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

馮小寶在公主府裡呆上一天,又跑回城外小莊,與唐甜一道,去到城外西邊的馬市,尋覽良馬。

馬市上人頭擁擁,馬匹的嘶叫聲與人聲鼎沸,馬匹來回奔馳,令人看得熱血沸騰。

此處不止是馬市,還有牛羊豬,生意興隆。

售馬場分開了一處處的柵欄,柵欄裡面牽着馬匹,中有過道,看中的馬匹,可以到圓形的訓馬場裡訓馬和試乘。

馬場上購銷兩旺,出欄量很大。

它管理十分完善,馬市市令專門派有一批衣着鮮明的差役,四處巡視,遇到老弱病殘馬匹即行檢查,以免發生馬瘟。

唐甜依舊蒙臉,領着小寶一路穿過人羣,到得一處較大的柵欄那裡,那裡聚着一批人和三四位客人,正對着幾匹馬評頭點足,她對着一個矮子親熱地叫道:“六叔!”

“噢,原來是小甜甜啊!”唐六叔迎上前來。

他這樣稱呼,讓馮小寶不禁莞爾,唐甜一臉無奈。

聽唐甜道:“六叔,我領了一個好朋友來買馬!他是馮大郎!小寶,叫六叔!”

“六叔你好!”“馮大郎你好!”

大家寒暄幾句,唐六叔人矮眼睛小,但眼中寒光逼人,他打量着馮小寶的體魄,滿臉堆笑地道:“正好有一批新馬到來,就讓六叔領你去看看!”

唐家的馬匹有兩類,一種是西域那邊的駿馬,例如來自日後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古時稱爲“汗血”馬是也,亦可稱大宛馬,一等一的好馬。再有一些中東地區貝都因人養的阿拉伯馬,比較秀氣,馬速快;另一大類則是蒙古馬。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矮小,有耐力,耐粗飼的代名詞,但用在戰鬥中是良好的消耗品,大唐的騎兵只要有可能都會領養兩三匹一起出動。

既然是唐甜的“好朋友”,唐六叔即行見真章,喚人領來了一匹大宛馬!

只見得它,通體雪白不見一根雜毛,雄駿如龍,有如“照夜白”,端的是人見人愛,車見車載。

但小寶搖頭,它不合適他!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騎乘這類駿馬的,如果馮小寶是位國公爺,騎它招搖過市會令人誇他們人馬合一,正好匹配。

而馮小寶呢,地位不高,不可以一天到晚與人打架的。

做人要懂得分寸,有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子,而且這等好馬,價值昂貴,養它的成本也高。

合適自己的纔是對的!

見到馮小寶不貪不佔,唐六叔露出欣賞的神色,再讓人拉出六匹馬,顏色五花八門,有棗紅馬、素月馬(白馬黑蹄)、灰馬、花毛馬、青馬和黑馬,都是良種馬,價格中等水平。

他一匹匹介紹,娓娓道來,講起它們的血統和優點,缺點也說,當馮小寶是子侄輩來對待,等於教導他吧。

最終馮小寶以三百貫買下了一匹花毛馬!

花毛馬,馬肩和馬身兩側佈滿3種不同的色彩,像一匹用碎布縫製設計精美的被面,馬額上兩眼之間有一顆紅點,小寶給它取名爲“一顆星”。

耐力可以,馬速出衆,它的實際價格至少值五百貫!

四個人拉着它下了馴馬場,馮小寶對它說起了“馬話”,與它打招呼。

“馬話”是一種低沉的咕嚕聲,彷彿是對馬施展魔法,使它完全安靜下來,每次片刻功夫,這聲音有點象“霍----霍”聲,從胸腔深處發出,馬就漸漸安靜下來,其他人繃緊繩索不動達幾秒鐘,馬就這樣呆着,瞪着眼睛向走近的人看去。

馮小寶慢慢地接近它,慢慢伸手撫摸它的馬頭,託了一巴掌的炒黃豆去餵它。

嗅到香氣與鹹味,它吃下去了。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保證,慢慢地撫摸着馬,然後從跪地的馬伕背上一躍而上,跳到馬背上!

一顆星微微騷動,但給馮小寶再度摸上了額頭後安靜下來,然後它開始小跑,輕盈靈動,甚至很快就明白了馮小寶的一些簡單指揮命令。

“這馬好有靈性啊!”馮小寶下鞍後讚不絕口,感謝唐六叔。

“找到一匹好馬是你的運氣,恭喜恭喜!”唐六叔也爲他高興道。

馮小寶入手第二匹馬!

唐六叔極是好心,問道:“好馬還須會養,你家裡有好馬伕嗎?”

“沒有!”

於是唐六叔叫道:“小六唐!”

“哎!”人羣中一位十五六歲的瘦高個少年跑出來,聽他的聲音不類漢調,樣貌也類似胡人。

“六叔,怎麼好意思捏!”唐甜急道,馮小寶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唐六叔吩咐少年道:“以後你就跟着馮大郎了!”

“是!”小六唐低頭道。

“不好啊!”唐甜反對,但唐六叔擺手道:“聽六叔的話,就這麼定了。”

原來是賣馬附送馬伕啊,好馬不好找,好馬伕也不容易找,好馬養不好就成劣馬,而好馬伕可以確保馬匹不掉價。

這唐六叔是大馬賈,送出的馬伕應該差不到哪去,馮小寶先是推託,然後欣然笑納了。

確實是好馬伕,據唐甜說唐家按排行,例如唐六爺,他的馬伕就稱小六,然後加個唐字,乃是一等馬伕,要是唐七爺的貼身馬伕則叫小七唐,如此類推,要是小六唐老的話則叫老六唐。

“那麼你的馬伕叫什麼呢?”

“我排行十一,馬伕叫做小小十一唐!”

“呃,這麼叫法啊。”

唐家以弓馬起家,沒馬就沒有一切,因此馬伕得到了“唐”字的尊稱。

這些馬伕都是唐家的部曲,人身權利被唐家控制,因此唐六爺才能夠將他轉讓給馮小寶。

想不到少年小六唐年齡不大,能夠得此名字,養馬的功夫應該差不了。

唐甜說唐六爺之前的老六唐已經升爲馬場管事,因此一年前才找來了小六唐,沒想到這麼快就轉手了。 щшш◆ тtkan◆ co

回去路上,唐甜說他們唐家一年出欄馬數超過了五千匹,若以均價五十貫來算,就是25萬貫以上的大生意了。

“以後你再有需要,你就可以找唐六叔要馬了!”唐甜給他引了道路,以後有需要就能夠直接找唐六叔了。

“好極了!”

……

騎着一顆星迴到了城外小莊,給它洗涮、餵食等,認真地做了一次,唐甜幫他打下手,手法嫺熟,顯然白富美也是養馬行家。

“你很熟悉養馬啊。”馮小寶問道。

“那當然,弓騎不分家,不會養馬,不通馬性就射不好箭!”唐甜回答。

“弓騎。。。有空你教我弓騎好嗎?”馮小寶打蛇隨棍上道。

“好啊!”唐甜爽朗地道。

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千三四節 (四)第九一七節 返回神都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一三六節 唐軍之殤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三七九節 千尋來訪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六十八節 新都山餘孽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四六三節 莊小強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九九八節 鬼佬過春節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一五一節 各自會唔(第1更求訂閱)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四五七節 唐蕃大決戰(三)第四三一節 最大的帶路黨(二)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七三七節 白衣大食出兵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九六四節 裝備使人服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六九九節 周軍策略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
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千三四節 (四)第九一七節 返回神都第八一四節 西征新態勢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六八一節 王子復仇記(二)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一三六節 唐軍之殤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三七九節 千尋來訪第九五六節 千年帝國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第六十八節 新都山餘孽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三四六節 小寶的話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四百一節 結婚賀禮第四六三節 莊小強第八八六節 烈火焚城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九九八節 鬼佬過春節第五八五節 武家三侄兒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千二四節 享受戰爭的樂趣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九三二節 大亂之後有大治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一五一節 各自會唔(第1更求訂閱)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四五七節 唐蕃大決戰(三)第四三一節 最大的帶路黨(二)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二百五節 指點迷津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六節 窮人翻身記(三)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七三七節 白衣大食出兵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九十四節 功名軍中取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九六四節 裝備使人服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六九九節 周軍策略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