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

韋晞、郭待舉、劉審禮、韋待價很快敲定了乾陵的大體事務,設定預算。之後,韋晞、劉審禮、韋待價帶着工部工頭、工程兵部隊指揮官一起動身,前去到咸陽的梁山視察那裡的高宗萬年吉地。

很快地,三大臣聯名上奏,將乾陵事務列明:

因山建陵,掏空一座山,在山腹裡建立帝王陵,陵區則仿京師長安城建制,分爲皇城、宮城和外郭城,讓大行皇帝生前在長安,死後也在長安。

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預計建成的建築美輪美奐,如韋晞加上去的三道凱旋門,爲首次所見,分爲破突厥、滅高句麗、亡吐蕃三門,無一例外均以皇帝爲主角,突出了他的高大形象,運籌帷幄,文臣武將簇擁,展示各個的關鍵性戰役場面,昭示了皇帝的巍巍功業。

進謁陵園時,從三道凱旋門下走過,充分領略大行皇帝的武德。

就連初次見到沙盤的現任皇帝李顯看得都是一楞一楞的象個鄉巴佬,萬分羨慕:“自己大行的時候有沒有這麼給力的大臣來爲他規劃這麼好的陵區!”

他這個想法要不得,很快他就有麻煩了。

而武則天看到後,連連點頭,只稍作修改,下旨按照這麼辦。

朝廷有錢,國力充盈,又有良好的設計師,調動最好的工匠、工程兵一齊動手,韋待價乾脆在工地那裡駐紮,專心做他的山陵使。

而韋晞、劉審禮兩工部尚書都請假壹個月,一起幫韋待價打基礎,同樣吃住在工地上。

現時乾陵重要無比,朝廷準了,恰好讓他們避開了大風波。

……

弘道二年(六八四)正月一日,以中宗即位,改元嗣聖。

中宗皇帝李顯召中書令裴炎議事,一曰立太子妃韋氏爲皇后,裴炎爽快道:“此乃應有之制!當行之!”

二曰擢皇后父親,普州參軍韋玄貞爲豫州刺史,裴炎略一皺眉,但答應得很快。

一般地,新晉皇帝即位,都有提升外戚宗族的動作,司空見慣,是以韋玄貞順利升官。

過得幾天,李顯找來裴炎說:“朕欲擢韋刺史爲侍中,裴公以爲如何?”

他的口吻是肯定的,以爲自己皇帝之尊,裴炎必從之。

不料裴炎說道:“侍中者,宰相也,非同小可。臣聞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若陛下想提拔韋刺史,待其做足一任,進爲尚書,可爲侍中也!”

皇帝此舉,乃壞了規矩,參軍升刺史沒幾天,又升到侍中,屬於超擢。

亦不是不可能,但裴炎知道韋玄貞沒這個本事。

當初韋待價做得很大官了,也很久了,人家讓他當吏部尚書,他都不敢接下來。

超過吏部尚書的侍中,區區一個參軍就敢坐!

不要害了大家!

照顧着皇帝的面子,裴炎話說得很婉轉了,但李顯強勢地道:“不然,朕之岳父,素有大才,可當得侍中。”

皇帝的花花腸子,裴炎心知肚明,他這是要搶權。

現在的三位大宰相,劉仁軌爲尚書左僕射,他資格太老,又得軍方支持,李顯招惹不得。

中書令裴炎,是大行皇帝遣詔的輔佐大臣,李顯不能夠輕易否他,那等於否定父皇,是爲不孝,這名聲不好背。

只有侍中劉景先可以替換了,皇帝初時希望劉景先能夠與裴炎打檑臺,不想劉景先與裴炎沆瀣一氣(李顯認爲),則劉景先請走人吧!

裴炎勸諫道:“陛下,劉侍中剛剛上月升任,這個月罷免,令世人認爲朝廷法度是朝令夕改,影響不好。”

“劉景先處事不力,朕要將他換下,韋刺史甚是合格,可爲侍中!”李顯堅持道。

“那麼!”裴炎再退一步道:“劉景先換下,從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提拔一個能員,最爲合適不過。”

“不必了!”李顯硬邦邦地道:“就以韋玄貞爲侍中,裴卿擬旨吧。”

倏然見到裴炎退後一步,抗聲道:“陛下,請恕臣不敢奉詔!”

他的話如風暴般掠過了乾元殿,他這是抗旨!

李顯的臉漲得通紅!

暴怒之下,拍御案道:“朕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我把天下送給韋玄貞都行,還會惋惜區區一個侍中?)

頓時裴炎眼睛瞪圓!

其實李顯話一出口,也覺得後悔,但皇帝臉面不能認錯,結果他與裴炎大眼瞪小眼,誰都說不出話來。

半晌後,裴炎啞聲道:“臣突有不適,先行告退。”

“去吧!”李顯有點無力地擺擺手道。

裴炎離開了乾元殿,他的腳步放得很慢,左思右想後,轉身再入宮門,求見皇太后武則天!

他是重臣,很快得蒙武則天召見。

武則天正在剪花枝!

她現在很悠閒,拿了把金剪刀修剪花枝,給花枝噴水,一副頤養天年的情形。

聽到裴炎轉述李顯的話時,她也僅是哦了一聲,不爲所動的樣子。

武則天經歷的風雨太多,李顯這個毛孩子的荒唐話似乎不當一回事。

她不置一詞,裴炎失望而歸。

而李顯聽說裴炎找他老媽告狀,他老媽沒發表什麼意見,不由得大大地舒了一口氣,以爲沒啥事了。

但他很快就知道他老媽的厲害了!

二月初六不是大朝會,可是皇城裡敲響了大朝會的鐘聲。

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紛紛入朝。

李顯莫名其妙:“朕都沒有下旨開大朝會,誰敢亂敲鐘,小心朕敲爆他的腦袋!”

內侍答曰:“是皇太后要開大朝會。”

“這……”頓時李顯心中忐忑不安,他匆忙換了皇帝朝服,急急上朝。

一去到乾元殿就知道不好,只見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大隊羽林軍在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的率領下,把乾元殿團團圍住。

程務挺、張虔勖竟敢在沒有皇帝聖旨下率兵進宮!

臉色蒼白的李顯在寶座上坐好,卻無人喊萬歲去朝拜他。

內殿門閃出皇太后近侍牛寺人,高聲唱道:“皇太后駕到,皇帝、衆臣迎駕!”

大家統統跪下了,只見一臉寒霜的武則天盛裝昂然而進。

“兒臣(臣)恭迎皇太后!”

“衆臣平身!”武則天宣佈給大臣平身,卻沒給她的皇帝兒子平身,牛寺人又唱道:“太后有旨意,請中書令裴炎宣讀!”

裴炎接過金盤上的皇太后懿旨,大聲宣讀道:“……天子爲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言談舉止有虧,不可再爲皇帝,當退大位,改封爲廬陵王……”

乾元殿裡鴉雀無聲,只有裴炎的聲音,念罷,他看看四周,立即殿臣們齊呼:“皇太后聖明!”

此言一出,大事定矣!

“55555!”李顯哭出聲來,可憐巴巴地帶着哭音,真象個受了委屈的孩子般問道:“母后,兒臣有什麼罪嗎?”

武則天叱道:“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

喚內侍上前,無情地剝了李顯的皇帝袍服,移這個可憐的娃出殿,幽於別所。

至此,武則天干掉了她的第三個兒子,真是個有毒的媽!

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七十節 廷見結果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一二四節 回家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八二二節 主動出擊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一節 後世永訣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七零三節 急襲伊斯法罕(二)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六三八節 被婉兒發現了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第五七二節 廷議契丹(一)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二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之遇狼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七五三節 大決戰(五)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五七七節 契丹之戰(二)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
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七十節 廷見結果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一二四節 回家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八二二節 主動出擊第六二十節 建設新西域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一節 後世永訣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七零三節 急襲伊斯法罕(二)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千二五節 天險難過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二二五節 牛刺史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一百零二節 作客唐家堡第六三八節 被婉兒發現了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第五七二節 廷議契丹(一)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二百二節 軍中之事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七十二節 買馬記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四九四節 殺入倭京(一)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二十八節 賣藥衝突第二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之遇狼第一三四節 突破了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七六節 爲萬世開太平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七四七節 大食軍攻城(四)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三一六節 過六郎和他的土兵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八八一節 鬥將的結果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七五三節 大決戰(五)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五七七節 契丹之戰(二)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五六七節 徵突厥軍議(二)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