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啞口無言

一個月的時間裡,由葉宇口述爲主,姜夔與陳亮分班纂錄,如此浩大的工程,對於三人的身體來說,都可謂是一個極限。

還好三人都是年輕力壯,不過葉宇就更爲勞累一些。雖然他其中最年輕的,但是背後的劍傷卻帶來了諸多不便。

況且最後的撰寫定稿,也是由葉宇親自過目,可謂忙了個馬不停蹄。

日夜不停研究與撰寫書稿,可以說是葉宇第一次如此挑戰自己的潛能。

一個月下來,葉宇的傷勢是逐漸好了不少,但是整個人憔悴的慘不忍睹。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既定的時間裡,把這部《論證正注》的初稿寫出來了。

葉宇的這部《論語正注》,是以錢穆《論語新解》、程樹德《論語集釋》爲藍本,再由自己所聞所見的一些後世人的見解彙編而成。

不僅如此,這本《論語正注》之中,不僅認可了前人註解的思想,但也將一些歪曲地方加以扶正,使得苦澀玄奧的道理也明確了不少。

這部書在寫前面一半時,姜夔與陳亮還偶爾會問難辯疑,到了後半部,葉宇簡直是思如泉涌討滔滔不絕。

直到最後,姜夔與陳亮只能雙眼冒精光的佩服不已。如今二人不僅將葉宇當做師長,而是完全把他當成生而知之的聖人轉世。

《論語正注》全篇洋洋灑灑二十萬言,是以類似於朱子語錄的白話寫成,體例仿照錢書,先是集解釋義,後面則是對前面一段論語做出闡。

如此一來,這本書若是問世也不會太過突兀,因爲被後世尊稱‘朱子’的朱熹,如今已經在民間頗有影響。

否則當初金國的納蘭容舒,也不會親自前往桂巖書院與朱熹辯論儒術。由此可見,如今的朱熹已經漸漸有了一代宗儒的風範。

葉宇這部著作裡,以類似朱熹慣用白話語錄,既能讓以朱熹爲首的一幫文人支持,而且也讓這些束之高閣的精要,能讓普遍人理解。

隨後葉宇就將這審定完畢的《論語正注》,交由印刷作坊連夜趕工,只是爲了儘快讓這部書問世。

原本在姜夔與陳亮看來,這部書要想印刷問世至少也要十年半個月,甚至還會更久的時間。

畢竟這印刷一本書,在古代可是一件極爲耗費功夫的事情。

倒不是審閱以及版權一些瑣事,而是這印刷起來極爲複雜。活字印刷雖然已經出現,但是大多說印刷作坊仍舊慣用雕版印刷。

何爲雕版印刷?顧名思義,就是將所印的字句刻在特定的木板上,然後就這樣一頁書就要雕刻一塊木板。

如葉宇這樣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就是這雕刻木板都是一件不容的事情。

二人的估計沒有錯,但是他們算錯了一件事,那就是葉宇早就在買下的印刷作坊中,試驗成功了明清時期,技術成熟的木活字印刷。

當然葉宇很想製造個打字機,可是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玩意實在是條件所不能允許,否則他第一個就打算製造了……

有了葉宇完善的木活字技術,這印刷起來可謂效率倍增,才短短几日的功夫就印刷了幾千部《論語正注》。

這個效率對於後世來說並不算什麼,甚至可以稱之爲低級效率。

但放在當下的大宋來說,幾天的工夫就已經印刷幾千部,可以說是個奇蹟。

因爲按照正常程序來說,就是這刻雕版也得幾天的時間。

當初葉宇暗中買下的三家印刷作坊,其實只有一家可以運轉,其餘兩家都已是倒閉的趨勢,因爲這印刷作坊在當下並不吃香。

爲什麼?一個字,貴!

刻雕版的艱難,直接說明了印刷的昂貴,印刷的昂貴直接使得這些不算富裕,卻又有出版書籍願望的文人望而卻步。

因此當下文人寧願去做耗費時間的手抄,這也是爲什麼有‘洛陽紙貴’的典故。這紙不是真的貴,而是爭相抄錄導致紙張緊缺的緣故。

終於在春夏之際,葉宇的這本富有爭議的《論語正注》出版了,很快就出現在大街小巷的書店之中。

而此書的作者標註上,除了葉宇之外,姜夔與陳亮的名字也赫然就在其中。

這讓姜夔與陳亮二人,既感到羞愧,又對葉宇感激涕零。他們知道,這本書的問世勢必讓他們聲名鵲起!

即便這本書最後蒙塵匿跡,但能與名滿天下的葉宇共同著書,他們的名字就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果不其然,此書一出,整個京城再次震動。

籍籍無名之輩著書立說,或許沒有多少人去關注,但是這著書的是葉宇,那就另當別論了。

因此在葉宇的暗中傳播,以及本身名聲的影響下,發書當日,幾千部《論語正注》就已經銷售一空。

這可喜壞了一個人,不過不是葉宇,而是掌管三家印刷作坊的徐可。

徐可乃是楊輝的好友,自從葉宇收購了印刷作坊之後,見徐可頗有經營之才,又是恩師楊輝的好友,於是便將這三家印刷廠交予徐可打理。

徐可在請示葉宇是否在加工印刷時,卻得到了葉宇的回絕。所謂物以稀爲貴,這個時候還不是大量印刷的時候。

並且嚴令徐可,將這改進的活字印刷術極度保密!

一日之內,《論語正注》銷售一空;

一日之內,《論語正注》爭論不休;

但不得不說的是,在這部書頗有爭議的同時,姜夔與陳亮的名字,成了京城乃至整個杭州熱議的話題。

正如姜夔與陳亮當初想的那樣,不論這部書結局如何,他們這一次是真的出了名,因爲是與葉宇共同著書立傳。

而對於這部書中的註釋解釋,更是這些成名已久的大儒爭議不斷。

但是也不可否的是,葉宇每一個與當下不同的見解,都會引經據典加以論證。

如此一來,這幫大儒們雖然嘴上依舊是不服,但心裡也依然默默認同。

尤其是是這部書,葉宇參雜了朱熹以後的學術成果,因此這部書自然得到了以朱熹爲首的士林助陣!

京城既是政治的重心,也是文化孕育的中心,而葉宇這部書短短三日的時間裡,無論是朝中大儒,還是國子監的書院學子,都是圍繞這部書討論着。

除了討論葉宇這部書裡的註解對錯外,就是葉宇在這部書裡採用了標點符號。

這個標點符號一出,天下震動。

因爲只要是讀書人,一見到這標點符號,都知道這種符號的作用。

可那些老儒則產生了擔擾,因爲一旦有了這種符號,將所有經義註解,段句區分,那麼枯澀的經義就變得通俗易懂。

如此一來,既失去了看文章斷句的樂趣,而他們也會失去權威。

於是站出來對葉宇發動了攻擊,甚至有不少人在趙昚面前彈劾葉宇膽大妄爲,竟敢竄改前人留下的規矩。

趙昚也沒有想到葉宇在家養病,竟然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而趙昚對於這幫人的心思也是看清楚,但趙昚卻似笑非笑的置之不理。

因爲誰捅的馬蜂窩,就讓誰去收拾殘局。

最後有不少人上門向葉宇質問,結果葉宇當即來了一句:“我自己寫書加標點符號,與你們何干?”

就一句話,將這些氣勢洶洶、位高權重的大儒們,堵得是啞口無言。

對啊,人家在自己作品上標符號,這是人家自己的權利,他們在這裡瞎吵吵啥。

可想想又不對,葉宇這個標點符號一出,天下文人不可能不效仿。到那時他們這些文壇大儒,那裡還有研究咬文嚼字的樂趣?

十日的《論語正注》風波,終於漸漸的平息了,而最終結果卻是讓這幫大儒大跌眼鏡。

因爲在葉宇這部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的註解下,大部分讀書人認可了葉宇的觀點。

曾經葉宇有意註解《論語》的消息,早就已經傳開,而這幫大儒也是抱着看笑話的姿態。

因爲在他們的眼裡,葉宇的才學的確堪稱驚才絕豔冠絕一時,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但是葉宇註解《論語》,他們根本就不看好。因此在這期間,在孔德賢與張棣一幫儒臣的煽風點火之下,很多人都在暗中抨擊葉宇。

但是這個結果讓這些人,頓時默然無語。而至始至終,葉宇沒有露過面……

因爲這個風波,姜夔與陳亮成了京城名人。不久就被孝宗趙昚召見入宮中,在朝堂上詢問了這著書一事。

看着庭下神色拘謹的姜夔與陳亮二人,趙昚雖然神色平靜,但是心中卻是微微一嘆,思忖這兩人與當年葉宇入宮的表現可是相差甚遠。

當初葉宇泰然自若的入宮殿試,這一幕彷彿就在眼前。

隨後詢問了二人關於著書的事情,二人都是十分的謙遜,不敢佔據這份功勞。將葉宇一人口述,他二人負責爲撰寫編修的經過詳細敘述。

嘶!

一個月的時間著成一本,這本就十分的不可思議。如今這著的是《論語正注》,若非大儒嘔心瀝血幾十年,根本不可能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

可就是這種不可能的事情,又一次在葉宇的身上發生了。

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262章 浙東四絕第110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83章 古稀老人第343章 皇儲之爭暗流生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7章 一起白頭第84章 一份殘卷第65章 火力全開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231章 突如其來的兇險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73章 衆生行善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323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649章 陛下,我等不服第10章 陸府賀壽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76章 吃喝玩樂第52章 算無遺策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86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57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792章 十年如夢又逢君第7章 一起白頭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74章 隱埋渴望第318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76章 靜水聽曲第81章 不懂詩意一羣人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112章 月夜佳人第9章 一株茶花惹心幽第63章 三角定律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48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71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50章 雞毛蒜皮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345章 南北戰場的瘋狂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31章 才子佳人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66章 以簡化繁第90章 望江樓畔第139章 一起上吧第44章 分道揚鑣第186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16章 月下中秋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79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263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86章 趙悌之死第1章 有豬一樣的隊友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89章 吏治五疏第82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3章 欺人太甚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28章 世事難料一念間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253章 貢院之外第92章 撿個師傅第14章 經商之道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54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38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
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262章 浙東四絕第110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83章 古稀老人第343章 皇儲之爭暗流生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7章 一起白頭第84章 一份殘卷第65章 火力全開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231章 突如其來的兇險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73章 衆生行善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800章 談判桌上話爭鋒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323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649章 陛下,我等不服第10章 陸府賀壽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76章 吃喝玩樂第52章 算無遺策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86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57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792章 十年如夢又逢君第7章 一起白頭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74章 隱埋渴望第318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76章 靜水聽曲第81章 不懂詩意一羣人第264章 兩幅真跡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112章 月夜佳人第9章 一株茶花惹心幽第63章 三角定律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48章 故作茫然掩心機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71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50章 雞毛蒜皮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345章 南北戰場的瘋狂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31章 才子佳人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274章 下一盤棋第66章 以簡化繁第90章 望江樓畔第139章 一起上吧第44章 分道揚鑣第186章 出乎意料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16章 月下中秋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79章 願爲兄弟退一步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263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86章 趙悌之死第1章 有豬一樣的隊友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89章 吏治五疏第82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3章 欺人太甚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28章 世事難料一念間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253章 貢院之外第92章 撿個師傅第14章 經商之道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54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38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