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意外來客

從琅琊郡回來,張鉉沒有來得及返回益都縣,便直接去了臨淄縣,當他解決了王世充南侵帶來的危機後,時間已經過了近十天。

這天上午,張鉉率領五百騎兵及一千士兵護衛着百餘輛騾車返回益都縣,騾車裡坐滿了白髮蒼蒼的老人,足有七百餘人,大部分最終選擇留在益都縣,不肯返回齊郡,考慮到益都縣原本就有幾座義莊,張鉉決定將這些老人安置在益都縣,由官府來贍養他們。

當隊伍抵達益都縣,張鉉讓尉遲恭率領士兵配合官府安置這些老人,他先一步返回了縣城。

和出征琅琊郡前相比,益都縣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大街小巷多了不少從齊郡遷移來的民衆,牛車、騾車擠滿了縣城,很多原本因民衆回鄉而空關的房屋都住滿了人,剛剛疏鬆一點的城池再度擁擠起來。

張鉉剛到郡衙,還沒有來得及下馬,房玄齡便從郡衙內飛奔出來,低聲對張鉉說了幾句,張鉉愣住了,急忙問道:“他來了多久?”

“昨天就到了,卑職陪他去官學走了一圈,今天他說有一點私事。”

讓張鉉感到吃驚的來客自然就是盧倬了,作爲大隋王朝主管教育事務的國子監祭酒,他已經完成了對曲阜孔廟的祭祀,轉而北上,順便‘︽et視察’北海郡。

張鉉當然也知道盧倬的私事是什麼?只是他沒有想到盧倬來得如此之快,但無論如何,他無法再逃避,只能去面對未來的泰山大人。

張鉉沒有先去找盧清,而是轉道來到了官學,盧倬暫時就住在官學內。

官學離郡衙不遠。原本因時局混亂已經停辦了三年,得力於韋雲起努力,官學又重新恢復了運轉。

目前有一百餘名北海郡的生徒在官學內讀書,張鉉來到官學客舍的院門前,卻意外聽見裡面傳來盧清的聲音,情緒十分激動。似乎正在和父親爭吵。

張鉉遲疑一下,停住了腳步,凝神細聽院子裡傳來的爭吵聲。

“女兒絕不會跟隨父親回去,我寧可一死也絕不嫁給崔家!”

“我沒說要把你嫁給崔家,事實上崔家已經取消了求婚,你離家逃婚,你以爲崔家能接受嗎?爲父只是不放心你的安全,所以我纔不遠千里趕來,希望你能隨我回家。”

盧清的語氣激動。但盧倬卻始終很溫和,並沒有對女兒發火,這倒出乎張鉉的意外。

張鉉敲了敲院門,門沒有關閉,留了一條縫,他直接推門走進了院子。

院子裡,父女兩人各站在一棵樹下,相隔兩丈。彷彿一個無形的物體將他們隔開了。

張鉉的進來讓父女同時吃了一驚,盧清激動地上前道:“張大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我剛剛到。”

張鉉笑了笑,對她道:“讓我和伯父談一談吧!”

盧清默默點頭,又回頭看了一眼父親,轉身走出了院子。

院子裡只剩下張鉉和盧倬兩人,盧倬目光復雜地看了一眼張鉉,點點頭道:“進屋去談吧!”

兩人走進大堂坐下。盧倬給張鉉倒了一杯茶,“我這次是藉口來孔廟祭祀,路過北海郡,但賢侄應該知道我的來意。”

張鉉歉然道:“令愛之事,晚輩實在很抱歉!”

“這件事我也有責任。我沒有把女兒看好,另外,我要感謝你這段時間對清兒的照顧。”

盧倬原本是怒氣衝衝而來,但一路的所見所聞,使他漸漸改變了對張鉉的態度,更重要女兒意志堅定,堅決不肯跟他回去,如果他想成功把女兒帶回去,只能靠張鉉來勸說,所以盧倬最終決定面對現實,放棄準備對張鉉的發難。

盧倬的態度有點出乎張鉉的意料,他已準備面對盧倬的詰問,但盧倬卻絲毫問罪的意思都沒有,讓張鉉暗暗鬆了口氣。

“照顧盧姑娘,這是晚輩應盡之責,伯父不必客氣。”

隨即兩人都沉默了,誰也不知該怎麼開口,盧倬沉吟半晌,又道:“這次我打算把清兒帶回京城,但她怎麼也不肯跟我回去,我希望賢侄能勸勸她。”

“令愛不肯回去,恐怕是因爲崔家,她就是因爲不願嫁給崔家才離家出走,希望伯父能明白這一點。”

盧倬苦笑一聲,“就算我去求崔家,崔家也不會接受這門婚姻了,求婚已經取消,崔家不再是問題,我給她反覆解釋,但她依舊不肯跟我回去,清兒的脾氣簡直比牛還要倔強。”

“那伯父覺得令愛爲何還不肯回去呢?”

盧倬意味深長地看了張鉉一眼,言外之意就是說,‘那還不是因爲你嗎?’

但這話盧倬卻沒有當面挑破,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在該不該擇張鉉爲婿一事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女兒已經跟張鉉跑了,雖然不是天下皆知,但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他女兒還能再嫁給誰?除了嫁給張鉉外,他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遮住家族羞恥的傘。

但就算要嫁給張鉉,也必須按照規則來辦,不能就這樣草草了事。

盧倬沉思片刻,又問道:“張將軍在北海郡可有長輩嗎?”

張鉉明白了盧倬的意思,欠身笑道:“我雖然沒有什麼長輩,不過伯父有什麼話可以和韋長史談。”

“韋雲起嗎?呵呵!我和他快十五年未見了,不知道他現在境況可好,倒真要見見這位故人。”

一個時辰後,盧倬見到了韋雲起,韋雲起也是出身名門,十五年前他奉命去遼東時,曾經在涿郡住了幾個月,和盧倬有一點交情。

盧倬在官學裡呆得煩悶,索性和韋雲起走上城牆,兩人在城牆上邊走邊聊,吹着溫暖的春風,興致倒也十分盎然。

“當年我們在涿郡城牆上散步,韋賢弟正當盛年,意氣風發,一轉眼已經十五年過去了,我們都老了。”盧倬頗爲感慨道。

韋雲起扶着城牆,凝視着遠方的天際,目光深沉地說道:“我雖然已年近五旬,但我並不服老,歲月只會讓酒更加醇厚,盧兄不也一樣嗎?盧兄也是去年纔出任國子監祭酒,這其實是我們仕途的剛剛開始。”

盧倬不解韋雲起這句話的深意,他盧倬被封爲國子監祭酒,仕途剛剛開始不假,而韋雲起可是連縣尉一職都辭掉了,雖然出任張鉉的長史,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幕僚,朝廷並沒有任命,可以說他只是一介白身,年近五十了,朝廷還會用他不成?他又有什麼資格說這番話?

盧倬疑惑地向韋雲起望去。

韋雲起彷彿明白盧倬目光中的疑惑,他淡淡一笑道:“盧兄來北海郡,感覺這裡和別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嗎?”

“確實有些地方和別處不同!”

盧倬也承認北海郡的與衆不同之處,“這裡治安非常好,可以說路不拾遺,而且人民安居樂業,這兩天好像有大量的人在向北海郡遷徙,聽說是爲了躲避戰亂,給我總的感覺,北海郡就像盛世一般。”

“這就是張鉉的過人之處,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深謀遠慮,目光遠大,如果盧兄以爲他一介武夫而輕視他,甚至放棄他,總有一天盧兄會後悔莫及,”

韋雲起的話深深觸動了盧倬,半晌,盧倬無奈地苦笑一聲道:“韋賢弟應該知道我什麼來北海郡吧!”

“我知道,盧兄打算怎麼辦?”

“事到如今,還能怎麼辦?”

盧倬嘆了口氣,“我可以答應他們的婚事,不過我有幾個條件,希望賢弟能轉告張鉉。”

“盧兄請說!”

盧倬無奈地苦笑一聲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麼要求,我只希望張鉉能明媒正娶我的女兒,希望賢弟給他們做個證婚人,另外,爲了證明婚姻的正式,我希望他能上書朝廷,請聖上冊封誥命,韋賢弟應該能理解我的心情。”

韋雲起也是出身世家,他當然理解盧倬的心情,盧倬是怕被人嘲笑,尤其他身爲盧氏家主,壓力更大,韋雲起笑了笑道:“我相信整個益都縣的民衆都願意給張將軍當證婚人。”

“盧兄打算幾時給他們完婚?”韋雲起又笑問道。

盧倬心中有些猶豫,其實按照他的想法,最好這次來北海郡,一併把婚事辦了,也就不惹人閒話了。

可這件事如果不和妻子商量,倉促成婚,一則對妻子不尊重,二則顯得太寒酸,不符合盧家的家世和地位。

猶豫良久,盧倬緩緩道:“我可以答應這門婚事,但我希望在京城成婚,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我要把女兒先帶回去,需要張將軍去說服小女。”

韋雲起微微一笑,“如果這門婚事能定下來,我去給張將軍談,我想問題應該不大。”

........(……)

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344章 守城初戰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402章 勢利之變第31章 山東名將第30章 慶功酒宴第1054章 衝鋒陷陣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447章 爭佔下邳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6章 替身之謎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012章 虛僞友好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60章 馬邑參軍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164章 天下大戰(二十二)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569章 尋找漏洞
第69章 人蹤乍現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276章 黃雀在後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344章 守城初戰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402章 勢利之變第31章 山東名將第30章 慶功酒宴第1054章 衝鋒陷陣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447章 爭佔下邳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6章 替身之謎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83章 夜襲回龍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699章 老將不滿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012章 虛僞友好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60章 馬邑參軍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164章 天下大戰(二十二)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569章 尋找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