向着最初自己下達的命令推進,尤素夫下達的無數道命令雖然被完整的傳達到了師團一級的指揮員手中,但是指揮員要想讓聯隊一級的軍隊聽從命令那就實在太難了,已經完全被生存慾望和殺戳燒昏了頭的城衛軍幾乎是完全按照禁衛軍穩步退卻的方向推進,除了一個方向,那是防守着中心城區也就是皇城方向的禁衛軍第一師團,在這個時候這個在名號上甚至比第一軍團第一師團更正統的第一師團還是發揮了它值得一提的戰鬥力,頑強的抗衡着來自多個方向的進攻卻寸步不退,因爲它退無可退,背後就是皇城,一旦讓這些餓狼一般的城衛軍蔓延進皇城,那可真的會釀成一場驚天災難。

巴音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毫無紀律和陣型的城衛軍就在自己面前這樣亂哄哄的撲了上來,似乎他們以爲這樣就可以將自己背後的這幾千鐵騎擠出城去,這簡直是天賜良機!

席捲而來的遊騎兵很快就讓漫無目的的四處亂竄的城衛軍一下子嚐到了鐵騎臨頭的味道,雪亮的斬馬刀幾乎是在一瞬間飛舞而起,無數頭顱和肢體就在這一霎那間隨着飛濺的猩紅跳躍而起,同時也有無數遊牧騎兵在城衛軍士兵鋒利的長槍突刺下墜落馬下,這一瞬間的接觸幾乎就激起了西疆遊騎的狂性,緊隨而來的第二波衝擊甚至沒有顧及第一波戰友們的生死,在這種情況下也無從顧及,火雜雜的狂涌而上,無匹的衝擊力混合着捲起層層銀波的刀浪,幾乎立即就在街道上留下血肉模糊的道道血糟。

沒有集結成陣型的亂兵在有組織的遊騎兵面前無疑就是活生生的練刀靶子,每一次騎兵們揚起的刀光總會帶走無數條不甘的冤魂,但是已經被連續的戰事和拼殺弄得頭昏腦脹的城衛軍士兵們已經聽不到軍官們的命令聲,他們只能徒勞的憑藉個體力量與西疆遊騎抗衡,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不過公平的事情幾乎從來就沒有在真正的戰爭中出現過,以強擊弱素來就是勝者慣用的伎倆,這一次也不例外,雖然西疆遊騎兵同樣爲街道的限制付出了相當代價。

西疆遊騎的出現讓已經漸漸處於劣勢的禁衛軍一方再一次爲之一振,另一萬遊騎兵及時的沿着東城區方向發動了突襲,分成十個攻擊羣的遊騎兵幾乎避開小街小巷專門在主幹道來往突襲,這種利用衝擊力屠殺喪失了組織能力的城衛軍的確是一種再好不過的方法,來回衝殺幾次,一段街道上除了血淋淋的城衛軍士兵屍體幾乎就看不到其他東西,城衛軍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騎兵衝擊打得懵了,他們不知道這支騎兵怎麼會在城中出現尤其是對方熟練的控馬技術即便是在街道上照樣可以橫衝直撞甚至原地掉頭。

局面就這樣一點點的扭轉了過來,雖然並沒有能夠完全把劣勢挽回,但現在的局面比起最惡劣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至少馬遠往已經能夠安心的喘上一口大氣,不用擔心城衛軍馬上就會突破防線。

宋天雄發現自己的嗓子都已經有些沙啞了,一百五十里地,雖然緊急徵用了三百多輛各種民用車輛,加上師團中自備的數十輛運輸車,但也僅僅能夠先行搭載兩個聯隊士兵先行出動,丟棄了一切本該帶上的東西,除了武器和盔甲,一切東西都在宋天雄的命令下拋棄了,好不容易趕上這樣一場精采絕倫的大戲,如果真的錯過了,那一輩子宋天雄都不會原諒自己,將後隊丟給了後勤司長荊力,宋天雄和死活都不肯留在後隊的副手陸平就這樣鼓瞪着雙眼一口氣從晉中城直撲帝都西門。

漫天的黑煙已經充斥在整個帝都城頭,宋天雄心中微微下沉,他和巴音卓不同,他對自己主君的心思可是瞭解得很透徹,秦王殿下對於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已經超出了自己故鄉這種感情,如果帝都城中那些富有歷史意義的文明結晶真的損毀在了這場戰事中,那尤素夫即便是死上十次也是不足以彌補其過錯的。

第13節 折服第10節 雲雨初試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6節 說服第62節 海軍(1)第25節 命懸一線第101節 說服第3節 創業(2)第57節 大發現第37節 破襲戰第12節 政權架構第3節 隱流第26節 北風(1)第22節 變化第1節 風起第114節 獨木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82節 突入第58節 深刻變化第12節 戰前第30節 連環殺(3)第59節 舞臺第30節 新的一頁第45節 民情第6節 征服第81節 大計(4)第74節 大會戰(5)第104節 迴歸第19節 內廷第66節 外交手段第41節 分割(2)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39節 狂想第57節 平衡第86節 禍起蕭牆第19節 莫測第58節 熱鍋螞蟻第20節 皇儲第44節 秘辛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98節 戰猶酣(2)第79節 王座第58節 風聲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100節 露面第52節 調整第21節 大捷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22節 各逞機心(2)第29節 對策第82節 石家(2)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76節 大會戰(7)第87節 明智第84節 兩線(3)第62節 舌辯第32節 天變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3節 回校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52節 壯志雄心第44節 跨越第43節 劫掠第84節 同盟軍第98節 危機意識第93節 侮辱第47節 胸懷第51節 大戲第27節 老而彌堅第10節 僞裝第88節 交心(2)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89節 智者(1)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17節 絞肉機第29節 對策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24節 土地政策第80節 攻守自如第8節 惡戰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109節 鴻溝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03節 包餃子(1)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24節 迷霧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44節 收復第77節 大會戰(8)第5節 鬥智第109節 第二日(1)第34節 偏鋒第33節 帝國反擊第47節 虎口拔牙(2)第82節 突入第58節 發展大計第31節 晉中事變
第13節 折服第10節 雲雨初試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6節 說服第62節 海軍(1)第25節 命懸一線第101節 說服第3節 創業(2)第57節 大發現第37節 破襲戰第12節 政權架構第3節 隱流第26節 北風(1)第22節 變化第1節 風起第114節 獨木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82節 突入第58節 深刻變化第12節 戰前第30節 連環殺(3)第59節 舞臺第30節 新的一頁第45節 民情第6節 征服第81節 大計(4)第74節 大會戰(5)第104節 迴歸第19節 內廷第66節 外交手段第41節 分割(2)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39節 狂想第57節 平衡第86節 禍起蕭牆第19節 莫測第58節 熱鍋螞蟻第20節 皇儲第44節 秘辛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98節 戰猶酣(2)第79節 王座第58節 風聲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100節 露面第52節 調整第21節 大捷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22節 各逞機心(2)第29節 對策第82節 石家(2)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76節 大會戰(7)第87節 明智第84節 兩線(3)第62節 舌辯第32節 天變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3節 回校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52節 壯志雄心第44節 跨越第43節 劫掠第84節 同盟軍第98節 危機意識第93節 侮辱第47節 胸懷第51節 大戲第27節 老而彌堅第10節 僞裝第88節 交心(2)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89節 智者(1)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17節 絞肉機第29節 對策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24節 土地政策第80節 攻守自如第8節 惡戰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109節 鴻溝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03節 包餃子(1)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24節 迷霧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44節 收復第77節 大會戰(8)第5節 鬥智第109節 第二日(1)第34節 偏鋒第33節 帝國反擊第47節 虎口拔牙(2)第82節 突入第58節 發展大計第31節 晉中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