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節 議劾馮小寶

清晨的大唐皇宮一片氤氳,宮人還在辛勤灑掃庭除,卻見到幾位穿紫佩金的重臣勿勿而來。

宮人臉現驚訝之色,這麼早,少見!

天皇李治一週前接到安西都護府副都護修明仁的奏摺,彈劾右驍騎衛將軍馮小寶數宗大罪,讓天皇情緒大壞,加上其它事情,纏綿病牀。

昨天他精神稍好,天后遂召大臣們進宮商議。

計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來恆、張大安;

中書侍郎李義琰;

吏部尚書李敬玄(原尚書袁公瑜已然去職);

學士元萬頃;

黃門侍朗劉景先;

正諫大夫薛元超。

他們是大唐帝國的精英,集中一起,只爲商議吐蕃戰事。

這麼早進見皇帝,大夥兒臉色肅然,想着一會兒該當如何說話。

吐蕃是天皇心中的痛!

天皇滅掉高句麗,完成了之前親戚楊廣(楊李兩家是親戚)、父皇李世民沒完成的功業,正意氣風發時,吐蕃人跳將出來,滅掉他十萬兵,消息如晴天霹靂,讓天皇自此患病綿綿。

說實在話,天皇是個非常平和的人(天性如此),但一說起吐蕃,就象給踩了尾巴的貓般情緒暴躁,有時甚至變得歇斯底里。

論起馮小寶,哪怕是位高權重的重臣,心中都隱隱的不舒服,看他不慣。

從三品的禁軍將軍,二十歲出頭就成了於己大夥兒平起平坐的朝官,雖說是武職、職事官,不是寄祿官,但也非同小可。

屢立功勳,天子垂青,世人讚頌!

他太年輕了!

有一種可能是升得快跌得重,但也有一種可能是成爲宰相的機會很大——他年齡上的優勢實在太大了。(武職轉文官在大唐並不少見)

就算熬,幾十年也能夠熬到宰相一級,只要他不犯二的話。

有誰象他這麼年輕就已經宰相在望了?

想想誰都不會舒服,哪怕是學士元萬頃是天后方面的人亦如此。

別人看馮小寶的赫赫功績,只會驚歎他年輕,而大臣們看得更遠。

年輕就是好啊,該不該藉此給他上點眼藥呢,拖延一下他前進的步伐?

大臣們心忖着,走在宮道上。慢慢的向前挪動。

太陽終於出來了,淡藍色的天幕被漫天的紅光所取代,今天是個大晴天。

……

“臣等叩見天皇、天后!”諸臣給躺在榻上的李治和坐在榻邊的武則天見禮已畢。

“平身!”武則天道。

“謝天后!”

李治身體不行,堅持帶病來見臣子,而武則天因見重臣,則不垂簾,直接面見。

“……臣安西都護府副都護修明仁彈劾右驍騎衛將軍馮小寶其罪有多!”

“一、不思進取,不圖報國!其兵強馬壯,朝廷待其不薄,以禁軍待遇給之,卻在龜茲城下不參與攻城,亦不繼續出兵進攻,臣嘗與之約定,請其出兵于闐,卻按兵不動,美其名爲修整,終日文恬武戲!”

“二、年少得志、頤指氣使、飛揚跋扈!仗其京城驍騎衛將軍身份,欺凌友軍……”

“三、尾大不掉,難以節制,不顧大局,一意孤行,不與友軍配合!”

“四、好大喜功,不諳兵法,竟以騎兵攻城,前所未聞,朝廷騎兵得來不易,造成嚴重傷亡!”

……

大殿上,正諫大夫薛元超唸完修明仁的奏摺,狠狠彈劾馮小寶,大夥兒都知道咋回事了。

皇帝陰沉着一張臉,馮小寶是他提拔於草莽之間,倍加恩賞,寄予厚望,卻鬧出此等問題,豈不讓他大丟面子。

當然,也有可能是修明仁誇大,惡意攻伐,但正如張大安所講的:“修都護乃軍中宿將也,說話不至於假!”

張大安,開國公張公瑾之後也,爲同中書門下三品,位高權重,此話一出,諸人難以反駁。

“不然!臣以爲此乃手足參商也!”

元萬頃陣營問題,不得不幫,儘管他也對馮小寶妒忌不已。

“雙方職事官階相同,不同隸屬,出現爭執份屬正常。”元萬頃故作輕鬆地道:“不信,我們可以看看馮將軍的奏摺,必定不會給修都護講什麼好話。”

他話題一轉道:“馮將軍乃客軍,遠來救援,此爲大義也,臣以爲,安西都護府副都護修明仁一意爭權,並不理讓,試問,將來誰還敢救援友軍?臣向天皇與天后建議,當兩相和解,着兩軍同舟共濟!”

他是中庸之道,李治臉色稍雯,他也不想他自己提拔的將領在前線丟臉。

不想中書侍郎李義琰嗤之以鼻道:“笑話,軍中最講軍令統一,政出多門乃是大忌,兩相不服,兩兩誤事!”

他朗聲道:“唯今之計,當將馮小寶調離西域,然其兵既到了西域,一來一返,浪費軍帑,可令馮小寶歸於修明仁的指揮,如此軍令統一,以利軍事!”

衆人紛紛點頭,畢竟人家老將,資歷高,(散官)官位高,豈能讓修明仁居於馮小寶之下!

元萬頃一聽就覺得壞了,這建議給他執行,那馮小寶還不得給修明仁圈叉圈叉了!

情急之下:“臣以爲,馮小寶自治軍以來,多爲孤軍作戰,都獲成功,若讓其居於他人之下,不利其軍也!”

來恆聽得大笑道:“荒謬!國之大戰,諸將彙集,豈有單領一軍獨立諸軍之外,當集中一切力量,力破吐蕃!退一步而言,馮將軍協助修都護,可以大軍聯合行動之訣,有利於他將來獨擋一面,他正缺乏這樣的經驗!”

來恆的話,說到了李治的心中,他頻頻點頭。

畢竟來恆聰明,不與皇帝爭議之前修明仁彈劾馮小寶其罪真僞,否則皇帝下不了臺,惱羞成怒之下,與諸臣硬頂,誰都沒面子。

所有的大臣都以爲好啊,馮小寶嘛,你這麼年輕,就多多聽聽老將的教誨吧!

就連皇帝也以之然,皇后持不同意見!

“馮小寶自入伍以來,積極進軍,殺敵數萬,而修明仁之前如他這樣年齡,豈有多少功業,其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本宮以爲,可令其獨立一軍,不受他人節制,俾使大功告成也!”

皇后硬頂皇帝和大部分與會大臣,只得元萬頃一人支持他,但元萬頃的根基淺薄,敵不過諸臣,還是皇后上陣硬扛。

李治乃優柔寡斷的人,而且也怕皇后,給皇后這麼一說,頓時拿不定主意了。

然而兩宰相都堅決要求軍令統一,馮小寶只能屈居於修明仁之下。

嘿嘿,大唐的大臣都是有脾氣的,可不同於最後一個皇朝的奴才!

正在此時,又一份安西都護府副都護修明仁的奏摺到來,這次是正諫大夫薛元超首看,負責給大夥兒念一下。

他飛快地看過奏摺,臉色有夠精彩!

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七五三節 大決戰(五)第七一五節 戰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一山地師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一山地師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八一六節 血戰阿巴丹(二)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一七六節 公主說他是奸臣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千五六節 攻法蘭克(三)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六一二節 胡人的攻城技術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八二五節 大家請吃奶糖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千三二節 (二)第二一七節 不殺人是不行的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六百三節 無奈的丘神績(二)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八百三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八七五節 史萬超又勝出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五八六節 大驚喜第七八六節 辦班(二)第六四五節 水桶妙用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
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七五三節 大決戰(五)第七一五節 戰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一山地師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一山地師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八一六節 血戰阿巴丹(二)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一七六節 公主說他是奸臣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千五六節 攻法蘭克(三)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六一二節 胡人的攻城技術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八二五節 大家請吃奶糖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千三二節 (二)第二一七節 不殺人是不行的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六百三節 無奈的丘神績(二)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八百三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八七五節 史萬超又勝出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五八六節 大驚喜第七八六節 辦班(二)第六四五節 水桶妙用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