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

面對着國內一等一的大師,“大師,我等有禮了!”韋晞和太平公主鞠身道。

“阿彌陀佛,不敢當,公主、駙馬,貧僧有禮了!”大和尚雙掌合什道。

白馬寺主持大和尚釋法真的方丈居會客室裡,四壁空空,中間就一張大席,放着矮几,旁邊則是蒲團。

簡陋簡樸到令人髮指,讓太平公主擔心吃到什麼豬食。

不過她顯然多慮了,素齋送來,三個海碗的稀飯,一籠饃饃外加上四碗精緻的小菜。

稀飯的米不錯,饃饃是細面磨成,小菜的味道鮮美無比,十分可口。

事實上,白馬寺的素齋非常出名,每天只接待一百名香客隨喜,一位難求,供不應求,現在吃來,挑剔的太平公主也無話可說。

食不語,待用齋完畢,收拾走碗具,送上香茗,正是敬奉佛前的龍井。

釋法真居然“調皮”地道:“駙馬爺,這頓食用可好?沒什麼意見嗎,不會將敝寺的銅佛像給扛走熔了鑄銅幣吧?”

話出口,聽得旁邊服務的和尚呆了。

須知這位大和尚素來寶相莊嚴,不打誑語,豈料對韋晞這麼說話。

韋晞微微一笑道:“大師打的好主意啊!”

“何來好主意?”釋法真問道。

“我搬了你的銅像,朝廷會罰我還回二尊,大師豈不是賺了!”韋晞說他纔不會上當呢。

“然而,倭國佛不是佛乎?”釋法真與他打機鋒道。

大和尚在責備韋晞,印度佛教傳到中國,倭國佛教傳自中國,韋晞對外公然宣傳他是道教、佛教的護法神,中國道佛兩教都是認賬的(所以他插隊沒有問題),但沒想到他到了倭國,卻大搶特搶銅佛像,熔了做銅幣,大和尚認爲那是過了。

韋晞雙手一攤道:“吾日暮途窮,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這句話出自春秋戰國時伍子胥回答申包蛋責備時說的,時伍子胥爲楚人,卻引吳兵攻破楚郢都,掘楚平王墳墓鞭屍,故申包胥責之。

意思是我好象天黑時還要趕很遠的路,所以我只好顛顛倒倒行走,違反常理辦事!倒行逆施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

此乃強辯!

聽到韋晞的話,釋法真微微搖頭,不甚滿意。

韋晞不得不道:“佛法無邊,然大將軍卻有國屬!”

這解釋說得過去,釋法真臉色稍雯。

爲了國家利益,有的事情說不得也要做了。

太平公主連忙打圓場道:“大師放心吧,本公主會監督他的,他在國內可不敢這樣作爲,否則本公主第一個饒不了他!”

“有公主監督最好不過了!老衲也就放心了!”釋法真一笑置之。

心知肚明韋晞是外王內聖策略,他手握大權,在國內還是很守規矩,信譽是有保證的,釋法真也就管不了這麼多了!

古語話刑不上大夫,象韋晞這等大人物不可以常理度之,只要他不是燒了俺寺院搶了俺佛像,大和尚唯有眼不見爲睜,他勸諫道:”大將軍,你手握權柄,當上體天心,以慈悲爲懷,當可澤被蒼生。“

“大師儘可放心,我正爲此而來。”

“哦?”釋法真遂動問道:“大將軍造訪,曾說一來上香,二有要務,今香也燒了,要務呢?”

“哦!”韋晞從容地道:“我要往外傳法!”

“往外傳法?”以釋法真波濤不驚的佛心,也被撼動。

這位大將軍所說的往外傳法,絕不是小打小鬧的舉動,必定規模盛大,那是佛法的盛事,亦是個大機遇!

韋晞知道釋法真佛法精湛,乃大德之士,周圍也無外人,對他講的東西儘可放心。

他從容道:“我打下吐蕃之後,留守的將領遂行毀其國、滅其文、起漢名、更其衣、改其俗、信宗教、除經濟、多通婚、變飲食、遷其民、竟不遭到多少反彈,有種種原因,其中信宗教起到相應作用。”

韋晞目光一凝道:“先有文成公主帶上佛法入雪域高原,後有我等大力推行佛法,如今效果顯著。”

“而突厥雖歸我朝,卻一反再反,其戾氣深重,國朝不安,生靈塗炭!”

“除了軍事平定,當以佛法鎮之,以求社會安定,民衆定心!”話雖這麼講,唐朝人都知道突厥人這麼造反的原因有很多,韋晞使用佛法並不能夠完全解決問題,但可以一試!

“此外,我發大宏願,願我大唐軍隊所到之處,皆建立佛寺,以傳播佛教,宣揚佛法。”

他炯炯目光盯着釋法真問道:“不知大師可願助我!?”

”善哉!善哉!“釋法真口宣佛號,欣然地道:“對外傳法,乃佛界盛事,大將軍根行深重,有大德行,行大宏願,小僧豈敢不從之!”

釋法真在佛界地位尊崇,在公主與駙馬面前自稱老衲,但當韋晞說出他的大願來時,此等大事,釋法真也得跪了,口稱小僧。

普通人發個毛的大宏願,但韋晞可是佛前的護法神!他出口有願,乃大宏願,釋法真敢不從命!

弘揚佛法,傳經授道,乃每位佛子當仁不讓的“業”,或求法、或傳法,雖然歷經風險,亦不改初衷。

白馬寺的來歷就是漢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後,他們連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一批經書和佛像像,相傳花差花差韋小寶所得的《四十二章經》就是其中之一!

皇帝命令在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經像等物品,此寺即白馬寺,相傳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

自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數百年間,求法傳經者輩出,有人成功,如達摩入華、三藏法師到達天竺,但也有不少人死在途中。

只要可能,該當傳法!

當下韋晞與釋法真商量細節,由釋法真在年後往五臺、少林、峨眉山、普陀山、汶上(北方佛教聖地)等地寺廟傳諭,請各處山頭派出精通佛法的和尚,於五月到達白馬寺,召開法會,共商宏法傳經大事!

而韋晞則負責上奏朝廷,大開方便之門,以國家之力助行。

他這麼做,蓋因佛法流傳是他對外征服的基石,關係到征服地區的統治穩定,所以用到佛教。

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七五二節 大決戰(四)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七一一節 巴士拉城入手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二百六節 洛陽瑣事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二)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八二八節 最好的護路方法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九七一節 她不是女神還是誰是!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五八一節 九月好時光第三五五節 唐吐大戰(五)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千十一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一)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二一二節 碩果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五百二節 大將之歿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一四六節 議收吐谷渾人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
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千四八節 (十八)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八六三節 我也會幫你數錢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四十一節 學以致用(一)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七五二節 大決戰(四)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七一一節 巴士拉城入手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二百六節 洛陽瑣事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二)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五十七節 女人的麻煩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八二八節 最好的護路方法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九七一節 她不是女神還是誰是!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五八一節 九月好時光第三五五節 唐吐大戰(五)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千十一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一)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五二十節 史萬超上位第二一二節 碩果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七一八節 哈哈大笑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三六六節 捷報(二)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四六五節 他不是人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五百二節 大將之歿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一四六節 議收吐谷渾人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