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政治(1)

困擾無鋒的並非軍事上的問題,而在於對摩洛和東薩摩亞兩個城市共和國的統治管理上。見識過西大陸波羅的海沿岸一些城市共和國的無鋒對這種以城市工商勢力爲掌權階層的政治模式並不陌生,在無鋒看來,摩洛和東薩摩亞這兩個共和國同樣是建立在工商業繁盛基礎之上的所謂民主共和政體,與西大陸那些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共和國大同小異,只不過摩洛和東薩摩亞城市共和國議會中的土地所有者佔據的議席依然有較大比重,雖然不能左右城市議會,但亦不可小視,因爲這兩個城市共和國出來城區之外依然有相當大一片領土屬於農業區。

由於工商業的興盛,掌控城市議會權力的議員們大多來自工商階層,尤其是一些大工商家族,更是在議會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或者派家族成員擔當官員,或者派利益代言人競選議員,或者因爲利益結合成羣體左右議會政策,城市共和國的大權其實就掌握在幾個把持城市經濟命脈的大家族手中。

以東薩摩亞爲例,城市權力的控制基本上鼎足而三,幾乎由三個家族極其盟友把持着,三個家族中只要有兩個家族能夠達成一致,基本上就能夠在議會獲得通過。

掌握着整個城市海運業四成左右生意的美蒂奇家族不但有自己家族私有碼頭,擁有大小船隻多達八十餘艘,運輸網絡遍及三大陸,在唐河帝國一樣有着雄厚的經濟根基,泉州和倭地的磯阪港都是美蒂奇家族的重要貿易據點,而他的重要盟友吉格斯家族卻以造船業和修理業爲主,東薩摩亞三大船廠吉格斯家族單獨控制着一家,另外一家則由吉格斯家族和美蒂奇家族聯合控制,以美蒂奇家族爲首的造船運輸業實力最爲雄厚,在城市議會中勢力也最大。

另一個能夠與美蒂奇家族聯盟相提並論的是以採珠、捕魚業爲主的莫代家族,莫代家族控制着整個東薩摩亞捕魚業的一半,採珠業六成,可謂當之無愧的魚珠家族,所產的各種海珠不但在東大陸zhan有重要地位,而且還遠銷中西大陸,莫代家族的姻親瑟利家族掌握着東薩摩亞三大造船廠中最大的船廠,而且還在東薩摩亞擁有大量森林山地,也是東薩摩亞大土地所有者和木材出口商,兩個家族由於姻親關係走到一起,足以抗衡美蒂奇家族聯盟。

另外一個家族則是格雷家族,這個家族原本是東薩摩亞大種植園主,擁有大批咖啡、甘蔗種植園,但在政治上卻一直屬於弱勢羣體,長時間都只能在城市議會中敬陪末座,後來格雷家族借東薩摩亞城市共和國製鹽業遭遇海嘯損失而紛紛瀕於破產時,斥資收購了大量鹽場,一舉成爲東薩摩亞城市共和國的製鹽鉅子,也連帶着影響了整個製鹽行業和食鹽銷售行業,因此在城市議會中崛起,成爲三巨頭中的另一極。

三大家族及其聯盟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些勢力左右着整個城市議會七成以上議員,而剩下三成則由小商人、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市民、漁民以及農民代表組成。根據城市法律規定,直接行使城市共和國行政權力的機構是執政府,執政府設官員七名,分別是首席執政官,首席執政官助理,財務大臣,內務大臣,商務大臣,後面四人皆受首席執政官節制,另有共和國大法官和共和國元帥,此兩人不受首席執政官管轄和約束,直接由議會選出,以上七名官員任免權力皆屬城市共和國議會。

一般事務皆由執政府處理,而重大事務和法律政策的出臺修訂則需要城市議會批准,特別重大的事務則需要獲得城市議會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同意方可獲得通過,而城市議會共有議員一百名,也就是說特別重大的事務需要六十七名以上議員同意方可獲准通過。

摩洛與東薩摩亞的情形大同小異,只不過摩洛一直是半島同盟東部的金融中心,在那裡金融貴族們的勢力更爲龐大,而他們與南洋聯盟的聯繫更爲緊密一些,南洋聯盟諸國和城邦許多商業貴族們都與摩洛的金融貴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說實話,無鋒對摩洛和東薩摩亞兩個城市共和國的這種政治模式還是頗爲欣賞的,這不管這其中還有多少弊病,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種制度肯定比自己在領地中逐步推行開來的諮議院有着相當先進性,雖然這種模式由於地區情況差異還並不太適合帝國內地,但無鋒相信隨着時代的推移,這種模式會逐漸展現出它的優勢一面,能夠更明確更真實的反應民意,而那些企圖利用官府特權謀取爲各人利益、侵害大衆利益的種種弊端也會受到相當大的約束。

只是這種模式一樣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由於民衆經濟水平高低不同,人口素質的參差不齊,導致議員的選舉容易受人操控,尤其是經濟上擁有實力者更能夠藉助種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這種模式在現在這種變亂時局也不大適合,所謂民主制在這種時代中很容易由於效率低下而貽誤大事,所以無鋒本人雖然持欣賞態度,但並不認爲現在就是推行這種制度的時候,尤其是在帝國內地更是如此,那需要民衆思維模式漸進式的轉變才能夠逐漸適應和接受。

不過現在已經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兩個城市究竟該何去何從呢?這一點讓無鋒頗爲頭疼,應該說從目前來看,東薩摩亞和摩洛兩個城市共和國的政治運作模式還是相當平順的,雖然兩大城市共和國的實際權力都掌握在幾個家族手中,但從表面上他們至少通過了一種較爲隱蔽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權力控制,而現在自己的入主完全傾覆了他們固有的政治模式,而各方勢力形成平衡割據也立即被打破,也許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本來相隔數千裡的唐河人怎麼會一下子就兵臨城下,而且猛的就成爲了自己的主人,他們此時大概也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將來將會什麼模樣,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卻一樣是一片茫然,想到這兒,無鋒自己都不由得微微苦笑。

自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在大南洋上zhan有一個穩固的出海口,使得西疆商品能夠有一個便捷的出海通道,也讓自己水軍能夠最快速度的成長起來,而這就需要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舞臺。同時自己也必須要具備控制南方通道的能力,具備了這個能力,不但可以從陸上對於那些敵人(馬其汗人)和潛在的敵人(南洋聯盟)形成夾擊態勢,而且可以隨時切斷他們陸路的運輸通道,一旦自己水軍力量達到了可以封鎖大南洋的水平,那整個東大陸都將成爲自己可以任意佈局的棋盤。

眼下這個戰略意圖已經基本達到,但無鋒並不想把這個戰略意圖的實現建立在東薩摩亞和摩洛兩個城市共和國的混亂和衰落基礎之上,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這就需要自己在政治模式上的創新和各方勢力的妥協。

聽得背後傳來一陣細微的腳步聲,無鋒便知道是蘇秦到來了。蘇秦是剛剛從司徒彪那邊轉道米蘭,從米蘭上船直駛東薩摩亞的,而他在米蘭之時,東薩摩亞和摩洛兩城尚未陷落陷落,直到中途抵達南洋聯盟境內才通過當地得知這一消息,於是便徑直乘船來到東薩摩亞登陸。

“蘇秦來了?”沒有回頭,無鋒的目光依然落在遠方的海天交接處,淡藍和灰白在那裡漸漸融爲一色,撲面而來的海風帶起一陣淡淡的海腥氣,這也只有久居大陸深處的人們纔會對這種氣味如此敏感,而長期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早已對這種淡淡的味道失去了嗅覺,興許他們覺得這種海腥味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每一處吧。

“是的,殿下。”蘇秦並不是第一次乘船出海,但像這樣一口氣航行數千裡還是讓他有些感覺有些疲憊,雖然已經休息了兩天,但那種不適應感依然未全部消失。不過擺在面前繁雜的事務讓他無法再有更多的休息時間,他不得不肩負起與東薩摩亞和摩洛兩座城市中的工商勢力溝通協調的重責,而王繚則承擔起與南洋聯盟來使討價還價的任務。

“怎麼樣,這些傢伙不大好對付吧?”無鋒仍然目注前方,雙手揹負,微風徐來,揚起衣袂,來自大南洋的海風是如此溫暖溼潤,現在已經是十二月,北方早已經是寒風凜冽,但在這裡,猶如溫婉柔和的情人雙手輕輕撫mo着你的臉頰,暖洋洋,麻酥酥,這種感覺當很多年沒有體味海洋氣息的無鋒心念百轉。

第35節 明志(1)第59節 舞臺第65節 獠牙第29節 死結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82節 巡視第42節 發動第101節 交火(1)第11節 初現端倪第94節 日落西山第6節 慶典第66節 異變(1)第4節 分析第22節 獵莊第60節 江南好第98節 疑陣第112節 第二日(4)第104節 危局第1節 新的起點第122節 制衡第39節 金陵掘金(2)第111節 陰對陰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9節 僵局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43節 衆叛親離第61節 家醜第91節 送別第100節 突發第93節 換俘第101節 仁者見仁第63節 悲哀第19節 擴張主義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87節 混亂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28節 人心不足第30節 轉機第107節 前夜第33節 連環殺(6)第14節 閃擊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74節 運籌帷幄第11節 各懷鬼胎第24節 解圍第46節 共抗第93節 震撼第71節 摯情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73節 齋浦渡第87節 混亂第41節 圈套第58節 收買民意第34節 酒會第4節 分析第73節 強弱之勢第72節 灼熱第52節 雙箭齊發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114節 受降第12節 劃時代意義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8節 好價錢第64節 高瞻遠矚(3)第70節 紛亂第8節 壓力第26節 絕望第2節 舌戰第83節 風浪第76節 強行插入(2)第96節 國策第52節 吏改第128節 口蜜第12節 戰前第59節 夢想第1節 錯綜(1)第52節 驚變(1)第103節 窘境第4節 鬥智鬥勇(1)第37節 相惜第18節 亮劍(4)第64節 海軍(3)第109節 絕命殺(3)第15節 裁軍第25節 談判(1)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96節 國策第99節 分化第67節 肥肉(1)第57節 梟雄第8節 豐收第91節 鏖戰(1)第126節 會晤第26節 逆襲(1)
第35節 明志(1)第59節 舞臺第65節 獠牙第29節 死結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82節 巡視第42節 發動第101節 交火(1)第11節 初現端倪第94節 日落西山第6節 慶典第66節 異變(1)第4節 分析第22節 獵莊第60節 江南好第98節 疑陣第112節 第二日(4)第104節 危局第1節 新的起點第122節 制衡第39節 金陵掘金(2)第111節 陰對陰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9節 僵局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43節 衆叛親離第61節 家醜第91節 送別第100節 突發第93節 換俘第101節 仁者見仁第63節 悲哀第19節 擴張主義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87節 混亂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28節 人心不足第30節 轉機第107節 前夜第33節 連環殺(6)第14節 閃擊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74節 運籌帷幄第11節 各懷鬼胎第24節 解圍第46節 共抗第93節 震撼第71節 摯情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73節 齋浦渡第87節 混亂第41節 圈套第58節 收買民意第34節 酒會第4節 分析第73節 強弱之勢第72節 灼熱第52節 雙箭齊發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114節 受降第12節 劃時代意義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8節 好價錢第64節 高瞻遠矚(3)第70節 紛亂第8節 壓力第26節 絕望第2節 舌戰第83節 風浪第76節 強行插入(2)第96節 國策第52節 吏改第128節 口蜜第12節 戰前第59節 夢想第1節 錯綜(1)第52節 驚變(1)第103節 窘境第4節 鬥智鬥勇(1)第37節 相惜第18節 亮劍(4)第64節 海軍(3)第109節 絕命殺(3)第15節 裁軍第25節 談判(1)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96節 國策第99節 分化第67節 肥肉(1)第57節 梟雄第8節 豐收第91節 鏖戰(1)第126節 會晤第26節 逆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