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

狄仁傑很悠閒,他的身影出現在街頭巷尾和茶樓酒館,好象度假一般。

他首先到達商業區,讓他看到了盛世繁華,遠逾其它普通州縣。

人多、物多、錢多!

壞的許三多不見了,好的許三多出現了。

許多人穿着新衣服,帶着笑容。

沒有新衣服穿的,穿着破舊衣服的,但都很乾淨,臉上也無菜色,一如天子腳下和江南的富庶州縣百姓。

商業區裡購銷兩旺,貨物堆滿店堂,而買方好象不用錢般地將東西貨品搬回家中!

而且買主廣泛,哪怕是衣着破衲樸素之人也有出手!

囊中羞澀買回布匹,而口袋殷實者買的是綢緞。窮人買回皂莢,而富人買的是肥皂。小心地排出一個個大錢的人買的是粗茶,而扔出銀子買名貴的西湖龍井。

讓見多識廣的狄仁傑和元芳暗暗點頭,民間必須有錢才能夠這麼做!

坐上幾遭,狄仁傑即認識了許多朋友,多是富商士紳。

他自承是個帝都茶商,到各地遊行,查訪各地名茶,合意的則販賣到帝都去。

言談中推崇西湖龍井,他娓娓地道來:“世人總認爲清前茶(清明前採摘的茶)比雨前茶(穀雨前採摘的茶)要好,清前茶細嫩品質好,但不耐泡,只能說趕的是一個“早”字!雨前茶已然長成,久泡仍餘味悠長,論的是一個“味”字,我最愛喝雨前茶!”

“狄公果然懂茶!”新朋友們恭維道。

說起西湖龍井,就搔到了登州富商士紳的癢處,因爲登州流行喝西湖龍井!

以前登州人喝茶五花八門,愛喝什麼就喝什麼,自從那個貴人主政登州後,一夜之間,中上層盡愛喝龍井。

那個貴人最愛喝的就是西湖龍井,他家將杭州西湖地帶的山地幾乎買了下來,專門種龍井茶。

喝西湖龍井,倒不完全是巴結那個貴人,只因喝龍井代表了一種新時尚,啜一口,頓覺縷縷清香沁人心脾。

“同道中人!”

因此狄仁傑幾乎得到了一切他想知道的東西。

沒錯,登州地區除了正稅,還有捐輸。

捐輸這名詞來源於後世,指的是向國家貢獻財物,如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因國家財政困難而讓民間捐獻財物。抗戰時期,南洋華僑也來捐輸給國民政府抗擊小倭倭。

登州地區有捐輸,屬於強制,或多或少,統統得交!

也很狡猾,所有的捐輸都以自願的名義,都寫了自願上交的文書,但不交者則要關店。

成了,看來莊敬之的彈劾確有實據。

須知唐王朝還是比較聖明,對百姓友好,登州官府這麼沒得國家法令這麼做,等於地區自設小金庫,難辭其咎!

不過,狄仁傑畢竟是狄仁傑,他不止是聽風聽雨,還繼續查探,因爲他發現似乎那些富商對於被強迫捐輸並無什麼不滿。

“不滿?以前有的,但現在沒有了!”一個爽朗的康員外笑道。

“沒有了?”

“因爲取之於民,還之於民!”另一位趙員外說道。

“收到的捐輸用於登州的鋪橋修路、清潔衛生、賑濟老弱病殘和災民、教化培訓等事務,每一筆開支都清清楚楚,由官府與地方士紳共同決定!”

康員外拈鬚呵呵笑道:“我最滿意的就是我們登州城的衛生,自從官府設立了什麼愛委會,城裡的衛生比起任何城市要來得好,什麼城市都比不上我們登州這麼幹淨。”

“話不能這麼說!”有人不同意道。

“那你又說哪裡比我們登州要強?洛陽、長安?它們都比不上我們登州,狄公你來自京城,你覺得怎麼樣?”康員外蠻有把握地道。

確實,狄仁傑微微頜首,知道康員外所言非虛。

“通湟縣!”反對者說出這個地方名稱,頓令康員外嘀咕一聲,不能反駁。

因爲之前的通湟縣令可是現在的登州刺史,愛委會還是最初從通湟縣啓動的。

“還有,捐輸是貴人帶頭的!”康員外失風,另起話題道。

尊崇貴人永遠無錯,因此諸員外稱頌不已。

“貴人捐了十萬貫,而他的妻子,太平公主殿下則捐了三十萬貫!”所有的人肅然起敬!

“捐輸好哇,以前我們捐給寺廟道觀,現在都給活人和地方,貴人說了,陽間所做的一切,陰間都有記錄,他說施捨給窮人等於放債給閻王!等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作爲債主,肯定有好的待遇!”

“施捨給窮人等於放債給閻王?!”狄仁傑都給這句大膽的話震驚了!

“別人說肯定不行,但貴人是天上星宿,他說的話必定有理!”康員外的話得到了一致贊成。

談下來,狄仁傑知道了許多新名詞,例如專項資金、公示、職業培訓、愛委會、城管等等。

饒是他讀書人出身,講究子不語怪力亂神,對於朝廷說韋晞不是人的說法有保留,但給他親耳聽聞那些耳目一新的名詞,讓他的信心都有點動搖!

接着他受到邀請,康員外等人熱情請他一同參加下午的慰問孤寡老人的節前活動,屬於捐輸中的資金安排項目之一,狄仁傑欣然同往。

……

當天下午,參加完活動,他與元芳到達海港區。

他算長見識了,他見到了別緻的觀海長廊,用的是羅馬式的立柱和拱頂,地板切割岩石成塊堆砌,乃貴人親自設計,宏偉大氣,愚民皆稱乃天上神宮建築!

識貨者則說是西方建築風格,但貴人怎麼會這麼熟悉西方建築風格?唯有用他不是人的解釋說得通。

海港區給狄仁傑的驚喜不斷,碌碌的海港,港中帆檣林立、舳艫相接,那穿行迅速的漁船,穩重的載貨船,還有一搖一晃,編隊航行的戰船……加上密集如鯽的人流,堆積如山的貨物,真是歎爲觀止!

這哪是海路,這是財富來源啊!

狄仁傑明白了爲什麼登州稅收增多百分之三十的原因!

現有“海軍陸戰隊”也給狄仁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時爲隆冬,而海軍陸戰隊的小夥子們上身不穿衣服,露出了健壯的身體每天早上跑步、出操!

他們在海灘上高呼口號,展演拳腳和兵器。

動作一致,強勁有力。

隊列整齊,橫、豎、斜都是一條線,令人震撼無比!

他們高唱着《精忠報國》,大呼“忠於皇帝,保衛大唐!”

每個人發自內心,忠誠不容置疑。

沒有一個人不對他們稱讚,他們是貴人麾下的精兵!

有人說:“有此雄兵,我輩睡可安定也!”

也有人說:“雄兵還須大將帶領,我們的貴人,就是天下第一戰將!”

狄仁傑聽得真切,陷入了深思。

……

回到客棧,他提起筆來,寫下了:“駙馬大才,精忠報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大唐幸甚!”

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一五三節 請君吃奶酪(第3更求訂閱)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四二二節 明崇儼之死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四七八節 登州行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七零八節 輕打重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千十一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一)第三八五節 議娶公主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七一五節 戰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一三六節 唐軍之殤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六百三節 無奈的丘神績(二)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七一七節 跑路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貳戰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八節 跛豪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九四七節 兵部之事第六四四節 仿弦高勞秦師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
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一五三節 請君吃奶酪(第3更求訂閱)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四二二節 明崇儼之死第五一九節 韋老叔打突厥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四七八節 登州行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七零八節 輕打重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八六五節 火藥來歷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千十一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一)第三八五節 議娶公主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七一五節 戰第九六五節 鄉下村長不如城裡打工皇帝第一三六節 唐軍之殤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八五十節 水戰(一)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二四九節 處俊之死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六五九節 怕字怎麼寫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三四四節 吐蕃集結號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六百三節 無奈的丘神績(二)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七一七節 跑路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九十一節 參觀婦嬰保健院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貳戰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八節 跛豪第三十八節 授藝(跪求收藏與推薦)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九四七節 兵部之事第六四四節 仿弦高勞秦師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