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節 公主大婚(四)

嫁女的高宗皇帝賦詩一首:《太平公主出降》:“龍樓光曙景,魯館啓朝扉。豔日濃妝影,低星降婺輝。玉庭浮瑞色,銀榜藻詳徽。雲轉花縈蓋,霞飄葉綴旂。雕軒回翠陌,寶駕歸丹殿。鳴珠佩曉衣,鏤璧輪開扇。華冠列綺筵,蘭醑申芳宴。環階鳳樂陳,取席珍羞薦。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塵。歡凝歡懿戚,慶葉慶初姻。暑闌炎氣息,涼早吹疏頻。方期六合泰,共賞萬年春。”

那一天舉國歡慶,萬戶均參與,長安城的大道上,鑼鼓喧天,彩旗飄飄,人們皇宮裡張燈結綵,香霧繚繞,御席珍羞,杯籌交錯,大臣雲集,吟詠祝福。

是日,天公作美,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又值初春,天氣轉暖,臘梅盛開,柳枝吐綠,更襯托出一派喜慶氣氛。

到了日高三丈時分,新郎韋晞率領的迎親隊伍從永興坊他家出發。

讓大唐民衆和胡人們大開眼界的時候到了,韋晞不是作文官打扮,而是盔上紅纓飄烈焰,錦袍血染,獅蠻寶帶束玉帶,龜背鎧堆金。

他竟然是一身武裝去接親,威武英挺,俊秀無倫!

在高原上泡,曬得黑,自然好不了多少。

回到洛陽、長安養了一陣子,還借用了唐甜的秘方:每晚野駱駝奶敷面,讓他膚色迅速變白。

如此韋晞樣貌英俊,高大挺撥的身板,長臂,身軀健美,動作有力,無懈可擊!

街頭上人人喝彩,讚歎道:“這纔是駙馬爺!”

他的兄弟們如楊成獻、程伯喜(他給緊急調回來)、黃善保(黃老闆之子)、姜諮(故左相姜恪之侄)、韋旻(韋家嫡子)、契苾聳(涼國公契苾明之子)、婁師德等同樣嶄新武裝甲冑,加上跟隨後面的黃金甲官兵,皆背刀扛槍拿盾,十分威武。

負責吹吹打打的是軍樂隊,皆穿軍裝。

這支迎親隊伍以右驍騎衛軍隊爲主,加上洮河道官兵。

韋晞以軍隊迎親是經過特許,本來迎親是喜事,而軍隊是凶事,極少軍隊迎親這等事。

但天后極寵其女,一心想將婚事辦得風光體面,與衆不同!

軍隊迎親確實別樣,而韋晞是軍中大將,無人不服,關鍵是袁客師(卜卦者)認爲韋晞hold得住,對天后說:“軍勢厲也,然韋晞者,軍中大將,鎮住場面,軍勢不復爲患,反有助益。大將軍爲陽,帝女爲陰,********,更利我軍,大善!”

天后極信袁客師,遂特許韋晞帶兵迎親。

只此一例,其他駙馬可沒這等好事,想調兵也沒法調----無皇帝准許,兵部調令,擅調禁軍、府兵十人以上者,爲謀逆!

視同造反,那上回韋晞無兵部調令調了三百禁軍鐵騎卻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關鍵是他爲的是太平公主!他也很清楚這點纔敢放手施爲,你讓他沒有原因調動三百騎兵看看?摘了他的頂戴是妥妥的!

右驍騎衛軍隊皆挑選出精兵銳將,十分好看,而洮河道官兵都有戰功在身,見過血殺過人,是盛氣凌人。

他們或雄糾糾或氣昂昂,跟隨着將軍們,打着旗幟,扛着軍器,整齊推進,有如一條金龍涌動奔流,百姓們高聲喝彩,熱烈鼓掌。

“咚咚咚”,唐軍擊鼓進軍,繞城小半圈,轉過賓耀門,經過左掖門,在宮城正中的端門停下。

擺出了一個雄壯的軍陣,左顧右盼,上看下視,密密麻麻的一萬精兵,挺首挺立,威風十足。

軍鼓不停以作催妝,顧名思義便是催促新娘子抓緊梳妝了。有詩云:“歡顏公主貴,出嫁武侯家。天母親調粉,日兄憐賜花。催鋪百子帳,待障七香車。借問妝成未,東方欲曉霞”。

大將軍韋晞踩着馬奴背下馬,有越王李貞(皇帝八哥)的兒子琅琊王李衝作爲女方親屬,將他迎入明德門,順着新鋪就的大紅地毯進入正殿。

宮裡掛錦結綵,送親隊伍已經整裝待發。

韋晞見着了笑逐顏開的天皇天后,還有滿庭的大唐親貴勳爵,文武百官。

這他們這樁喜事,整個大唐能來的高官權貴都來了,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一刻。

李衝叫道:“來呀,去請新娘子出來!”

宮人去請了,新娘子沒見出來!

她的宮中女官越姑煞有介事地說道:“新娘子不出,且爲之奈何?”

旁邊甘寺人接着道:“要不金來不要銀,只須新郎三首催妝詩!”

於是人們起鬨,紛紛叫道:“新郎哥,來一首!”

“來三首!”

“來十首!”

“一百首!”韋晞汗顏,還一百首,以爲是東市買大白菜啊!

他早有準備,搖頭道:“催妝詩我是不成的!”

見大夥兒失望的樣子,韋晞又道:“作三首詩贈六娘還是成的!”

人們大笑道:“快快道來!”

韋晞酷酷地道:“取筆墨來!”

須臾筆墨紙硯呈上,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戶部尚書郭待舉施施然出班,說道:“我給駙馬爺執筆!”

大夥兒暗罵一聲他無恥,正三品的高官還去拍馬屁,但更贊他真會抓住時機,這位駙馬爺上馬打仗是好手,下馬寫詩填詞唱歌,文采同樣不遜軍略,他的大作,能帶契書寫者增添光彩哩。

果然,韋晞連作三首詩,抒發情感:

《一贈愛妻李六娘》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此詩還有半闕,但沒必要寫上

《二贈愛妻李六娘》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軍旅半緣君。

……此詩“軍旅”原作爲“修道”

《三贈愛妻李六娘》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

三首詩發出,滿殿人又一次給震撼了!

因爲他們親眼見證大作的問世。

天皇讚歎道:“好一個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天后搖首感慨:“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小子說半緣軍旅半緣六娘,該打!”說是打,卻滿是笑意!

羣臣齊誦“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聲中,新娘子打扮儀態萬千,尊貴無比在命婦貴女們有如衆星伴月下進殿!

第二八五節 帝國軍事會議(一)第三六三節 觀圖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七零八節 輕打重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九一五節 大變樣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三九四節 公主大婚(五)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二四三節 陣戰(一)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八七十節 營內營外炮聲轟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四四九節 有什麼吃什麼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三七五節 公主不見您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貳戰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五二一節 史萬超領軍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九十九節 唐家來人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一七一節 皇帝召見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六六八節 有來有往
第二八五節 帝國軍事會議(一)第三六三節 觀圖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七零八節 輕打重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九一五節 大變樣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三九四節 公主大婚(五)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二四三節 陣戰(一)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七十六節 過府第八七十節 營內營外炮聲轟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四四九節 有什麼吃什麼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三七五節 公主不見您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貳戰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五二一節 史萬超領軍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九十九節 唐家來人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一七一節 皇帝召見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六六八節 有來有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