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澎湃

點了點頭,郎永泉又將目光轉向身旁自己的首席幕僚楊慕白:“慕白,你怎麼看?”

緩緩點了點頭,楊慕白臉上的皺紋都顯得那樣深刻,聲音不帶絲毫感情:“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緬國地域面積雖不小,但人口都十分分散,他們的所謂國防軍根本不值一提,比起我們的警備部隊也還有一定差距,再加之他們的幾道重要關卡都已經被我們的先遣部隊嚴密監控,這一點我並不擔心。如果沒有外界干擾,一個星期拿下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那林家那邊你怎麼看?”朗永泉若有所思的問道。

“林家的第二軍團與我們一樣暗中都運動到了南線邊境,集中了四個師團兵力,大概也是想一舉拿下羅尼西亞聯盟諸國,胃口比我們還大,不過羅尼西亞聯盟各國的軍隊可比緬國要強上許多,林國雄想一口吃掉恐怕得花點心思。”楊慕白嘴角浮起一絲詭密的笑容。

“慕白兄,雖說那羅尼西亞聯盟諸國軍隊不弱,但他們分佈散亂,若是林家軍隊集中兵力進行突破,我擔心只要擊潰那其中兩三個實力最強的城邦,其他小城邦都會俯首稱臣的。”謝長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長洋兄,你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你也要看到,這羅尼西亞諸國兵力分佈雖然散,卻大多駐紮在各關卡要塞,而且這片地區地勢崎嶇,各國之間的交通並不方便,往往只有那麼一兩條主要道路相通,若是各國軍隊的戰鬥力再強一些,我看那林國雄能否順利事實他的計劃都還真成問題呢。”楊慕白不慌不忙的解釋。

“還有那羅尼西亞聯盟南部幾跟小城邦實力雖弱,但卻向來與南洋聯盟關係良好,若是風色不對,大可投向南洋聯盟的懷抱,而現在的南洋聯盟和馬其汗人打得火熱,若真是出手相助,這林國雄究竟怎樣應對呢?何況馬其汗人也不會就這樣坐視林國雄的肆意妄爲吧!”楊慕白顯然是對此次林家出兵之事早有預見,而且還做了仔細的分析考慮,一番話說的旁邊的幾個參謀人員連連點頭。

“可馬其汗人現在已經被帝國幾十萬大軍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即使有心制止林國雄的行動,恐怕也力不從心吧。至於南洋聯盟要出兵,我擔心他們那個效率低下的聯盟議會要作出這個出兵決定,怕不知道林國雄的軍隊已經把羅尼西亞聯盟諸國早就翻了個幾遍了。”謝長洋並未被說服,雖然與自己的軍事行動無關,他他還是想就這個問題好好探討探討。

謝長洋所說的並非無的放矢,眼下馬其汗人面對北邊帝國幾十萬大軍的壓力早已無力他顧,甚至多次派人前望帝都希望能夠和平談判解決問題,而南洋聯盟在大事上向來是由聯盟議會來決定,而聯盟內各國和城邦也並非鐵板一塊,爲了各自的經濟利益,往往可以爲一件小事爭論上幾天,象出兵幫助羅尼西亞聯盟這類事情,也許與羅尼西亞聯盟接壤的幾個國家城邦會支持,而地處東部的那些國家和城邦就未必會同意。

“馬其汗人已經與米蘭人達成了停戰協議,東邊防線只留下了不多的部隊,而幾個御林兵團都已經西返,這支有生力量隨時可以投入戰鬥,至於北邊戰線,現在已經是祭春大節,誰都知道咱們唐族人最重視這個節日,帝國更是這樣,我想那雷覺天也清楚帝國在祭春節後這一段時間是不會輕易發動攻勢的。至於南洋聯盟麼,他們也並非傻子,一旦林國雄的軍隊佔領了整個羅尼西亞聯盟諸國,那他們將直接面對林家軍隊的刀槍,我想這也是他們不樂意見到的吧,當然這中間的確也還有些變數,就如長洋所說的聯盟議會效率極其低下,很難在短時間內作出出兵決定,不過我認爲即使只有馬其汗人的介入就足以讓林國雄三思而行了。”

楊慕白的這番話不僅讓方纔已被謝長洋的話動搖了的幾個參謀人員重新點頭,連一直沒有作聲的郎永泉也微微點了點頭。謝長洋雖還有一些不同意見,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同僚的話更有說服力,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慕白,整個緬地我就全權交給你了。長洋,你要儘快結束戰鬥,恢復到原來的和平狀態,我們那邊的人會提供幫助的,估計不會有大的問題。”朗永泉信心十足的安排道:“緬地地理位置雖不算十分重要,但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很利於發展農業,我們天南的糧食生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極限,即使是豐收年辰也只能堪堪夠用,如果能控制住整個緬國,那我們無疑於增添了一座巨大的糧倉,這對我們以後的發展極爲有利,而且此次我們利用了林家和馬其汗人都有麻煩纏身,可以一舉平定,只要我們能鞏固在緬地的統治,我相信我們的實力將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大人說得極爲正確,緬地地廣人稀,許多肥沃的地區都還未開發,許多開發了的地區也並未有效的使用,只要我們控制此地,再適當移民,經濟可以得到極大發展,可以大大改善我們的糧食供應和貯備狀況,我想以後無論與林家還是馬其汗人對壘,也不會差多少。”楊慕白也附和道。

“不知道林國雄這個傢伙現在究竟在幹什麼呢?”郎永泉把目光慢慢移向了東邊。

此時此刻林國雄究竟在幹什麼呢?

帝國三江郡南部的華陽府與秦都府交界地帶,和是一個三交界地帶,再往南二十里地就進入緬國地界,八十里外就是羅尼西亞聯盟北部一個重要關卡----萬鬆關,它屬於聯盟中的卡基公國,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公國。在這座關卡與三江郡之間都是一些淺丘地形,不過中間也有幾條小道和一條大路相通。再往東一百里地也有一座地形險要的關卡----大嵛口,在這座關口駐有約五千人的尼爾王國的精銳駐軍,說是精銳軍隊只是相對於整個羅尼西亞聯盟其他國家和城邦的軍隊,其整體實力也的確不敢讓人恭維。

在離這兩座關卡的以北的一百多裡地外的三江郡境內,四個師團的軍隊早已整裝待發,在這四個師團後面還分別緊跟着秦都府警備師團和華陽府警備師團兩個師團的地方警備部隊,準備在前方的正規陸軍打開通道後迅速跟進。

林雲飛心情激動的在帥帳中走來走去,臉色也有些泛紅,畢竟是第一次由自己親自指揮如此規模的戰役,雖說對方並無準備,而且戰鬥力也相差太遠,但戰場變化萬千,任誰也沒有絕對把握就說此場戰役就能一帆風順,初次出戰就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戰役不能不讓他在欣喜之餘又感到一絲緊張。

“大公子,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只等時間一到即可發動攻擊。”站在他身旁查看地圖的是第二軍團的副軍團長,也是林雲飛之父的老部下原第一軍團第二師團的師團長金少賓,一個久經戰陣的老軍人。

“哦,金叔,偵察部隊回來沒有?”林雲飛興奮的搓了搓手,然後問道。

“最後一批偵察部隊剛回來,一切都象預計的那樣,沒有什麼變化。”金少賓知道自己的任務很重,主公將大公子交到自己手中,希望自己輔佐好大公子,自己自然有一定壓力,好在這場戰爭應該沒有什麼懸念,頂多是時間問題,當然自己也要爭取以最快的方式解決戰鬥,爲後期的佔領做好準備。

“好,金叔,可以命令部隊進入狀態,半個一個小時,不,半個小時後按預定計劃發起攻擊。”林雲飛努力平靜了一下情緒,想起臨行前父親告誡自己的話,終於發出了作戰指令。

隨着命令的下達,沉睡着各個營帳頓時沸騰起來,此時此刻已經沒有必要再作任何掩飾了,即使掩飾也毫無作用,天一亮,所有一切都將公之與天下,林家以維護唐族人在羅尼西亞聯盟各國的合法利益爲由正式進軍南部的羅尼西亞聯盟。

然而就在三江第二軍團的第一第二師團向位於尼爾王國的大嵛口秘密突進的時候,尼爾王國當局接到一條奇怪的情報,情報來源卻是一個過路者被一個不知名的蒙面人以十枚金幣的代價送到尼爾王國的首相府,雖然接到情報的尼爾王國首相半信半疑,但出於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想法,他立即下令駐紮在大嵛口的部隊進入戰爭狀態,同時命令駐防首都的部隊也進入戒備狀態,並立即把這個消息以最快速度通報給聯盟其他國家。

然而似乎一切都顯得太晚了一些,除了駐紮大嵛口的尼爾王國駐軍得到情報後立即加強了對關卡的戒備,並派出探哨偵察外,通知其他地區的快馬還在路上,三江第二軍團的四個師團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轟隆隆的分成兩個個箭頭分別向卡基公國和尼爾王國壓了過來。

此時此刻,時間定格於大陸695年2月8日凌晨0時,正是唐河帝國傳統舊年的年關和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2月8日也正是全大陸上的唐族人的祭春節,習慣上這一天,唐族人都要在家裡祭拜祖先。

在這之前的兩個小時,也就是大陸歷695年2月7日晚22時,帝國天南第二軍團三個師團已經在副軍團長殷俊的率領下從天南郡最南的欽州府越過邊境線,直插緬國腹地,而稍後,第二軍團剩餘兩個師團及軍團直屬部隊在軍團長謝長洋率領下出貴寧府南境,沿大橫斷山餘麓下的低地快速推進,兩個矛頭都是直指緬國首都珀斯城。

廣告:〈江山美人志〉VS《三國之亂世風雲》!

第88節 北伐(1)第49節 闇火第115節 喪鐘第13節 鬥志第9節 交友第88節 時機第124節 磐石軍第80節 握手第9節 廷議第101節 隱忍第19節 大戰序幕第15節 裁軍第27節 老而彌堅第77節 定標第28節 奇女子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45節 合流第51節 變色第103節 交火(3)第43節 墨玉鳳凰第11節 夜宴第21節 前奏第26節 戰車第67節 武御試第88節 禁衛軍第41節 偶遇第35節 王與僕(3)第22節 攜手第81節 大合縱第13節 奴隸市場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104節 亂!亂!亂!(2)第58節 發展大計第24節 說客第5節 破敵第53節 經濟會議第49節 握手第117節 虎頭蛇尾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22節 變化第75節 詭變第29節 蠻女郎第32節 一邊倒第102節 交火(2)第55節 施政演講第88節 交心(2)第70節 巨人之握手(3)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24節 土地政策第66節 平衡(2)第18節 異動第128節 代價第16節 遊說第42節 發動第73節 強弱之勢第97節 戰猶酣(1)第96節 春光第33節 琴仙再現第38節 對策第82節 瓜分?(3)第99節 截殺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6節 分配第76節 教派紛爭第38節 對策第16節 遭遇第112節 新時代到來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62節 叵測第1節 萌芽(1)第3節 評書第93節 決心第70節 紛亂第76節 磨刀霍霍(2)第45節 甲馬之戰第6節 一賭天下第34節 偏鋒第105節 瘟疫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44節 大成第65節 進退第103節 交火(3)第8節 軍制第60節 江南好第57節 忙裡偷閒(2)第25節 爲官之道(2)第13節 回校第113節 陪閱第136節 西風漸(5)第3節 創業(2)第87節 失密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2節 舌戰第84節 骯髒第64節 遇襲(3)第109節 雨驟風狂
第88節 北伐(1)第49節 闇火第115節 喪鐘第13節 鬥志第9節 交友第88節 時機第124節 磐石軍第80節 握手第9節 廷議第101節 隱忍第19節 大戰序幕第15節 裁軍第27節 老而彌堅第77節 定標第28節 奇女子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45節 合流第51節 變色第103節 交火(3)第43節 墨玉鳳凰第11節 夜宴第21節 前奏第26節 戰車第67節 武御試第88節 禁衛軍第41節 偶遇第35節 王與僕(3)第22節 攜手第81節 大合縱第13節 奴隸市場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104節 亂!亂!亂!(2)第58節 發展大計第24節 說客第5節 破敵第53節 經濟會議第49節 握手第117節 虎頭蛇尾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22節 變化第75節 詭變第29節 蠻女郎第32節 一邊倒第102節 交火(2)第55節 施政演講第88節 交心(2)第70節 巨人之握手(3)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24節 土地政策第66節 平衡(2)第18節 異動第128節 代價第16節 遊說第42節 發動第73節 強弱之勢第97節 戰猶酣(1)第96節 春光第33節 琴仙再現第38節 對策第82節 瓜分?(3)第99節 截殺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6節 分配第76節 教派紛爭第38節 對策第16節 遭遇第112節 新時代到來第14節 遊說風雲(4)第62節 叵測第1節 萌芽(1)第3節 評書第93節 決心第70節 紛亂第76節 磨刀霍霍(2)第45節 甲馬之戰第6節 一賭天下第34節 偏鋒第105節 瘟疫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44節 大成第65節 進退第103節 交火(3)第8節 軍制第60節 江南好第57節 忙裡偷閒(2)第25節 爲官之道(2)第13節 回校第113節 陪閱第136節 西風漸(5)第3節 創業(2)第87節 失密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2節 舌戰第84節 骯髒第64節 遇襲(3)第109節 雨驟風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