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

道德坊軍情司裡,上官婉兒看着韋一笑交來的監視報告,上面記載了周興與丘神績的談話,她想想後,下令道:“繼續監視他們的動向!”

“是,小叔母!”韋一笑接令道(人少時他這麼說,人多則稱呼上官婉兒的官銜名)

兩人共識,光是他們的談話還不足以令到定罪,作進一步的監視,拿到確鑿實據之後,再行定罪,一下子讓他們不得翻身!

韋一笑讚道:“小叔母讓我們去監視周興,沒想到真的有斬獲!”

上官婉兒冷笑一聲道:“彼輩(那一夥人)狼子野心,遲早會不安分守己,走着瞧就行了!”

她提醒韋一笑道:“做好你的工作,切勿小心,不要暴露!”

“小叔母放心,我們曉得了!”韋一笑應道。

……

此後,周興與丘神績私底下里多次相聚,商議大事,漸漸入巷。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落入了軍情司的監控中,記錄下來,檔案資料在不斷增厚,等待着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那個讓韋懷義暴跳如雷的侯尊道長,之後無影無蹤,應該是在大勢力的庇護下,因此韋懷義找不到,發作不得。

而韋晞的不許制獄在地方上建立分支機構、不許攏民、不許攏軍三大方針政策的效果呈現,酷吏們只能夠在兩都的小範圍內折騰,無法對地方事務指手劃腳,不能干涉國民經濟(出了兩都,大商人們根本不鳥酷吏),軍隊保持不亂,禍害被控制住了。

另有一條韋晞沒有說出來,但武則天同樣不會允許酷吏們插手的,那就是“人事權”!

中央的高級、中級文臣、地方高級官員和軍隊將(中央軍中郎將以上、地方府軍都尉、校尉的選撥任用,她乾綱獨斷,絕不允許他人置喙!

一定程度上,也將酷吏的威風給壓制住了,否則酷吏威脅吏部堂官司官說:“你們要任用某某某,否則制獄上請你們走一遭!”

吏部官員當然怕啊,他們如果聽了酷吏的話,那就爲酷吏干涉人才選撥。

但現實中並沒有發生過多這樣的事情,酷吏們固然可以施加一定的影響,但大權始終在武則天的手裡。

因爲武則天會考覈人才,呈報上來的官員名單,她親自審覈、面試,覺察他們的水平,是人才的當然不怕,但不是人才的一露餡,那個被選人就被黜落,吏部會吃掛絡,其罪可爲“欺君!”

這是一等大罪,他們挨罪了,再把是誰誰誰要我做的供出來,或者被查出來,酷吏也逃不脫關係,也不敢對人事選用說三道四的。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武則天沉重地打擊了李唐的皇子皇孫,打破了關隴貴族集團在政治上的壟斷,這些人是能夠在政治上威脅到她統治地位的,對他們殺的殺,關的關,從而空出了許多的官位子來。

隋唐科舉實行是實行了,但權貴集團不會輕易讓出他們的位置來,而皇帝們爲了統治穩定,也不敢輕易觸動他們的利益。

事實上,隋朝開了科舉,唐朝推進科舉,但真正科舉大盛乃到了宋朝才盛行。

唐朝時期,請託、投獻等推薦當官而不是科舉當官還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不過,韋晞在了,利用上武則天大力打擊傳統權貴勢力,空出許多位置的好機會,唆使同黨郭待舉上書朝廷,改革科舉!

在垂拱四年(六八八年)年末,大唐舉國上下都聽聞爆竹聲響,官衙門準備封印的當兒,同鳳閣鸞臺三品、戶部尚書郭待舉上了一個摺子,立即震動了朝野。

《請行大唐新制科疏》中認爲國家需要更多的人才(他不說原因爲什麼會人才缺位),而當前選拔人才的方法存在着種種弊端(也不說什麼弊端,春秋筆法帶過),他相當詳盡地寫出了新的科舉制度實施辦法,其重點爲:

組織制度上,先縣試,由當地縣令主持組織考試,得出人才謂之“秀才”,之後各縣秀才集中於州,稱爲鄉試,主持人員是州刺史或者部裡高官,考出人才稱爲“舉人”,最後是各州舉人齊集京城,進行會試,錄得人才爲“進士”,會試完再進行殿試,進士爲天子門生,乃朝廷的人才,不屬於任何一個官員的門生出身。

實施的原則有嚴格考試規程,做到試題保密,集中人員去考,考官進場就得封場,不得外出等等。

實行“糊名制”,即把考生所填寫的姓名、籍貫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資料信息密封,甚至是組織小吏重抄試試題,反正就是杜絕主考官和閱卷官看人錄取,確保有實力人才不被人情擠走。

之前國家人才考試是一年一大考,郭待舉認爲勞民傷財,今後確定爲每三年來一遭,如朝廷有喜事,可開恩科加多一大考。

殿試名次進行分檔,分爲三甲,即一甲前三名爲“進士及第”乃狀元、探花和榜眼,二甲若干人稱爲“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稱爲“同進士出身”,所有的殿試人員都是國家難得的人才,不應黜落,即全部錄取!

之前科舉所得進士皆稱乙科,郭待舉爲了彰顯文貴,主張進士皆稱爲“甲科”

對於制科試題,郭待舉認爲錄進士者乃是當官,當官者,首重忠誠和識聖人之言,以考經義爲首,當官還得解決中央、地方問題,應以解決實務爲主,所以主要考策問,亦即申論,不考詩、賦。

這是務實之舉,對考風的重大改革,因爲以聖人之言爲首,當將主管部院由吏部調到禮部。

唐初時,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科舉考試,郭待舉以天下人才爲重,郎官地位太輕,應交由禮部侍郎或者同級官員主管。

再有一條附件密奏,郭特舉認爲“宰相非科舉者不得爲之”。

……

此疏洋洋大觀,組織嚴密,方面俱到,操作性強,送到給武則天一看,鳳顏大悅,對上官婉兒嘆道:“可惜世間只得一個郭待舉!”

“嗯?”上官婉兒

武則天彈彈奏摺道:“郭卿可做禮部尚書(主持科舉),但戶部又離不開他!”

上官婉兒微笑道:“朝中有郭尚書確實是有福氣,但太后治下,人才衆多(此乃拍馬屁的話,實際上朝廷官員已經陷於低b水平,好的都給打倒了),若再推行郭尚書所述科舉,則人才正如太宗皇帝聖論‘天下英雄盡入太后彀中矣’!”

“好好好!”武則天在奏摺上批示道:“可行!”

於是大唐人才選拔,就象郭待舉所述的那樣,真正完善起來。

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八十七節 模範山莊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三七一節 羣狗狂咬小寶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一三六節 唐軍之殤第八七十節 營內營外炮聲轟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十六節 上洛(三)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五五四節 高宗駕崩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三二十節 演習之事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十六節 上洛(三)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千十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四)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五三五節 速泡婉兒第千五十節 (二十)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一五二節 三族遷移(第2更求收藏)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
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八十七節 模範山莊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三七一節 羣狗狂咬小寶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五十三節 分贓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一三六節 唐軍之殤第八七十節 營內營外炮聲轟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十六節 上洛(三)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五五四節 高宗駕崩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二六九節 堅持就是勝利(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七三二節 朕幾成申岸屠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四二七節 滅亡吐蕃示意圖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三二十節 演習之事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十六節 上洛(三)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千十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四)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五三五節 速泡婉兒第千五十節 (二十)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一五二節 三族遷移(第2更求收藏)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六三二節 不能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