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口舌之爭

擾心術,是音律大成之人的一種獨有技能,但常被樂師這一行業列爲禁忌

因爲這若是放在比試琴技上,等同於旁門左道有失公正。

這種技能,因爲年代久遠在後世已經失傳,因此葉宇當初也只是有所耳聞。

但自從來到這個別樣的宋朝後,他又從王希孟那裡聽過。

不僅聽過這種技能,而且王希孟這位畫壇奇才也深通此道

在跟隨恩師王希孟學習畫技的同時,也對這種技能有所瞭解。但是可惜的是,王希孟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沒有教他如何運用……

按照王希孟的話說,那就是旁門左道終究難登大雅之堂。唯有鏗鏘金石之音,纔是破解擾心術的不二法門。

所以,他桌前擺放的也是傳世名琴,名爲枯木龍吟

而所彈奏的曲子具有吹枯拉朽之勢,正是恩師王希孟根據佛家之精髓,以及古琴的特質,所創的《枯木龍吟》篇

枯木龍吟,象徵滅絕一切妄想,至大死一番處,再蘇生過來,而得大自在與鳳凰涅磐浴火重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葉宇如此沒有君子風度的,將納合仙兒這個弱女子踢下高臺,除了有對重傷林薇菡而憤怒的因素,其實大部分是對使用擾心術不滿。

比試之中,公平將對手擊傷,那是對手實力不夠,怨不得他人。

在這期間,大宋有不少棋手,乃至辯論高手,都因心力交瘁而受傷,甚至還有死亡的慘例。

但這是公平對決,誰也說不出半句怨言,因爲技不如人。

但納合仙兒使用這種卑劣手段,別人看不出,葉宇豈能看不出?

既然這件事情讓他碰到了,那就沒有理由放縱至於這種做法有多少人理解,他並不在乎

凡事都要解釋,自己豈不是累死了?

觀衆席上,蕭朵魯布看着臺上的葉宇,輕輕一笑道:“難怪我一直覺得他與別人不同,單是這種陰狠,就少了文人的那種虛僞”

“難道你不是文人?蕭伯父一生戎馬,乃是我大遼軍神,可你這個世子倒像個南方宋人……”

“文人沒什麼不好,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歷史更替卻少不了文人不過文人的虛僞與迂腐,我是極具厭惡的”

【耶律普速完】沒有再說什麼,而是怔怔的望着臺上的葉宇,眉目豔豔地默默自語道:“能夠爲了一名女子如此據理力爭,倒是一個難得的真男兒”

高臺之上,葉宇又重新地坐了下來,面對完顏羅華與溫迪罕莫,沉聲道:“那就先唐詩”

“梵書鈔律千餘紙,淨院焚香獨受持。”

完顏羅華當即輕捻寸須,迴應道:“童子病來煙火絕,清泉漱口過齋時。出自姚合的《寄靈一律師》”

“柳花撲簾春欲盡,綠陰障林鶯亂啼。”

“只愁明日送春去,落日滿園啼竹雞。出自殷堯藩的《春怨》”

二人你問我答了六百三十六首唐詩,完顏羅華竟然也是對答如流,這倒是讓葉宇心中震撼非常

要知道他可是專門找了不出名的詩人作品,卻不料這個金國完顏羅華,能夠一字不差的背出來。

隨即完顏羅華又反過來爲難葉宇,但葉宇也是沉着應對絲毫不弱,結果雙方又對答了七百餘首唐詩,依舊是難分高下

幾番下來,二人已經對答除了三千多首唐詩

葉宇與完顏羅華所對的詩句,在場的衆人都是懵懂不知,因爲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學識範圍

此時的這些文人,猶如求知的學生,靜耳聆聽二人所對答的詩句,偶爾有幾句絕妙詩句都會用筆記下來。

這一刻衆人才知道自身的學識是如何淺薄,心道難怪人家葉宇能夠三元及第,就單說這考校金國使者的詩句,他們已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其實他們也不必自責,因爲坐於高臺上的所有大儒,也都不知道這些詩句的出處。

這些大儒此時此刻,看着臺上二人的巔峰對決,可謂是汗顏不已

存放唐詩本集的桌案上,有不少成名已久的大儒,翻閱書籍尋找葉宇與完顏羅華說的詩句。

可是讓他們失望的是,書籍中根本沒有記載,即便雙方都已經道出了作者與詩名,但依舊是查無可查

由此可見,二人在唐詩的造詣,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比肩

一番交戰之下,葉宇心中可謂是極爲驚駭,思忖這完顏羅華果然不是個省油的燈,這都將近三千多多首唐詩了,竟然還能應對自如。

雖說整個唐朝能留下的詩句,大約有十萬以上但那不過是一個虛數,真正能夠歸總在一起,並且留名記錄的也不過一萬多首

《全唐詩》是到了清朝才整理成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過收集歸總了四萬多首唐詩

他葉宇是看過《全唐詩》,也曾經將其編列排序,生吞硬吃的將這這部《全唐詩》看盡了七七八八

這還是在有整理成冊的情況下,他葉宇才記住了兩萬多首唐詩

如今連以文風鼎盛的大宋,所記載的唐詩也沒有過萬。可眼前的這個金國完顏羅華,竟然能夠記住這些零散的詩篇,可真是一個奇蹟

他大爺的,我還就不信那個邪了,葉宇暗中爆了一句粗口,隨即開始琢磨那些詩句能夠難倒對方

而完顏羅華已經是滿頭大汗,他何曾想過葉宇竟有這等強悍的戰力,要知道當初象山書院曾宏,也不過在一千兩百首唐詩後落敗

葉宇在問了十幾首唐詩,又被完顏羅華對出之後,他突然來了一句:“舉世都爲名利醉,伊予獨向道中醒。”

“呃,這個……”

完顏羅華正要回答,卻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沒有這首唐詩,頓時覺得有些棘手。

而完顏羅華突然卡住,可是讓在場的衆人幾多歡喜幾多愁。喜壞了大宋子民,愁死了金國使團。

原本是勝利在望的局勢,如今倒好,節節敗退不說,還有可能全軍覆沒

完顏羅華雖然不是皇子,但也是皇族旁支貴族,對唐詩可謂造詣極深,但他實在是想不起來,這唐詩中還有這麼兩句

“唐詩之中,當真有這兩句?”完顏羅華對於葉宇那兩句詩的出處,表示深有懷疑。

葉宇見對方終於被難住了,不禁長出了口氣,隨即一臉沉靜地鄭重道:“當然”

“這,這不可能……”

“沒有什麼不可能,唐朝國祚三百年,詩人何止萬千,你確定你能一一熟記?”

完顏羅華心有不甘地,向葉宇問道:“不知這詩句出自何人之手?”

“後兩句是:他時定是飛昇去,衝破秋空一點青。作者韓湘,字北渚,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年,爲韓愈侄孫、韓老成之子之後修道出家,世人稱爲韓湘子”

“原來是他原來是他……”

完顏羅華失魂落魄的跌做了一旁,這首唐詩他雖然沒有印象,但是這四句詩渾然天成,並不似葉宇臨時編造。

況且詩意也包含着對道家修真的見解,與韓湘子的經歷倒是極爲吻合,所以這由不得他不相信

再說以葉宇能夠與他對上三千多首唐詩的本事,更讓他對此深信不疑

“你輸了退下吧”

“我輸了完顏羅華甘拜下風”

敗下陣來的完顏羅華,倒也甚是灑脫,雖然一臉的落寞之色,但卻是釋然了不少。

完顏羅華退下,高臺上,只剩下溫迪罕莫最後一位金國對手。

溫迪罕莫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應對葉宇提出的一百六十七處史料,也是輕而易舉的對答如流

之後溫迪罕莫再次反擊:“建安十三年十一月。”

“曹操自荊州率二十五萬大軍南下伐吳,以連環船鎖長江,吳國派周瑜匯合蜀漢劉備勢力,以火攻連環之計大敗曹軍,史稱赤壁之戰,自此天下三分”

葉宇回答完了《三國志》中史料,隨即也拋出了反擊:“秦始皇三十四年九月。”

溫迪罕莫沉吟少許,隨即道:“齊人淳于越主張實行分封制,秦始皇大怒,採納宰相李斯建議,下令焚書,次年一月,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人,史稱焚書坑書”

又是一番口舌之爭,二人你來我往又是幾百處史料,但仍舊未有分出個勝負

“太清二年”葉宇深思熟慮了片刻,嘴角露出笑意,隨即向溫迪罕莫問道。

“呃,太……”

溫迪罕莫正要回答,卻突然神色一變,自言自語道:“太清元年,侯景以河南之地歸降大梁;而太清三年,慕容紹大敗南樑兩萬水師於長江。這太清二年,似乎沒什麼事情發生……”

此時已經到了掌燈時分,高臺上早已懸掛起了高燈,將整個會場映得猶如白晝。

雖然已是夜晚,但是衆人的熱情依舊沒有消退,高臺之下依舊是黑壓壓的一片,所有人都靜心聽着臺上二人的對決。

二人往復的相互追問,可是將這些人聽傻了眼,這實在是一場前所未見的爭辯大會

這一刻終於有人被卡住了,也讓衆人緊繃的神經,得到了短暫的鬆弛

因爲這兩個人,太能折騰……

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65章 茶道留香第802章 潁州城東道法會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93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32章 狐騷醋味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135章 羊肉飄香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90章 望江樓畔第37章 黃龍吸水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53章 娶你過門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8章 沐浴春天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6章 待價而沽第88章 羯鼓三通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105章 柳家三代皆忠勇第75章 完顏長樂巧施計第81章 城西面館第88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0章 陸府賀壽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82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2章 指點一二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18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103章 強勢男人我喜歡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29章 傲然目空天下士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9章 接手染坊第146章 太白酒樓第113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123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89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8章 都是假貨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13章 是非分明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108章 可惜知道太晚了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106章 自古高處不勝寒第55章 知縣登門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241章 你不覺得噁心嗎第99章 考試腹瀉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90章 師徒情深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說說請假二三事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76章 吃喝玩樂第81章 貌合神離第254章 月夜鷹鴿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181章 英雄江山壯歌行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107章 南葉北柳初對決第92章 引狼入室第230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136章 宣旨回京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39章 月坡亭下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
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65章 茶道留香第802章 潁州城東道法會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93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32章 狐騷醋味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135章 羊肉飄香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191章 有聲有色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90章 望江樓畔第37章 黃龍吸水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53章 娶你過門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8章 沐浴春天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6章 待價而沽第88章 羯鼓三通第154章 打醬油了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105章 柳家三代皆忠勇第75章 完顏長樂巧施計第81章 城西面館第88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55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0章 陸府賀壽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82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2章 指點一二第99章 考試腹瀉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18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103章 強勢男人我喜歡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583章 掃蕩遼軍三十里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29章 傲然目空天下士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9章 接手染坊第146章 太白酒樓第113章 偶得良駒過三關第123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89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8章 都是假貨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13章 是非分明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108章 可惜知道太晚了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106章 自古高處不勝寒第55章 知縣登門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241章 你不覺得噁心嗎第99章 考試腹瀉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90章 師徒情深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說說請假二三事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76章 吃喝玩樂第81章 貌合神離第254章 月夜鷹鴿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181章 英雄江山壯歌行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107章 南葉北柳初對決第92章 引狼入室第230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136章 宣旨回京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172章 劫後餘生第39章 月坡亭下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