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

玄清想得一點不錯,從老君觀走出來的“三太子”讓老君觀成爲了“三太子”的祖廟,隨着他確認三太子的神位,讓道教內產生很大的爭議-----畢竟跳出一路神仙來,沒有大德之士力撐,也無民間基礎,是否妥當。

但有識之士看好“三太子”的前途,他們敏銳地看到了它能夠吸引信衆,以往說起道家信仰,都是晨鐘暮鼓,香火繚繞,示衆的神像肅穆能讓小兒止啼,以至於年輕人認爲過於嚴肅,過於玄妙而難以親近,如道家典籍的“道可道,非常道”有多少人能夠知曉其含義的?

難以親近,敬而遠之,佛道兩家都存在着難以吸收年輕人的問題。

而《霹靂三太子》動感十足,形式新穎,大受年輕人的歡迎,無疑對於吸引更多善信有極好的作用。

最終,道教各大德之士達成協議:不作干涉,任其發展。

這裡又要看到有無後臺的作用了,如果玄清不是一代奇人李淳風的弟子,只怕難以讓大家難以達成共識,爭論之下保不準玄清要承擔責任,正如《西遊記》裡所講的沒後臺的妖怪都下地獄了,有後臺的妖怪都上天(成仙)了。

……

馮小寶心情愉快,大跳特跳《霹靂三太子》舞蹈,歡快的舞步襯托他的心情,結果跳得比後世的專業舞者還要好看!

人見人愛,車見車載,個個叫好。

一曲跳完,他就悠然的退居幕後。除了每週不定時到店裡和莊裡看看,其餘的時間都投入了人生大計中去-----增強實力!

爲造反而時刻準備着!

要講到那時的人們幹活還是挺講道義,或者是懾於主家的實力,主家不算非常慷慨,但給予他們的待遇還行,如唐人幫工到年底會有一筆不小的花紅,而奴隸也有一點收入,關鍵是主家承諾,辛苦十年後,可以給予他們自由!

無論是請的幫工還是奴隸,都很賣力地工作,不用馮小寶多費心。

憑藉着源源不斷的收入,馮小寶終於有了體面,也有了時間,有錢有閒,做他想做的事。

晨起運動,鍛鍊身體,老君觀的後院作了裝修,把牆頭擡高,重鋪地面,設置運動器械如多組啞鈴、沙包沙袋等,再有槍棒兵器。

馮小寶除了身體素質的鍛鍊,還頻繁進入洛陽各家武館處,進行拳腳練習,學習槍棒和弓箭之術,還有騎術。

從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朝已歷三世,對外戰爭一直不斷,軍人的地位高,民間武風熾熱,馮小寶以開元通寶開路,無往而不利,加入城裡兩家著名的武館“神武”和“力行天下”,分別學習軍陣戰鬥技藝和

“神武”武館,館主張大軍,是大唐郯國公張公瑾的族人,其堂兄張大安乃張公瑾第三子,現爲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所以後臺非常硬朗,能請來較好的師傅,能進入此館者非富即貴。

馮小寶在此間武館主要學習軍略(軍事知識),如孫子兵法、六韜等。

他先在初級班學習,半年後,就升入了高級班裡。

一是開元通寶開的路,但開元通寶不是萬能的,如果不是因爲馮小寶有優秀的成績,也輕易擠不進勳貴子弟、豪門大族子弟簇立的高級班中。

請來的先生水平很高,有軍中將領,有退伍勳將,還有一些文武全途的文官/將領。

唐朝是個有容乃大的朝代,在選撥文武官員時,並不拘泥入仕的出身,六品以下的文武官員可交叉參與文、武二選,而高級文武官員的選撥更是靈活,視時勢需要而定。

有的武官者,很可能是滿腹經論,上場考進士毫不怯場,因此他們的講課精彩勝過那些大老粗的軍官,更具歸納性和全面性。

而大老粗軍官的實用性也不差,如何衝鋒、如何設伏、如何退兵都很有實用性。

馮小寶聽得津津有味,以他有着後世的理論和眼光,理解能力也強,每次考試都是前十,很容易地升入了高級班。

可惜武略課還是不多,不輕易外傳,更多的則是兵器的使用及馬術的學習,最後是步戰與馬戰。

長槍、橫刀(佩刀)、陌刀、環首刀等唐軍常用的武備,再有斧鋮、狼牙棒、金瓜錘等等,反正刀光劍影,對於武力狂來說,那是得所其哉。

馮小寶在武館開始了他的兵器之路,進行了系統的訓練與學習。

首先是基本功,學習使用唐刀,傳說中的每日揮刀一萬次到來了!

他先是練刀的姿勢、劈砍練刀,每天揮刀一萬次,汗流如水!

因爲他歲數有點大了,也不是從小練起,師傅要他勤練不停,爭取趕上先行者。

馮小寶雖然比別人晚上一些時間,但理解力是成年人,記憶力是少年,簡直是開掛,進步神速!

跟着師傅學習,感受到如何將力量信中到刀鋒前沿去劈砍,能夠可省很多力氣。

控制力道,掌握唐刀重心,每把刀的重心不同,有經驗的刀手拿刀在手,就知道如何使用它們。

之後開始練速度,方法是“一百張紙”,就是用一百張紙拋灑在空中,要在紙飄下來以前把它們都斬斷成兩截,當然一開始斬得不多,後來就越砍越多。

練多了以後就發現越來越順手而且不吃力,幾個月之後一百張紙能砍下大半。

“一百張紙”除了刀砍,還可以用槍刺,在紙飄落下地時用槍把它們刺穿。

之後,就用銅板來練習,在面前丟出銅板,揮刀如風,砍落銅板,這比紙可難多了。

只要勤加練習,照樣可以取得成效。

但是!馮小寶只是練基本功和粗淺的刀術,暫無機緣練得真功夫。

法不輕傳啊!

唐朝立鼎不過三世,大將出身的豪門大族衆多,他們家傳有上好的刀法,對於馮小寶這等吊絲,只能夠仰望羨慕的份兒。

他們不缺錢不外賣,馮小寶有錢也學不來,只能夠學到一些下乘的招式。

沒有好的刀法,但是馮小寶也有他的思路想法,那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天下的從多武功裡,只有“快”找不到剋制它的方法,當出招的速度快到極致時,不需要複雜招式(招式複雜反倒會降慢速度),只需要簡單一招就可以克敵制勝。

因此馮小寶往快、狠、準的方向發展,練得次數多,速度熟練,形成條件反射,快到極點,疾砍敵人的頸、胸要害之處,撩刀劃過下體之處,再就是出刀準確,不花無謂之力。

如此練上一年,以致於和一些家傳厲害刀法的人進行比試,人家還沒拉開架式,馮小寶的刀子已經放在了他們的頸上!

主要練刀和槍,發現時間不夠用,其餘的兵器玩玩而已。

……

另一個學習的重點是“射箭!”

先是練習站立姿勢,然後學習開弓的姿勢,包括頭、手臂、腳、連拉弓時手碰下巴的位置都有講究,姿勢非常重要,姿勢到位,手穩了自然能夠提高,還能夠省力,在武館裡學習的好處是有師傅時刻看着姿勢,一錯就糾正,而自學時,錯了都不知道。

所以這錢花得值,受過系統訓練和野路子截然不同!

拿弓箭在手,進行“穩定”和“用力”的訓練,堅持天天練。

近距離拉弓對靶進行瞄準和射擊。

距離從近到遠,弓力從輕到重。

他練的以基本功爲多,同理不會有上乘箭法輕傳出來。

所以馮小寶還是來“一招鮮,吃遍天”,如刀槍的使用做到“快、狠、準”,出箭快,射得快,射得準,專射要害。

馮小寶參加“力行天下“武館主要是練拳腳,接受武館的系統培訓,多人一起練,更有興趣。

先練力量,方法簡單但很有效,蹲個馬步,扎四平大馬,然後平步一個罈子,最開始罈子是空的,站一會兒。

之後罈子放沙,扎馬的時間加長。

反正不斷加重量和加時間,循序漸進,便有進步。

再結合自己的啞鈴、引體力上、仰臥起坐、俯臥撐,當然少不得長跑,進行耐力訓練。

攻擊沙袋,增加出拳威力,腳踢木樁

然後學拳練腳,這下馮小寶其實可以虐很多人了。

因爲他有劈掛掌、潭腿,加上詠春,屬於遠近合適,拳腳齊施的功夫。

通過與人過招,形成自家的功夫,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爲充沛,攻擊力強大!

有了自已的功夫,其實他到“力行天下”主要是與人切磋,很快地“力行天下“武館裡他小有名氣。

平時訓練和與人交手,損傷難免,武館的好處是有好大夫,專治跌打損傷,每天運動完畢,由大夫(花錢就行)進行治療,減輕痛楚,加快恢復的速度。

通過接受系統的訓練,日練早晚,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除開激烈運動之外,還注重心性平和,主要是練習太極拳和《西藏秘宗大手印》。

此兩套功法一爲動功一爲坐功,相得益彰。

太極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白天習練了進攻性刀槍拳腳功夫後,晚上再以太極拳舒緩其戾氣,心境平和,有益身心健康。

而《西藏秘宗大手印》這套功夫非常神秘,它不是武功,乃佛家的修證方法,雖說不讓他成爲武林高手,卻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好處,彷彿智慧提升了,感覺敏銳了,直接的好處是記憶力好、理解力好,這樣的感覺非常微妙,自覺收到不少益處。

晚上除開太極拳和大手印,馮小寶花費了一些時間去看書。

一來複習軍略知識,二來看雜學,看看唐朝的科技進展,瞭解唐朝科技樹的知識體系。

對於考取進士的典籍和激發粉絲尖叫的詩歌類,馮小寶唯有放棄。

日子天天這麼過,忙碌不停,在諸多合力之下,馮小寶體魄堅強,力道強勁,反應敏捷,他目光堅定,腳步有力,在實力上做好了準備。

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七四二節 死亡之河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九四六節 京城的發動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四十八節 不是我殺的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九七三節 派酒叔來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三十五節 高端銷售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二八十節 陪公主看冰球(一)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八節 跛豪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四八七節 一頓飯換個唐粉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九百四節 韋晞的暴怒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千三一節 (一)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二一八節 人小鬼大論弓仁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一七六節 公主說他是奸臣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
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七四二節 死亡之河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九四六節 京城的發動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四十八節 不是我殺的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九七三節 派酒叔來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三十五節 高端銷售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二八十節 陪公主看冰球(一)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八節 跛豪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第四八七節 一頓飯換個唐粉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九百四節 韋晞的暴怒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千三一節 (一)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二一八節 人小鬼大論弓仁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一七六節 公主說他是奸臣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