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一統之戰(2)

尼亞西斯的果斷應該說爲白鸛兵團兩個萬人(騎)隊的部份逃脫起到了很大作用,作爲白鸛兵團機動能力和戰鬥力都是最強的一個萬騎隊,亞瑟很快就率領了所屬萬騎隊在藍堡城中開展了堅決的狙擊戰。由於爲了防備引起漢森同盟軍的警惕,崔文秀也沒有敢直接讓遊騎兵進入藍堡城,那樣就太明顯了,遊騎兵從來就不是用來防守的,這個時候沒有任何通報就出現在藍堡城附近,就算是白鸛軍在遲鈍也會意識到情況的不對,更不用說漢森同盟在南面與奧格斯堡大軍正在進行激戰的時候,這種情形就更加敏感了。

亞瑟的輕騎兵在藍堡城內並沒有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主動發起進攻的帝國第七軍團第一師團很快就包圍了白鸛兵團第二萬人隊,但是第一萬騎隊的及時增援還是爲第二萬人隊掙開了一個口子,白鸛兵團第一萬騎隊的瘋狂衝擊撕裂了第七軍團第一師團的包圍圈,讓第二萬人隊能夠得以掙脫,但是掙脫囚籠並不代表就可以逃脫,第七軍團第二師團的隨後跟進很快就將掙脫樊籠的第二萬人隊重新包圍,僅僅有小部分士兵得以逃脫,但是當他們逃出藍堡城之後,他們也就算是逃出生天了,尼亞西斯幾乎立即判斷出唐軍的胃口絕不僅僅只是藍堡城和麥納行省,德信甚至德斯坦行省恐怕都是唐軍的目標所在。

在撤往德斯坦的路途上尼亞西斯就得到了一個不幸的戰報,德信行省失守!敗退是白鸛兵團兩個萬人隊,很顯然他們的警惕性比駐紮在藍堡城中地兩萬軍隊要高許多,在印德安軍團一展開動作時。他們便十分審時度勢的快速從德信行省全面撤退,面對五倍於自己的兵力,傻瓜也知道該採取何種策略,這讓應建明企圖包抄對方的意圖落空,讓崔文秀很是不滿與印德安軍團行動的遲緩。事實上印德安軍團的速度並不慢,但是隻能說他們運氣太差,一支悄悄進行走私勾當的白鸛軍偵察隊在邊境地區進行走私交易商碰巧被抓獲,而其中一名逃脫的偵察兵因爲擔心回去之後無法交差。不得不危言聳聽地假稱在邊境地區發現了唐軍的大規模集結,結果其他戰友皆被唐軍俘獲。唯有他僥倖逃脫。

這個原本是虛構地消息卻一下子引起了駐紮在德信行省的白鸛軍的關注,結果連續派出的斥候隊發現唐軍果真在帕梅行省境內進行秘密軍事集結,雖然距離邊境地區尚遠,但是帕梅行省周圍並無其他目標,除了內地便是北面羅卑人領地,而且現在也劃歸了東騰格里郡。其目標不問可知。

專心關注很快就可以找出端倪,當印德安軍團剛剛來得及踏進德信行省時,白鸛軍的指揮官便已經從唐軍出動規模就可以知曉這一仗沒有任何戰鬥意義,五倍於己方的實力打下去結果沒有什麼懸念,而德信行省也非什麼堅城固塞,能夠保存實力退回基礎更牢固地德斯坦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白鸛軍在麥納行省和德信行省的快速退卻讓崔文秀大感光火,他沒有料到白鸛軍在這兩個行省的軍隊竟然如此刁滑,居然敢在發現情況不對時不經請示不作任何停滯便一路狂奔逃回德斯坦行省,其速度之快簡直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早就有心撤離這個他們並不熟悉的地區回到屬於自己的領土上。

沒有能夠消滅麥納行省和德信行省的白鸛軍很快就讓帝國軍嚐到了苦果。德斯坦較爲複雜的地形讓兩個遊騎兵團在前期進展十分順利之後很快就遇到了阻擊。德斯坦中部的山區成爲了白鸛軍騎兵和步兵相結合組成地絞殺陣,唐軍遊騎兵在這個地區遭遇了最頑強的挑戰,素質優秀的白鸛輕騎兵利用當地民衆支持地優勢。不斷在山區和丘陵區中的谷地內出入襲擊,而白鸛軍的步兵則依託山區建立的多層次要塞和哨所對跟進的唐軍第七軍團發動了一次的反撲,雖然唐軍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面對白鸛軍堅強的態度和靈活的戰略,唐軍仍然是舉步維艱,往前推進一步都會遭遇相當大的阻力。

而在佔領了德信行省的印德安軍團甚至還沒有來得及休整一下就被崔文秀嚴令即刻向西推進進入德斯坦行省,德斯坦行省東面相對於南面和中部來說地勢要稍許平坦一些,軍隊推進速度要更快一些,白鸛軍在這裡充分運用了他們輕騎兵地襲擾戰術賈,印德安軍團在強行推進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代價。直到另外一個遊騎兵團——羅卑的第八遊騎兵團趕到之後,這種局勢才得以扭轉,而此時白鸛軍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成功的龜縮回了處在德斯坦行省西北部的府城比爾賈。

尼亞西斯直到將一萬多兵力帶入比爾賈城之後他的心纔算穩定下來,雖然喪失了六千多步兵,但是這也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兩萬人馬至少一萬騎兵隊還完好無損,而從德信行省退入的兩個萬人隊也是完整無缺,這讓白鸛兵團兵團長史蒂文頗感欣慰,白鸛兵團的主力仍然沒有受到多少損傷,三個騎兵隊,還有三萬多步兵戰士,背後就是漢諾威公國的東方省,據說漢諾威公國甚至有意將的德斯坦行省改名爲新東方省,不知道是處於對同盟內的其他幾國情緒的考慮還是顧及當地民衆心理承受原因,這個改名一直只是停留於口頭上,並沒有付諸實施。

雙手按在城堡的牆垛上,史蒂文目光注視着東南方遠處,現在他並不擔心什麼,六萬多兵力駐紮在這堅固的比爾賈城之內,沒有人能夠輕易從自己手中將這座城市拿走,即便是面對數倍於自己的唐軍史蒂文一樣可以誇這種口,比爾賈受來自西面的鄰居影響顯然很大,整座城市完全是依照西面鄰居城池要塞方式建造,迴環的城堡式建築物構成了比爾賈城的主流,雖然整個比爾賈城並沒有向東大陸人那些完整的四方城牆,但是在比爾賈城中,數座巨大的城堡相互用城牆連接,事實上卻形成了一個不規則形的城牆防禦系統,比爾賈城內許多重要的建築物都處在了幾座大型城堡之間的城牆走廊內,而在城牆走廊之外的建築物則大多是一些臨時性的建築或者露天集市。

“史蒂文,你在擔心什麼嗎?”尼亞西斯環抱雙臂和史蒂文並立,兩人作爲搭檔也已經有幾年了,雖然同是來自德斐恩公國,但是一個是來自公國南部的小城,一個是來自公國北方的首都,不過這並不影響二人的交情,尼亞西斯對於這個出身首都貴族豪門的主將並沒有什麼偏見,雖然他也認爲自己同樣可以勝任軍團長這個職務,這並不影響他對主將的尊敬。

“不,尼亞西斯,現在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我們已經做得更好了,要求我們白鸛軍守住三個行省無疑是不理智的,面前的唐軍數量太過巨大,現在需要做出決定的不是我們而是同盟,如果他們決定要和唐人正面攤牌,那比爾賈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屠宰場,唐軍要想拿下比爾賈,我會讓他們後悔爲什麼會選擇士兵這個職業。當然,如果同盟不打算在這個時候與唐軍正面對決,而又無法做到採取其他方式讓唐人安靜下來,那我倒是覺得我們退出比爾賈更合適,因爲這種仗打下去毫無意義,沒有援軍,這座城市始終會落入唐軍手中,五倍於我們的兵力,我沒有那麼狂妄,何況唐軍並非印德安軍隊。”

史蒂文聳聳肩,優雅的掏出菸斗叼在嘴上,這是他的習慣,考慮問題時總喜歡菸草的香味。

“史蒂文,我不這樣認爲,即便是同盟暫時無暇顧及,但是漢諾威人恐怕也不會答應放任比爾賈落入唐人手中,這就像將他們的東方省置於唐人的虎口之下了,他們將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他們需要比爾賈這個屏障。”尼亞西斯皺起了眉頭,漢諾威人已經派人來到了比爾賈城,雖然沒有明確表達意願,但是言語間流露出來的意思卻是不言而喻。

“哼,我們是同盟常備軍,可不是漢諾威人的炮灰,如果他們認爲比爾賈對於他們來說十分重要,他們的第一軍團以及他們的公國騎士團都完全可以推上一線嘛,假如他們真的有這份勇氣,我倒是可以考慮幫他們一把,如果光是口惠而實不至,那就要恕我不奉陪了,沒有同盟軍隊的支持,白鸛兵團不可能受得住這座城市。”史蒂文並不介意漢諾威人的想法,白鸛軍是同盟常備軍,卻是來自德斐恩公國,與漢諾威人並無多大交情。

第94節 無奈第46節 輕薄第64節 狂瀾在即第26節 湖畔夜談第6節 征服第34節 偏鋒第33節 烽火第15節 亮劍(1)第34節 新科技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115節 毒瘤第2節 旅途見聞第20節 劍指(1)第1節 危難之際第61節 繼續戰爭!第59節 夢想第98節 戰猶酣(2)第37節 東進之路第64節 槍鋒第27節 前奏第27節 前奏第24節 謀慮第83節 風起第26節 兒女情長第10節 比肩(1)第59節 警醒第3節 評書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07節 飼虎第10節 比肩(1)第121節 陀姬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3節 伏鋒第92節 苦戰第89節 碰壁第84節 西風(2)第64節 排行榜(1)第8節 暗箭第36節 潛機第15節 撞擊第87節 各顯神通第32節 奇聞第85節 外交角力第55節 暗夜玫瑰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27節 名將誕生第15節 秘間第99節 遊擊(2)第84節 同盟軍第93節 罷戰第58節 熱鍋螞蟻第3節 反水第71節 途中第2節 路遇第51節 變色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00節 序幕第15節 亮劍(1)第70節 危機意識第7節 劍拔弩張第22節 攜手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83節 策反第36節 知我者第109節 揭蓋第58節 刺探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36節 伏援第92節 風高浪急(1)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55節 殖民地(2)第115節 易幟第81節 實質問題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70節 危機意識第15節 威勢第11節 鳩佔第7節 帝京(1)第70節 四大公子第39節 金陵掘金(2)第22節 劍指(3)第93節 鏖戰(3)第8節 好價錢第50節 強本固基第47節 虎翼第40節 分割(1)第2節 錯綜(2)第55節 競食第71節 摯情第31節 暗手第80節 訂婚第28節 衝突第85節 乞求第38節 戰火烈(3)第21節 立基第3節 創業(2)第50節 感傷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66節 誰拳頭硬
第94節 無奈第46節 輕薄第64節 狂瀾在即第26節 湖畔夜談第6節 征服第34節 偏鋒第33節 烽火第15節 亮劍(1)第34節 新科技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115節 毒瘤第2節 旅途見聞第20節 劍指(1)第1節 危難之際第61節 繼續戰爭!第59節 夢想第98節 戰猶酣(2)第37節 東進之路第64節 槍鋒第27節 前奏第27節 前奏第24節 謀慮第83節 風起第26節 兒女情長第10節 比肩(1)第59節 警醒第3節 評書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07節 飼虎第10節 比肩(1)第121節 陀姬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3節 伏鋒第92節 苦戰第89節 碰壁第84節 西風(2)第64節 排行榜(1)第8節 暗箭第36節 潛機第15節 撞擊第87節 各顯神通第32節 奇聞第85節 外交角力第55節 暗夜玫瑰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27節 名將誕生第15節 秘間第99節 遊擊(2)第84節 同盟軍第93節 罷戰第58節 熱鍋螞蟻第3節 反水第71節 途中第2節 路遇第51節 變色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00節 序幕第15節 亮劍(1)第70節 危機意識第7節 劍拔弩張第22節 攜手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83節 策反第36節 知我者第109節 揭蓋第58節 刺探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36節 伏援第92節 風高浪急(1)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55節 殖民地(2)第115節 易幟第81節 實質問題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70節 危機意識第15節 威勢第11節 鳩佔第7節 帝京(1)第70節 四大公子第39節 金陵掘金(2)第22節 劍指(3)第93節 鏖戰(3)第8節 好價錢第50節 強本固基第47節 虎翼第40節 分割(1)第2節 錯綜(2)第55節 競食第71節 摯情第31節 暗手第80節 訂婚第28節 衝突第85節 乞求第38節 戰火烈(3)第21節 立基第3節 創業(2)第50節 感傷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66節 誰拳頭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