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一節 羣狗狂咬小寶

封大非川祭天儀式完成,天壇繼續動工,將使用花崗岩重新裝修,將它弄得氣派漂亮,同時在頂上勒石刻下祭文以作紀念。

共分三層,最下一層記下了參戰的各路軍隊立下軍功人員的名單,中間一層則是將軍們的名字,包括馮小寶,頂上一層只得二個人名,那就是天皇與天后。

帝后雖然沒有出戰,但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誰敢說不是!

所以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天壇處最高層,馮小寶這次封大非川,也算得上是他膽大包天(他沒請旨就封了),再有天后的名字堂爾皇之地出現在祭文上上,那是驚世駭俗的!

極少有皇后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馮小寶端的是敢作敢爲了。

私底下他是這麼說的:“俺必須討好俺丈母孃呵!”

諸將軍們面面相覷,頗有一種牝雞司晨的感覺,覺得不妥,但大夥兒受了他的好處,他畢竟是軍中老大,唯有認了。

……

大事已了,大夥兒留駐三天,做了三天的義務勞動-------築城!

唐軍在大非川築的“威遠城”是座一千二百步的城池,周長約爲三四里左右,高有八米,使用水泥和石塊修建而成,它的建立,意味着唐軍在吐蕃喉嚨處的立足,讓吐蕃向大唐的出擊受到嚴重的遏制。

大非川的失守嚴重程度有如匈奴失掉陰山,陰山是匈奴進攻漢朝的橋頭堡,有水草可養牲畜,是匈奴最重要的牧場,失去陰山,讓匈奴過之未嘗不哭也!

馮小寶着將軍韋待價留守此城,留騎兵五千、步兵一萬和五千民夫給他,餘衆隨他回鄯州。

在承風嶺,又舉行了祭地儀式,但規模不及封大非川的大。

然後承風嶺留兵三千,由校尉米五郎防守,

過湟水大橋,通湟縣民集體放假一天,齊集大橋遠迎勝利之師、威武之師!

夾道歡迎,鮮花暴擲,人們歡呼,盛況空前!

國人最喜吃喝,以馮小寶爲甚,在通湟縣,馮小寶下令打開酒庫,請了全軍大吃一頓,算是正式的慶功宴,之後就分派到各個駐地,靜待朝廷賞賜到來。

之後,由馮小寶作主,洮河道軍隊方面委了程伯喜管步軍,韋待價管騎軍,至於馮小寶與李謹行、劉審禮、楊成獻等主要將領加上一些出衆的將士,返回洛陽。

臨行前,馮小寶上封摺子急送洛陽(先前封大非川的摺子已然上奏),就施施然地帶着一干人等啓程。

一路上並不張揚,只在驛站投宿,不進州縣,不見官員,不接受禮物,極其謙恭的樣子。

同行的人對這樣的待遇當然不是很爽,我們打了大勝仗耶!

就有劉審禮跳出來斥責道:“知足吧你!得封大非川,你立即退役,都已經賺到了,其它的,盡是虛名!”

“對啊!”楊成獻也幫腔道:“就按小寶的話來說:神馬都是浮雲!’”

最後是李謹行一錘定音道:“要謹慎謙虛,只怕京城已經鬧成一窩粥了!”

……

他說得一點沒錯,馮小寶先前向朝廷上奏封大非川,這封奏摺引發了軒然大波!

人家霍去病是什麼人,你馮小寶又是什麼料?

說起來朝廷中相當多官員對於馮小寶那是滿滿的妒忌、眼紅,私底下談起來那真的是怒不可遏!

這小子,出身鄙俚,不學無術。僥倖得功,二十五歲不到成爲洮河道大總管,這可是相當於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級別的高級武官,試問歷朝歷代有什麼小子做到的!

他破吐蕃,斬首三十五萬,立下殊勳,得天皇天后垂青,萬民讚頌,還極大可能成爲天皇天后膝下愛女的夫婿,這天理何在!

目前的朝官,雖有科舉的衝擊,可世家大族勢力依舊很大,但即使是大族嫡系子弟,沒有誰可以象他這麼年輕就站在這樣的高位上。

假以時日,還有大夥兒的位置?

本來,他立下大功,上位是妥妥的,不想他好大喜功,竟然來了個“封大非川”,去祭天!

好機會!

天地只有一個人有資格可以祭,那就是皇帝!

皇帝是天子,天是他的祖宗,其他人去祭天,想做什麼?!那是大逆不道、大不敬、意圖謀反!

馮小寶好大喜功,不惜逆違,意圖造反!

御史臺對馮小寶的的彈章如雪片般飛到了天皇天后的御案上!

罷官!治罪!抄斬!

攻勢之猛烈到差不多整個御史臺與馮小寶那是勢不兩立,有他無我,有我無他!

天賜良機,若不將他揪翻,這御史就不用做了!

御史的作用就是當皇帝的狗去咬人,咬的官越大,把他咬下臺,那這個御史即可名震御史臺,與將軍打勝仗一個光榮。

馮小寶厲害啊,斬首三十五萬,封大非川。

將他趕下臺的御史,即刻成爲軍界中的馮小寶!

可想而知,御史們象狗羣見到骨頭,鯊魚嗅到血般蜂擁而來,不把馮小寶扯到臺下踩得他面目全非,甚至要他的命,誓不罷休。

他們聯名上書,集體攻訐:要不整個御史臺自請外出,要不就請治馮小寶的罪!

馮小寶打吐蕃攻勢空前,御史們彈劾他的攻勢與他打吐蕃人差不多!

不過,保馮小寶的勢力同樣夠力度。

已被皇帝任命爲尚書左僕射的劉仁軌上表力保,說豈有殺掉立下不世之功大將之理,令仇者快,親者痛,欲令陛下爲吳王夫差麼?(夫差殺掉立了大功的伍子胥而被千古笑話)

至於封大非川,那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霍去病做得,功勞比他還要大的馮小寶同樣做得!

尚書左僕射這官大不大?

大!

很大!

非常大!

在魏、晉朝後,尚書令、尚書僕射號爲“朝端”、“朝右”,居宰相之任,成爲貴官,唐朝時,因太宗皇帝李世民曾任尚書令,其後避諱而不置,以僕射爲尚書省長官,即爲宰相。

三省六部制裡,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封建時以左爲尊,尚書左僕射幾乎相當於後來的“******總理”,地位尊崇,禮絕百僚。

老軍頭出聲,整個御史臺都顯得黯然無光。

御史們即刻得到增援,他們得到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義琰的力撐,說御史有理!

可是另一位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薛元超則則站在了馮小寶這一邊,與李義琰打起了對臺。

剛剛左遷戶部尚書的原兵部尚書的郭待舉則給馮小寶作擔保,願以頭上官帽擔保,說馮小寶必無反意。

那就連他們一起參!

大鱷出手,驚天動地!

待御史狄仁傑悍然動本,連參劉仁軌、薛元超和郭待舉!

千古名臣狄仁傑與馮小寶的第一次交集並不愉快,他參與彈劾馮小寶,再親自攻擊馮小寶的三個後臺。

狄仁傑,幷州太原人,以明經及第,後得閻立本(即丹青宰相)的推薦爲幷州都督府法曹,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一年內判決一萬七千人,無一人冤訴,實乃軍界中的馮小寶,後改任侍御史。

他彈劾劉仁軌與馮小寶串通一氣,互爲表裡,狼狽爲奸,罪證是劉仁軌爲洮河道大總管時,曾經將軍權擅自交給馮小寶,讓他作演習!

國之重器,軍權不可輕授,亂給權柄,私相授受的後果,試看棒棒的“閨蜜門!”

又彈劾薛元超無有風骨,攀附權貴。

而郭待舉則給狄仁傑彈劾得最狠,他在提拔馮小寶的過程中,大開方便之門,有嚴重違規現象,結果給精通刑名的狄仁傑一抓一個準。

無法推卸責任,郭待舉不得不上書請罪,朝廷看在過往功勞的份上,給出的處置是罰俸一年,散官降了一品。

如此他難再爲馮小寶出聲,少了他,撐馮小寶這方火力稍弱。

在御史方面勢力大漲之際,中書令李敬玄返回洛陽。

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九一七節 返回神都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七二九節 韋巨源請客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二五五節 三女將逞威(三)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千五七節 國王勸自己臣民投降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九五節 三板斧半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四三四節 清水河鎮遭遇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三二七節 城管拆遷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九一一節 大馬士革人的怒火!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九五五節 御前會議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八百三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二四七節 破寨(二)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
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六四二節 光環所到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九一七節 返回神都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七二九節 韋巨源請客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二五五節 三女將逞威(三)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千五七節 國王勸自己臣民投降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九五節 三板斧半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四三四節 清水河鎮遭遇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三二七節 城管拆遷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九一一節 大馬士革人的怒火!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九五五節 御前會議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八百三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二四七節 破寨(二)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