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逆襲(2)

當展伯濤幾個箭步衝至營柵前時,唐軍也早已在警哨的催促下有條不紊的進入臨戰狀態,但是畢竟這已經是凌晨三時,正是人睡夢最香甜的時候,經歷了長途跋涉的唐軍大多已經入眠,雖然展伯濤也安排了各個師團須得佈置充足的夜間執勤部隊,但是誰也未曾想到主動退卻的漢森同盟軍會在半夜間以襲營的方式捲土重來,而且來勢是如此兇猛。

展伯濤安排的紮營方式是以M形狀的布營,第一師團安排在了凹陷接合處,而直屬師團和第五師團則分別安排在了兩座凸起處,這樣互成犄角,而第二師團則充當了後營預備隊,應當說這種佈陣方式相對更富有攻擊性,但是在遭遇敵襲時,直屬師團和第五師團不可避免的會遭遇更大的壓力。

蘇沃洛夫相當聰明,他清楚自己這三萬鐵甲騎兵乃是決定整個西印德安戰局的關鍵,雖然這一次破釜沉舟要讓鐵甲騎兵參加夜襲,但是他也清楚鐵甲騎兵的優勢是在突破而非纏戰,而敵人採取M壯佈陣,應該說是對他們自己的戰鬥力深具信心,所以他也謹慎的採取了重點攻擊兩座峰點處,也就是直屬師團和第五師團紮營處。

齊柏林同樣是在第一時間感到了營柵處,黑壓壓的鐵甲騎兵幾乎在火把亮起的第一時間映入了齊柏林的眼簾,饒是齊柏林也是就經戰陣的老手也還是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氣。齊柏林尚未來得及休息,按照展伯濤地要求整個師團下午就主要在加強營柵和鹿砦的佈設。敵人既然退而不走,擺明可能就是要打算在這個地方來一場會戰了,既然如此,那對於營寨的要求肯定就不能太低,既要防止敵人襲營,又要體恤本來就很疲倦的士兵們,但是齊柏林清楚這等時候還是小心一些爲好。畢竟這支軍隊是第一次遭遇,底細風格也不大清楚。寧肯士兵們辛苦一些,那也是爲自家生命作想。

烏黑色的鐵葉甲在營寨上升起的燈籠和士兵們手中的火把下顯得格外刺目,全身上下泛着黑黝黝烏光地鐵甲騎兵連面目都藏在了鐵葉面具之後,只露出了一雙眼睛和兩個透氣孔,鑌鐵長矛長達四米,和東大陸重甲騎兵略有不同的是鐵矛矛鋒半米處都有一處小小倒鉤,便欲拉扯破壞。這是西大陸重甲騎兵便於攻城拔寨地利器。由於西大陸白種人體力普遍優於中大陸和東大陸人種,尤其是臂力方面更是佔有優勢,這種帶鉤鑌鐵長矛也就成爲了西大陸重甲騎兵的首選武器。

全身被甲的戰馬踩着統一的節拍,猶如一羣跳舞的騎士踩着曼妙的舞步,更像一羣移動的鐵甲堡壘,以排山倒海之勢襲來,整個地面在千萬雙鐵蹄踩踏下戰慄劇抖,泥土紛飛。捲起一陣泥霧,不過設置在營柵前方地數十個零亂的拒馬坑讓鐵甲騎兵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混亂,來自西大陸的騎士們明顯有些不太適應東方軍隊不擇手段的方式,這種散亂的拒馬坑並不多,也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能有效的打亂對方有組織地攻擊節奏。尤其是排成陣形的攻擊波,連齊柏林也沒有料到這種例行的拒馬坑能夠起到這樣大的效果,而如果換成了遊牧民族的遊騎兵或者輕騎兵的話,這種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但是數量不多地拒馬坑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適當調整了共計方向和順序的鐵甲騎兵很快就衝過了這個陷阱區域,撞到了拒馬溝面前。拒馬溝是唐軍佈設了第一道防線,這同樣也是東大陸軍隊紮營必備的溝壑,但是在克爾曼行省這片土地上,沙質土壤並不適合挖掘拒馬溝,往往挖開兩旁的沙土又會傾倒下來。事實上也就成了一道梯形溝。

漢森同盟軍對於唐軍的這一防襲措施是有所瞭解的。第一波的攻擊騎兵大多以輕騎兵爲主,他們和身後的鐵甲騎兵有一定地距離。馬鞍後沉重地土袋證明他們並非只會愚蠢魯莽的蠻攻硬撞,他們集中力量分別在環繞在營柵外地拒馬溝上投下土袋,然後迅速散開,這種集中投放很快就讓拒馬溝多處被填平失去了效用,而在旗令兵的指引下,漢森同盟的鐵甲騎兵很快就集中起來向這幾處地域發起了瘋狂衝擊。

先遣輕騎兵並不是沒有付出,在營寨和哨樓上弓箭手的洗禮下,漢森同盟的輕騎兵幾乎十不存一,三千輕騎兵最後能夠存留逃脫的不足三百人,但是他們的犧牲爲身後的重甲騎兵換來一條條攻擊通道,可以讓重甲騎兵集中力量對唐軍的最後一道屏障發動衝擊。

齊柏林站在哨樓高處,目注前方,血腥而又狂暴的氣息撲鼻而來,自己站在哨樓上的感覺就像是在呼嘯而來的暴風雨中一葉孤舟那般無助。黑壓壓的鐵甲騎兵如同潮水一般一層層成波次席捲而來,結實的鑌鐵長矛輪番打擊衝撞之下,結實的營柵很快就開始出現了鬆動的跡象,漢森同盟騎兵們的職業操守足以令人肅然起敬,即便是從馬上跌落下來,騎士們仍然堅持不懈的用手中長矛和鐵鏟挖掘着營柵,意圖最快完成突破。

弓箭手雖然對輕甲騎兵相當有效,但是對於重裝騎兵來說顯然隔靴搔癢難以起到實質作用,真正能夠對重甲騎兵造成傷害的出了營柵和鹿砦外就只有投槍兵了。投槍兵並非高嶽人專利,但是一個混成師團配置的投槍兵相當有限,多也不過兩三個大隊,但是即便這樣,運用到恰到好處的投槍兵每一波投擲仍然給蜂擁而上的鐵甲騎兵們造成了巨大傷害。只是這種傷害並不足以阻擋住漢森同盟一方兇猛的攻勢,捨生忘死的衝鋒很快就在第五師團的營寨上撕開了裂縫,而這種裂縫一旦綻裂開來,那便是致命的。

最尖端的堡壘和哨塔很快就在漢森同盟鐵甲騎兵的輪番攻擊下破損倒塌,這裡是第五師團最堅固的所在,但是也是最先被打垮的。多達三千的鐵甲騎兵集中力量對這裡進行猛攻,第五師團只有兩個大隊駐守在這裡,其中就有一個投槍兵大隊,當鐵甲騎兵揹負着傷亡千人的創口終於將營柵摧毀時,在重甲步兵的掩護下,投槍兵投射完最後一波投槍後開始穩步撤退,藉助兩翼尚未被沖垮的營柵,第五師團在師團長齊柏林親臨一線的指揮下以不大的代價完成了這次戰術撤退,而在撤退之前齊柏林已經安排利用運輸車在自己營寨內佈置了第二道防禦線。

截至目前,蘇沃洛夫對於這一場突襲獲得的效果可以說很不滿意,顯然唐軍對於這次突襲並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從前期唐軍的應對乏力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但是唐軍的日常準備出乎尋常的嚴密,反應也相當敏捷,很快就組織起了有效的防禦體系,雖然在己方強力衝擊下獲得了多處突破,但是想要迅速擴大戰果的意圖未能實現。唐軍表現出來的堅韌頑強和迅速敏捷與這個地區的印德安人軍隊完全是兩個概念,這也難怪唐人能夠如此迅猛的成爲印德安地區的老大。

M狀的兩處尖端都已經被漢森同盟軍隊突破,雙方事實上已經處於全面纏戰狀態,隨後跟進的漢森同盟步兵迅速在兩處大型突破口突進,和已經組織起了第二道防禦線的唐軍步兵展開全面激戰,雙方在每一個營壘每一處哨塔都展開了空前慘烈的戰鬥,這個時候騎兵已經退出了主要戰場,步兵成爲當之無愧的攻守主力。

展伯濤在發現敵人騎兵並未向凹陷處挺進就意識到對手的的狡猾,對方也察覺到了自己佈陣方式具有極強的反擊能力,漢森同盟選擇了優先攻擊自己兩處犄角的戰術,這樣一來可以避開兩翼向中間夾擊的危險。他沒有多作猶豫,因爲他清楚在敵人的重點關照下,直屬師團和第五師團的前鋒營肯定很難堅守住敵人的瘋狂衝擊,而第二道防線甚至第三道防線纔會是決定戰場勝負的所在。

第二師團迅速分成兩部向兩翼增援,有了第二師團的增援,展伯濤相信這一場纏戰最終會讓漢森同盟軍認識到唐軍的強大,他現在還不準備將第一師團投入,這是他最後的王牌,運用到關鍵時刻,也許就將決定整個戰役的命運。

直屬師團的情況和第五師團相差無幾,尖端處的要塞式防禦固然給了漢森同盟騎兵以沉痛的打擊,但是在優勢鐵甲騎兵的衝擊下,這種簡易要塞式堡壘並不足以成爲決定因素,杜青雲甚至比齊柏林更清楚這一點,在利用工事有意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的同時,他也就已經在構築第二道防線,爲第二階段防禦作準備了。

第60節 如願以償第137節 西風漸(6)第104節 大手筆第16節 燦爛雲霞第61節 屠刀將舉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62節 海軍(1)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5節 流山臺子第2節 政議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6節 喜訊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12節 換血第64節 大捷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40節 風雨第52節 輸誠第30節 新的一頁第68節 肥肉(2)第85節 外交角力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5節 交易第20節 女官第47節 虎翼第43節 墨玉鳳凰第76節 抉擇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101節 隱忍第27節 前奏第74節 驚變第107節 戰猶酣(11)第29節 固寵第132節 西風漸(1)第71節 風雲再起(1)第91節 安第斯之戰(4)第31節 陰雲第81節 不屈第59節 舞臺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12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第37節 異彩紛呈第17節 對等第49節 禍福第9節 慧心第7節 匕首第119節 要價第33節 王與僕(1)第76節 抉擇第58節 刺探第66節 誰拳頭硬第64節 狂瀾在即第2節 聯席會議第78節 大計(1)第97節 別無選擇第11節 佳人第112節 驚天變第93節 馬革裹屍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60節 危機初露第79節 曲線第125節 全勝第98節 戰猶酣(2)第99節 分化第127節 藏金第72節 籌劃第71節 風起(1)第25節 環航成功第80節 訂婚第39節 見聞第33節 連環殺(6)第71節 入城第66節 平衡(2)第12節 薦才第8節 掌握第60節 危機初露第72節 敗像第17節 舞臺第29節 爭議第22節 劍指(3)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20節 美女第10節 會獵(4)第30節 奇襲第62節 一統之戰(1)第87節 混亂第16節 重逢第13節 臥虎藏龍(1)第4節 鬥智鬥勇(1)第18節 亮劍(4)第81節 大計(4)第38節 絆腳石第51節 插旗第15節 條件第3節 隱流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21節 腐敗第17節 流年不利第95節 裂痕第35節 心動
第60節 如願以償第137節 西風漸(6)第104節 大手筆第16節 燦爛雲霞第61節 屠刀將舉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62節 海軍(1)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5節 流山臺子第2節 政議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6節 喜訊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12節 換血第64節 大捷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40節 風雨第52節 輸誠第30節 新的一頁第68節 肥肉(2)第85節 外交角力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5節 交易第20節 女官第47節 虎翼第43節 墨玉鳳凰第76節 抉擇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101節 隱忍第27節 前奏第74節 驚變第107節 戰猶酣(11)第29節 固寵第132節 西風漸(1)第71節 風雲再起(1)第91節 安第斯之戰(4)第31節 陰雲第81節 不屈第59節 舞臺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12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第37節 異彩紛呈第17節 對等第49節 禍福第9節 慧心第7節 匕首第119節 要價第33節 王與僕(1)第76節 抉擇第58節 刺探第66節 誰拳頭硬第64節 狂瀾在即第2節 聯席會議第78節 大計(1)第97節 別無選擇第11節 佳人第112節 驚天變第93節 馬革裹屍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60節 危機初露第79節 曲線第125節 全勝第98節 戰猶酣(2)第99節 分化第127節 藏金第72節 籌劃第71節 風起(1)第25節 環航成功第80節 訂婚第39節 見聞第33節 連環殺(6)第71節 入城第66節 平衡(2)第12節 薦才第8節 掌握第60節 危機初露第72節 敗像第17節 舞臺第29節 爭議第22節 劍指(3)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20節 美女第10節 會獵(4)第30節 奇襲第62節 一統之戰(1)第87節 混亂第16節 重逢第13節 臥虎藏龍(1)第4節 鬥智鬥勇(1)第18節 亮劍(4)第81節 大計(4)第38節 絆腳石第51節 插旗第15節 條件第3節 隱流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21節 腐敗第17節 流年不利第95節 裂痕第35節 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