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形勢使然

裴行儼低着頭,半晌才低聲道:“孫兒不想去太原!”

裴矩沒有聽懂,又進一步問道:“你是不想跟隨父親投靠李淵,還是不想離開青州軍?”

裴行儼再次跪下,磕了三個頭高聲道:“孫兒跟隨大帥多年,絕不想背叛大帥,但假如一天在戰場上和父親見面,那又是孫兒的不孝,望祖父成全孫兒。”

裴矩明白裴行儼的意思了,他不想離開青州,但又不願違抗父親的命令,所以讓自己來給做主,有家族乃至家主的命令,他就算違抗父令也不算不孝,這小傢伙倒很有頭腦。

裴矩沉思片刻笑道:“我可以答應你留在青州,但你必須要讓張鉉知道,這是我的命令,讓他明白你做出的犧牲。”

“這是家事不用告訴大帥吧!”裴行儼低聲道。

“不行!”

裴矩斷然回絕,“此事一定要告訴他,否則他會猜忌你,這是我的要求,如果你不答應,那當我什麼都沒有說。”

裴行儼知道大帥不會猜忌自己,但這是家主的命令,他只得無奈地點點頭,“好吧!我一定會抽空去告訴大帥。”

“不是抽空,現在就去,形勢瞬息萬變,你必須立刻告訴張鉉,他現在應該在北海郡,我希望你明天就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他。”

“孫兒記住了,現在就出發!”

裴行儼行一禮退下去了,裴矩立刻坐在桌前給李淵寫一封信,裴仁基的行爲着實讓他惱怒,他希望李淵不要縱容這種行爲,但隨着裴矩慢慢冷靜下來,他也停住了寫信,沉思良久,他將寫了一半的信揉成一團,這種信不寫也罷!

張鉉在得知李淵起兵造反的消息後,立刻中斷了視察,緊急返回了北海郡。

張鉉並沒有把瓦崗軍擴張放在心上,但李淵造反卻是一件大事,這就意味着隋朝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歷史上李淵進軍關中只用了短短几個月,江都便發生了軍隊譁變。

不過歷史早已經發生了轉變,沒有了李密,瓦崗軍勢力大弱,不能像歷史上那樣牽制關中隋軍,李淵進入關中也就不會那麼容易了。

但無論如何,張鉉不能再貽誤戰機,他必須要有所行動,抓住李淵起兵的機會擴張自己的勢力。

張鉉一早進了益都縣,直接進了軍衙,張鉉來不及坐下喝口茶,便吩咐親兵道:“速去請房軍師來見我!”

不多時,房玄齡匆匆來到了張鉉的官房,行一禮笑道:“恭喜大帥榮升大將軍、齊國公!”

張鉉一愣,“軍師已經知道了?”

“不只是我知道了,整個北海郡都傳遍了,消息剛傳出時,益都縣滿城爆竹聲,大街上敲鑼打鼓,一片歡呼,整個益都縣簡直都沸騰了。”

“不至於吧!”張鉉有點不相信會有這樣的效果。

“看來大帥還是不明白齊國公的含義,齊國公就意味着大帥已是齊地之主,雖然沒有實封,但一般民衆都這樣認爲。”

張鉉搖了搖頭,齊國公只是一個爵位,和齊地之主是兩碼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誤會,不過此時張鉉顧不得給民衆解釋兩者的區別了,他急對房玄齡道:“李淵起兵之事,軍師知道了嗎?”

房玄齡笑道:“我是昨天晚上才聽說,不過之前裴公就已經暗示過了,所以我不奇怪,而且我知道,元家很快也要在弘化郡起兵。”

張鉉微微一怔,這倒出乎他的意料,元家居然要在弘化郡起兵,難道關隴貴族要兩線作戰嗎?

張鉉一擺手,“軍師請坐下說。”

房玄齡坐了下來,對張鉉笑道:“這件事我還是從裴公口中得知一點端倪,武川府並不支持李淵,包括會主獨孤順在內的大部分關隴貴族都支持元家,李淵只有竇家支持,武川府原本會在秋天支持元家在隴右起兵,沒想到李淵卻搶先在太原起兵,我便推測,元家不會再等到秋天了,很快就會在弘化郡起兵。”

“那軍師是看好李淵,還是看好元家?”

房玄齡微微一笑,“坦率說,我一點也不看好元家,元家做事太急躁,急於求成,如果元家急於殺入關中,它必敗無疑,相反,如果李淵急於進入關中,那他很可能會給元家做嫁衣。”

張鉉點點頭,“且不管關中如何亂,現在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去了太原和隴右,我這邊就有了機會,我想拿高士達開刀,奪取平原郡和渤海郡,徹底解除青州北部之患。”

張鉉走到牆邊,刷地拉開了簾幕,一幅巨大的木雕河北地圖便出現他們眼前,張鉉拾起木杆指着黃河以北道:“目前清河郡基本上被我們控制住,這次剿殺盧明月後,盧明月的殘部由宋金剛率領,已經退到趙郡,李建成的軍隊也撤去了幷州。

檀淵一戰,我們控制住了冀東六郡,現在太行山以東包括河內郡、汲郡、魏郡、武安郡、襄國郡、武陽郡和清河郡都在我們手中,黃河北岸只剩下平原郡和渤海郡,我考慮先拿下黃河北岸諸郡,徹底解除青州的北部威脅,然後再層層向北推進,在年底前滅掉高士達和竇建德。”

房玄齡想了想道:“大帥的想法好是好,可就怕計劃不如變化,我是擔心那時瓦崗軍就會向東擴張,直接威脅青州,大帥考慮過渤海會的反擊嗎?”

張鉉沉吟一下道:“軍師的意思是說,渤海會將促使竇建德和瓦崗軍結盟?”

房玄齡點點頭,“我聽說竇建德的妻兒在渤海會手中,竇建德實際上是受渤海會的控制,而渤海會的勢力早已滲透進了瓦崗軍,兩家結盟的可能性極大,這就像楊義臣在徐州之時,攻打琅琊郡,東海郡的李子通便會侵入徐州,攻打東海郡,琅琊郡的孫宣雅就立刻南下進攻徐州,使楊義臣數年難以作爲,除非將軍兵力強大,能兩線作戰,或許會有那麼一線勝機。”

“那依軍師的意思呢?”張鉉聽懂了房玄齡的意思,他不贊成自己的北攻計劃。

房玄齡接過木杆指着平原郡和渤海郡道:“大帥的前部分策略沒有問題,我們甚至聯合竇建德剿滅高士達,但竇建德必須緩攻,必要時,大帥可用戰船封鎖黃河,全力剿滅瓦崗軍,就算暫時把河北讓給竇建德也不要動搖剿滅瓦崗的決心,至少要將瓦崗打得元氣大傷,不敢再威脅青州,我們再調頭收拾竇建德,這樣便可破其南北合縱之策。”

張鉉將木杆放到一邊笑道:“正如軍師所言,計劃不如變化,或許對付瓦崗也不必興師動衆,我略施小計便可,但我們暫時不要想這麼多,先集中兵力滅掉高士達。”

這時,有士兵在堂下稟報,“啓稟大帥,裴將軍求見!”

房玄齡微微一笑,“裴將軍此來,應該和其父裴仁基有關。”

張鉉點點頭,“請他進來!”

不多時,裴行儼匆匆走進了張鉉官房,躬身行一禮,“卑職參見大帥!”

這時,房玄齡向張鉉使個眼色,便先退了下去,房間裡就只剩下張鉉和裴行儼兩人,張鉉淡淡道:“元慶現在應該在濟北維持災民秩序纔對,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裴行儼解下腰間的騎兵將劍,放在桌上,“卑職有罪,不能再統帥騎兵!”

“你有什麼罪,違反軍紀了嗎?”張鉉瞥了一眼桌上的將劍問道。

“這倒沒有,是因爲卑職父親已經反隋,渡過黃河去了太原,他寫信要求我率騎兵去和他匯合。”

張鉉半晌沒有說話,他負手望着地圖,有些傷感道:“元慶是來向我辭行嗎?”

“卑職不會背叛將軍!”

“可有一天你會在戰場上和父親相見,那你怎麼辦?”

兩人都沉默了,良久,張鉉嘆了口氣,“你的忠心我能理解,但他畢竟是你父親,父命不可違,你去跟隨父親吧!我再送你五百匹戰馬,算是我給你的一點心意。”

裴行儼心中感動,又低聲道:“卑職昨天去清河郡找了家主,也就是裴相國,他以家主的身份令我不得離開青州,父親之令雖然不可違,但家主之令更不可違,家主說一切由他來替我承擔,所以我不會離開大帥。”

張鉉一怔,他回頭注視着裴行儼,半晌,張鉉眼中有些溼潤,緩緩點了點頭,“我向你保證,你們父子絕不會在戰場上相見,也不會成爲敵人!”

裴行儼單膝跪下,“多謝將軍成全!”

張鉉連忙扶起他,將騎兵戰劍交給了他,笑道:“這個可不是燒火棍,想扔就扔,給我好好佩好它,立刻回濟北郡把騎兵帶回來,我們要對平原郡開戰了!”

裴行儼大喜過望,“卑職遵令!”

他轉身便像兔子一樣飛奔而去,張鉉望着他飛奔的背影,不由笑道:“還是一個小屁孩!”

這時,張鉉又看了看站在門外的親兵,見他似乎想說什麼,便笑問道:“有什麼事就趕緊說!”

“啓稟大帥,賈務本將軍率領數千軍隊來了。”

張鉉大喜,連忙問道:“他人在哪裡?”

“人已在城外,軍隊已由沈將軍接管。”

張鉉立刻披上衣服,“我們去城外!”

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61章 新的夥計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78章 不打不識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39章 當堂對質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19章 玄感之秘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4章 初入洛陽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20章 再回盧氏第21章 三家獵楊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741章 聞風而動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58章 鬥智鬥勇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75章 初到幽州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432章 碼頭激戰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
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61章 新的夥計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78章 不打不識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39章 當堂對質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14章 達成妥協(上)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19章 玄感之秘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245章 福來客棧第4章 初入洛陽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20章 再回盧氏第21章 三家獵楊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741章 聞風而動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58章 鬥智鬥勇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75章 初到幽州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432章 碼頭激戰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