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一賭天下

馬其汗人的謹慎不能說他們犯了錯誤,只是當事後他們發現這件事情所帶來的影響力是如此巨大而深遠時,無不爲自己所做的決定感到萬分懊悔和遺憾。雷覺天也好,畢希利也好,都是當時的一代豪雄,面對李無鋒的瘋狂舉動,他們雖然十分懷疑,卻不敢跟進,這也有着深層次原因,馬其汗國的國力限制了他們不敢在沒有任何理由下作出同樣瘋狂的冒險。而李無鋒不同,印德安擄掠而來的鉅額閒散資金讓他有可供操作的餘地,而作爲滄浪書齋的主人古基既是李無鋒最爲信任的密友,又是博古通今的一代學者,而且古基代表的也並非一家之言,而是帝都數名著名民間學者的看法,所以李無鋒纔敢於冒這樣一個險。

其實當李無鋒下這樣一個決心之時,他也作好了失敗的準備,一旦判斷失誤,從印德安獲得資金至少會損失三分之二以上,這種損失放在其他任何一家都難以承受也無法接受,但李無鋒能夠承受也敢於接受,一賭天下,這是李無鋒多年後給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下的斷語。

與雷覺天同樣困惑的並不止他一人,卡曼人的宰相戈麥斯和帝國皇帝陛下同樣都注意到了李無鋒這一驚人舉動,如此大規模的糧食交易,使得帝國各地價格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猛漲的跡象,新任帝國內政大臣西頓公爵甚至向西北和關西軍政節度使府發來措辭嚴厲的公函,指出西北和關西的行徑已經嚴重了干擾了帝國內部糧食流通,並警告西北和關西不得在糧食市場上進行投機,破壞糧食的正常流通,否則必然會自食惡果。而帝國軍務總署下屬的帝國戰備物資儲存局甚至在得到皇帝陛下的首肯後與糧食價格攀上六個金幣每擔的價格高峰時,一口氣吐出了四百萬擔糧食,這相當於帝國戰略物資儲備局所有儲備糧的三分之二,一下子將處於最高價位的糧價打落到四個半金幣每擔,一口氣賺取了超過一千萬帝國金幣,讓皇帝陛下欣喜若狂,直接晉升帝國戰備物資儲存局局長兼任帝國軍務總署副大臣。

而當西北的購糧行動席捲到利伯亞諸國時,受到糧食價格擡升的影響,利伯亞諸國的糧食商人們紛紛拋售糧食,甚至連諸國的戰略儲備糧也參與到了這一投機拋售當中,這當初也並沒有引起戈麥斯的注意,直到相當數量的儲備糧拋售出去仍然沒能平抑糧價時,戈麥斯才察覺到這中間似乎有些什麼古怪,嗅覺敏銳的他當機立斷命令停止了拋售,但此時儲備糧已經拋售得僅剩下不足正常時候的三成。由於此時糧食價位依然在高位上運行,戈麥斯在猶豫了很久後最終作出了一個讓他一輩子都爲之後悔不已的決定,那就是暫時不忙買入,而是等觀察一段時間在看形勢而定,而這一觀察,糧價便再也沒有下跌,而是一直瘋漲,直到最後發現形勢不對時準備強行入市購入時已經是有價無市。

就在大規模的購糧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的時候,五湖地區戰火重燃,第六軍團以及南部軍區的幾個獨立師團爲重新奪回對溫寧府的控制權,再次在溫寧府境內進行激烈的交鋒,第六軍團的五個師團和兩個獨立師團以及大批的水軍都投入到了這次慘烈的溫寧爭奪戰當中,而馬其汗人亦不甘示弱,不但投入了超過三個兵團的陸軍,而且也將投放到五湖戰場上的主力水軍也放在了溫寧府,雙方戰爭日趨殘酷激烈,並呈現出膠着化的趨勢。而這一次溫寧府境內的士紳們也一反常態的站了起來,紛紛組織和從經濟和物資上支持大批民團義軍和私軍的建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騷擾破襲戰,牽制了馬其汗人的大量有生力量,迫使馬其汗人不得不在溫寧府境內投入更多的兵力。

看着眼前這一疊疊戰報,略顯黑瘦的司徒彪已經無復有往日瀟灑自在,鬍子拉碴的他除了整日奔波在各個局部戰場,還得不辭辛勞的忙於接見整個溫寧府境內那些組建起大量義軍私軍的士紳們,沒有這些人的支持,這溫寧府大戰也許早就無法支撐下去了,這些人不但爲自己提供了大量糧草物資,而且組建起來的幾隻民團義軍和私軍已經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破壞馬其汗人的後勤運輸通道上起到了難以想象的巨大效用。

這個時候司徒彪才體會到要想成爲人上人遠非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雖然自己已經受封爲湘王,封地也是整個五湖郡,但他也知道這不過是那位已經登上大寶之位的兄弟的權宜之計,五湖這樣大一塊肥肉誰也不肯拱手讓人,能夠在名義上甩給自己也是看到自己立即輸誠的份上,但這也僅僅是名分上而已,真要想成爲這片土地的實際主人,哈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艱辛和代價。

這一個多月來忙得司徒彪可以說是連囫圇覺也沒有睡過一次,從受封開始,整合歸附於自己的各方力量,安撫領地內的各路派系實力,握緊各路軍隊權力,協調周邊關係,同時還要積極作好各種戰爭準備。雖然在戰前已經作了許多佈署和準備,但事到臨頭才發現仍然有無數細緻的工作要做,從作戰佈署到後勤保障,從軍隊調動到具體戰役安排,這一切攪得司徒彪頭昏腦脹,如果不是自己舅父派來的人協助他,司徒彪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獨自應對這一切。

帳簾一掀,一個矯健的人影閃了進來,“殿下,你找我?”

“嗯,我想了解一下東線戰事情況現在怎麼樣了,我準備去東線看看。”司徒彪振作了一下精神擡起頭道。

受招而來的精幹男子一臉剽悍之氣,一身合體的戎裝灰塵撲撲,略顯深凹的眼眶中眼珠有些發黃,很明顯是才從外面野地中歸來,“殿下,東線戰事依然沒有太大進展,不過馬其汗人的兵力已經開始顯出疲態,這十多天裡咱們輪番不斷的攻擊已經開始顯現出作用,尤其是後方的民團和義軍起的作用很大,馬其汗人的士兵白天要應付我們的進攻,晚上被那些民團和義軍騷擾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撐不下去,到時候就該是我們反攻的時候了。”

“嗯,東部軍區第三獨立師團不是駐紮在溫寧和金華交界地區麼?我已經和老七打了招呼,讓他幫我一把,他也給我回了信同意了我的要求,第三獨立師團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加入戰局,如果我們需要的話,我也派人去和第三獨立師團聯繫了,一旦時機成熟,馬上就可以投入戰鬥。”司徒峻淡淡一笑道,濫觴充滿了自信,“我想讓第三獨立師團先派一些人過來熟悉一下地形,以方便需要時能夠最快速度的投入戰場。”

精幹男子一臉喜色道:“那太好了,屬下正在擔心東線因爲前期戰事太過激烈,馬其汗人損失雖然很大,但我們自身折損也不小,到反攻時能否承擔得起這個重任,如果能夠有一個師團生力軍加入,那就絕對沒有問題了。但是殿下是如何說服楚王殿下同意讓獨立第三師團出兵的呢?”

“唉,還不是有條件的,本王送上了一對白玉玲瓏馬外加一斛湖珠才換來這個承諾,而且老七也只答應第三獨立師團僅僅只是幫助打完這一仗,連攻打溫寧府城的戰事都不會參加。總而言之,承勇,你要記住,永遠不要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要想成就大事,最終只能依靠自己。”司徒彪深有感觸的嘆息道。

“可是殿下,我們手中的力量已經用到了極限,實在沒有多餘兵力了,馬其汗人的戰鬥力的確太強,雖然我們在數量上zhan有絕對優勢,但仍然打得十分艱苦,每一仗下來我們都要付出相當代價,這還是金正揚軍團長親自上陣督戰的結果,這一次金大人可是不計血本的拼了一次。”精幹男子同樣深感手中兵力的缺乏。

“既然下定決心要跟着本王,那自然得顯露一下,本王不是吝嗇之人,只要肯用心爲本王辦事,本王自然不會虧待他。但如果跟着本王還是三心二意一味敷衍,也休要怪本王不客氣。”司徒彪一臉傲色,“不過第六軍團損失的確不小,我已經安排人在岳陽和安慶兩府徵集預備役士兵補充,拿下溫寧府,本王一定要好好犒賞大軍。另外本王也已經向皇帝陛下請令,準備組建第十一軍團,老七能夠組建第十軍團,想必本王也一樣能夠組建第十一軍團,五湖人力充足,只是經費上又需要好生籌劃一番了。”

第39節 見聞第15節 亮劍(1)第31節 圈套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58節 陰謀(1)第81節 懸殊第6節 潯陽樓上(4)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38節 戰火烈(3)第60節 待發第96節 惡毒第79節 國策第115節 喪鐘第14節 社交第70節 大會戰(1)第8節 帝京(2)第85節 乞求第43節 絕世妖嬈第21節 蛙跳登陸(1)第40節 風雨第9節 僵局第48節 東與西第77節 大會戰(8)第26節 談判(2)第101節 對擊第3節 隱流第27節 殺招第11節 一劍問心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27節 暗箭(全)第15節 亮劍(1)第31節 孤注第39節 貿易禁令第101節 交火(1)第49節 禍福第17節 簡單日記第2節 路遇第27節 酒宴第116節 悶棍第101節 交火(1)第8節 會獵(2)第27節 老而彌堅第78節 大會戰(9)第88節 禁衛軍第15節 內拉外打第100節 露面第67節 亂中亂第39節 借雞生蛋第96節 國策第48節 易將第18節 不擇手段第59節 反思第111節 圍點(2)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20節 暗夜第75節 心機第40節 兵進克爾曼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24節 謀略第53節 蝴蝶效應(1)第37節 戰火烈(2)第78節 爭鋒第74節 全面動員第52節 雙箭齊發第50節 忤逆第3節 遏強扶弱第74節 黃金第56節 祭天第8節 壓力第5節 剿匪第77節 定標第112節 內亂第104節 包餃子(2)第42節 戲弄第53節 澎湃第84節 同盟軍第46節 試比高(2)第36節 前夕第29節 固寵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24節 說客第90節 大雷音寺第22節 獵莊第114節 危險者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8節 異動第108節 絕命殺(2)第45節 議事(1)第4節 分析第58節 風聲第31節 縱論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24節 東進第2節 政議第52節 輸誠第102節 交火(2)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44節 東來第1節 攬才第27節 遠望
第39節 見聞第15節 亮劍(1)第31節 圈套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58節 陰謀(1)第81節 懸殊第6節 潯陽樓上(4)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38節 戰火烈(3)第60節 待發第96節 惡毒第79節 國策第115節 喪鐘第14節 社交第70節 大會戰(1)第8節 帝京(2)第85節 乞求第43節 絕世妖嬈第21節 蛙跳登陸(1)第40節 風雨第9節 僵局第48節 東與西第77節 大會戰(8)第26節 談判(2)第101節 對擊第3節 隱流第27節 殺招第11節 一劍問心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27節 暗箭(全)第15節 亮劍(1)第31節 孤注第39節 貿易禁令第101節 交火(1)第49節 禍福第17節 簡單日記第2節 路遇第27節 酒宴第116節 悶棍第101節 交火(1)第8節 會獵(2)第27節 老而彌堅第78節 大會戰(9)第88節 禁衛軍第15節 內拉外打第100節 露面第67節 亂中亂第39節 借雞生蛋第96節 國策第48節 易將第18節 不擇手段第59節 反思第111節 圍點(2)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20節 暗夜第75節 心機第40節 兵進克爾曼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24節 謀略第53節 蝴蝶效應(1)第37節 戰火烈(2)第78節 爭鋒第74節 全面動員第52節 雙箭齊發第50節 忤逆第3節 遏強扶弱第74節 黃金第56節 祭天第8節 壓力第5節 剿匪第77節 定標第112節 內亂第104節 包餃子(2)第42節 戲弄第53節 澎湃第84節 同盟軍第46節 試比高(2)第36節 前夕第29節 固寵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24節 說客第90節 大雷音寺第22節 獵莊第114節 危險者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8節 異動第108節 絕命殺(2)第45節 議事(1)第4節 分析第58節 風聲第31節 縱論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24節 東進第2節 政議第52節 輸誠第102節 交火(2)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44節 東來第1節 攬才第27節 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