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

“問本官對議立太子之事,此乃陛下家事,何必問於外人?”同鳳閣鸞臺三品、地官(戶部尚書)郭待舉道貌岸然地道,武承嗣陰冷地望着他,冷哼一聲!

“萬萬不可!”司禮卿,判納言事歐陽通堅決反對道:“豈有皇嗣立侄子不立兒子之事?於禮不合!與祖宗法制不符!”

他站出來,面對着武承嗣及一干黨羽的兇惡目光,他們有如凶神惡煞一般地瞪向他,他也知道,他所講的話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然而雖千萬人亦往矣,他大義凜然地道:“臣啓陛下,自三皇五帝以降,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宗族其次!”

“今陛下嫡子尤在,宗族猶存,皇孫有之,豈有立侄兒之理,於禮不合!”他聲音洪亮,響徹廟堂,讓武承嗣等惱怒萬分,讓中立者羞愧難當,讓同志者倍感振奮!

“納言此奏大善,陛下何不從之?皇嗣在東宮,不宜更立,且上書者居心叵測,離間天家骨肉,當嚴責上書者,令其黨散。”同平章事格輔元站出來道。

武則天不置可否,微微側臉問道:“岑相公的意見呢?”

文昌右相(文臣中的第二條好漢)岑長倩擲地有聲地道:“如若陛下下此旨意,請恕臣等不奉詔!”

一言驚駭大殿,無論敵我,都對他的風骨欽佩無比!

今天大朝議,議立皇嗣(太子),乃帝國傳承千秋大事,岑長倩等與武承嗣等作激烈交鋒!

之前,鳳閣舍人張嘉福使王慶之等數百人上表,請立則天侄武承嗣爲皇太子。

聲勢浩大,雖不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也百官噤言,從之者衆。

無它,得保身家性命耳。

否則“例竟門”會直着進去,橫着進來。

酷吏正在無事生非,在旁邊虎視眈眈。

武則天將王慶之等人的表章交付羣臣商議,招致岑長倩、格輔元和歐陽通的堅決反對!

就武則天而言,她是左右爲難,她以武周代李唐,想到的是一勞永逸,徹底將李唐打翻在地,那麼就得武姓爲皇帝。

否則,她之後,李唐捲土重來,能有她的好果子吃?

因此侄子武承嗣被議立太子,她至少沒有反對。

但重臣們反對,這些大臣,屬於“實務官”,有很強的能力,處理朝臣很給力,真要罷黜,老武同志還下不了這個決心。

此議遂擱置。

……

壞人好事,武承嗣自然將岑長倩等人恨之入骨,只是見到岑長倩等人的權柄依舊,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但他們不會輕易放過岑黨,不久後,給他們找到了機會。

武則天擡舉佛教,升佛教於道教之上!

李唐王朝以老子李耳爲始祖,尊崇道教。

武則天則天改唐爲周,以佛徒上《大雲經》稱女主當王天下爲契機,天授二年(六九一)四月二日,遂下制言釋教開革命之階,宜升道教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之前。

是年,則天親加跪禮,迎神秀禪師入京上殿,又常問道於道場。佛教遂風靡天下,王公士庶競至禮謁拜伏。

她給這些著名僧人很高的禮遇,並出錢修寺造像,如著名的龍門奉先寺毗盧遮那佛像就是在武后直接支持下雕鑿的。

如此,佛教極是尊崇,武則天又召集羣臣,欲令各州置大雲寺。

大雲寺始建於唐代(公元690年)。大雲寺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制頒天下,令兩京諸州”所修建的,其目的是利用佛教爲其登上帝位大造輿論。

來歷是天授六年(690)四月,東魏國寺和尚法明等人利用這個故事,編撰了一部四卷《大雲經疏》獻給武后。《經疏》中稱:“太后乃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爲閻浮提主”。武則天看後即刻頒佈《經疏》於天下,令諸州修建“大雲寺”。

“郭尚書,各州置立大雲寺,錢帛可夠?”武則天溫言問道。

“陛下,經臣屬計算,按大州五萬貫,中州三萬貫、小州一萬貫建設各州之大雲寺,國有380餘州,實支出一千二百五十萬貫,若按每年二百五十萬貫開支,五年完成,對國家財政無大礙。”郭待舉上奏道。

“諸卿以爲如何?”武則天問羣臣。

“然則,國家可有備用金?“文昌右相岑長倩質問郭待舉道。

“無有!”郭待舉老實答覆。

岑長倩斥道:“爾身爲地官尚書,國庫不作預留,待到荒年與兵災起時,爾如何交代!”

郭待舉羞愧而退,他是韋晞黨羽,得韋晞授意對武則天要順之,不可硬頂,如此失去了原則。

“陛下!”岑長倩反對道:“兩京當立大雲寺,諸州就不必了!”

武則天臉色陰沉,並未答他。

看到武則天的態度,諸臣爲他捏了一把冷汗!

“修建佛寺道觀,自我朝以降,皆量力而行,多由沙彌與道人彙集各方善信自籌建造,既不增加國家負擔,又給出家人身體力行其修行,可謂美事!”岑長倩解釋道。

“今佛寺於諸州建造,耗資巨大,對國家財政造成巨大影響,令致國庫無備用金,萬一荒年、軍用需要,國無支出,易出大亂!”

“嚮往,陛下執政以來,國家財稅漸增,年年有節餘,此乃陛下德政所爲!今若動用備用金,臣以爲,國家人口漸多,駙馬韋晞之前上奏的各縣建‘醫院’和‘婦嬰保健院’得陛下頒佈實施,乃是澤被蒼生之舉,可用此項資金增添各州醫院或‘婦嬰保健院’,萬民當感謝陛下恩德,必爲萬家生佛!”

他並未孤單,有一批官員跟隨。

岑長倩的提議是好的,可惜他的“政治正確性”沒把握好。

醫院實用性強,但大雲寺對於增長周朝統治的合法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岑長倩並不理解武則天因爲得位不正而時時產生的焦慮感,夙興夜寐!

他的反對,讓諸州修建“大雲寺”難以推行,因爲大唐朝廷頒佈實施的聖旨,有皇帝署名與宰相的副署,方爲合法的聖旨。

武則天真要強推,照樣可行,但這麼重大的措施,無宰相副署,易給世人詬病。

щшш ✿тt kΛn ✿¢ ○

……

岑長倩正直的舉動,給壞蛋們以可乘之機。

武承嗣私下見武則天,赤果果地進讒言道:“過往,陛下欲興大業,臣曰當誅李唐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今岑長倩與陛下漸行漸遠,已成阻礙,且黨同伐異,其勢將成,陛下宜明斷!”

武則天沉默片刻道:“雖然如此,然岑相公與國有大功,朕不忍心……”

心裡暗罵壞人由俺做,好人由您來做!但武承嗣唯有硬着頭皮道:“岑長倩乃文昌右相,位高權重,若輕易觸動,中外驚駭,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他給武則天獻上害人之策,說得開心,眉飛色舞,待到講到差不多時,武則天擡頭望向殿門,武承嗣回頭一看,卻是釋法宗大和尚來了。

大和尚一到,武則天就吩咐道:“婉兒你與魏王去擬旨吧,差不多意思就行了。”

於是一旁的上官婉兒及武承嗣告退,另找地方寫旨,與上官婉兒同行,武承嗣突然有種衝動,問上官婉兒道:“上官郎中,我這麼做,你很bs我吧?”

“我完全理解,你有你的立場,沒什麼bs你的!”上官婉兒油然地道。

“你這麼想就好了!”武承嗣欣慰地道,看着苗條窈窕、容貌過人的上官婉兒,武承嗣心癢癢地道:“上官郎中,明天中午我請你吃飯!”

上官婉兒白他一眼,巧笑倩兮地道:“好啊!”

這麼容易,武承嗣受寵若驚,豈料上官婉兒來個轉折道:“你等駙馬回來,你再向他說!他若同意,我就去!”

頓時武承嗣苦笑着搖頭不止!

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五九八節 會盟西域(一)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七十五節 十三羅漢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一五三節 請君吃奶酪(第3更求訂閱)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二六七節 議劾馮小寶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一五二節 三族遷移(第2更求收藏)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八一九節 狂攻阿巴丹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八六六節 炮擊敵船第千四二節 (十二)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第六三三節 憋屈酷吏(二)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二九四節 只要你的經歷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一九五節 三板斧半第千三二節 (二)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五一一節 王孝傑的思慮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六七一節 勸進(一)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三六一節 瞬間翻盤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三九四節 公主大婚(五)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九十三節 李淳風仙去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
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五九八節 會盟西域(一)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七十五節 十三羅漢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一五三節 請君吃奶酪(第3更求訂閱)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二六七節 議劾馮小寶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一五二節 三族遷移(第2更求收藏)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八一九節 狂攻阿巴丹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八六六節 炮擊敵船第千四二節 (十二)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第六三三節 憋屈酷吏(二)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二九四節 只要你的經歷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六九四節 大站隊(一)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一九五節 三板斧半第千三二節 (二)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五一一節 王孝傑的思慮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六七一節 勸進(一)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三六一節 瞬間翻盤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三九四節 公主大婚(五)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九十三節 李淳風仙去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