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

大食軍改變戰略,由先前的四城齊攻變成了重點攻擊,集中兵力攻擊東門與西門。

將投石車集中分列兩邊,以加強火力,不停地轟擊。

曠野上的場面壯觀,器械高大,可惜威力終究有限,哪怕投石車的石頭能把城牆砸得千瘡百孔,但還是砸不爛厚實的城牆。

想要破城,得靠人命去填!

連續一週,周而復始地攻城、守城。

兩邊“齊心協力”,把高大的城牆變成了一個絞肉機。

進去的是人,出來的是血肉及黑炭!

城上城下都是鮮血淋漓,慢慢變成可怖的黑色。

流血之多,甚至讓城下的泥土變得鬆軟而又泥濘,踩起來可陷入到腳踝。

每天傍晚停戰時,見到死人之多,有的地方甚至堆壘到有一人高,入目是死寂。

兩軍都在焚燒屍體,氣味濃重,灰煙飄蕩在空氣中,並徘徊不去,使得碎葉城周邊地區空氣渾濁,陽光暗淡,有如起了霧霾般。

而自開戰以來,大食軍遭受極爲慘重的傷亡。

每天的攻城戰,都會有上萬人葬身在碎葉城下。

十天損失十萬人,大食軍攻勢之猛烈,可見一班,這樣的損失,哪怕是對於百萬之衆的大軍,也是一種沉痛。

而唐軍,也損失達到了一萬五千人!

先前的戰損比率爲十比一,現在變成了十比一點五,大食軍人多,可以不斷輪換,越打下去,唐軍的損失呈加速狀態。

每一邊軍人的臉色都是凝重,不容樂觀,只能說盡力而爲!

大唐的文工團和大食的贊禮羣還在聲嘶力竭地發音演奏,但他們再也沒有先前的樂觀自在。

……

戰鬥進入第十一天,大食軍再作攻勢,那天的從早上到下午,不停地攻城。

當雙方打得漸露疲態時候,二支生力軍各有一萬人分別撲向東城和西城,他們格外有精神,特別的強壯,裝甲厚實,佩帶的兵器也相當犀利,健步如飛,顯示出他們的不同凡響。

最勇猛的將領!最精銳的士卒被派了出去,他們就是白衣大食禁衛軍!

禁衛軍的來源有二種,一是阿拉伯半島的“家鄉人”,他們與哈里發同族,忠心度不成問題,但戰鬥力就比不上第二個來源的禁衛軍,乃哈里發在全國挑選最好的武士組成的禁衛軍,他們經過精挑細選,相當於唐軍的陌刀兵那麼強壯和精銳。

好鋼用在刀刃上,大食貴酋們對他們寄予厚望,想趁着唐軍軍力疲憊不堪時建功,打下城池。

“等的就是他們!”

“小心!”早已有備的唐軍作戰參謀哪怕在最激烈的戰鬥中也沒有昏了頭腦,從望遠鏡裡看得清清楚楚,紛紛發出信號,對兩股敵人作出精準打擊!

火彈攻擊!

城內各處的投石車緊急動員起來,人們用力擡升配重,人力加上畜力把配重拉上高位,裝填火彈,按照參謀指示參數,發射火彈!

唐軍的作戰機制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有專門的投石兵,統一集訓,投石不是憑經驗,而是訓練出來。

哪怕與敵人不照面,他們也與參謀配合得很好,把火彈準確地投射到指定的地點處。

“蓬!”油罐爆碎,火油瞬間濺射覆蓋方圓十數米的地方,然後被引燃。

前面有過交代,唐軍火油經過特製,添加有硫黃、松香、樹脂等助燃物,特別易於燃燒,火力猛於普通火油,攻擊範圍內火焰暴起,軍人們的傷亡那是槓槓的。

令致雄心萬丈的禁衛軍如捱了當頭棒喝,原本整齊的隊伍散亂,氣勢無復。

城內各處的投石機接到通知,分別向敵人的兩支生力軍開火,火彈不斷地在他們隊伍中落下,場面看起來壯觀,被攻擊的人則是提心吊膽的。

火彈的威力太可怕了,予人殺傷過於惡毒,導致大食軍的醫護力量都變得消極,不少的燒傷傷員甚至不往後運,直接放在前線上等死!

送去也是白搭,不要浪費力量。

禁衛軍接近了城池,即受到迎頭痛擊,唐軍投入了預備隊!

一直沒有動用的預備隊,等的就是對付敵人的精兵,一邊五千,總共一萬人。

首先是箭矢攻擊,強弩硬弓,端的是穩準狠辣,箭無虛發,中之立斃!

然後動用了一切守城技術,檑石木炮瓶灰金汁瘋狂地砸將下去,把在梯子上的大食禁衛軍成串地打落,慘叫連天。

好吧,付出重大損失後終於登上城頭,與唐軍硬碰硬地幹起來,都發現彼此作風頑強,戰鬥意志特別堅韌,輕傷絕不下火線!

雙方拼死作戰,大家在各方面素質都強,不把對方砍得稀巴爛並不罷休。

唐軍與大食軍合力地將碎葉城的城上城下,完全變成了血肉磨坊一樣的地方,上下下下屍骸累集,鮮血順着城垛往下流淌。

不能不說大食人相當有實力,他們高呼着宗教口號,陷入了一片宗教狂熱中,以大無畏的精神,不顧傷亡,不停地衝擊城牆,許多城牆都給他們攻了上來!

這時碎葉城有內外兩處城牆的好處顯現,內城高有十五米,外城則是十二米,內城的唐軍,箭洗外城上的敵人!

內城的唐軍專門射箭,主將程伯喜目前還不得親自上陣(還沒到最後關頭,以防他上陣死掉),操作硬弩,瞄準敵人發射。

唐軍盡用弩,早上好弦的弩近距離擊發,命中率高,威力特別大,多次把剛剛在外城垛上露頭的大食軍給射飛。

他們不斷地慘叫着掉落城下,衝擊着大食軍的神經。

一個唐軍弩手有五六個民夫爲他上弦,弩一把接一把地發射,輸出高而持續,把大食軍壓制住,清理出城牆,然後唐軍重奪地方,進行防禦。

大食軍再花費力氣和鮮血攻上城頭,又遭遇唐軍的箭矢打擊,他們配合默契,當正面之敵用盾牌防守嚴密,那旁邊戰友就進行側擊,避開正面的盾牌,造成敵人損傷。

今天的惡戰特別慘酷,天黑後才平息戰鬥,等到一個小時程伯喜接到了損失報告:斃敵三萬,八千人!

唐軍之前有上八萬人,一天損失八千人,亦即是大食軍十天就可以把城打下來了。

饒是程伯喜先前自信滿滿,現在也有些惴惴的。

反倒是重大損失方面的大食軍變得開心,似乎見到了勝利的曙光。

結局誰都預料不到,隔天的戰事,打到中午,大食軍草草地收兵回營。

他們的梯子打光了!

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六六三節 做他女人好處多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六一二節 胡人的攻城技術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五三八節 爭執軍情司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千三四節 (四)第二九七節 助人爲樂(一)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七一一節 巴士拉城入手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九六六節 突襲城堡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四六三節 莊小強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四二二節 明崇儼之死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五一四節 我的權勢還是太小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一二三節 戰俘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一五四節 懷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一二三節 戰俘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六百二節 無奈的丘神績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
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五十一節 女箭神第三八一節 調查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九八二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六六三節 做他女人好處多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六一二節 胡人的攻城技術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五三八節 爭執軍情司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千三四節 (四)第二九七節 助人爲樂(一)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七一一節 巴士拉城入手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六六五節 送別戰友太平公主第九六六節 突襲城堡第一三十節 被發現了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千二二節 攻入敵寨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四六三節 莊小強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五六六節 徵突厥軍議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四二二節 明崇儼之死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五一四節 我的權勢還是太小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一二三節 戰俘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一百十七節 大叔博爾扎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一五四節 懷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千十七節 民心向背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一二三節 戰俘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六百二節 無奈的丘神績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