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箭在弦上(2)

“第三軍團可能要慢一些,現在大概過了進入洞庭湖了,還得要幾天才能走過五湖進入三江,不過樑老大放心,耽誤不了什麼事兒,肯定會在預訂時間之前趕到的。”龍自行顯得十分沉穩,這是他執掌第三軍團之後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他也希望用一次完勝來證明自己。

“唔,各部要注意隱蔽,若是下邊人問起來,就以到南海地區進行軍事演習爲名,暫時不要對外宣佈目的地,雖然這瞞不了多久,但是能瞞一天也能讓馬其汗人少一天準備時間。”樑崇信點點頭,應該說帝國軍隊的絕大部分精銳都集中在這裡了,由此可見皇帝陛下對這一戰期待有多深,拿下馬其汗非法侵佔的土地,並且還要以最快速度,搶在利伯亞人發動之前,要求就是這麼簡單。

“樑兄,這一戰可已有作戰計劃?陛下打算怎麼打?”盯着桌面上馬其汗周邊地區的沙盤,雙臂環抱一手扶着下頜的虎衛軍團軍團長皇甫天成像是在琢磨着這一戰該怎麼打才合適,他雖然算得上帝國軍中的新人,不過他也算得上是原唐河帝國軍中宿將,所以和帝國軍中的幾名高級將領還算合得來,雖然無法和其他人一樣與樑崇信那麼熟悉,經歷了西南戰役之後,雙方都要親近許多。

“嗯,陛下只是提了一個大致方略,具體作戰計劃陛下是不會過問地。其實大夥兒都清楚。這一仗怎麼打算來算去也只有兩個方向,北羅尼西亞我想大家都不會去考慮,不利之處皆在我方,誰也不會從那兒打主意。從越京發動襲擊優勢和劣勢一樣明顯,風險巨大,沒有騎兵協助。我們前期也許會得手,但後期會相當被動;從羅尼西亞西面發動進攻,屬於穩紮穩打,我們有山地作戰的優勢,拿下羅尼西亞是遲早的事情,只是戰爭可能長期化,不符合帝國總體佈局。所以,今日也想來請大夥兒都來斟酌一下,究竟從哪裡動手,各有利弊。如何克服弊端發揮優勢。”樑崇信將身體往後一仰,掃了一眼衆將,淡淡的道。

衆人的目光也不知在沙盤上已經轉了多少圈,情況就是那樣,誰都清楚。揚長避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困難都是客觀存在的,打仗若是佔盡優勢,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

“樑老大。我看還是從羅尼西亞西面進攻更妥當,從越京發動襲擊,先不說能否奏效。就算奏效,馬其汗人地斑馬騎兵和角馬重騎兵在越京平原上佔具有絕對優勢,我們的騎兵在這種氣候下又根本無法南下,這不是相當於綁着自己一隻手去打仗麼?就算襲擊成功,也無法確保戰果,這樣打仗就毫無意義了。”赫連勃叭嗒着雪茄轉着眼珠子,從西面作戰第二軍團當仁不讓就會是主力,他打的好算盤。

“赫連兄,我看也未必。越京平原固然是一馬平川,但是河渠縱橫,加上現在正是雨季,馬其汗人的騎兵在這個地區不可能像在他們本土那樣得心應手,地形和氣候對於他們的騎兵尤其是重騎兵一樣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在發動襲擊中之後,選擇合適部位進行固守,穩步推進,並非沒有機會。”龍自行不太贊同赫連勃的意見。

“龍兄,馬其汗人的騎兵已經在越京平原上呆了幾年了,應該說已經完全熟悉了越京氣候,至於你說河渠縱橫會影響馬其汗騎兵的行動,我覺得這不大可能,越京人原來在這個地區就相當主意交通,河渠上橋樑密集,河道上幾乎每隔幾十裡就有橋樑,我認爲他們的騎兵行進不會受到多大影響,至於說你提及地合適部位進行固守,我看了看,這越京之地似乎沒有合適的守禦之地,除非你能拿下他們的城市,但是他們的城市都在平原中央,馬其汗人都有重兵把守,我們一下子要拿下,不太容易。”赫連勃立即反駁。

“赫連兄,所謂突襲,那就是要出其不意,如果按照常規戰法,自然不易,但是若是準備得當,千里撲擊,加上越京境內情報部門也有接應我們的內應,怎麼說也比從羅尼西亞西面進攻機會大許多,陛下要求我們儘早結束戰事,拖下去很顯然會帶來許多麻煩,縱然是冒些險也是值得地。我們可以選擇越京三城中最北端的這座作爲突擊點,只要拿下這座城市,我們便能俯視越京平原,爲下一步打下基礎。”龍自行也知道這一戰有些風險,但是權衡兩方利弊,他還是認爲從越京突破更爲合適。

“龍兄,設想是好的,問題在於能否做得到?你看這一段距離不近,全是平地,甚至連溝渠都甚少,如果馬其汗人騎兵趕到,我們如何應對?我們有把握在抵擋住馬其汗騎兵攻擊之時,又攻克下城市麼?不能,我認爲難度太大。”赫連勃搖頭反對。

看見二人還欲再爭,樑崇信搖手製止了二人,這個問題他也思考過很久了,利弊明顯,風險巨大,這也是他召集衆人的原因,看能否尋找到一個解決弊端的妥善辦法。“舍內,天成,天雄,你們也發表一下意見,說說看。”

“樑大人,其實這中間地關節一看就清楚,都還存在許多變數,比如馬其汗人騎兵戰力究竟如何?他們的機動能力呢?我們能否如願奪下一座城市?如果答案是否,那從越京襲擊就不合適,相反,西面戰場一樣,如果我們的軍隊突進速度更快能夠搶在馬其汗人地中部防禦線布好之前突破,那我們就能成功,否則就可能長期化,這兩個方案都存在着似乎無法克服的弊端。”舍內一直坐在邊沿上琢磨,第一軍團接替第六軍團防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第六軍團終於輪到上陣機會,但是這個機會似乎不那麼好,兩個方向都像是一個巨大的陷阱等着帝國軍隊,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泥潭。

舍內一番話出口讓一干人都陷入了沉默,馬其汗人敢於向利伯亞人招手,自然有所仗恃,羅尼西亞的良好地勢就是他們的屏障,而越京有可以利用帝國騎兵不適應當地氣候的優勢扼守,這也是帝國軍一直感到頭疼的原因。

“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不趁着利伯亞人尚未準備停當的之前打掉馬其汗人的戰爭潛力,真正當利伯亞人向我們發難時有這樣一個強敵在我們後面燒火,甚至連三國同盟都可能會被拉進來,那帝國會更加麻煩,所以這一仗我們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只有把馬其汗人打殘廢,纔會震懾住三國同盟,防止他們倒向馬其汗人,陷阱也好,泥潭也好,我們只能想辦法克服。”樑崇信環顧一眼四周衆將,平淡地語氣卻無比堅決。

“樑兄,不知道這南洋聯盟會在這一戰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皇甫天成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時候提及南洋聯盟,顯得有些不那麼合時宜,衆將都有些不悅,但是敏感的樑崇信卻像是一下子想到了什麼,虎目陡然綻放出精芒。

“天成可是以爲我們可以避開這兩條線路?”樑崇信竭力壓抑住內心的興奮,如同在黑暗中突然發現一盞明燈,一下子爲苦苦思索的樑崇信帶來一絲靈感。

“嗯,天成也是這個意思,與其在這兩條都有致命缺陷的線路上摸索,不如另闢蹊徑,如果在政治層面上無須顧忌的話,我以爲我們可以從南洋聯盟這邊打開缺口。”皇甫天成這番話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唯一顧忌的大概就是政治藉口了。

樑崇信和衆將的目光都已經回到了沙盤上,羅尼西亞縱橫的山地蜿蜓盤恆在中南郡和越京行省南部之間,而再向南就是南洋聯盟的成員國──毛淡棉王國,這是一個面積中等的內陸國,地勢和羅尼西亞也相仿,山地縱橫,只不過稍稍平緩一些,跨越過毛淡棉地區就是越京南方的大寮國,這也是一個內陸小國,而從大寮國便可直接插入越京南部。

一時間室內顯得格外安靜,所有人都被這個大膽的想法給吸引同時又震驚了,南洋聯盟雖然和帝國關係不睦,但是一直是帝國爭取保持中立的對象,希望南洋聯盟不要在戰爭中支持馬其汗,除非南洋聯盟公開出兵支持馬其汗,否則帝國都暫時不會對南洋聯盟採取行動,哪怕是明知道它在經濟上支持馬其汗。但是現在要主動打破這個禁忌,就會牽扯很多方面了。而且這一發動進攻並不簡單只是從邊境地區借道而過那麼簡單,而是要活生生縱貫直入兩個國家,雖然範圍不大,但是那畢竟是兩個主權國家,這種行爲無疑就是對南洋聯盟宣戰了。

第82節 瓜分?(3)第25節 光復第79節 誰之責?(1)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12節 比肩(3)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81節 瓜分?(2)第109節 雨驟風狂第37節 女主人第51節 暗影第55節 接收第32節 連環殺(5)第121節 陀姬第17節 鋒煙再起第101節 松江第74節 滾湯沃雪(1)第13節 塵埃落定第68節 武林第48節 苦熬第73節 齋浦渡第12節 暗流(4)第40節 瞞天過海(1)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10節 納賢第79節 曲線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19節 內廷第80節 瓜分?(1)第17節 驚刺第41節 短兵第1節 攬才第32節 餘波未盡第48節 內鬥第71節 新大陸第86節 意料之中第82節 殘紅第40節 風雨第106節 出巡第2節 風起曼隆(2)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4節 根源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61節 家醜第3節 山雨欲來第47節 霸勢(3)第55節 易位第8節 捕鼠行動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57節 約會第1節 東洋第99節 戰猶酣(3)第6節 征服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47節 獎賞第31節 陰雲第75節 詭變第12節 比肩(3)第71節 大會戰(2)第82節 水軍第86節 勢不可擋第71節 出路第115節 易幟第18節 伐謀第22節 納入第85節 乞求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81節 大計(4)第9節 東南之旅(1)第82節 瓜分?(3)第105節 駕臨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82節 風滿樓(1)第2節 旅途見聞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05節 謀刺第15節 密雲欲雨第51節 佈線第105節 承諾第6節 各有所求第86節 人才爭奪第52節 輸誠第72節 暫緩下注第27節 逆襲(2)第10節 會獵(4)第43節 磨刀第4節 創業(3)第81節 龍種秘法(2)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51節 年關第104節 伏諜第13節 伏鋒第87節 交心(1)第39節 狂想第49節 矛頭第38節 覓路第3節 潯陽樓上(1)第33節 帝國反擊
第82節 瓜分?(3)第25節 光復第79節 誰之責?(1)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12節 比肩(3)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81節 瓜分?(2)第109節 雨驟風狂第37節 女主人第51節 暗影第55節 接收第32節 連環殺(5)第121節 陀姬第17節 鋒煙再起第101節 松江第74節 滾湯沃雪(1)第13節 塵埃落定第68節 武林第48節 苦熬第73節 齋浦渡第12節 暗流(4)第40節 瞞天過海(1)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10節 納賢第79節 曲線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19節 內廷第80節 瓜分?(1)第17節 驚刺第41節 短兵第1節 攬才第32節 餘波未盡第48節 內鬥第71節 新大陸第86節 意料之中第82節 殘紅第40節 風雨第106節 出巡第2節 風起曼隆(2)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4節 根源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61節 家醜第3節 山雨欲來第47節 霸勢(3)第55節 易位第8節 捕鼠行動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99節 王者戰爭(3)第57節 約會第1節 東洋第99節 戰猶酣(3)第6節 征服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47節 獎賞第31節 陰雲第75節 詭變第12節 比肩(3)第71節 大會戰(2)第82節 水軍第86節 勢不可擋第71節 出路第115節 易幟第18節 伐謀第22節 納入第85節 乞求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81節 大計(4)第9節 東南之旅(1)第82節 瓜分?(3)第105節 駕臨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82節 風滿樓(1)第2節 旅途見聞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05節 謀刺第15節 密雲欲雨第51節 佈線第105節 承諾第6節 各有所求第86節 人才爭奪第52節 輸誠第72節 暫緩下注第27節 逆襲(2)第10節 會獵(4)第43節 磨刀第4節 創業(3)第81節 龍種秘法(2)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51節 年關第104節 伏諜第13節 伏鋒第87節 交心(1)第39節 狂想第49節 矛頭第38節 覓路第3節 潯陽樓上(1)第33節 帝國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