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

三月十六日,朝廷在在洛陽顯福門設祭,祭祀故雍王李賢,由檢校禮部尚書武承嗣主持,皇帝李旦親往祭祀,百官齊出,京師各大寺的大和尚統統叫來,做起水陸法場,香菸繚繞,鐘鳴磐響,大事鋪排,極盡哀榮!

駙馬都尉韋晞攜妻子太平公主參加,兩夫婦在儀式上放聲痛哭,絕非虛情假意,羣臣看後無不點頭!

……

三月二十一日,檢校兵部尚書韋晞上奏《征伐後突厥汗國疏》進上,武則天觀閱後大喜,她正等這個奏摺的到來!

即召集皇帝、裴炎、劉景先、郭待舉,岑長倩、魏玄同、韋晞、劉審禮同往乾元殿偏殿的地圖室觀閱沙盤,聽取韋晞彙報,有女官上官婉兒和史館史官、起居注史官等列席會議。

沙盤是韋晞髮明,經過兵部派人勘探地形,採取的還是韋晞的地圖構造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圖成形,再建成沙盤。

一條九曲黃河爲主線,平原、沙漠、山脈,戈壁,黃河幾字形各處塑造城池,密密麻麻的小旗分插河的兩邊,顏色各不相同,代表了唐軍與突厥的不同軍勢。

這是北中國的地圖,而中國中部、南部的地圖也在不斷的完善中,這個地圖,足有十平方米這麼大!

進入到地圖室的所有的人都很強自按捺着激動的心情,他們今天在這裡參預到的事務,不久後將會有成千上萬的大唐軍隊吶喊着衝鋒,給外族帶去血與火!

前線的將士流血犧牲,換來的是他們這批人的彪榜青史。

皇太后輕聲說道:“駙馬,開始吧!”

哪怕是她久掌大權,她的聲音帶着一絲的顫抖。

今非昔比,這是她第一次主導的大戰役!

之前的突厥、高句麗、吐蕃之戰,都記在她老公的頭上,今天,輪到她來揚名立萬了!

“臣遵旨!”韋晞手執教鞭出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這些是大唐帝國最有權力的人,統治整個國家的一批上位者,幾乎都在這裡,被這樣一羣人聚焦注視着,韋晞的心態平靜,言談舉止自然,令人讚歎,不愧是不懼控弦四十萬吐蕃和突厥的大將!

古人曰伴君如伴虎。想想你與一頭野生的健康的沒有拘束的老虎在一起的感覺吧!

許多人初見天子時,不是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就是戰戰兢兢,汗不敢出,說話顫抖,許多大臣初來乍到時都有君前失儀的表現。

韋晞從他們的眼中感受狂熱!

新朝新氣象,頭一回作出決定,上到皇太后,下到羣臣,對於發動戰爭,成就千秋功業達到了迷戀和瘋狂的地步。

他們需要戰爭,他們有他!

“我們將要進攻突厥的主要戰略是……”

韋晞侃侃而談,邊說邊用教鞭指示方位。

“一、築路:修築從洛陽出發,到達豐州、勝州的國道(更好的公路),以便把人員、物資源源不斷地送上去,假以時日,我有援,彼無援,持續失血,突厥人絕對支持不下去!以兵部推算,預計兩個月完工!”

“二、在黃河以北修築受降城三座,西受降城位於黃河大幾字形的左尖角(中國、內蒙、巴彥淖爾市)、中受降城位於黃河大幾字形的中段(包頭市)、東受降城位於黃河大幾字形的右上角(呼和浩特市)。”

受降城的來由是漢代接受匈奴投降而築,在場的君臣是知道的,大家看着他的教鞭移動,

“三座受降城是我們戰略的重要支撐點,有了它,我們加大了戰略縱深,出擊的將士能夠在這裡得到休整,而黃河南岸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我們還可以在黃河南岸大舉屯田,減輕後勤壓力!

同時,圍繞受降城,廣置烽火臺、鎮寨二千座,以達到提前報警、削減突厥人進攻態勢。

修築它們,財力、人力和物力等等,兵部都作了充分的估算,

以兵部推算,預計二個月完工,我們可以控制漠南,建立起一條安全的防禦體系,三座受降城成爲軍政中心、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臣計劃,把安北都護府(治所在外蒙古)遷回西受降城,把單于都護府(治所在黃河南岸)遷到東受降城。”

大家一聽,韋唏有進有退,安北都護府因爲過北,實際上大唐兵力根本控制不住,不如退回來,而單于都護府則從黃河南岸北移,如此貼切實際。

“有了受降城,我們騎兵以此出擊,掃蕩以北千里!

戰術是殺光、擄光!

受降城以北千里,不得有突厥人的個人匹馬!

見了就殺,見到了就搶!”

“他這是不想給突厥人活路啊!”

韋晞面帶微笑,話非常的殺氣騰騰,君臣們不無欽佩地看着他:“這是爲戰爭而生的戰神,戰爭對他就象呼吸般的自然。”

“臣之前一直在想,滅絕突厥,但經先帝(拱手)教育,當講仁義,因此對於肯歸順我們的,臣還是接受,但要他們變成唐人!

對於突厥降人的處置,按毀其國、滅其文、起漢名、更其衣、改其俗、信宗教、除經濟、多通婚、變飲食、遷其民十條進行!

先帝(拱手)仁慈!對他們安置是民族和解,許其酋首爲都督,實行民族自治,然而先帝(拱手)之仁義不受愚昧之人的理解,一反再反,逼得我們只能以刀對刀!

預計將出動臣、王孝傑、契苾明、程務挺、楊成獻、程伯喜、辛承嗣諸將,起兵三十五萬,支前民夫五十萬!因西受降城控制南北交通要衝,直面突厥重兵,由臣督師西受降城,副將契苾明;王孝傑往中受降城,副將程伯喜;程務挺爲東受降城,副將楊成獻。請工部尚書劉審禮負責後勤事務,修路及補給。

“待到受降城起,胡無人!”他激情慷慨地道。

“臣演講完畢,懇請太后、皇上聖裁!”

聽得所有的人都是心潮起伏,韋晞的戰略演講,有條有理,方法得當,極大的機會成功!

一旦成功的話,那大家都有份分豬肉了,與榮有焉。

小人物講的是錢財,大人物求的是名聲,若武則天百年大行後,那北擊後突厥汗國的成功足令她青史留名。

“皇帝、衆卿有什麼看法嗎?”武則天詢問道。

“臣有看法!”一把聲音響起來。

第一五五節 見三官(第5更求訂閱)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六十節 唐甜喜歡小鮮肉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九二四節 大家都是反賊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六五三節 攻不下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五四四節 突厥打豐州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千十八節 雙方傷員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千三三節 (三)第一二四節 回家第九節 圈套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五六四節 打架事件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一節 後世永訣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五五九節 整肅軍紀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九四六節 京城的發動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
第一五五節 見三官(第5更求訂閱)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六十節 唐甜喜歡小鮮肉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九二四節 大家都是反賊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六五三節 攻不下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五九二節 擺設就是擺設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二五三節 三女將逞威(一)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二一十節 建築宜居家園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四五三節 將亡(四)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五四四節 突厥打豐州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二八七節 燒尾宴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五二六節 兩份奏摺第千十八節 雙方傷員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千三三節 (三)第一二四節 回家第九節 圈套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五六四節 打架事件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四九九節 唐倭會戰(二)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一節 後世永訣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五五九節 整肅軍紀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千四四節 (十四)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九四六節 京城的發動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