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山地師

隨着馮小寶與兵部職方司郎中農亦仁共同拉下彩球,“敕建大通軍校”的金字招牌閃閃生輝!

皇帝御筆,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原告設想爲大通河軍校,但朝廷顯然想得更爲深遠,遂將大通河三字減少了“河”字。

同一天下午,“”也掛牌宣佈成立。

從此,四百九十八名學員在大通軍校開始了他們的學習。

軍校草創,一切簡陋,鋪草爲席,地爲沙盤。

沒有教材,從洛陽運來了《孫子兵法》,馮小寶親自將他翻譯成爲了白話文,其實有許多是他後世在網絡上的歸納總結,內容易懂好學,實例由其他人來補充,相比起初生澀的古籍,現在編寫的教材更切合實際。

沒有教具,那就自己動手,製作教具,例如攻城用的衝車、雲梯、井欄等,都是學員們在工匠的幫助下,自行建造而成。

他們甚至還自行築起了一座土城(由奴隸協助),演練城池攻守技術。

至於騎射、步戰更是訓練得如魚得水,每天的小隊戰不斷,軍官們的技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

馮小寶的工作重點顯然是他的山地步兵師,他收攏了高原附近的居民數千,編成隊伍,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訓練。

組建該師就是在山地上對吐蕃作戰,因此該師的體力訓練成爲重中之重。

耐力、爆發力的訓練接二連三,持續加強。

對部隊官兵的體魄、意志有嚴格要求,主講“頑強的毅力、健壯的體力、持久的耐力。”

全年訓練2000小時以上!

初期的站軍姿在太陽下暴曬,一曬就是一天!

之後長跑、負重長跑和爆發力訓練,讓官兵們叫苦連天。

體能訓練,山道5公里長跑訓練,別的步兵需要的時間是山地師的一倍以上!

爬山訓練,從海拔3000米的山腳到4800米的山峰,一個隊伍普通需時3.5小時即可到達。

普通的步兵需要的時間同樣是翻倍。

野營拉練,在3000米的叢林中每人負重重量達40多公斤,平均速度達6公里,最快的有10公里,堪稱高原奇蹟。

他們的素質在經過訓練後,勝過了吐蕃人!

身體素質如作俯臥撐,一鼓作氣做100個不喘粗氣,舉40多公斤重的銅錘連續50下,不在話下。

山地師的官兵有這麼好的素質,消耗大,吃得非常好!

肉乾、奶酪、麪粉給軍人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麪包/胡餅/慄米任吃,肉乾、奶酪豐盛,供給量比馮小寶的命根子----騎兵還要多!

這麼多的吃食,自然讓官兵們

馮小寶往山地師裡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身作則,親自訓練。

如此,任何監視他的人、心懷叵測(想奪其軍)的人統統傻了眼睛。

沒有誰能夠作得比他更好,他的毅力無比堅定、體力和耐力更是傲視羣雄,無人可比!

短短一個月,他就在五千人的山地師裡樹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令行禁止,一呼百應。

任何人都不要想着能夠與馮小寶比,他意志無比強大,明明有機會大過地主老財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生活,卻妻妾不多,光顧軍事。。。這點就讓郝處俊深表懷疑,說他志向遠大,想要造反!(類似的是常凱申時期,他有個手下極清廉,導致常凱申的特務機關極爲懷疑他,說他是共/黨/分/子,賓果,特務們沒說錯!)

郝處俊同樣也沒有說錯!

清穿不造反,菊花套電鑽,馮小寶在後世,“吃喝玩樂、聲色犬馬”什麼沒見識過,什麼沒玩過,現在有機會讓他一登大位,還不拼盡吃奶的力氣去準備造反!

山地師的訓練刻苦,他的大通軍校學員同樣刻苦,五個月後,學員們加入山地師,盡皆擔任軍官!

有兵有官,山地師成形,他們的合練偏向實戰,即一隊防守、一隊進攻,然後再倒回來。

如今大唐和吐蕃不打仗,兩國民間往來不斷,馮小寶伸出他的觸角,即組建商隊,販運絲綢、茶葉和通湟縣特產-----西海酒,這酒烈度大,嗆鼻刺喉,最受吐蕃人歡迎,因此馮小寶的商隊深入吐蕃內地,睜着一副副雪亮的眼睛,探究吐蕃的地形、駐軍情報和戰法!

那時期並無什麼反間,只要你作得不出格,例如你跑到別人軍營前晃當,拿出紙筆來記錄,那基本上不會有什麼人來理會你。

馮小寶參謀部的情報資料不斷充實,對吐蕃的瞭解更加深入,預備未來之戰。

……

山地師當然有它的絕活:他們的兵器使用了彎刀,使用的長長唐刀並不利於步戰,因此改爲彎刀;廣泛地使用了角弓(騎兵弓)而不是步兵的長弓,再有各種過山河的套索、護具,攻打山壘時常用到火油罐。

山地師普遍裝備了“雙節棍”,這玩藝兒來自馮小寶的新羅姬妾金英淑,這妞生猛啊,使用的雙節棍只有馮小寶才能夠將她降伏。

她給馮小寶用“大肚法”徹底收攏。。。她生下馮小寶的孩子,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還將雙節棍棍法和盤托出。

可想而知,短兵相接時一手持盾,一手持雙節棍,威力難擋!

楊成獻則將他姬妾洪小水的“飛石”貢獻出來,洪小水原爲女賊,一手飛石打得豪邁的英雄們雞飛狗跳,非同小可!

後來洪小水歸了楊成獻,飛石也給大夥兒熟識。

至於程伯喜,傳授了三板斧半,用於快速作戰。

山地師的輔助裝備不差,他們有睡袋、吊牀和綁腿,再有鉛筆、指南針、望遠鏡、滑雪板、殺熊刀等等,在野外生存、作戰能力非常強!

他們受過專業的野外訓練,能夠在野外找到食物

一支軍隊除了裝備精良和強壯的身體,軍魂更是重要。

馮小寶的的軍隊裡,大量正能量的軍歌嘹亮,入伍之後,軍隊只得一種語言,那就是漢語!

忠君愛國思想教育讓任何懷疑他的人都無法挑剔,馮小玉是天天說月月講,軍人們都知道自己是大唐皇帝的軍刀,皇帝揮向哪,他們就打到哪!

嗯,忠於皇帝這麼做馮小寶白費心思了?

要是皇帝是馮小寶呢?

僅僅半年,成軍!

是驢是馬,拉出來蹓蹓!

馮小寶山地師的第一戰,落在了祁連山下的細利氏羌人部族頭上!

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三五七節 唐吐大戰(七)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三二八節 兩聖看法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五百二節 大將之歿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一九十節 馬啊馬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一八三節 李瑾行與高侃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七零三節 急襲伊斯法罕(二)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六百三節 無奈的丘神績(二)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八四八節 火車上的培訓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三二七節 城管拆遷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三六三節 觀圖第八十七節 模範山莊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一五五節 見三官(第5更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六十節 唐甜喜歡小鮮肉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七七七節 攻打木鹿城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
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三五七節 唐吐大戰(七)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三二八節 兩聖看法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五五一節 太平不太平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五百二節 大將之歿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八二六節 自相箭甲第一九十節 馬啊馬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一八三節 李瑾行與高侃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七零三節 急襲伊斯法罕(二)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六百三節 無奈的丘神績(二)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二一九節 送禮第八四八節 火車上的培訓第五四五節 勇氣可嘉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三二七節 城管拆遷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三六三節 觀圖第八十七節 模範山莊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一五五節 見三官(第5更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二五八節 進攻方向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四九五節 殺入倭京(二)第六十節 唐甜喜歡小鮮肉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七七七節 攻打木鹿城第四七二節 婚禮湊熱鬧(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七八節 安逸的日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