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

破屋內暮色愈濃,葉蘇看着他微笑說道:“我當年在你師兄處學了些,教還給你也是應該,只是要收學費。你想學些什麼?”

寧缺看着手裡的水碗,看着碗中像酒一樣的水,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開始講述從去年秋天起發生的那些故事。

長安城牆上的薄雪落下如幕,觀主入城遇着千萬刀,天空裡的雪開始燃燒,燒出一片湛湛青天,他在那片青天上寫了一個字。

葉蘇現在是普通人,不在修行界裡行走,不知道很多事情,但觀主入長安一事,劍閣方面早就已經通傳了他。

“既然你能寫出那個字,在城內你便無敵,即便是老師也敗在你的刀下,可如果來到城外,老師看你一眼,你就死了。”

寧缺承認,說道:“我想知道怎樣在長安城外也同樣強大。”

葉蘇說道:“你是第一個寫出那個字的神符師,顏瑟沒有做到,無數前輩都沒有做到,所以沒有任何人能夠教你,我更沒有資格。”

寧缺說道:“怎樣能夠集合更多人的意志?”

葉蘇說道:“最常見的手段或者說表現方式,自然是信仰二字。”

寧缺說道:“我也是這般想的,但我不想走道門的舊路。”

葉蘇說道:“所以你冒着極大風險出了長安,重蹈紅塵,在人間遊歷,這依然走的是我當年想勘破生死時的舊路。”

寧缺不是很明白他這句話。

“當日你師兄坐在潭邊看書,根本就沒看我的劍,我才明白看破仍然需要去看,有個看字便落了下乘。後來我在小道觀裡靜修,看觀塌檐破,我才明白破而復立的道理,最終明白生死循環是爲自然。”

葉蘇回想着荒原雪峰上的那一劍,潭畔的那名書生,看着他微笑說道:“如此我才能在青峽前接下君陌的那一劍。”

寧缺問道:“這些和我現在的困惑有什麼關聯?”

葉蘇說道:“你寫的是沒有人寫出過的字,你走的是沒前行者的路,我說過沒有人能夠教你,我所能做的,便是把自已修行感悟的歷程,攤開來給你看,揉碎了你讓觸摸,你能從中體悟到什麼,不由我決定。”

寧缺沉默片刻,說道:“請繼續。”

葉蘇說道:“當年周遊諸國勘破生死的那場試煉,我依然是以旁觀者的心態看人間的百態,然而如今變成廢人,重新回到人間,來到臨康城的這片破爛街巷裡,我才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

寧缺想着自已在長安城牆上看街巷如線,百姓如蟻,在大澤客船上看艙內麻木的旅客時的心情,才發現原來自已還是沒有擺脫旁觀者的立場。

葉蘇看着他繼續說道:“你不想走道門的舊路,是因爲你本能裡厭惡宗教這種存在,然而你忘了宗教確實是信仰,但信仰並不見得全部是宗教,至少不會都是像昊天道門這樣的宗教。”

寧缺想了想,說道:“我認可這種說法。”

“你應該很清楚,除了道門裡的那些神術強者,境界越高的修行者,越難保證自已的心意澄靜,換句話說,越強大的人越難有信仰。信仰這種事情,並不在天穹之上,只在塵埃卑微處,說的更簡單一些,信仰就是普通人最不可動搖的想法和渴望,你如果要用信仰來集合人們的意志,便首先需要弄清楚他們想要什麼。”

葉蘇說道:“我如今雪山氣海俱廢,變成了真正的普通人,沒有能力再去思考高妙的道理,卻反而有機會過普通人的生活,瞭解普通人的想法,比如這片街區裡孩子們的信仰,不過便是吃飯二字。”

寧缺想着先前看到的那些畫面,點了點頭。

葉蘇看着他問道:“你還沒吃飯吧?”

寧缺先前見着他吃了一大碗青菜飯,說道:“一頓不吃無所謂。”

葉蘇說道:“看,這就是你與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

寧缺明白了他的意思,問道:“家裡有面條沒有?”

破屋裡真正的家徒四壁,雖有舊鍋老竈,但想找些米麪,卻極困難,好在葉蘇如今在街巷裡很受人尊敬,不多時便有人端了碗素面。

寧缺連湯帶面全部吃完,把碗筷擱到窗沿上,忽然想着一事,問道:“既然要過普通人的生活,爲何你要那些孩子送飯?”

葉蘇的回答很簡單,很有說服力:“我不會做飯。”

寧缺無法反對這個解釋,又問道:“先前在前面那條巷子口,看見那些婦人洗衣服沒用皁粉,想來是生活拮据,爲何連洗衣棰都不怎麼用。”

葉蘇的解釋依然很有說服力:“洗衣棰確實能把衣服洗的更乾淨些,但她們家裡的衣裳用的布料並不好,這般洗幾次便有可能壞了。”

寧缺說道:“這裡的人們活的果然很艱難,難道非要在這樣艱難的環境裡,才能體會到你想要體會的那些感受?會不會太自虐了些?”

“我在這方面的感悟學習,也是剛剛開始,無法給你直接的答案或者明確的指向,只能說出自已的一些隱約判斷,供你參詳。”

葉蘇說道:“我們先前說過,信仰可以用來凝聚人羣的意志,這句話其實反過來說也沒有問題,人類最強烈最統一的意志,必然會變成信仰,那麼我們其實只需要知道人們究竟最想要什麼。”

“人類很擅於隱藏自已真實情感,因爲袒露有時候就像卸甲一般,意味着危險。在尋常的日子裡,溫暖而舒適的環境中,你很難發現他們真實的渴望與想法,你問他們想要什麼,很難得到答案。只有在絕望的生命時間段裡,在極致的事情背景前,那些答案纔會自已跳出來,顯得無比清晰,無論此前他們是麻木還是市儈,他們的行爲總是那樣的誠實。”

寧缺想着長安城裡民衆在那個風雪天裡的勇敢,若有所思。

葉蘇繼續說道:“你先前那句話錯了,不是非要在艱難的環境裡才能感悟到這些,而是艱難本就是人間的常態。我不去長安卻來到臨康,便是因爲唐人活的太過自由美好,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待遇。”

“在臨康城裡,我看到過最豪奢的貴族,見過最貧賤的市民,見過最囂張的神官,也見過最卑苦的奴隸。富貴與貧窮彷彿與生俱來,無法改變,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這些事情無法改變?”

暮光順着破屋篷頂的洞灑進屋內,彷彿在葉蘇身上鍍上了一層紅暖的光澤,沒有神聖的感覺,卻是那樣的令人親近。

他靜靜看着寧缺說道:“昊天教義裡說每個人都有罪,需要懺悔,才能得到昊天的拯救,死後進入光明的神國。可在進入神國之前的數十年漫漫人生路里,難道信徒就要承受無望的貧窮折磨?”

“我沒有去過昊天神國,不知道那裡是不是如教典中描述的那樣美好,但我知道神國之下的人間並不美好。那麼如果昊天悲憫的目光暫時沒有落在人間的時候,或者說它在考驗人間的時候,昊天信徒應該做些什麼?像過去無數年間那樣,對着西陵神殿叩拜敬奉,然後麻木悲苦地等待最後的拯救?每個人都有罪,信徒們的罪究竟是什麼?對物慾的貪婪?對財富的渴望?對自由的嚮往?因爲這些而無法獲得安寧的心?”

“這些都是人類難以擺脫的慾望,如果這些都是罪,那麼便是無法徹底抹滅的原罪。對於這些罪,佛宗要求靜心冥想,走的是遏止慾望的道路,道門則是以信徒對昊天的信仰爲根基,要求信徒把這些慾望轉換成奉獻,中間的橋樑便是信仰,只有書院對這些罪從來不予束縛。”

葉蘇說道:“這些都有道理,又都有缺憾。佛宗不看現世,只把希望寄在來世,道門不看現實,只把希望寄在神國,書院定下唐律,卻依然是引領者的角色,對個人自身的素養要求太高。我這些天始終在想,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讓這個充滿原罪的人間變得更好一些。”

寧缺看着他,問道:“什麼方法?”

葉蘇說道:“昊天將拯救我們於生命結束的時刻,那在生命延續的階段,誰來拯救我們?我們必須自已拯救自已。”

寧缺沉默了很長時間,說道:“所以你教那些孩子。”

葉蘇說道:“這只是開始。”

寧缺看着他的眼睛,說道:“按照教義,只有昊天才有資格拯救世人,你現在的想法和行爲,已經可以被昊天認爲是褻瀆。”

葉蘇說道:“昊天愛世人,怎能不允世人自救?”

寧缺看着暮光裡的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隨着時間流逝,如果此人真的傳道成功,或許這片充滿污水垃圾的街區,將來會成爲昊天道教裡的一處聖地,因爲他必將成爲聖人。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這位曾經的道門行走,可能會被西陵神殿裡的那些紅衣神官綁上木架,然後燒成一具焦屍。

()

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5章 桑桑的病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34章 老筆齋的第一位客人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12章 長安亂(上)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191章 斷弩斷刀斷念想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28章 泥塘裡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94章 天亦病(上)第81章 入魔(六)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87章 一塊石頭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20章 兩個秋天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64章 可惜第93章 渭,無所留第69章 輾轉反側第15章 照看(下)第164章 彼岸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13章 舉世之敵第143章 辯難始第161章 苦孩子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16章 心血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87章 一塊石頭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28章 將軍府外第55章 歧山大師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41章 南海神官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79章 東一刀,西一刀第77章 入魔(二)第239章 炸溪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92章 以血洗血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01章 盛宴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95章 永字八法第43章 裁決的劍(上)第247章 織柳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第85章 一杯花茶第94章 通往那個世界的第一扇門第61章 曾經黃河滔滔第175章 君子國的不甘(中)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48章 這事,挺沒意思第69章 桑桑說第126章 王子與乞丐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34章 老筆齋的第一位客人第9章 一聲嘆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23章 策反(下)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280章 蟬鳴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157章 雪在燒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60章 有所思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92章 滅佛下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86章 歸來(上)
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5章 桑桑的病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34章 老筆齋的第一位客人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12章 長安亂(上)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191章 斷弩斷刀斷念想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28章 泥塘裡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94章 天亦病(上)第81章 入魔(六)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87章 一塊石頭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20章 兩個秋天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64章 可惜第93章 渭,無所留第69章 輾轉反側第15章 照看(下)第164章 彼岸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13章 舉世之敵第143章 辯難始第161章 苦孩子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16章 心血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87章 一塊石頭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28章 將軍府外第55章 歧山大師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41章 南海神官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79章 東一刀,西一刀第77章 入魔(二)第239章 炸溪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92章 以血洗血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01章 盛宴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95章 永字八法第43章 裁決的劍(上)第247章 織柳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第85章 一杯花茶第94章 通往那個世界的第一扇門第61章 曾經黃河滔滔第175章 君子國的不甘(中)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48章 這事,挺沒意思第69章 桑桑說第126章 王子與乞丐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34章 老筆齋的第一位客人第9章 一聲嘆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23章 策反(下)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280章 蟬鳴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157章 雪在燒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60章 有所思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92章 滅佛下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86章 歸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