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節 觀圖

洛陽城是天子腳下,大唐魔都,民衆富庶,生活一向都是不慌不忙,城?33??能人輩出,哪怕是天塌下來也有高個子給撐着。

但這些天來,洛陽臣民們只覺得心頭堵得慌。

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勁兒,心都飛向了那個遙遠的地方。

大非川,陌生的地名,哪怕是洛陽人,有更多的機會出外,也絕大部分不會到達那裡,但他們現在關心着那裡。

有許多長安、洛陽的子弟參加了那個地方的大戰。

洛陽人們都知道朝廷發兵鉅萬,是高宗朝以來創歷史記錄的,與吐蕃人展開大戰。

戰局如何?

事涉國運,關心國家的人們想知道。

家中有人蔘戰的家庭更想知道。

每個人都想知道!

從皇帝到坊間普羅大衆,都在翹首以待遠方的消息!

謠言滿天飛,小道消息到處傳。

一時間,洛陽城變成了饒舌城,人們削尖腦袋到處打探消息,就連胡商們也極關切唐人的戰事,他們甚至賄賂官府的小吏以求早點得到消息。

商人重利,如果唐軍勝利,那表明西域安全,可以加大投資,否則,得趕快屯貨和收縮投資,要不然可惡的吐蕃人會把西域路上的他們搶得只剩下褲子一條。

自然,謠言風暴中心處的朝廷、官府處於有利位置,他們手控前線的第一手消息,不過呢,他們的消息是乾巴巴的。

軍隊奏摺能寫些什麼,心情好不好?對面的敵人很強?俺們不清楚打不打得過?這能寫嘛!

看歷史書,許多描寫戰爭的片段都是春秋筆法,頂多就是遇到多少敵人,殲敵多少,自家傷亡多少,有時甚至寫得雲裡霧裡,來個臣屢敗屢戰,看完了,你都不清楚我軍是勝還是負!

倒是住在洛陽皇宮裡的小美女李六孃的消息來源較爲豐富,她接連收到三份快遞。

一是家信,馮小寶寫在出戰之前,他說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他是充滿了信心,想要把這場勝利獻給他親愛的李六娘!

信用白話文寫(他不會寫古文),寫得直白、肉麻至極,看到李六娘臉紅紅的,心裡卻美滋滋的。

二是《荒城之月》,他化身爲大詩人,給親愛的李六娘獻詩呢!

這首詩的真實性不容置疑,因爲是前監察御史婁師德書寫,他的品德毋庸置疑。

小寶是大詩家、大詞人!

他之所以少作品,是因爲他身肩重任,將軍纔是他的正職,要是他不做將軍,只怕會有更多的大作面世呢。

而且他的兩份足以流芳百世的大作,都獻給了李六娘,獨一無二,令小娘子喜不自禁。

三是《大非川作戰圖》,說起來李六娘就一肚子氣!

由師從閻立本的婁師德所畫,馮小寶在上面留下西江月·大非川,這是第三件獻給李六孃的大作。

剛剛送達,李六娘簽收後還沒看個仔細,居然給她的無良父母給借走了。

美其名是借畫看大非川戰場,瞭解戰場態勢,可是借得也太久了吧,一借就是一整天,真是的!

……

貞觀殿上,天皇、天后和重臣們匯聚,殿內則有個掛架,掛的赫然是《大非川作戰圖》。

君臣們臉色嚴峻,從畫畫中,他們看到了許多東西。

戰爭空前殘酷!

唐軍戰事不利!

婁師德畫畫忠於戰場態勢,畫出了唐軍的英勇,但吐蕃人勢大是不爭事實。

雖然西江月的最後兩句較爲樂觀,但人們只當馮小寶是自我鼓勵而已。

無它,吐蕃人的軍隊嚇住所有人了。

再就先前李敬玄(馮小寶依舊用他的印信發文)的奏摺來看,君臣們都在心裡打突。

這m的吐蕃人又來玩四十萬大軍來也的把戲,每次都這樣,煩不煩啊!

第一次四十萬吐蕃人滅掉唐軍十萬,已經讓天皇痛徹心頭,這一次四十萬吐蕃人打我大唐二十五萬,好象是四十五萬,足足多出二十萬,聽起來很可怕,加上這幅《大非川作戰圖》讓人身臨其境,得不到消息的君臣們頗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如果戰敗了,那大唐的天下真的是坍了一個角!

二十五萬人吶,還有十萬民夫,高宗朝最大的兵力集結,這是大唐子民的精華,一朝盡喪,煙消雲散,天皇無顏見祖宗了!

天皇不顧皇帝的體面,坐在胡牀上哀愁得雙眸茫然!

天后則一副晚娘臉,象誰欠了她幾十萬貫的樣子,大夥兒毫不懷疑殺伐果斷的她等下會傳來杖斃哪個倒黴傢伙的消息。

因此大臣們噤若寒蟬,p聲都不敢出。

貞觀殿上愁雲滿布,獨有老軍頭劉仁軌臉現微笑。

劉公仁軌,大唐第二代的名將(第一代是李績、蘇定方、侯君集),因救援新羅,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子、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此戰給大唐海域帶來近一千年的和平!

之後,他奉調吐蕃前線,幾乎是他作爲主將主持對吐蕃作戰,馮小寶也曾在他手下效力,甚至得到機會,代爲指揮大軍演習。

所謂聞風知勝負,嗅土定軍情對於老軍頭那是板上釘釘的,劉仁軌看到這幅圖,比起殿裡所有的人都知道得更多!

此仗,絕非李敬玄的手筆!

唐軍端的是視死如歸,打得慘烈至極,卻又大陣不亂,可以看出唐軍指揮得力,甚至能形成局部優勢,李敬玄沒那本事!

必是積年老將所爲!

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依劉仁軌對吐蕃前線將領們的瞭解,李謹行或行,又或者是,馮小寶的參謀長荊東靈!

至於其他人等的指揮能力,還力不從心。

再仔細看圖,用兵方式頗有靈氣(只有劉仁軌看出來!)應該是荊東靈爲指揮的可能性更大。

他的威望不足以控制大軍,那麼唐軍最高指揮官是誰已然呼之欲出。

馮小寶!

劉仁軌自洮河道大總管任上卸任,回朝後並無實職(他也沒作什麼要求,樂得偷閒),朝廷只將他作爲諮詢工具,許多內幕並不知道,可是他舉一反三,知道得比其他人更多。

講起來天皇李治也挺悲摧的,他老子留給他的老帥們(一代)都跟隨他老子去後,本來有個薛仁貴可以撐撐場面,結果來個大非川之敗,薛仁貴給撤職查辦,一蹶不振,以致二代將帥只得劉仁軌象樣子。

現在馮小寶強勢崛起,或許李治的面子會給保住了,否則他給吐蕃、突厥、契丹的傢伙們踹得臉都腫了。

再看圖,這樣打法,馮小寶這傢伙,不會做無謂之功,必有後手!

如果打不贏,劉仁軌敢打包票,小寶逃得最快。

馮小寶差不多成爲他的弟子,劉仁軌太瞭解馮小寶了,這傢伙讀得書少(其實是讀古文少),爲人處世與人大相徑庭:他用兵不拘一格,對敵不講仁義道德,對自己人其實還是蠻關心的,現在他改了爲人,拿人命填戰場,只有一個解釋:所圖非小!

一旦成功,瞬間翻盤,唐軍勝利!

不忍見到天皇苦瓜着臉的樣子,他畢竟提拔了他,是他的明君,伯樂,該爲他分憂。

劉仁軌出班,從容奏道:“天皇陛下,臣有本奏!”

“劉卿家請言!”李治有氣無力地道。

“臣觀圖得出結論,吐蕃人情況佔優,卻帶憂,我軍情況雖劣,卻有喜!臣敢斷言,此戰我軍必勝!”

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九四七節 兵部之事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八十四節 後世與前塵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七一五節 戰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三一七節 朝廷反應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九九八節 鬼佬過春節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
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三十一節 大收穫第九二六節 兄弟捅刀最狠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九四二節 策反史萬超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九四七節 兵部之事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八十四節 後世與前塵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七一五節 戰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五一十節 倭人告韋晞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三一七節 朝廷反應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九九八節 鬼佬過春節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二十四節 實力節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