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獨木

強壓住內心的鬱悶和難受,薄近塵古井不波的臉上毫無表情:“那些礦工是什麼身份?奴隸還是自由民?”

於永志臉上露出一絲不安,但還是硬着頭皮抗聲道:“是奴隸,可是那些礦主也太不把奴隸當人看了,一天要求那些礦工在礦井裡呆上十二個小時,而且吃的全是些狗都不吃的東西,我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也知道生活的艱難,但是像他們這樣的生活,的確不是人過的。”

薄近塵眼光變得有些犀利,“聖國不是用過訓示麼?對奴隸身份的問題,應該儘量採取贖買換取他們的自由,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干涉,永志難道你忘了麼?”

“薄相,贖買?我們哪來錢贖買?你也知道我們在晉中的處境,那些貴族士紳們都趾高氣揚,根本就不擔心我們敢對他們作什麼,基本上都沒有逃跑,我們獲得的資財少得可憐,根本不敷使用。看見那些逃出來的礦工跑到我們軍隊裡來哭訴,訴說他們所受的非人待遇,弟兄們都無法忍受,要求去將那些礦主拿下示衆,我都用軍令強壓下去,但我們卻不能夠坐視不管。那些礦主哪一個不是家資億萬?根本不會在乎你提出的贖買價格,何況我們也根本沒有多餘資金來花在這上面!”

於永志振振有辭,其實在晉中獲取的資金也相當不少,尤其是不少和帝國上層貴族交好的貴族逃跑後丟下的資財以及大批的煤礦礦井就爲太平軍帶來不少豐厚回報,僅將這些煤礦收回後拍賣,已經讓太平軍中的中高層將領賺得囊中豐實,只是擺在皮面上歸太平軍所有的就顯得有些微薄了。如果能夠將這場清洗風暴無限擴大,那無論是太平軍還是自己從中獲取的利益都會成幾何倍數的增長,這是於永志和自己幾個心腹商量後得出的結論,從拍賣礦井手下那些和太平軍關係不錯的礦主手中接過沉甸甸的銀票時,於永志就再也無法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了。

薄近塵絲毫沒有想到於永志心中的那些卑污念頭,他還在考慮該如何應對對方提出來的問題。礦主們奴役奴隸的手段肯定是十分殘酷的,把奴隸當作牛馬一般的牲畜看待素來是那些奴隸主們的固有看法,要想一下子廢除,在薄近塵看來還存在許多無法解決的困難,像晉中這種地區,礦山主要使用奴隸勞動,自由民從事這項工作的並不多,一旦強行推行廢奴措施,只怕會立即造成混亂。薄近塵最初的想法就是加大對礦山的徵稅力度,提高稅率,然後通過獲得資金由政府對礦主進行贖買,當然價格上肯定比起市價便宜許多,這樣以來也許能夠減少阻力,但從目前來看,似乎這個想法難以得到下面人的認可。掌握了大權,完全可以採取強行手段給予奴隸們的自由民身份,這大概代表了以於永志爲首的許多人的心聲,而且從目前微妙的氣氛來看,聖王似乎也是傾向於這種態度的。

薄近塵最擔心的並不是晉中廢奴問題,畢竟晉中礦主勢力雖大,但它只侷限於一府,而且數量有限,憑藉太平軍的力量強行推行,礦主們縱是強烈反對,甚至製造一些混亂麻煩,但薄近塵還是相信能夠順利平定,他擔心的是一旦這股風颳開來,恐怕就再也不是哪一個人能夠控制得住的了,而且這股風必將越刮越大,將會波及其他領域,除了廢除奴隸身份外,像要求進一步沒收商人、地主以及所有貴族士紳的資產充歸國有或者分發給窮人的呼聲將會更那一步高漲,極有可能付諸實施,到那時候,必然會導致整個控制區內的一片混亂,這是薄近塵絕不想看到的。

“那永志你的意思是該怎麼辦呢?”有些睏倦的撫額搓揉麪頰,薄近塵終於問到了核心問題。

“呃,這個,所以我纔來請示薄相啊。”於永志雖然驕狂,但他卻深知眼前這個男子的智慧永遠不可低估,縱然得到了聖王的默許,但如果不從眼前此人得到實信,他還是不敢妄動。

“哼,永志,你還在我面前打馬虎眼?這本來應該是民政上的事務,爲何你卻如此積極呢?”薄近塵語氣一轉,變得有些陰冷。

“呃,薄相,非是永志逾權,實是永志麾下三十萬人馬急需生活和補充武器,纔不得不來聖都向聖王和薄相請援啊。這個中苦衷,還請薄相理解。”於永志此時顯得愈發卑恭,看在薄近塵眼中卻是齒冷不已。他其實已經知曉於永志來的目的了,自己本來就不分管民事,只是由於自己的威望所在,加之看法和主張已經和聖王的看法完全對立,所以聖王纔會想出這樣一個法子,表面上來徵求自己意見,其實一切早已決定。

“哦,我又沒有分管民政,這個問題你應該去請示文相纔對,只要你們決定了,不必再告知我。”薄近塵將身體躺進椅中,身體微微蜷起,“去吧,永志,只是方式方法上還需注意,對那些礦主也需區別對待,那些可比寡恩民憤極大的礦主自然不用多說,但民望高聲譽好的士紳卻絕對不能亂動。”

知道一切已經不可避免,但薄近塵還是忍不住多說幾句,希望能夠盡到最後的努力,雖然他也知道其實這些話根本難以入面前此人的耳中。

心中一陣狂喜,於永志表面上仍然必恭必敬的行禮道:“薄相,那永志就去了,永志呈報文相後便要返回河朔,待下次回聖都再來向薄相請安。”

無聲的揮了揮手,此時的薄近塵已經再無半點心緒,直到於永志的身影消失,薄近塵的目光依然呆滯的望着房樑上方,再去向聖王勸說已經無濟於事了,曾幾何時,這位自己的老友甚至連自己的面也不太願意見了,這就是所謂事易時移,身份變了,心態變了,所謀的也變了吧,只是這一切表面的輝煌又能夠維持多久呢?

薄近塵彷彿已經看到了雕樑畫柱背後的斷垣殘壁。

接連一週時間的參觀讓蒙卡笛子爵一行大開眼界,從銀川和慶陽的冶鐵高爐到博南的陶瓷窯爐,從歸德的釀酒工坊和鹽井到金州的藥材作坊和木材加工工場,從慶陽的毛紡織中心到太玄的製糖作坊,雖然是走馬觀花的一掠而過,但蒙卡笛一行依然被充滿生機活力的西北經濟所懾服了,如同一具開足馬力的機器正在以勢不可擋的氣勢飛速運轉,整個西北的經濟狀況不僅絲毫不亞於漢森同盟諸國那些小的公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良好的社會治安和商業環境,初具規模的教育機制和衛生機構更是讓蒙卡笛子爵大開眼界,看來傳說中的東大陸文明程度絲毫不亞於西大陸文明一點不假。

然而蒙卡笛子爵希望參觀西北軍隊的要求卻遭到了拒絕,倒是普洛夫蘭和德萊塞小姐以節度使大人同學激起未婚妻身份有幸一睹來自莫特的鐵騎演練,莫特騎兵表現出來的嫺熟馬技和衝鋒陷陣時的無匹氣勢讓普洛夫蘭歎爲觀止,而那位德萊塞小姐更是全神貫注的從各個方面利用着難得機會在西北的軍營中察看和提問,許多問題已經不知不覺暴露了與她身份不相符的一面她甚至都沒有發覺,這在參觀結束後,安全部門的人很快就把這個情況彙報到了無鋒耳中,只是節度使大人大度的一揮手要求安全部門的人不必刻意限制對方,只是注意監視便可,讓安全部門的人員大惑不解。

從自己侄女口中獲得所有情報後,蒙卡笛子爵心中的焦慮情緒更加嚴重了。如果真要以西北的實力要想摧毀現在的羅卑人,從目前來看也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西邊,羅卑人一樣遭受着赤狄人的進攻,如果西北人真的下決心要懲罰羅卑人,其實不用懲罰,就是用現在這種狀況拖下去,也足以將羅卑人拖垮。羅卑人一垮,赤狄人聲勢必將大張,那漢森同盟北方諸國的末日也即將來臨,貪婪而又殘暴的赤狄人給漢森同盟帶來的東西決不僅僅是燒殺擄掠那麼簡單,他們甚至會生出征服這些地方的人民,讓像自己一樣的文明人成爲被壓榨的機器和牲畜這種念頭會在他們那些簡單的頭腦中產生也未可知。

這個時候,勸說李無鋒放棄削弱羅卑人的念頭變得格外強烈,只可惜,李無鋒現在似乎對他並不太感興趣,他的幾次求見都被對方以公務繁忙婉拒,可是對方卻有時間去陪普洛夫蘭這個傢伙去金州避暑,這讓蒙卡笛感到無比氣悶。好容易等得李無鋒和普洛夫蘭返回慶陽,蒙卡笛此時也顧不得許多了,爲了自己前程,爲了自己家族的興盛,他也只能厚着臉皮去找普洛夫蘭,請他代爲轉達自己求見李無鋒的意願。

第115節 易幟第115節 裂縫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25節 樂極生悲第62節 舌辯第20節 法務署長第5節 大陰謀第28節 衝突第47節 迷惘第42節 會師第85節 交鋒(2)第29節 陰謀第74節 隱流第89節 歹毒第4節 風起曼隆(4)第12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第39節 興風第5節 交易第92節 鏖戰(2)第111節 圍點(2)第62節 潤物無聲第50節 要價第4節 機遇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52節 輸誠第34節 李代桃僵(1)第72節 同類第40節 僵局第37節 東進之路第37節 引狼相鬥第10節 暗流(2)第16節 燦爛雲霞第4節 矛與盾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10節 會獵(4)第93節 罷戰第4節 反思第37節 相惜第117節 封王第8節 封侯第33節 前進第56節 覆雨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98節 戰猶酣(2)第56節 祭天第59節 接舵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70節 危機意識第76節 大會戰(7)第22節 攜手第47節 議事(3)第25節 樂極生悲第89節 警告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59節 暗謀第5節 潯陽樓上(3)第109節 水雲間(1)第113節 偶遇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110節 第二日(2)第43節 拉與打(1)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12節 九江第50節 火起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49節 西林古道第72節 暫緩下注第100節 露面第11節 情報第50節 隱忍待發第55節 翻雲第107節 絕命殺(1)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56節 破局第93節 侮辱第17節 亮劍(3)第36節 知我者第122節 制衡第96節 策反第68節 押寶第56節 覆雨第12節 戰前第64節 狂瀾在即第77節 小動作第32節 餘波未盡第10節 鋪開第57節 結拜第128節 代價第34節 王與僕(2)第41節 偶遇第81節 大計(4)第3節 潯陽樓上(1)第87節 破釜沉舟第51節 探風第42節 戲弄第66節 變向第94節 幻夢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28節 亂象第92節 進退維谷
第115節 易幟第115節 裂縫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25節 樂極生悲第62節 舌辯第20節 法務署長第5節 大陰謀第28節 衝突第47節 迷惘第42節 會師第85節 交鋒(2)第29節 陰謀第74節 隱流第89節 歹毒第4節 風起曼隆(4)第12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第39節 興風第5節 交易第92節 鏖戰(2)第111節 圍點(2)第62節 潤物無聲第50節 要價第4節 機遇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52節 輸誠第34節 李代桃僵(1)第72節 同類第40節 僵局第37節 東進之路第37節 引狼相鬥第10節 暗流(2)第16節 燦爛雲霞第4節 矛與盾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10節 會獵(4)第93節 罷戰第4節 反思第37節 相惜第117節 封王第8節 封侯第33節 前進第56節 覆雨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98節 戰猶酣(2)第56節 祭天第59節 接舵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70節 危機意識第76節 大會戰(7)第22節 攜手第47節 議事(3)第25節 樂極生悲第89節 警告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59節 暗謀第5節 潯陽樓上(3)第109節 水雲間(1)第113節 偶遇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110節 第二日(2)第43節 拉與打(1)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12節 九江第50節 火起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49節 西林古道第72節 暫緩下注第100節 露面第11節 情報第50節 隱忍待發第55節 翻雲第107節 絕命殺(1)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56節 破局第93節 侮辱第17節 亮劍(3)第36節 知我者第122節 制衡第96節 策反第68節 押寶第56節 覆雨第12節 戰前第64節 狂瀾在即第77節 小動作第32節 餘波未盡第10節 鋪開第57節 結拜第128節 代價第34節 王與僕(2)第41節 偶遇第81節 大計(4)第3節 潯陽樓上(1)第87節 破釜沉舟第51節 探風第42節 戲弄第66節 變向第94節 幻夢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28節 亂象第92節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